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择路-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可贵的是,这位沈括虽然是文官,但对于数术却颇有研究,在记述匠人所做的活计时,常加上比较详细的数字说明。
在这本《梦溪笔谈》中沈括提到一种水力锻锤,并大略记述这种水力锻锤的一些具体数值。由于当时水力锻锤已经废弃许久,匠人也不知如何操作,故此沈括的虽然留下记述,但却误差极大。
最关键是,这位沈括在水力锻锤最后,加了一句话。说有位工匠曾言,这水力锻锤如今虽然废弃,但却曾用来打造铠甲。沈括在文章最后猜测,这匠人所说的铠甲,很可能是平周开国太祖时期的一种板甲。
李得一看到这寥寥几行文字之后,大喜!当场赏了那名学员五十枚金钱。
满以为还能找到更多文字记述,但直到将古籍全部查阅完毕,李得一也没能再找到任何一点线索。
最后,与三名铁匠夫子秘密商议数日,又找来王毅高详细问询过后,李得一决定,先尝试把这种水力锻锤制造出来。
王猛看到李副团长最近多日不曾亲自训练兵卒,除了去军官学堂给一等战兵上课之外,就呆在钢铁学堂不出来,心中很不以为然,觉着李得一有些不务正业。“如今天下仍未安定,正该用心练兵才是,为何李副团长总是分心他顾?”
不知不觉间,一年又将慢慢过去。
到了腊月底,李得一终于从钢铁学堂出来,恢复正常作息。而朱标与刘盈两位太子,也顺利结束了在海强项手下的职务,返回定北守备团,向李大哥报告。
通过这半年的实务锻炼,朱标与刘盈两个,对于日常政务运作,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如今定北县虽然称县,可实际上却管着一府六县全部土地,往北还有大片草原也在定北守备团控制之下。定北县如今治下百姓更是已达四百万之数,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极多。朱标和刘盈两人跟着海强项这位铁面无私的亲民官,着实长进不少。
事务处理的多了,朱标和刘盈两人身上,更添一份沉稳气度。如今两人说起话来,更有条理,更加清晰。
李得一看着俩徒弟变化不小,心中也感到满意。
腊月结束就是年。这个年,定北县格外热闹。商贸城同样也不例外,随着那些豪商举族在商贸城定居,许多专卖高档货的店铺也随之在商贸城开业。
过年前几天,许多定北县的百姓,都会到商贸城采买一些平时见不着的好东西。比如上等丝绸织就的紫衫,比如卖到十个枚银钱一壶的“琼浆”“羊羔”等美酒。比如加入上等沉香制成的昂贵胭脂。
这些店家再是想不到,这小小的定北县,百姓居然如此富足,买起东西来,甚至不讲价,看中哪个,直接就将其买下。年前,商贸城中的商家,无不赚的盆满钵满。就连在商贸城居住的夷人,如今也是富裕非常,买起年货也是毫不手软。
这个年,李秀鸣带着李长乐,好好热闹了一番。李长乐在家时,虽说贵为皇家公主,但从未有机会近身参与这种热闹的场面。每次民间年节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她只能站在皇宫楼上,远远看一眼洛都大街上热闹的年集。
李势銮再疼闺女,也不会在年节这种重要的时候,让她出来捣乱。李长乐每每只能跟母后,老实待在后宫之中庆祝佳节。
这回在定北县,可就再没人管她。李得一对李长乐纵容的很,除了战事不允许她多嘴,其他事情,一概由着李长乐。
比如说,李长乐虽贵为皇家公主,却根本不会做饭。李得一结婚到现在,依然天天吃定北守备团的食堂,也从没说过李长乐一句。
张灯结彩庆除夕,转过年去,李得一已经二十七岁。
年后没多久,平唐国就派来使臣魏直言,打着帝后二圣想念长乐公主的由头,又送来大量礼物,比年前那批还多。
李得一和师哥虽然是平唐国驸马,但这俩女婿非但从不给老丈人送年礼,反过来他俩还要收礼。而且这礼不光得大收特收,还得高兴地收。小刘团长或者李得一若是收礼时面露不悦,这平唐国来送礼的使节,当场就能吓得屁滚尿流的爬回洛都,哭着告诉陛下,大事不妙,那位又要闹事。
魏直言送下礼物之后,就说出真实意图。原来李势銮感觉将大军驻扎在燕云十六州一代,钱粮损耗太大,想要彻底解决此事。
别误会,李势銮并不是要求定北守备团与他一起攻打平汉国。
而是请定北守备团作保,他要与平汉国议和,撤回兵马。李势銮直觉信不过那位平汉国主,故此想借着定北守备团的虎威,促成议和之事。
魏直言说明意图之后,就静等着定北守备团的答复。
孙老医官觉得这是件好事,两国议和撤兵,总比打仗强。李得一认为打仗必然要死伤两国百姓,他不乐意看到这场面。小刘团长对此并无特别意见,赞成师父和师弟的观点。
几天后,魏直言顺利完成使命,开开心心回去向陛下复命。
李势銮得到定北守备团应允之后,立即派出使节,出使平汉国,询问皇帝刘赖意向如何。
刘赖正心疼自己府库里的钱粮呢,万没想到,瞌睡有人送枕头。见完平唐国使节之后,他召集群臣略一商议,就将这事答应下来。
五百六十四章 无聊的议和与有趣的足球
平唐国和平汉国两国皇帝虽然都答应议和,但两位皇帝同时谁也不肯放弃燕云十六州。他俩都怕对方借着议和的时机,突然杀入燕云十六州。
眼下两国刚经历与突辽国的连番大战,府库里的钱粮消耗甚大,虽然知道燕云十六州地势险要,暂时也无力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国战来抢夺这片土地。
