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皇帝 >

第135部分

三国大皇帝-第135部分

小说: 三国大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慰人的话,陶商也不太会说,只听着甘氏不断地嘱托,顺着她的意点头,发配不必出征,即将面对的环境何其恶劣,更多人的命运是一去不返。

    众人一一上前道别,银杏哭成了泪人一般,抓着陶商的手臂告诉他一定要保重自己,她会在洛阳等着陶商回来的消息。

    人员安顿,陶商在陶谦探望他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家眷跟着陶谦回徐州老家,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招募丹阳青壮为家丁训练。

    陶应、马钧和银杏等人则留在洛阳,不过暗中会搬迁到城外的崤山别院,由燕荣和上官博保护他们的安全,照顾饮食起居。

    而徐晃和李通、秦河、陶忠等人,带着训练好的那二十名丹阳兵,扮作商队尾随陶商南下,保护他的安全,就算没有十常侍谋害,沿途的盗贼也难以让人放心。

    冷祁伤势还未痊愈,也留在崤山别院,贾诩本来说要跟随陶商来洛阳,只因家中有事要回去一趟,如今还在西凉,想必听到陶商的这个消息,恐怕也不会再来了。

    树倒猢狲散,这个道理陶商又何尝不明白,他现在本身就是无根之萍,又怎能强求别人跟随自己,不过徐晃等人依然选择追随他,让他心中感激不已。

    患难见真情,陶商并不认为自己这一去就会从此永无翻身之日,否极泰来,说不定这正是一次更好的机会,远离洛阳这个深潭,走出去或许才别有天地。

    同来送行的还有卢植、朱儁等人,都叮嘱陶商此去一定要沉得住气,早立功劳,早日回来,如果能有可能,他们自会在朝中为陶商上书免罪。

    廷尉的人把陶商押出城外,交给河南尹的衙役,将由他们押送陶商到荆州,再由荆州派人押送到交州,完成发配的任务。

    此时的河南尹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用连环计除掉董卓的并州人王允,王允面目清癯,双目有神,虽然人看起来消瘦,但举手投足间却有一股大家风范。

    堂堂的河南尹,竟然亲自带人来接收陶商,这让陶商多少有些意外,一般情况下,这种充军发配的命令,都是交给属下最不得力的人去跑腿,衙役们也大都不喜欢这差事,辛苦跑腿不说,还没有任何一点油水可捞,一个即将发配边疆的恶人,你能指望他给你什么好处?

    “将军诛杀十常侍,百姓无不称快,官吏弹冠相庆,可恨朝纲不振,法纪不行,本府虽无力救将军于水火之中,却也愿尽绵薄之力,这四人皆是本府心腹,一路上必会对将军有所照顾,还望将军一路走好!”

    看到王允和那几个衙役的态度,陶商才明白自己杀了段珪,虽然在朝中树了大敌,但在外却博取名声,这和当年曹操刺杀董卓有异曲同工之妙,只可惜曹操能够全身而退,还得到陈宫这样的谋士,自己却锒铛入狱,发配充军。

    凡在河南尹管辖之下的,对十常侍的危害感触尤甚,其余地区的人,大多都是道听途说,但这洛阳城外,被十常侍或十常侍所属的人迫害过的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没有被迫害的,几乎没有。

    所以陶商杀了段珪,为百官所不敢为,为天下人所不能为,着实让许多人解了恨,而在外面的传言,早已不是陶商误杀段珪,而是义愤填膺,义正言辞地当堂杀死了气焰嚣张的段珪。

    如此一来,一个不畏权贵,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形象便跃然纸上,人人都为陶商的遭遇扼腕叹息,当然对大汉朝的不满也越来越深。

    办理了官文路引,陶商辞别王允,和四个衙役和陶商共同上路,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巍峨的洛阳城,这座象征着汉家数百年辉煌的王都,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微冷的早晨,官道上没有几个行人,两旁高大的杨树枝叶光秃秃的,长长的官道一眼望不到尽头。

