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乞活-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呗了一回自己的文化水平,李建泰倒也是喜滋滋的又绕回书桌去,旋即又桌子底下抽出了一套书来。
“这是老夫亲手注解的《五经正意》,回去你仔细研读,待老夫回京之后,会写信给山西学政刘大人打个招呼,今年秋你先考个举人,明年春在来京师找老夫,头甲二甲老夫不敢把握,三甲给你弄个同进士出身倒是很容易。”
这宋青书可就笑不出来了,反而略带惊愕的开口问道。
“这么急?”
确实够急的,人道十年寒窗苦!有的老秀才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上个举人,更别说一年就被内定为三甲同进士了,整个大明朝,一年考生上万,取得也就那么三甲一百多个人,而且进士出身,授官基本上是京官,起点也比举人授官高的许多,今晚他才刚拜李建泰为师,李建泰就给他拍着胸脯打这么大的包票,未免也太不正常了点。
老话说得好,事有反常必为妖!还真得多留个心眼,别让这老家伙给坑了!
“不急了!老夫已经观察了你一个冬天!开屯田,开工坊,光收难民,凭着一己之力不但治了瘟疫,还安了两个县!这一趟皇上派老夫巡查山西陕西道,就是为了选取些经世致用的人才!”
说到这儿,李建泰居然是深深叹了口气:“世道不太平啊!内有闯献曹革等诸派流贼,外有东掳对我大明虎视眈眈,连年用兵,银子花的跟流水一般,陛下也是没了办法,这次陛下狠下决心,要治理江南盐道,这才在全国收罗人才。”
“你也有个心理准备,这一次本官回去就会讲你奏鸣皇上,应当会授予你江南某个盐场转运分司,经济之道你比老夫懂,拿出你在代县的本事来,只要有所政绩,将来升任个江南道督盐道或者巡盐御史都不是没有可能!”
看还是脸色发白,李建泰又是轻松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青书,你只管去干,你和老夫是同乡,朝里头,自然有人会给你张目开口的!”
这是**裸的党争了,明末士大夫以地缘结成朋党,利用京查的机会,相互争权夺利,如今天下争夺最激烈的莫过于东林党与齐楚浙党,如今京中是浙党的党魁温体仁担任首辅大学士,东林党钱益谦,钱龙锡等都被纷纷排挤出朝廷,可谓只手遮天,不过晋党这等力量相对弱小的中立派倒也是有着一席容身之地,只要不做的太出格,也不会太受打压。
李建泰都说到这份上了,宋青书也只好悲催的抱着拳,一副感激模样道谢道。
“如此,多谢老师栽培,青书永世不忘!”
…………
晚上,这李建泰倒是很负责任的教导了宋青书一些科举知识,还询问了下宋青书家室,听闻宋青书已经娶妻纳妾了,老头子倒是有点遗憾,他十九个小妾,女儿一大堆,如果要是再嫁宋青书个女儿,招呐他为女婿,政治上的联盟就更稳固了。
不过宋青书最相信的,还是利益联盟,争权夺利,女婿杀老丈人的还少吗?李建泰家族在曲沃也是大地主,他家还有好几个兄弟子侄辈在北直隶,京师做生意,昨天来送行的泰盛号东家李国泰就是李建泰的二哥,回去后宋青书又派施天福连夜过来,和李国泰签了个商业同盟,加多宝的货不再东行,北直隶还有京师一代的销售权全都包给泰盛号,第二天一大早,送李建泰上路时候,老家伙倒是满面喜色,又是给了宋青书几个自己的拜帖,嘱咐他科举时候该找什么人。
…………
砰地一声,厚厚一摞子《五经正义》被扔到桌子上,宋青书满是苦恼的大大抻了个懒腰,无语的脑袋朝天哼哼着:“贼考科举,还让老子去担当巡盐御史,又有比这还扯的嘛?”
“大帅还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如下官,十六岁开考乡试,一直考了七年才靠近三甲同进士出身,在京师授庶吉士,又干了三年文末小吏,才外放个县令,这李大人开口就许您个分巡盐司,还是盐道的肥缺,多少人都羡慕不来呢!”
倒是把那部国家大学副校长亲手注解的科举标准教程捡了起来,一面摩挲这,孙传庭这扑克脸一面难得的打趣着,听的宋青书又是脸色一苦,摊着手说道。
“伯雅先生,就别拿我开玩笑了,咱们什么身份你又不是不知道,这要真闹真格得了,不全露陷了?”
“呵呵,大帅也不必太过忧虑,就算李大人把大帅的名字报给皇上,天子日理万姬,估计大帅的名字也是一会就忘,况且……”
说到这儿,孙传庭的脸上居然再一次带了冷笑。
“今上反复无常,朝令夕改,这一次或许真下了很大决心去整顿两淮盐业,不过真要到明年,想动手时候,陛下又未必能下得了这个决心了,毕竟两淮盐业的利润联系着千丝万缕,不知道牵扯多少朝中百官,地方豪族的利益,恐怕到了明年春,连这个三甲同进士也未必做得到,再说,就算真做到了,大帅大不了卖个破绽,恐怕反弹的东林诸公要不要一两个月也得让大帅回家!”
“但愿如此吧!”听孙传庭这么一分析,宋青书心头终于放松了不少,又是抻了个懒腰,不过这时候,孙传庭忽然一脸正色又是把那部《五经正义》端了起来。
“还有一件事,大帅得抓紧时间办了,有了这部书,大帅也应当赶紧办一个书院,收些弟子门生,咱们乞活军,文士书生太缺了!”
