大唐城管大队-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必卖这些小官员脸面,面色有些鄙夷的说道:”吃肉?不年不节的吃什么肉?这才吃过几年饱饭?老夫活了七十有五,能吃上饱饭的年头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还要算上这两年,吃肉?这都是败家子才干得出来的事。”
李二被惊的目瞪口呆,倒是话都说不出来了。
老者不再理会发呆的李二,反而是转过头对徐阳道:”庄主啊,这家伙是几品官?不是小老儿说。朝廷老是派些这样的小官来走访,整日来劝老头子多吃肉,这些个人现在享福享的都造孽啊,还吃肉,要老头子说,这事陛下都得出来管一管,要不然像这些官员这么败下去,这好不容易来的盛世又要没了。”
老者的话太过大逆不道,李二旁边的侍卫都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个混账老头给干掉,而徐阳的脸色已经被吓得铁青。深怕一旁的李二会龙颜大怒,下令杀掉这么一家四口。
不过徐阳显然是低谷了李二的胸怀和魄力。只见他愣了一下,随即爽朗一笑,上前走了两步,握着那老汉的手道:”老人家说的极是,勤俭节约一直是我大唐立国之根本,今日听到老人家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心中有愧,在下受教了。”李二说罢,还朝那老汉行了一个大礼,这才转身离开。
跟着离去的李二,徐阳的心中倒是十分忐忑,最难猜透帝王心,谁知道李二现在是怎么想的,不过从他刚刚那真诚的言语来看,李二似乎真的是在感谢那位老者。
没了目标,一行人在庄子里乱转,李二背着手走在石头路上,看到什么都感觉新鲜,见到有大门敞开的院子,就径直的走进去看看,熟稔的仿佛那就是他家一般,不过也是,整个大唐都是他家的,进谁家的门都跟进自家一样,毫无违和感。
李二喜欢看农户家中粮垛,喜欢农户们盖起来的二层小楼,也喜欢看挂着的腊肉和猪圈里的肥猪。
每到一家新的农户,李二都会和庄民热情的打着招呼,在文武百官面前,他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可是在这些子民面前,他又变成了一个亲切的倾诉者,没有一丝皇帝陛下的架子。
农户家里面的牲畜被他拍了个遍,因为有徐阳跟着,所以庄户们也都对他笑脸相迎,让他体验了一把农民们的热情与好客。
直到走完了最后一家,出了院门是远处的原野,还有一条直通庄外的水泥路,李二似乎有些意犹未尽,脸上仍然是一副淡淡的笑容,阳光正好,原野那边是南山高耸的山麓,山峦的那边是南山书院,更远处就是水泥厂、烧砖场之类的,从远处飘起的浓烟来看,能看出那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
“朕今日真的很高兴。”李二有感而发道:”朕多么希望这样的盛世之景永远都看不完,百姓们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男耕女织,这种景象只有在朕的梦中才会出现,徐阳,你做的不错。”李二说完,似乎也有些疲劳,摆了摆手对身后的人道,”朕有些累了,今日就不去书院了,备好马车,朕要起驾回宫。”
李二说完,他身后跟着的几名精壮的大汉就如同听到了什么至高的命令,两人一起去山下叫马车,很快,三十多人准备的步辇就抬上了山,李二朝徐阳摆了摆手,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徐家庄
翌日,李二就在朝会上宣布要将兴建的洛阳行宫缩小一倍,一切以勤俭为主,而原本计划而多出的钱财全都分给洛阳当地的贫穷百姓,供他们度日。
