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双龙戏三国 >

第15部分

双龙戏三国-第15部分

小说: 双龙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很是照顾的,虽然表面上张成是大师兄,其实暗地里,张成就像张任的弟弟一样,自己的弟弟要举事,自己当然要支持。而且,自己的弟弟可是为了百姓举事的。当今天子昏庸,正是需要张成这种出生百姓,为百姓着想的人。张绣呢?他一直都很是喜欢张成这个俊俏的师兄的,加上他自己也觉得举事反这个昏庸不堪的朝廷很是帅气。就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张昭看大家都很支持自己的弟弟,很是高兴,于是也就全力支持了。在他看来,自己就适合做些内政方面的,等弟弟举事了,他就帮弟弟主内,弟弟负责打天下。唯一有些问题的就是陈琳了。陈琳对大汉其实很是抱有一些希望了,而且陈琳本来就收到了何进的邀请,去何进帐下做个主簿的,他是想救出了好友张昭后就去上任的。于是有些犹豫。最后商量了许久,陈琳还是决定还是先去上任,如果天下大乱,就一定来帮助张成。
    今天还是两章
    晚上会再发一章的
    谢谢大家的支持!!!





    双龙到三国 第三章 新龙降世 第三回 路途坎坷
    # 更新时间:2010…3…24 11:53:26 本章字数:5423

    开始之前,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丹尘恋三国》,作者是古心恋然兄,这本书相当不错。希望大家有空去看看
    小焱跟他都是新人,所以我们都希望能够更多的得到大家的支持
    你们的选择是我们的荣誉,你们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张成一行人到了老家后,就将初步建立势力的重任交给了大哥张昭,然后和张绣等人回到了荆山,继续他们的学艺之路。
    5年后,也就是182年。离黄巾之乱还有2年了。张成知道,自己该踏上争霸的道路了,于是辞别了师傅,带着早已决定追随自己的张绣和张任向老家邺城出发。童渊在几个徒弟都走了以后,也离开了荆山,他准备去游历四方。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赵云!如果张成知道赵云会成为自己的小师弟的时候,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其实学武,还是很要靠一些悟性的。就像张任,走的就是大开大合的路子。张绣呢?走的路子就偏阴柔。我们的主人公张成,虽然是比较全面的,但是这三人要真和赵云比试,估计没人能占上峰。童渊之所以收赵云为他的关门弟子,就是看中了赵云那千古绝佳的练武的体制,根骨以及悟性。
    本来从荆山到江东是走江陵那入江,顺江而下就能到江东了。可是,走到江陵的张成突然想起一个人,那个人武艺卓越,箭法无双,只可惜生的早了几年,到外年才出名的。感觉上,那个人是个很为百姓着想的人,用百姓来劝服,应该可以成功。于是张成过江以后带着两个师弟就向长沙走,仿佛那个人就在长沙。张成心里想的那个人就是后来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黄忠,黄汉升。黄忠这个人我想不用在多介绍了。其实黄忠是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他是在刘表接受了荆州以后才开始为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洲攸县)。可是这时候的荆州刺史是王睿,可不是刘表啊。据记载那是在董卓乱政的时期,天下诸多州郡,纷纷兴兵付伐董卓。孙坚也参与其事。孙坚起兵不久,便做了两件大事。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然后,孤身进入荆州的刘表才因为在士林中颇有名望而被推为荆州刺史的!可见,这时候张成要去长沙找黄忠,确实。。。。。。
    但是,小焱是善良的,小焱是不会让张成去浪费时间滴。于是小焱安排这两个人在江陵见了一次面。废话完毕,小焱告退。
    这一日傍晚,张成等人来到了江陵,准备渡江后去长沙。可是到了江边才得知,今天已经没有过江的船了,于是只有找了家客栈过夜,准备明天一早再过江。
    师兄弟三人,找到了一家相对靠近江边的客栈,三人喝着酒。就听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论着什么事,声音很大,坐在旁边的师兄弟三人听的清清楚楚。
    “你知道吗?瘟疫快传到我们这里了!”甲很是慌张的对乙说。
    乙听了后很是不以为然的说:“早就知道了。”
    甲看乙这么泰然于是急忙问:“我说兄弟。你就不着急啊?这瘟疫可是好相与的?说不准什么时候你我就没命了。”
    乙很轻蔑的看了看甲说:“一个瘟疫就把你急成这样了?你很真没出息。我告诉你,这瘟疫来不来跟我没啥关系,啊!我可不怕这瘟疫。”
    甲看着胸有成竹的乙很是疑惑,于是虚心请教到:“我说兄弟,今天这酒我请了。你快告诉我,怎么个不怕法?”
    这乙一听啊,得,目的答道了,于是得意的说:“你还不知道啊?华佗!你知道嘛?华神仙已经来我们荆州了。你还怕瘟疫?我现在还真巴不得发个瘟疫,让你们见识见识华神仙的手段。”这华佗要是知道自己辛辛苦苦的救人,风餐露宿的治病,被这些人当成炫耀的,估计得活活气死。
    张成听了这话,心里琢磨着得把华佗给弄到自己这边来。要是华佗来了,自己的人什么生病啊,受伤啊就都不怕了。
    正想着呢,只见另外一张桌子站起来一个大汉!那个大汉走到了甲乙的身边,很是恭敬的问乙:“敢为壮士。这华佗华神仙现在何处?在下姓黄,名忠,犬子出生不久就得了怪病,所以希望能够找到华佗先生救治。”
