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32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32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男?姓徐?好,贫道记住了……”

    不一会儿,袁天罡就速速出发,返回了长安。

    …

    多多支持,求打赏!!!求红包!!!


第五十四章 长安


    第五十四章   长安

    五六天时间飞赶,袁天罡到了长安,没有逗留,直接就去了皇宫见李渊了。不久,袁天罡出现在一间密室里,李渊和袁天罡相对而坐,倒是没有很大君臣之分的感觉。

    李渊看起来神色颇为激动,他对袁天罡道:

    “袁道长,你真的确定是此人?”

    “没错,姓徐,县男!”袁天罡使劲的点点头说道。

    在李渊还没坐上皇位,甚至还没有反隋之前,袁天罡就给李渊算过三卦,第一卦定五年内隋乱,第二卦定李渊龙身,第三卦说李建成能文,李世民能武。

    五年后,三卦无不应验,隋乱起兵,李渊登上宝座,李世民给李渊南征北战,李建成辅助李渊坐镇后方,所以李渊十分信任袁天罡,可以说袁天罡就是李渊的道衍和尚。

    称帝四年之后,李渊不满足现有的一切,再次问卦袁天罡,而这次问的却是国运。袁天罡稍微推测一下,却看到了唐朝国运居然一分为二,大惊失色,不敢胡乱回答,起坛作法,观星绘日,丢弃掉了一辈子福禄。无奇不世界,无巧不成书,世上大能者不少,袁天罡终于大致地看清唐朝运脉。

    兄弟相争,血光满门,天灾**,阴盛阳衰,龙断两截,祸乱内生,遂同汉末。

    李渊倒也不愧是雄主一个,听了推断,第一反应不是认命,而是问袁天罡怎么改命。袁天罡答道,天命已定,除非找到跳出五行天命,地无命之相的人。这种人,不死不活,既死又活,几百年难出一个。李渊当机立断,让袁天罡去找,虽然只是大海捞针,可不搏斗一下,谁知道呢?

    从后世的电视啥的来看,李渊貌似就只是个捡漏的,靠着几个儿子特别是李世民的辛苦,而登基当了皇帝。但是历史不是胜利者书写的的么,李世民得位不正,的确也有可能将父兄都描黑一些。

    李渊下令要寻找无命之相的人之后,袁天罡就开始秘密地四处寻找改命之人,可天下之大,去哪里呢?袁天罡想,我是道士啊,算一卦吧,往东?除了潼关。往南?到了洛南。再往西?咦?这不是个小山村么,还在赶集呢,唉,去看看吧。就这样,袁天罡就遇到了徐清。

    “洛南那个县男朕是知道的,叫徐初六,他三番两次献上新东西,也在军队中立过好几次功呢,倒是个奇怪的人才……”李渊捋捋胡子说道。

    “无命之相的人不可以常理去看。”袁天罡说道。

    “说起他来,再过些时日就该开了吧?”

    “皇上,此人是无命之相,这种相最难猜测,不可一味重用,要……”袁天罡小心翼翼的说道。

    “朕知道,我已经有三个地方让他去了。一是河北,那里初定,人心不附,让他任一刺史,可以历练政务。二是李靖那里,*厥不老实,也让徐清继续他的军队历练,三是潼关大使,评级虽低,但是可以锻炼人情俗务……”李渊说完,看着袁天罡,意思是让他给个建议。

    “潼关险要,军中多变,刺史最好……”袁天罡也不忌讳地说道,他跟李渊说过了,他这辈子的福禄是到头了,出了命长一些,再无什么可追求的了。李渊本就信任他,他说这些话李渊也只是笑笑,当他淡泊罢了。

    “嗯,那好吧,让徐初六去河北……”李渊点点头算是肯定了这个答案,他知道袁天罡什么意思,潼关是长安的门户,一但出现问题,关内再无险可守,调兵遣将来不及了。而军中多变得意思是,徐清极有可能被拉拢道太子或者李世民一派,任何种情况都是李渊所不愿意看到的。

    他早已经知道了太子和李世民两个人互相争斗,李世民军中威望大,长孙无忌在朝堂政务方面不简单。太子在世家大族和政务上有威望,但是齐王李祐在军中也有威望,和上太子一边的人,所以太子在军中也有势力。

    可以说两派在军政之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势力,反而真正属于李渊自己的势力要比两派都小。作为大唐皇帝的李渊,十分不乐意。毕竟他还春秋鼎盛呢,在这个时候,你们就一个个的在争夺那些建立在他李渊尸体上的利益,问过李渊的感受么?

