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324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324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秦王来过一次。”

    “待了多久,来干嘛的?”

    “待了半天,本来是送承乾来在我这里学东西的,但是,后来看见了我编撰的叙事算经,于是跟着学了起来。”

    “那以你看来,秦王是真的交了兵权,还是假的交了?”

    “真假不止,但秦王很平静,十分的淡然。”

    平阳公主听了却忽然变得悲哀起来了,几乎哭丧着脸道:“还是要来临吗?血肉之亲,终究是比不过皇位更重要啊。”

    徐清奇怪了,为何秦王神色淡然还会不对劲,这不是表明秦王没了造反的心嘛。不过,眼下还是解药更重要:“公主,这个,这个解药……”

    平阳公主扔给徐清一个瓶子道:“解药都在这里了,不用你管了,但你记住,你一定要守好这玄武门!”


第六章 先贤有言(补充咪咕)


    第六章  先贤有言

    嘱咐好这些事情,徐清便找到詹增,带他去吏部衙门述职。礼部尚书;侍郎都去上朝了,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徐清自然是一只手摆平。詹增的政绩,被不高不低平了个中上。中上一等,或者留任一次,或者迁徙到周围州县任刺史。总不会放到薛延陀那种老大难的地方,那可是要优秀的人或者极差的人才能去。徐清也和吏部的人说了,让詹增留在冀南或者河北,原因是家中有老母尚在,不能远走他乡。

    徐清的话,含金量自然很高了,吏部的人发誓尽力。其实,徐清现在是太子和秦王两边都要拉拢的角色,他的请求,谁还能拒绝呢?何况,詹增确实有当官的本事摆在那里……随后,徐清带着荀雪儿浩浩荡荡回了善田庄。

    朝堂之上,太子驾到,李渊问他何事,太子请求父皇原谅秦王这一次。本来,朝堂上为李渊的这个惩罚是有很大意见的,太子一出口,秦王那边的人纷纷站出来附议太子。但他们不知自己给秦王拍的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他们也不知,长孙无忌和秦王站在前面,脸都已经被他们气黑了。可奈何,心里有苦说不得,还要装作感恩戴德的样子。

    最后,李渊被太子的至仁感动了,答应减轻对秦王的惩罚。又说起现在的北方,突厥人有异动,需要派兵北上。太子不是说了朝廷不能没有天策军吗,好啊,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证明自己,天策军抽调两万,其余各军象征性抽调一些,发兵北上,加强关隘的防守。

    秦王吞了打碎的牙,谢皇上隆恩,谢太子隆恩。

    天策军十万人,去了二万,还有八万,秦王可以将老弱和不服自己管教的人剔除出去,倒也伤不到天策军的筋骨。

    但此番事情过后,朝野有识之士,便能看清楚了,当今的大唐皇帝,是铁了心要对付秦王,扶持太子了。有了皇帝这么一个风向标的明确指示,今后秦王想要招揽别人就难多了。

    待到傍晚十分,晴了半天的天气,又开淅淅沥沥起来。徐清在书房里扎着马步练字,这时下人来报:“启禀老爷,秦王殿下又来了……”

    “什么?秦王又来了?”徐清差点吓得笔都掉了,秦王刚刚差点被撤了兵权,转眼间,便到了徐清家里,这让时刻盯着秦王的纳西尔怎么看徐清?徐清悄悄问道:“秦王来了几个人?”

    “就秦王一个人骑着马来的……”

    “罢了,就让秦王进来吧,你让他们去把家里的好酒拿来……”

    果然,秦王一进徐清的门,便大声喊道:“徐清,你给本王出来,把你们家最好的酒,拿出来!”

    外面的雨下的越来越大,雷鸣电闪,加上风刮得很大。徐清和秦王坐在大堂中,便和外界隔绝了一般。屋内只点了两簇烛台,显得有些阴沉。接着昏黄得烛光,徐清看见李世民眼神迷茫,脸色有着不正常得红。

    酒上来了,李世民端起酒来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半。

    徐清也不劝他,任由他喝酒,反正这酒是假的,掺了水的。李世民情绪激动,要的就是豪饮一番解愁,倒也没注意酒的真假。喝了一壶之后,他发觉自己竟然流泪了,可自己怎么能流泪的。他赶紧擦去泪水,吧唧吧唧嘴,骂道:“徐清啊,你这是给本王拿的什么酒!”

    咣当一下原来的酒壶便被李世民砸碎了,他还嚷嚷道:“徐清你老实点,把好酒拿来,给本王拿仙人酿!”

    徐清心道,看你可怜,便让你醉一场吧,送上一壶真的仙人酿道:“秦王啊,酒酒浇愁愁更愁啊,试着些喝。”

    “哼哼,你听说了吧,父皇砍了我两万人,还要拆分了我的天策府。”李世民酒不醉人人自醉,指着徐清的旁边道:“徐清,你给我说说,这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啊?”

    徐清开口回到:“呃,殿下你问我,恐怕问错人了,我是最不懂那些东西的。”

    李世民冷笑一声道;“呵呵,你以为你能骗得了本王?你不是最不懂的,恰恰相反,就你把这件事情看得最明白,做得也最聪明,其他人也想做你,但却放不下已经做过了的事情。你看得明白,但你却偏偏做了个高高挂起的模样,这倒也是,只有你这样立于无关的地方,才是不败之地啊,然后,青云直上!你志向远大啊!”