在《大唐新闻报上》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徐阳也是露出了慧心的微笑,有时候臣子们的规劝并不能对帝王产生什么影响,真正能触动人心的,还是那些最朴实的人民
时间过的飞快,四月的尾巴转瞬即逝,一个匆匆的五月也是没能停下时间的脚步,大唐又迎来了有些燥热的六月。
万物由翠绿变成了青绿,生机勃勃中带着一丝的热烈。
徐家庄最近也开始变的有些紧张,那就是金圣曼肚子中的孩子也快要降临了,七个月大的肚子,就像是吞了一个皮球。
有时候徐阳轻轻抚摸金圣曼的肚子,都能看到被撑的很明显的肚子上的血丝,徐阳那个时候就特别担心金圣曼的肚子被撑爆了。
不过还好不用担心,庄里已经有一个过来人,长子长孙之母,刘梦璃大少奶奶的地位不可撼动,所以对于金圣曼肚子中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刘梦璃也都是祈祷能母子平安。
有了经验就是极好办事,徐阳这一次学精了,转了建造了一所向阳的小屋子,用玻璃当窗户,每日都能被日晒,而且徐阳还让下人们经常在这间小屋中烧醋杀菌。
怀了孕了女人就是笨拙,干什么都慢慢腾腾的,不过徐阳可是丝毫不嫌弃金圣曼,不但平日里伺候她的起居饮食,就连半夜出恭方便都是徐阳亲自来服侍,这也让刘梦璃看着心生妒意,当初她生孩子的时候,徐阳可没那么尽心。
“那时候不是没经验嘛。”徐阳每次都用这句话来搪塞,不过看到刘梦璃还是不高兴,他就会凑上来说一些情话。
唐朝的女人有些不可理喻,只要稍微说一点点煽情的情话,她们就会浑身发软,脸颊发热,面色潮红的就像是喝了白酒,现在在书院有人表演《梁祝》的话剧,每一次当梁山伯向祝英台表白的时候,书院都能传来一阵男学子们的鬼哭狼号的激动声音,唐人对于情话的免疫力可见一斑,所以徐阳每一次遇到不可解决的事,都会用情话来解决
第二十八章长安有震
“贞观三年六月一十二日,京师地震,自西北起,飞沙扬尘,黑气障空,不见天日,朱雀街上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水泥石路破有裂痕,商贾百姓,四散奔逃。
未几,四野声如霹雳,鸟兽惊窜。是夜,连震三次,平地坼开数丈。延兴门下裂一沟,水如泉涌。官民震伤,幸徐公有谏,圣天子陛下宣百姓与屋外避难,此为大幸,竟无一人伤亡。一十三日午刻,又大震。六月中时,复震如前。自后时时簸荡,震二次。十九至二十一日,大雨三日,临曲江池边青龙、敦化两坊积水成河,民房尽行冲倒,有新建体育场地势临高,幸免一难。
此番震后,内外官民,日则暴处,夜则露处,不敢入室,昼夜不分,莫可辨识。长安此番为幸,而洛阳则灾重,洛阳城房坍者尤甚,空中有火光,四面焚烧,哭声震天。圣天子陛下命李总兵者,率兵部三千人进洛阳,宿馆驿,救百姓,止存三口。涿州、良乡等处,街道震裂,黑水涌出,高三四尺。山海关、三河地方平沉,为河环绕。此番地之大震者,持数日,愈渐弱,因下诏求直言。既而群寇以次扫除,海宁四安,竟为荡平之兆云。”——《大唐史记。地震》
徐阳这几天吓得连庄主府都不敢去住了,他是真不知道,贞观三年的长安居然有一场地震,虽然震感不强,破坏力对京城也不大,不过百度资料中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这次地震的任何记载。徐阳后来想清楚之后。不禁跳脚大骂。对于地震古人一向是不甚了了,天覆地载,脚下出了大动静,那一向都是把责任推到当政者身上,所以地震这个锅只有李二来背,不知道他又冒犯了天上的哪个神明才降下灾祸。
看样子李二对于这个锅也很是不满,悄悄让史官在史书中用一个春秋笔法一笔带过,在加上数百年的变迁和战乱。这次的地震记载也就算是没了。