    对于朝堂上的党争,李渊一直保持着中立态度,一是因为帝王之术,二是因为天下初定,必须要有这些人来维持国家运作。但是,党争也好,维持也好国家运作,都该建立在忠于皇帝一个人的基础上,多一个人也不行,哪怕是皇上的亲儿子,哪怕是太子!

    李渊送走了袁天罡,一个人思考着,忽然大笑道:“看来有必要提醒一下某些人,现在的大唐之主是谁了!你们想要的,都只能是我的恩赐……”李渊的雄主之态只出现了短短几秒钟,然后又表现出颓态,似乎像个安享晚年的老人。

    长安街上,刚到长安的上官仪,带着三小只在西市逛街:

    他们年龄从大到小依次是上官仪,**业,荀方,荀夜羽,上官仪文质彬彬,气质洒脱,**业老实又有些机灵,荀方忠厚却不显得憨笨,最小的荀夜羽活泼了点。四个不同气质的人走在街上,但是其亲密程度又跟四兄弟差不多。

    “哎哎哎,荀夜羽,你别乱窜~”荀方把四处瞧的荀夜羽拉住,他是荀夜羽的表兄弟,他最有责任照顾荀夜羽,这也是荀雪儿的托付。

    “老伯哈,东西还给你,弟弟小,不懂事~~”**业拿着一把玉梳子还给首饰店掌柜,也不知道荀夜羽什么时候闯进去的。

    “荀夜羽,我们没钱啦!买不了东西!”上官仪则护着包袱向荀夜羽说道。

    “姐夫不是给了很多么?”荀夜羽撇撇嘴,不明所以的说问道。上官仪闻此,暗骂徐清,给个钱让荀夜羽看到干嘛:

    “吃饭穿衣住宿倒是不少,可你买个玉梳子干嘛,你又不是女人~”

    “梳子不行么,我姐姐经常给我梳头发啊……”

    “梳子可以,玉的不行,咦?诺诺诺,路边上有个半截儿的,你去捡回来用吧……”

    “哼……”荀夜羽撅着嘴哼了一声说道:“长安不好,姐夫说长安有好吃的,现在连个冰糖葫芦都没碰到……”冰糖葫芦在洛南才传来名声,长安只怕还没有人知道,不过等卢家做好了生意,说不定冰糖葫芦就会名动京华了。只是就算这样,现在山楂还没熟啊。

    “……”其他三人本着你小你有理的原则,任由荀夜羽抱怨了。逛了一下,稍微感受了一下长安的繁华,就带着旅途的疲惫,找旅店去了。

    在李渊雄心勃勃的时候,四兄弟投旅店休息的时候,徐清宅院某处,大门紧闭,张八十外无人敢靠近。忽然,传来“砰”的一声闷响。

    

    多多支持,多多打赏!