    “不不不,我徐清只是一个懒汉罢了,过点老婆孩子热炕头得生活足矣,没什么大的志向。殿下您兵权虽然被削了,但是请殿下不要妄自菲薄。秦王打仗的本事,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砍了两万,手中也不还有八万重兵吗?大唐的社稷江山,大唐的黎民百姓还要靠殿下保护。能者多劳,殿下过得十分充实而有意义,才是真的令人羡慕啊。”

    “还说什么手握重兵……”但见李世民露出一个自嘲的笑,沉默片刻之后开口道:“这个词,只会让我那位太子大哥忌惮,之前他就想夺我兵权,但是那时父皇仰仗我,和我手下的一些武将为他打天下,所以没成功。而现在,天下就剩下了突厥还有威胁,父皇也开始偏向他了,就算他们顾及我在军中的威望,但一次次的削夺之后,不出半年,本王恐怕就变成了光杆司令了一个没了兵权的秦王,你觉得还能有什么用?”

    徐清不知道怎么接话,喝了一杯酒,装作醉了没听见。但李世民显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徐清,他还是催促着徐清回答自己,徐清无奈,只好回答道:“秦王殿下,长江大河之水尚有涨落,人生一世,也总是有起起落落的嘛。何必在意一时的得失呢?”

    看着窗外呼呼的风雨,徐清想起一句话,下雨天和心灵鸡汤很配哦。

    “你小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呵呵,总有起起落落,本王难道不知?”李世民愤愤不平道:“可是我的起起落落却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别人一句话能让我起来落下,凭什么,凭什么本王就要让人摆布?”

    说完,李世民给自己灌了口烈酒,辣得他撕心裂肺。徐清心道,这个李世民还真不愧是将来要做皇帝的人,这话说得,放在后世也是一个“创业”的大老板啊。但在唐朝,却是谋反的言论,不过还好,外面雨声和雷声比较大,掩盖住了这些话。

    李世民的醉意渐渐起来了,有的人醉了打盹儿,有的人醉了发疯,李世民醉了,似乎就是话多。他拿着酒壶,走到徐清这里,靠着徐清坐下,碎碎说起了往事:

    “隋末大乱,我兄弟二人皆劝父皇起兵,搏一搏家族的命运,父皇也早有了此意。起兵之前,为了不让长安这边的朝廷对我们心生警备,也为了联络这边的势力,我和大哥的需要有一个人住在关内。当初大哥二话不说,让我留在父亲的身边,自己只身一人去了长安。我能在一开始便掌握大量的兵权,也多亏大哥这次选择将我留在太原。从那时起,我心里便有了这么一个伟岸的背影。”

    “起兵之后,我们兄弟,一个在后方负责粮草调运,一个便在前线拼杀,打虎亲兄弟,我俩配合默契,所向披靡。”李世民再喝了一口烈酒然后对徐清道:“但是,自从父皇登基之后,我们兄弟两个的关系就变了味道。徐清啊,徐清,我跟你说,我心里是想当皇帝的,谁不想当皇帝,万人之上?徐清你说说,你想不想当?”

    李世民这话就是醉话了,徐清忙称不敢。李世民不信,嗤笑一声道:“没人不想当皇帝,我也想,可我愿意让大哥当。因为他对我好,兄弟两个,谁当不都一样吗?”

    “可是我太天真了,我不知道人心是怎么长的,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怎么长的,大哥心怎么长的,外面那些大臣的心是怎么长的。一开始,大哥得罪了不少人,那些人纷纷投靠了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变了,什么都变了。也不知道到底从啥时候开始,大哥开始猜忌我,我也开始嫉妒他比我年长,直到现在……”

    也不知李世民说了多少心里话,不知他喝了多少酒,徐清也懒得拦着,反正他算是看明白了,李世民就是找他来倾诉一番,反正他知道徐清不会多嘴说出去。

    李世民醉倒在了桌子上。

    当下徐清叫来几个侍女,把李世民安排到客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李世民已经忘却了昨夜的大醉,又成了那个光芒万丈的秦王殿下,精神抖擞。他找到徐清道:“徐清啊,你这狡猾地小子,本王问你地话你还没有回答呢……”

    徐清不解地回到:“那句话?我怎么不记得了……”

    李世民哼了一声道:“你仔细想想,记不记得?”说着,李世民抱了抱拳,秀了秀肌肉。

    徐清立马做了一个恍然大悟地神情,对秦王道:“古时候有个哲人说过,活在这个世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生活就会把你强/奸了,如果无力反抗的话,那还不如闭上眼睛好好的享受!殿下以为然否?”

    听到徐清这句所谓“哲人”说的名言,李世民脸色阴晴变化一阵,最终愤怒地大吼,指着徐清骂道:“这是哪个混帐哲人说的话!哎呦呦,我的脑袋啊……”

    李世民捂住自己地脑袋,那是昨夜喝醉了酒,一用力,脑袋便抽疼。

    ————

    求大家加入读者群啊,新书要开了

    欢迎加入星空的朋友,群聊号码:625671566


第七章 你果然知道


    第七章  你果然知道

    房间里,李世民被徐清一袭话气得不轻,徐清却摆了摆手无所谓地解释道:“哎呀,这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殿下不要在乎那些细节问题。”

    李世民扶着酒疼脑袋,指着徐清气得手指发抖起来;“你你你,你徐清好歹是天下文人之宗,怎么可以觉得如此恬不知耻的话是有道理的,真是伤风败俗!”

    李世民乃是贵胄出身,接受的教育是正统的儒家道家两家的教育,一身礼仪思想,就是儒家的。那句话放在李世民耳中,莫过于将明清老学究放到后世的澡堂子里面。

    “什么文宗嘛,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了,你能怎样?”

    “竖子,哼,道不同不相为谋!”李世民将衣袖一甩,便要出门而去,徐清却在心里大笑起来,小爷的计策见效了,巴不得你这样呢,哎呦,闹得我不清闲。不过,徐清还是小看了着千古一帝的本身了,只见他没走几步,又回过头来笑着道:“徐清啊,你这个赶我走的计策可不高明啊,哈哈哈……”

    看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