两国兵马近在咫尺,却一直保持克制没打起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燕云十六州太过荒凉,几乎被突辽国杀成了无人区。这燕云十六州如此荒凉,任何一国战胜之后,没有十年生聚,都休想将燕云十六州缓醒过来。
这燕云十六州现在,对于两国皇帝来说,形同鸡肋。舍,舍不得燕云十六州险要的地势。可是抢过来之后,又是一片荒凉,需要继续耗费大量钱粮兵马经营。
现在燕云十六州虽然在两位皇帝心中形同鸡肋,但两位皇帝又都怕对方不嫌弃。
故而此次议和,平唐国请定北守备团来作保,平汉国朝廷上下全部赞成。有定北守备团在,两位皇帝终于不再担心对方耍诈。
两国负责和谈的臣子,终于能够坐在一个谈判营帐内,开始商议具体事宜。
然而这议和,进行的也是磕磕绊绊,极为艰难。根子就出在两国皇帝身上。
平汉国刘赖,十三四岁就出去混社会,到处混吃混喝,大了就脑袋别裤腰带里带着跟班小弟打天下。他活到现在,都是占别人便宜,还从未让别人占过自己的便宜。这位皇帝陛下,一辈子有俩最好的朋友,一个叫“宁死不吃亏”,一个叫“拼命占便宜”。
平唐国皇帝李势銮就更不用说了,一生绝不肯屈居人下。当初他爹和他哥在他头上压着,他就造反,将他老爹和兄弟搞掉。
这两位皇帝,在议和使臣出发之前,不约而同一起授意自家使臣,要想尽办法占便宜,同时决不能吃亏。
因此在议和具体谈判过程中,两家使节各逞口舌,想要给自家皇帝多占些便宜,方便日后攻取燕云十六州。
两边使臣都是精明人,谁也不是傻子,秉持宁死不吃亏,拼命占便宜的做法,是唇枪舌剑,毫不相让。
结果两国这议和谈判进行一个多月,仍然没能达成任何协议。燕云十六州统共这么大,谁都想多占,谁也不肯少,这事儿没法解决。
一个月后,小刘团长和李得一带着一万守备团新兵,三千骑兵,王壮彪,李无敌,朱标,刘盈等人,来到燕云十六州附近,应约为两家主持议和之事。至于那位王景略,现在仍旧作为新兵,跟着大队一起来到燕云十六州。
到地儿之后,小刘团长所选的扎营地,既不在平唐国地盘上,也不在平汉国地盘上,而是在燕云十六州境内,离着冉屠胡的大营不远。身为手下败将,冉屠胡对此当然没有意见,他也不敢有。
李得一来到之后,一打听,两家商议月余,依旧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了解清楚情况之后,李得一觉着再让两家这么商议下去,恐怕商议到年底也理不出个头绪。李得一现在还有好些大事要忙,哪有工夫陪着两家在这里吵闹。他找到师哥,想要商议出个迅速解决眼下这僵局的办法。
小刘团长可比李得一稳重的多,他深知如今两国手握重兵,无论如何不可能轻易向对方妥协,弄不好最后仍要打上一仗,分个雌雄。故此,小刘团长安下营寨之后,立即撒出侦骑,着手制作燕云十六州一代的地形沙盘。
既然总要打一仗,那就得提前做好准备,先把周围地势掌握清楚再说。
李得一找到师哥时,一眼就看到师哥正在制作沙盘。凑上去看了几眼,李得一开口问道:“师哥,这两国营地中间一排排的是啥?”
小刘团长道:“那是两国兵马挖的沟渠。”
“哦?这沟渠有点意思。正好隔在两**营中间,将双方分割开来。看来这两家是不大想打起来。”李得一笑道。
师兄弟俩人初来乍到,还不清楚那一排排沟渠到底是干吗用的。
师兄弟两人开始细细商议起两国议和之事。虽然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对策,但两人商议过后,一致认为,应该将冉屠胡也拉进来参与议和。毕竟冉屠胡现在是燕云十六州名义上的控制者,商量任何方案,最后都绕不过他去。
随后定北守备团就派兵卒将此事通知冉屠胡。
李得一瞅着眼下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干脆每天四处瞎溜达,想要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碰个办法出来。
溜达了两天,李得一发现,如今两国的兵卒,也都闲的发慌,常有殴斗赌博这类违反军纪的事情发生。
两国统兵将领对此却不闻不问,他们心里清楚知道下面兵卒为何会如此。大军长期驻扎在外,明明随时都有可能打仗,对手就在眼皮子底下,却天天打不起来。
这么长时间对峙下来,兵卒心里所承受的压力,早已沉重无比。现在兵卒自己找些办法宣泄情绪,只要不闹出乱子,当将领的也不好说什么,故此双方将领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算了。
这天李得一忽然看见平唐国一群兵卒,正聚在一起,踢一个吹气儿的猪尿泡。他猛然想起,似乎《太祖定乱演义》当中提过这种活动。
据说,那是六百年前,平周开国太祖发明的一项“体育运动”比赛,叫做足球。赛场上参与双方各有十一人,争抢一个皮球,谁能将这球射入对方的木门内,谁就得一分,最后得分多的一方取胜。
据说这足球就是当年平周开国太祖为了丰富兵营枯燥的生活,顺便锻炼选拔精锐兵卒,所特意发明。
据书中描述,当年平周开国太祖在位时,这种足球活动最先从军中传出,随后就风靡天下,掀起一股全民踢足球的狂潮。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有钱的世家大族参与其中,他们就试图开始用金钱操纵比赛,并在暗地里开设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