    此处距离洛阳太近,衙役们还不敢给陶商解去枷锁,流放的犯人也不能享受囚车的权力,只能徒步而行。

    秋风卷着枯叶,刮起一阵阵尘土,寒鸦落入枯草之中,头顶上,一行大雁向南飞去,即将入冬,这或许是最后的一群迁徙者了。

 第240章 揭盖头

    离城三十里,洛阳城已遥不可望,衙役为陶商解去枷锁和锁链,只等过了洛水,走出洛阳境内,便有徐晃他们接应,也有了马匹代步。

    转过一片树林,忽然见到不远处的路上听着一顶大红色的花轿,四个轿夫静静地站在旁边,在轿子前面,?站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孩。

    看到这一幕,陶商脚步一顿,下意识地便猜到等在这里的是杨蓉,刚才送别,?杨彪并未提起杨蓉,陶商也没敢问,怕自己会失望,却没想到杨蓉居然等在这里,不由心中一阵激动。

    那四个衙役倒也识相,在百米之外站住,让陶商独自上前,陶商和杨家千金的婚事,早已传遍洛阳,都以为这次肯定彻底泡汤了,没想到杨蓉如此痴情,四人脸上都露出羡慕的神色。

    陶商拉了拉衣襟,缓步走向小轿,这是一顶只有成亲时候才用的花轿,金黄色的流苏,大大的喜字十分醒目,连轿夫也穿着红色喜庆的服装。

    站在轿子前的正是杨修,见陶商走近,上前说道:“家姊让我给你带话,她的红盖头,还等着你揭下来!”

    陶商微微点头,来到轿钱看着大红色的轿帘,两人隔着一张布幔,却似乎能听到彼此的声音,期盼了许久,终于等来了这一刻。

    无论是洞房花烛,还是这荒野轿中,都能见证彼此的真心,既然倾心,又何必在意身边的一切?

    深吸一口气,陶商上前揭开轿帘,杨蓉穿着大红色的短袄,上面绣满了精致的花纹,十分喜庆,正低垂着头,顶着红盖头。

    踏进轿中,听到杨蓉急促的呼吸声,露在外面白皙的双手紧紧攥着,因为用力指节有些发白,感觉到陶商进来,双脚紧张地并在一起。

    陶商站了片刻,想不到自己来到汉末的第一个婚礼竟然会是这个样子,虽然有些凄美,但也充满了别样的浪漫。

    秋风、荒野、衙役、囚犯、新娘……

    这是何等古怪的情景,却因为种种机缘巧合而凑到了一起,突兀却又在这种场景下觉得很和谐。

    轻轻地拉起盖头的一角,陶商缓缓地拉起来,一张白皙娇红的面庞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涂了胭脂的莹润下巴和红唇搭配起来,十分好看,娇艳饱满的红唇能看到每一条纹路。

    再向上,小巧坚挺的琼鼻,因为激动而不断阖动着,渗出了一层细汗,粉雕玉琢一般,令人怦然心动。

    盖头被掀到头顶上,两人四目相对,陶商的目光温柔沉静,杨蓉则娇羞带着一丝倔强,一如当日在野外之时的坚强。

    这个柔弱的女子,竟然在这种时候选择了继续跟随陶商,将婚礼进行到底!

    一场逃亡的救命之路,让两人早已相濡以沫,彼此交心,无论陶商发达还是落魄,都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轻抚着她光洁的面庞,陶商柔声道:“你这又是何苦来哉?”

    杨蓉紧紧抓住陶商宽大的手掌,坚定道:“小女自结识将军以来,便发誓非将军不嫁,如今将军虽然落魄,但小女自知将军非池中之物,无论一年还是十年,我都会等你归来!”