“我,收门生?”指着自己鼻子,宋青书是惊愕的叫嚷了出来,要说现代知识,他说第二大明还没有敢说第一的,可是国学这些玩意,宋青书有几斤几两他自己清楚,恐怕随便来个秀才,都能给他打趴下,让他开门收徒,那也太扯了。
“不然!”孙传庭依旧一本正经摇着头。
“大帅,您如今可是国子监司业李建泰李大人亲自收的门人弟子,谁敢嘲笑您的学术学识?并且真正值钱的还是这些!”
掂量着李建泰给的那一小打拜帖,孙传庭阴笑而鄙夷的哼道:“凭着这些,山西府秋闱的贡生至少三分之一能是大帅的!十年寒窗苦,谁人不想要功名?想要,就得拜在大帅门下,拜在大帅门下,他与乞活军可就脱不了干系了!”
如今孙传庭也算是彻底站到了乞活军这边去思考,看着他阴狠而妒世的表情,宋青书冷不丁眼前一亮……
………………………………
第二百九十六章。代县大学堂
书院在大明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三纲五常,天地君亲师,师生传承的关系堪比父子,通过书院,一个老师带出了大批学生,再通过科举进入朝野,就形成一股足以左右朝政的政治力量,明末的党争也由此而起。
最典型的,莫过于东林书院。
都说明朝是思想控制最严密的一个时代,科举严格局限于八股文中,朝廷严格压抑了士大夫的进步思潮,其实这么说,未免显得太片面了,朝廷的确是高压政策,然而正是这种高压,却促生出了晚明文化大爆炸一般的井喷。
首先是阳明心学,王守仁创立的心学率先撼动了自宋以来根深蒂固的程朱理学统治地位,讲究心外无物的阳明心学泛滥起来,甚至不少士人已经抛开了四书五经,被禁锢的社会风气也随之一松。
尤其是嘉靖年间泰州学派还出了个大人物李贽,与理学的论道中,已经腐朽了的当时理学家几乎没有辨得过他的,最后不得不诬陷其下狱,逼得他自杀,然而经此一事依旧给理学以沉重打击。
不过心学讲究心外无物,心的自由跳出了程朱理学的理的束缚,也的确让社会风气尤其是官场风气变得浮华起来,为此,怀着重新振兴理学的目的,东林书院放才被创立,尤其经历了万历国本之争,天启年间与阉党的政争,东林书院出来的理学士被正式压缩成了这股政治势力。
有了东林书院这个例子,天下间的书院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种思潮之间的相互博弈,更加加剧了明末的社会矛盾与政治动荡。
这种大环境下,宋青书的代县大学堂悄悄的在五台山下剑舞坪立下了牌子,也就没那么多人去格外关注了。
总共三进的大院子,原本属于当地大户戴家的产业,戴家先祖曾在嘉靖年间官至南京礼部侍郎,这宅子布置倒是颇有苏州园林的气息,青砖绿瓦,白墙红楼,颇为宽敞的中庭中间还有一旺池塘,旁边种植的绿竹,端端正正的代县大学堂几个金字还是采薇代笔写的,宋青书这阵子繁体字虽然学会了不少,但他那笔字实在拿不出场面来。
来的也多是代县附近的子弟,都是宴会上听说了李建泰收徒这件事,慕名而来的,大家伙都不傻,上面有国子监司业的关系,科举时候可好走的多了,除了这,如今代县工商兴旺,不少大户家族也参与其中,正需要组成一个自己在朝中的喉舌网络来保护自己。
大学堂的出现,正是这个契机。
宋青书也人模狗样当了一把大学校长,披着一身儒袍,头上青色纶巾别发,像个佛一样端坐在蒲团上,下面一百多个读书士子一起抱拳跪地行拜师礼,倒也真是气派。
当然,虽然拜师了,不过宋青书也是不讲课的,不然以他那点水平,三下两下就得露陷,采薇预先准备好了一篇文绉绉的稿子让宋青书宣读一通,然后认命孙传庭为教员,采薇为校长秘书兼职讲课,原平县令傅山也被他当苦力拉来了,成了外聘教授,好歹,这个大学堂算是正式搭起了架子。
学生里,也不止有代县的工商子弟,乞活军内部,宋青书还挑选出了五十来个十二到十六岁的少年,充入学堂之中。
水泊梁山宋江为什么一直想诏安?一方面当时朝廷的确是正统,另一方面,水泊梁山没有一个选拔人才的途径,一旦一百零八将都老了,打不动了,梁山就得玩完,不像走梁山的老路,宋青书就得筹备下一代,培养内部自己的人才,眼前这些就是乞活军的未来。
就连李定国都被宋青书从忻口寨揪了回来,哭着一张脸坐在学生堆里。
中国人重礼,拜完师又拜孔子,旋即又是焚香祷告,一连折腾了半天,连宋青书自己都是跟着折腾了好几次,早晨代县各户送自己家的子弟过来,这个成立仪式一直到了傍晚,这才算是落下帷幕,看着十几盏蜡烛底下,累的都要趴下的一百来个书生少年,宋青书自己居然都有种解脱了的感觉。
然而,没等宋青书想下班回家开溜,孙传庭却没放过他。
“院正,天道有常,格物致知方为正理,在下当以此教学,不知道院正可有异议?”
抱着李建泰留下的“高考内部题”,孙传庭很是庄重的抱拳一礼,没等宋青书迷糊的点头答应,一旁颇有些祝英台模样那种粉面俏书生感觉的傅山却是也重重的一鞠躬。
“先发明人之本心,心澄澈,方能如木有根,如水有源,宋院正,在下以为,当凭心而学!”
啥玩意?
这还没开课呢,俩家伙一起给自己上眼药,宋青书脑袋顿时大了一圈,还好,他身后还有个小才女采薇的,接着晚上烛光的昏暗,采薇小心翼翼的把小嘴儿贴到了宋青书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