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272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272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李渊眼光一凛,问道:“那世绩你觉得派谁去统领这军队合适?”

    徐世绩摇摇头道:“臣旧伤难愈,知节性格莽撞,裴相乃文人,其他人不可靠反而误事。如今,适合陛下派遣的,唯有徐清耳!”

    徐清下了一跳,赶紧拜伏道:“皇上三思啊,臣,臣肚子疼,脑袋疼,腰疼,数兵加身,不堪军旅之事,还请皇上恕罪。”

    李渊哼了一声道:“你难道不记得,你可扇了朕一巴掌!无论怎样,非你不可!”

    徐清哎呦一声,心道,我这是糟了哪门子罪啊,倒霉的夜。在被窝里睡的迷迷糊糊地被人叫醒,到了这里又和一老男人亲热了一阵,完了之后,还要被派去边关,和薛延陀打仗,回来的时候还不知是生是死


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上

    叫苦是没用的,徐清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得好好和李渊提了几个要求。

    第一,徐清去了之后,李渊要负责派人保护徐清家人的安全。若是徐清家人有失,那么不用说了,从此君臣肯定是当不了的。前面一句话说出来,李渊立即答应了,后面一句话,则是徐清在心里说的。

    第二,徐清万一回不来了,还请李渊要照顾一下徐家人。

    第三,徐清出远门的消息,也不可跟几女提起,就算她们问起,也说现在的徐清在镇守一项重要的事情,暂时不能出门。万不可说徐清去了北边打仗。

    最后,徐清问李渊要兵。徐清点兵,精精益善,李渊也不含糊,在手中比较隐秘的亲兵——龙卫里,抽选出一支百人队,交给了徐清。这百人队,弓马娴熟,刀枪不凡,侦查刺探无一不通,不仅如此,还能造各种军械,基本上就属于大唐的特种兵。

    另外,李渊再派徐世绩,张瑾等一些将领北上,掌控失去了主帅的营州十万大军。而且,由徐世绩领兵,徐清也会配合得更默契一些。李渊又写信去了幽州、并州,他为了救这个儿子,几乎动用的手中半数的力量了。不仅是人力,还是兵力。

    救儿子嘛,最应该拿出诚意的,不就是李渊了?

    最末,徐清还问李渊要了一个人,那天他在通化门前认识的未来大将,也就是薛仁贵。当然,还有两副合身的铠甲,一些武器粮草。

    徐清回玄武门拿了做好的可调换倍数的单筒望远镜,这望远镜叫做千里眼20,比起千里眼10,已经是进步了很多。第一,调换到高倍镜时,所能看到的距离大大增加。登高而望,足可以分辨出远处地平线上的马匹。换了较低的镜头,看得就更清楚了,能够在一个敌军无法目见的距离之外,看出敌军旗子上的大字。就不知薛延陀的骑兵,带不带旗子行军了。

    有了千里眼二代,徐清还拿了许多火药,只可惜徐清制作的枪,并未能改进,只是做了一个管子比较长的,可膛大的。管长便能聚气,增加射程,膛大就能提高威力,徐清还没真的实战过,故而踌躇得很,好在其他人都不知徐清拿的是什么东西。

    另外,徐清也将还在睡觉的诸葛燕和魏冼叫了起来,吩咐好了许多小事,告诉他们怎样骗几女。随后,和赶来的百人龙卫和一脸蒙圈的薛仁贵,奔向北边营州。

    第二天一大早,长安城里便少了一个人,也就是徐清。消失得那么彻底,无影无踪,不声不响。害的二小无法适应,总缠着万贵妃问,徐清去了哪里,是不是被皇大父贬了,皇大父是大坏蛋。

    万贵妃知道一点细节,但由于李渊下旨的时候,她出去了,知道得不全。也不敢胡乱说,便对二小道,徐清去了山里,给你皇大父守一件宝贝,一个月后就可以回来了。

    而玄武门那些兵卒呢,也不适应了。站岗的时候,再也看不见徐清拿着个杯子,金的,在早晨的太阳下闪闪发光,然后徐清就在那耀眼的光芒里用薄荷盐水漱口。玄武门屋顶上,也看不见徐清挂的那条歪歪斜斜四角裤在风中飘扬。

    更不习惯的是,足足一个月,没有看见徐清来让他们比赛了。都是议论纷纷道,是不是徐将军被我们弄怕了,过关的人,一次比一次多。当然,由于徐清提高了伙食水平,他们也没有发现,在这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上鼓出来许多“块儿”,比一个月前,要强壮得许多了。等到徐清再回来时,他手下这三千人,已经成了三千t…800,简直不要太爽。

