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70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70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气稍差的流民,瞧见了哪家地主老爷缺人手,去帮两天工,卖力气让地主老爷赏识到了,那就留下来当个短工。也在地上挖个洞,在洞上盖茅草,于是就定居下来了,成了黑户。这种黑户久而久之,就成了地主老爷的附庸。

    这一部分黑户,由于交给地主的粮食要比官府少,有没有许多皂吏盘剥欺压,所以这一部分的人是最多的。

    运气再差一些,就是最差的了,成了流寇,拦路打劫,刀口舔血。

    无论哪种流民,都会产生很多空户,空户没有人,收不上税,但是他们的田地里却诡异的长出了粮食。为什么?因为地主老爷们养的附庸在帮种地。

    附庸,是黑户,种地不交税。空户,占着土地却交不了税。如此,官府的税收就越来越少,地主越来越多。朝廷受不了,改革,改革失败,造反,改革成功,中兴。秦以后,大中华的王朝的兴衰,无不是由土地在掌握着。

    徐清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招收流民,清理空户,看来是要摆上议程了。可是该怎样下手呢?这可是在动世家们的命根子,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要是引起了世族们的暴动该怎么办?

    有道是一口吃不成胖子,从长计议吧,莫若先从邵家下手,将世族们的台柱子给扳倒。

    徐清将黄琦两人送回黄家,黄诗梅好一阵感谢,但绝口不提徐清喜欢听的哪一类话,如以身相许。邵本五那个人貌似也消失不见了,徐清也就住着这个小宅子,和荀雪儿在乡下好好住了几天,算是度假吧。

    度完假,回到沧州城,徐清第一件事把邵登叫来问话。

    请了坐,看了茶,徐清脸色平静的问到:

    “邵县令,我官田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话音一落,邵登直起身子,长揖道:

    “下官死罪……”

    直接说理由不认错,那是新手,不懂人情。只认错,不辩解,那是老手,但却奴性。先认错,再说理由,那才是妙手,邵登看起来战战兢兢的说到:

    “下官却是存了私心,想为自家子弟谋个职务,没想到他胆大包天,竟敢如此!”

    一见如此,徐清也就不说邵家侵占官田了,只说这个人不好,用人失当。徐清长叹一声:

    “唉,你找的什么人啊!”

    “请大人降罪……”邵登行个稽首礼请罪。都主动请罪了,根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规矩,徐清也不能对邵登怎么样。何况就算邵家硬着头抵抗徐清,徐清也只能先忍一忍。既然邵登给面子,徐清转移了话题:“算了,那件事我不想追究了,我们来说说流民的事吧?”

    “流民?”邵登明知故问。

    “沧州流民已经开始泛滥了,流民变匪,可不是小事啊……”徐清回来的时候特意却沧州城四处逛了逛,发现乞丐成群,这是他下乡之前所没看到的。

    邵登思考了一下到:

    “不如派兵驱逐如何?”

    徐清长笑一声:“驱逐?那倒是省事……不过我为天子牧民一方,自当安民为上,驱逐不可啊……”

    “徐大人心怀慈悲,但沧州并无田地给他们啊……”邵登疑惑地问道。

    徐清眼中精光一闪,嘴里道出一句:“沧县不是又许多空户吗?”

    邵登听了,身子一颤,警惕之色一抹而过,马上又恢复如常了,邵登看着徐清问:

    “大人如何得知?”

    “哦?不是刚剿灭了盗匪吗?我想上山落草的人必定成了空户吧,至于哪里知道的,我也是道听途说的,难道是假的?”徐清如此说到。邵登听了,心里稍稍安定一下,摇摇头说:

    “假到不假,生老病死嘛,空户总会有的,大人的意思是把空户的田地分给流民耕种?”

    徐清敲敲桌子,道:

    “可以这样,也可以让流民自行垦荒,许多黑户也就可以进行注册登户……”

    流民,空户,黑户,这位刺史大人要干什么?难道真要搅动沧州?邵登心里嘀咕,嘴上不愿意的说到:

    “这事情太过繁杂,难啊……有的黑户在大林子里头,有的空户空了许久,也不知是死是活,总之,额,太复杂……”

    “不不不,我又不是要现在就弄完,只要等到秋收的时候,能够正常交粮就可以了。”

    原来刺史是担心秋粮征收不利啊,邵登心里想到,不行,还需要再探一探口风,邵登问:

    “那此时不知交给谁负责?”

    “你一个县父母在此,还能交给谁呢?”徐清嘿嘿一笑,又说到:“沧州四县,每个县要安排一千户流民,黑户注册和空户清理都由各县自行负责,到时候报个数就行了。”

    邵登一听是县里负责,心道大可放心了。如果清理空户是交给徐清的亲信来负责,那么就要警惕徐清是真的搅动沧州了。但是交给了县里负责,那情况就好得很。至少可以确定,徐清不想在这个事情上面管太多,可能是一时起意,而下面做做样子也就可以了。

    稍微让清理出白多户空户,上册几十家黑户,就可以了。而且许多世家都养了附庸,让他们的户籍合法化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于多出来粮税,一点点啦~~~

    只不过那个流民的事情徐清很是上心,还规定了完成数量。邵登也没在意,清理出的空户,让自家附庸占着。至于流民,随便划一块野地,让他们自己去改造吧。为表示负责,邵登再一次开口问道:

    “徐大人,下官还有一事……”

    “请说。”

    “安排流民需要农具,不知……”

    “前番剿匪,缴获的武器里面许多农具,还有我上任之前有人送我足够几千户用的农具,好几车呢,不用担心……”徐清回答道,那些农具放在手里,只能生锈,还不如发下去呢。

    “那,下官领命……”