可史书上是没了,不过徐阳现在还在这里啊,一想到那些徇私舞弊不认真记录历史的史官差点害死自己,徐阳就想把他们从墓里面挖出来再鞭尸,不过想了想,当今纪录《唐史》和《起居注》的是颜之推老先生的几个儿子,这才把这个念头打消。
延兴门前面裂了一道大口子,曲江池爆满的水就顺着支流一直沿着敦化坊、立政坊、升道坊的河道流进了那个塌陷的口子里,现在整个成了一个小湖,已经不能再通人。
这一次的地震对长安摧毁的程度有限。毕竟震原点在洛阳,那里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要说这次事态最严重的,主要是因为地震之后,整个关中还连续下了三天的暴雨。
整整三日的暴雨,连一会都未停歇,虽然长安的排水系统很好,不过也架不住这么大规模的降雨,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几条主要的输水河道全都爆满,最后连长安城里的几条河道也都满了。
曲江池旁边的芙蓉园,以前是个士子官员们最喜欢聚会的地方,可是从暴雨开始的第二日,就无一人再敢到那里去,曲江池作为大唐的水利枢纽,现在看起来都怕人,整个湖面全都是高涨的河水,几乎与大坝同高,往日两岸的虎啸猿啼也听不到了,能听见的只能是哗啦啦的雨声。
古语说的好,怕什么来什么,曲江池的大坝最终还是没能顶住,百年不遇的大雨冲垮了数丈高的大坝,大水直接就冲入了长安城,首当其冲的就是青龙和敦化两坊,唐人虽然建造的建筑结实,可是极为怕水,水一冲就垮,所以此番大水一过,人没死多少,倒是整个青龙坊和敦化坊被移成了平地。
当时那个场面惨不忍睹,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砖木横卧,两个坊连一栋完好的建筑都没有,周边的几坊虽然也遭了灾,可是和青龙、敦化坊一比,就有些小巫见大巫。
就在这样的末日景观面前,敦化坊旁边倒是有一大排建在山上的建筑物完好无损,如同一尊尊战神矗立在半山的斜坡上,隐约还能看到巨大建筑物上的红色条幅,上面写着’扈家朱砂,刘家茶叶之类的字样’,不用多说,那里就是程处默他们靠拉赞助建造起来的一座小型的足球场,还有徐阳当初建造的大唐拍卖所。
不去管这些乱起八糟的东西,此时的李二正忙的焦头烂额,大坝被冲垮的第一时间颁布了《昭天下书》,免去天下罪犯刑法一等,并在《大唐新闻报》上号召长安百姓共度难关,并且吩咐户部,拨款三十万贯,帮助青龙、敦化两坊的百姓重建屋舍
“叮咚”一颗银色的小圆柱从一只黄金雕刻的龙头口中掉落下来,沿着铜质的滑道滚了下来,撞击在了一面铜铃上,最终落在一只雕刻精美的蟾蜍口中,发出了一阵清脆的声响。
李淳风面色激动的看着面前这尊巨大的青铜器,从汉代就已经失传的风侯地动仪,到如今,居然会在自己手中重现,这份巨大的喜悦感让多年清心寡欲的他也是有些欲罢不能。”快,快命人去西北方向打听打听,看可有震感发生!”李淳风的眼里满是期待之色。
“院长,徐郡侯来了。”门外一名把守的门童进来恭敬道。
“嗯。”李淳风像是在期待着什么,道袍一甩便道:”快快有请!”
徐阳刚刚从皇宫出来,终于是把李二给说服了,青龙敦化两坊的建筑最终由他来负责,用水泥和更先进的图纸,造出能抗震能防水,天下一等一的建筑。
“徐郡侯。”李淳风看到徐阳,面色有些激动的说道:”感谢鬼谷所赠图纸,贫道已经命人用金银铜三质打造出了这风侯地动仪,刚刚看到西北方向有银珠落入铜蟾口中,现已差下人去看,若是震感相符,徐公此番又是做了一番大善事。”李淳风的话有些吹捧,对于他这么一个道士,倒也极为难得。
“淳风道长无需介怀,这风侯地动仪本是我汉朝子民张衡所创,只是千年战乱流失而已,如今能再次为我大唐百姓预知地震之事倒也是极好的。”徐阳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