第五十五章 准备去长安


    第五十五章    准备去长安

    “哈哈哈……”徐清再一次黑着脸从他的“实验室”出来,今天他已经做过十八次实验了,终于将火药的制作过程掌握起来了。

    作为后世工科生,徐清对火药的成分在熟悉不过,火硝,硫磺,木炭三种原料的重量比分别是15:2:3,要是再来问,化学方程式给你都行。可是,理论上可以,不代表实际操作行啊,一年下来实验课都没几节,别说做*了。所以一切都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原来徐清只想着把火硝,硫磺,木炭几个东西碾碎按比例混在一起就行了,结果却成了烟雾弹,光出烟,不冒火。后来徐清才想起*要用蛋清颗粒化,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燃烧的进行,容易产生爆炸。

    黑火药四克就能产生很大爆炸了,徐清不敢乱用,而在唐朝没有计算“克”的称量器具,这让徐清很恼火。最后,徐清造出一个可以容纳一升水的器具,放上水,然后在弄个天平称出同样重量的干燥木块。再把木块按比例切割成不同大小,临时造出了一套可以算克的砝码天平,虽然不太准确,但是也还好用。

    颗粒化之前将三种原料混合,然后放入蛋清,搅动,连摇带晃。徐清又怕出事故,*这东西谁说的准?万一脾气不好了,弄个毁容啥的也不好啊,只敢吊着十二颗心慢慢的弄。

    等火药结成一点点大的颗粒,徐清称出三十克来,放到一个拳头大小的陶罐里。三十克肯定填不满,徐清又放了一些棉花,棉花不仅能够填充空间,还能保持干燥,把棉花使劲压一压才把陶罐填满。徐清填满陶罐,又拿出做的引线,插进*里面,再拿一个木塞子关上口子。木塞子是两半的那种,在塞上口子之前,可以把引线先放在里面,再夹紧塞进口子。

    引线很长,徐清计算过,这么长一段,大概够烧二十秒钟。这个时间够他赶到一堵厚实的砖墙后面,然后拿铜盆盖在头上,再拿块木板挡在背后,中间还够摔一跤的。虽然这么多防护措施十几次都没有体现他们的作用,徐清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放好陶罐,之后,马上回到了墙后面,做好他看似万全的准备。暗暗地在心里数着123……结果,没动静。徐清心想,运气不该这么差啊,连次次的响声都没听到。徐清也不敢伸头出去看,小时候玩炮仗的时候吃过亏。某次 有个炮仗半天不响的,徐清拿起来检查,结果刚拿到手上就响了。

    再怎么胆小,等了十分钟也敢出去看了,结果居然是没点火。

    “我靠,这次白检查膀胱容量了。”徐清摇着头再去点燃,重复的做完疾跑,躲墙后面,拿盆罩头,那木板挡背。刚做完,就听到了一声前所未有的爆炸声:

    “砰!!!”

    徐清心里一喜,拿开铜盆,结果看见屋顶有几个明晃晃的光点,然后一片瓦,摇动着要掉下来,徐清忙拿着铜盆重新挡住。

    “嘿嘿,这个威力,不错了……”徐清心里一喜,将房子里打扫好,然后拿着刚才那种*剩下的半斤打算出门,想了想又拿了一种算是*的*。推开门,头发蓬乱,被烟熏得脸一半黑一半白的徐清哈哈大笑,像是闭  关多年突破化神的老道士。这当然是徐清自己想的,别人可不会这么想。徐清出了这所小院子,下人们吓坏了,嚷嚷着老爷出事了,

    “嘿嘿嘿,下一步,做支手枪吧……”徐清自个儿乐道,没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过手枪那东西很复杂,几天时间是做不好的,所幸的是,徐清以前倒是留意燧发手枪的结构图,学工程制图的时候还画过。

    “老爷,洗澡水烧好了……”说话的是徐清收的那个丫鬟小莹,现在她是荀雪儿的贴身侍女。

    “嗯嗯,好……”徐清美滋滋的藏好怀中的*,然后就到浴室里泡澡去了。

    八月秋高气爽,又快到了八月十五啊,上一次过八月十五貌似是自己封了官,和那些府兵一起在客栈大喝一顿呢。

    秋天,只要诗人才会悲伤。农人们都是高兴的,因为地里的麦子稻谷都快熟了,快些收了,晒好,吃新米新面,大碗汤饼,蒸饼软和和的,米饭堆得尖尖的,再拿出春夏腌着的菜,美美地喝一家人吃起来,这有什么好不开心的!没有比吃饱肚子更高兴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