    每县一千户流民,那就是四千户啊,多大一批人,现在赶紧开出农田,还能赶在下雪之前收上一点点粮食来。如果不收税的话,可以坚持到下一个收获季节。

    黑户和空户的事,徐清只是想摸一摸老虎的屁股,探一探世族们的底线。一点一点的摸上去,反正自己又不亏损什么。等到世族们的底线被徐清冒犯到,再想和徐清开战的时候,已经被徐清放了一大盆血。

    一道清理户口和接受流民的政令从刺史府发出,看着政令标题的时候,让人好是一阵惊慌,但看到内容的时候,一个个的都放下心来了、

    事实证明,聪明人总会有两个。一个敌人,一个朋友。所有世族都无视徐清这道政令的时候,一个世族之人洞若观火,看出了蹊跷。

    而这个人却是,黄家大小姐黄诗梅。黄诗拿着手上那份抄录来的政令,悄悄叫了轿子,前往刺史府。

    …

    爆更16万字!第五更求打赏!!!


第十二章 流民(4)


    第十二章   流民(4)

    刺史府,乃是一州的心脏。刺史持节,代天子牧民、巡视,是沧州的一片天。故而刺史府,就是长安皇宫的缩减版,县衙,又是刺史府的缩减版。天子前殿后宫,民间就是前庭后院。天子有六部,刺史就有六司,县衙就有六房,连最下面的一处驿站还有六班呢!从上到下,权力一步步减小,面子架子一样不落,叫做有模有样。甭管哪个地方再穷,也要把县衙修的像样子,这就是官僚主义。

    沧州刺史府,也是修的不错。前面,坐北朝南一处大堂,乃是刺史会见上官,接圣旨,开大会,或者面见一些重要的地方人士,一般不用。大堂右边稍后,一处内堂,是刺史处理日常事务,见小人物的地方。

    大堂左边,坐东朝西,是六司和书吏

    的的办事房。后面,是一处食堂,供各司首和书吏吃饭,食堂内部,又分内外,外面四菜一汤,一个荤菜,里面八冷八热,想吃啥有啥。

    六房办事房对面,是衙役皂吏门子巡拦一些杂事人的住处。又有一处食堂,只有咸菜窝头,五天才吃一次荤菜。

    前面是公,后面是私,诺大个后宅,都是刺史一个人办公用的。有美池,有假山,回廊小亭,应有尽有。说起来,数次遭遇战火,而此处的刺史府仍然不毁,还要感谢前面几任伪刺史和代刺史的修缮了。

    唐律规定,刺史可以住在刺史府,但没规定刺史的家人可以住进来,历史上就有不让家人住刺史府的清官留名,但徐清显然不缺那一个名字了。

    刺史府内院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秘密会见客人。黄家小姐和徐清就在内院里的一间密室谈话,黄诗梅洋洋得意,徐清咬牙切齿。

    “如此,就可以软刀子割肉,未遇其敌,先减其力,徐刺史好计谋,小女子佩服!可惜……”黄诗梅将徐清这几天的政令一一联系起来分析,一语将徐清的计较道破。徐清心里一惊,暗暗佩服了一下黄诗梅,好个小美妞!要是个男的,还真算是一个对手啊……

    可惜,这是个女的,还是个小美妞,如此孤男寡女之下……徐清心里歪心思飞转:要不要用我的大鸟征服她?!先“野蛮”其体魄,再“文明”其精神!还是先奸后杀?貌似都不吃亏啊……徐清歪着脑袋想,眼中一丝对淫邪闪过。被黄诗梅捕捉到了,一脸紧张地看着徐清。

    ——徐清见此,眼中恢复清明,

    “黄小姐,前几天我才救了你弟弟啊,你难道就这么报恩的?”

    “徐刺史说笑了,小女子哪里敢不敬刺史,我既然来了,就不会将此事桶出去……”

    “哦,你是来作交易的,说吧什么条件……”徐清点点头,手一摊,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黄诗梅听了“交易”二字,柳眉倒竖激动道:“不!不是交易,是合作……”不过转眼,黄诗梅意识到了失态,脸色微红但气势不减,又说到:“我确实有几个条件,但是不能算作交易……”

    “黄小姐,你不是要我……”徐清扣住衣领惊讶到,一副就要咬舌自尽的架势。

    ——黄诗梅一愣,秀脸红遍,娇嗔道:“你……你也是一州刺史,竟如此不顾斯文面子!”

    “哎呀,小生怕怕嘛……”徐清厚着脸皮卖萌道。黄诗梅不禁噗嗤一笑,又叹口气道:“徐大哥,我有三个条件,你可以考虑一下……”

    “唔……你先说……”

    “第一,不能动黄家的附庸,我黄家也保证不会再增加附庸了……”

    “第二,盐山的盐,我黄家要占七成……”

    “第三……你先考虑前两条,第三条我待会儿说……”

    ——黄诗梅说完,低着头,偷偷地打量徐清,只见徐清微微一笑,道:“第二条随便你,我答应了,第一条嘛,我不答应……”

    黄诗梅急道:“为什么?”

    徐清缓缓说:“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行,一旦我开始清理沧州一大帮子世族,那就要干到底,地均用于民,税尽入其仓,一个人,一粒米也要查清楚……”其实,徐清这话也是吓唬人的,水至清则无鱼他怎能不知?徐清心里的想法是,大世族必须清理,小地主可以当过。猪,要养肥了再宰……

    “这,徐大哥,那些附庸可是我们的命脉啊,一旦附庸没了,那还成什么世族?”黄诗梅悲伤地说到,她实在无法平衡心上人和肩上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