    乙呢,虽然是个市井小民,但是也有几分眼光。他见这个叫黄忠的生的孔武有力,估计不是什么善茬,象这类人呢,不是官府就是强盗,不是他一个市井小民得罪的起的。于是起身很是客气的对黄忠说:“黄壮士,小人只是听说华佗神仙已经到了荆州了,但是确实不知道他在哪。你别急,我估摸着就这些日子他就该来了。”
    黄忠听了,很是失望的摇了摇头。其实他来这里就是为了给他的儿子治病的。他儿子就黄叙,可是这刚出生不久就得了怪病。远近的郎中都治不好,于是只得四处求医。可是每次都是满抱希望的去,却失望而归。跑个半个中原,这病没治好,家产到是花的七七八八了。最后听说有个叫华佗的郎中,很是厉害!连瘟疫都能治好,更别说这怪病了,在一个同乡的指引下,就来到了荆州。
    乙看黄忠这么个大汉垂头丧气的,很是可怜,于是灵机一动说:“黄壮士,我有个办法。华神仙是哪有瘟疫就往哪跑,你只要找到有瘟疫的地方就一定找的到他。据说前段时间汉阳也出现了瘟疫,黄壮士可以去那找找。”
    黄忠听了很是兴奋,象乙告谢:“多谢壮士,敢问壮士高姓大名?壮士大恩,黄忠必铭记在心。”
    乙听了很是无奈的说:“那个作者没给我取名字,你就叫我乙吧。”
    黄忠谢过乙后,上楼带下了抱着孩子的妻子,就要出门。
    这时,张成站了起来。他们的话张成可全部都听到了。心里正为自己这好运高兴呢。想不到长沙也不用去就能搞定黄忠。于是张成拦住了黄忠说:“壮士留步。在下张成,张子德(胡乱取了个字)。现在天时已晚路上肯定不安全,不如明日天明再出发?”
    黄忠现在正听说了华佗的下落,这代表着宝贝儿子的性命有救了,正处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时候,见居然有人拦住自己。正要发火,但是想了想,现在不能节外生枝,于是按捺住性子说:“谢张壮士关心,只是黄忠自恃还有一点蛮力,寻常山贼也不放在眼里。请壮士借步,让某先行。”
    张成哪可放过这种名将,于是再次劝道:“深夜行路,就算壮士能行,可是不利于夫人和孩子啊。万一出个什么意外那可不好了。子德明日也要去江东,不如同路而行?”
    黄忠一想也是,万一自己的孩子再出什么意外,那可真是后悔莫及了。于是谢过了张成提醒。可是黄忠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他知道张成这样做有自己的目的,于是问明了张成。
    张成一听,今天这事估计成了,于是将黄忠带到了二楼的房间,关上房门,让黄忠坐下。
    黄忠疑惑的看着张成,说道:“不知壮士何意?”
    张成笑了笑说:“黄壮士可愿为天下苍生出力。”
    黄忠一听这句话,立马高兴了。为苍生出力,为大汉尽忠可是自己一直的心愿啊。自己的父亲就以没能够为国效力而饮恨而终,自己要是能够为国效力那是天大的荣誉啊,那可是光宗耀祖啊!于是高兴的对张成说:“为天下苍生出力故所愿尔,黄忠谢过张大人提拔之恩。”
    张成非常高兴的扶起正要下拜的黄忠:“你我具是白身,怎能下拜?”
    黄忠一听就疑惑了,他要是白身还怎么提拔自己啊?只见张成接着说:“当今天下,皇岗失统,阉党当政,黎民生活于水生火热之中。成窃以为汉室气数已尽。不久之后天下必将大乱。成愿等天下大乱之时,率一众义兵起义,占据江东,让江东百姓脱离水生火热,其后进军中原,以此拯救天下百姓。那时候,就是象黄壮士这种英雄大展拳脚之时,不知黄壮士可愿跟成一起,救黎民于水火?”
    黄忠听完登时就怒了:“黄口小儿!叛贼逆子!我黄忠虽无权无势,但也不愿做这欺师灭祖的叛贼!天下要是大乱,就是被你们这些贼子给祸害的!今日某不杀汝,下次看到汝,汝还不知悔改,必取汝项上人头!”说完怒气冲冲的走了。
    张成看着黄忠的背影很是诧异,怎么会这样呢?张成忘记了一点,黄忠是心系百姓,可是黄忠也是大大的忠臣啊!当年的刘备在曹操乱政的时候,打着天子皇叔的称号黄忠都不买账。更别说现在的张成了。
    张绣看着黄忠的背影:“这么粗鲁的家伙,师兄何必理会他?”张任也对黄忠这种做法很是不满。只有张成知道,自己就这样错失了一个真正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
    是哪出了问题呢?张成不停的反思,最后还是不得其所。没办法,黄忠已经错过了。张成只有带着众人先回江东了。
    几个月后,张成回到了家乡。这时离黄巾之乱只有1年了。
    时间!现在张成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也幸好自己的大哥已经建立起了军队。
    可是回家一看,张昭等人都是垂头丧气的。本来呢,张昭确实拉起了一支5万人的军队。虽然现在没到乱世,但是四处的难民还是很多的,一支5万人的军队很快就拉起来了。可是拉起来以后张昭才发现啊,他训练几个家兵还是可以的,要真训练这5万人的军队可真是不行。但是建都建起来了,不能散了啊。这要散了对自己家族的名望什么的打击可太大了。于是乎,他跟王朗也就只有硬着头皮上。又是购买武器装备,又是买地买粮什么的,很花了不少钱。也幸好家底丰裕,还经得起折腾。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到还象个军队了,可是这花销也太大了。正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邺城太守帮他们解决了问题。这邺城太守听说了张家有这么支军队,在汉朝私自募兵就是造反的大罪!张昭他们还真没有想到这点,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造反的。按说在江东大族,养几万军队是很正常的。以前的张家就有那么几千的家兵。可是那些家兵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的,装备也不行,训练也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