    陶商一声轻叹,将杨蓉搂在怀中,紧紧地抱着她,郑重言道:“你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好好活下去,等着完成我们未完的亲事,洞房之夜,绝不会再让你如此冷落。”

    “嗯!”杨蓉乖巧的点点头,脑袋深深埋进陶商的怀中,深吸着自己丈夫身上独特的气息,好像要把他埋进心底深处。

    毕竟这是在押送的路上,虽然那几个衙役没有催促,陶商也知道不能太让人家为难,低头喷着杨蓉的俏脸,亲吻她的额头、红唇。

    “在家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接你!”

    “妾身永远等着夫君归来!”

    杨蓉面颊酡红,这一刻,她终于可以用夫君两个字来称呼陶商了,只觉得心中十分满足,甜蜜无比。

    从身旁的袋子中拿出一个香囊,为陶商戴在脖子里:“这是妾身亲手缝制,带着它,就当奴家陪在将军身边!”

    陶商点头,再次深情地吻着自己的新婚妻子,直到她浑身酥软,心绪迷离,才放开手,转身走出轿外。

    “姐夫!”杨修的称呼转变的也很快,上前言道:“此去一路,必定凶险重重,你一定要小心保重。”

    “放心吧!”陶商淡然一笑,凝目望向洛阳方向,言道:“想杀你姐夫的人有很多,但能杀我的人,却还没有生出来!”

    “哈哈哈,姐夫有此等豪情,定能东山再起!”杨修居然老气横秋,正色道:“你尽管放心,我会照顾好家姊的,就等你重回洛阳。”

    “大丈夫一言九鼎,我说到便能做到,你们早些回去吧!”这句话是说给杨修的,更是说给轿中人的,这是他对杨蓉的承诺,佳人倾心,自己又如何能够辜负?

    离别最是伤情,更何况两人还是新婚燕尔?

    杨修年纪虽小,却十分聪慧,不忍再让杨蓉承受太多的离别之苦,带着几个轿夫先回弘农去了。

    五人再次上路,陶商觉得自己的步伐轻松了许多,心中最后的一丝遗憾尽去,最在意的徐晃等人没有其他而去,最心爱的女人也对他殷殷盼望,此一去再无遗憾。

    下午时分来至在永宁,这里是洛水之滨,过了洛水便出了洛阳,沿着崤山一路南下,就能到达南阳。

    徐晃和李通等人扮作商队就在洛水边上,船只马匹早已备好,双方虽未说话,却心照不宣,按照安排好的,陶商和衙役们先渡过洛水。

    等过了洛水,天色已黑,这里距离驿站尚远,只能在山里找了一户农家赞助,徐晃则领着李通等人在附近的树林里安营住宿。

    洛水之北,有几个脸色阴沉的人来到岸边,早有上游的渔夫过来汇报刚才的情况,一人沉声道:“这商队必是保护陶商之人,此处离洛阳太近,不宜动手!”

    另一人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那人冷然一笑:“赵慈造反,拥兵于南阳,可令禀主上令荆州刺史王睿讨之,趁兵乱斩杀陶商!”

 第241章 肥肉

    宛城,作为南阳郡治所,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处在荆州、司隶、豫州的交汇之处,又是荆州的门户,扼守南下咽喉要地。

    中平三年,赵慈起兵造反,杀死南阳太守秦颉自立,震动京畿,从陶商西征之时便有消息传到洛阳,至今没有平叛,在宛城驻兵两万,声势浩大。

    赵慈那是荆州豪杰,因为官府欺压,愤而起兵,占据宛城之后,荆州和洛阳甚至一度失去了联系,荆州刺史王睿还在江陵平贼,无暇顾及。

    如今南阳境内,无人管制,尤其是宛城附近,更是人人自危,盗贼四起,赵慈虽不忿造反,却无能管辖一郡甚至一城之地,整日在宛城据守,对于周边的百姓,却不知管理。

    第二日陶商他们一进入南阳境内,便看到四处颠沛流离的百姓,甚至有人明目张胆的抢劫,没有了官府的约束,这里成为弱肉强食之地。

    南阳太守死后,各地县衙都各自为政,有能力的尽量保护本地百姓,无能的便干脆鱼肉乡民,欺压百姓,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