    没日没夜的赶路啊,徐清和那个百人队都来不及说说话,认识一下。白天,徐清便骑马,晚上 ,便找个驿站,不睡,而是换了马车,继续赶路。就在颠簸的马车上睡觉,一开始睡不着,后来一个比一个呼噜打得响。几天之后,徐清和薛仁贵时头也疼,屁股也疼,浑身更散了架似的。

    这还打仗,这都打不过一只老鼠了,如果老鼠大一点,像田鼠那样,能直接给徐清来一个过肩摔。

    好在一路上马匹充沛,虽然屁股被掂得疼了,总之还是到了目的地的。似乎,这一线驿站的马匹又多又好,完全不像徐清在江南路过的那些驿站。徐清心想,这里是中枢连接不友好边界的要道,才如此费心思安排马匹吧。

    这几天,虽然一直在赶路,但吃饭的时候,大家还是休息了一下,说了几句话的。龙卫是李渊的近身护卫,所接触到的军机,比徐清多得,徐清是他们现在的头,关于太子被围的事情,他们自然也要说给徐清听了。

    徐清知道了,太子带兵深入的那个消息,早几天就传了过来。就是徐清在通化门前,遇到薛仁贵之前看到的那一封十万火急,便是太子出兵之后,其无奈的下属写来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者说,李建成的领兵之才,虽然不如李世民的高,但这么多年来,也是身经百战的。故而李渊相信,太子此次出兵,必是考虑好了的,便搁下了消息,连朝会上也没说出来。直到现在,李渊收到了太子被围的消息。

    “将军,往前四十里便是营州,其中还有一个驿站,但那个驿站太小,好马不多。”一个黑盔将军走到徐清面前,拱手道:“所以,我们要惜马力的走了,不然到了草原上,马匹不足用啊。”

    徐清哪有力气说话,只是点了点头。那黑盔将军又道:“将军,营州城我们就不要进了吧,想必里面有很多敌人安插的奸细,我们就不进去了吧。”

    徐清又是无力的点点头。

    那将军见此,不在说话,找个地方坐下,安静的吃着干粮。薛仁贵虽然也骑了这么多天的马,可他却适应下来了,现在不仅不腚疼,还生龙活虎,徐清心道,真不愧是将军的料,于是当成了警卫员使用。

    薛仁贵送来了水,徐清喝了一口,总算恢复了点精神,便对那黑盔将军有气无力地道:“派人,去营州城买一大批白麻布。”


第一百九十二章 如何乱敌


    第一百九十二章  如何乱敌

    一处斜坡,百匹骏马在这里啃食着干草,徐清等人坐在地上歇息一阵。虽说救太子是紧要的事,但也要养好了精神才能救得到不是?

    百人龙卫带队的将军,叫李彧,这是赐名赐姓,原名不知。此时,他走到徐清面前不解地问道:“将军,你让我们买白麻布做什么?”

    徐清看了一眼李彧不快的神色,心里恍然,这军队里忌红白二色,红色代表红伤、流血,白色代表祭奠、死亡,故而徐清的这个提议,让李彧不快。徐清指着山坡下茫茫的平野,问道:“你看到了吗,草原上积雪还未融化,而我们呢,穿着黑色盔甲,这无异于给敌人当了活靶子。我们在身上套一层白布,不仅我们身上,连马身上也要套着。”

    李彧看了看远处,又看了看自己,的确,这黑白二色放在一起,格外容易看得出来。可李彧还是问道:“将军,这套白麻布能起到作用吗?”

    徐清却直言道:“作用不大,草原人熟悉草原,有了异样很容易看出来,但能多一线生机,便多一线生机吧。”

    李彧沉吟一下,叫来一人,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那人便带了几个兄弟,折去了营州城。徐清见了点点头,这个李彧还算不错,有理说的进去。

    李彧避开其他人,悄悄地问徐清道:“将军,你打过仗吗?”

    徐清愕然,怎么这样问呢,感情这李彧还以为自己是个没打过仗的新兵。见徐清如此,李彧解释道:“将军,我没有其他意思,只不过您要是没打过仗,我就让人护着你点。”

    徐清回到:“我在河北和秦王打刘黑闼,在辽东跟奚族骑兵打,在渤海国和高句丽人打,你说我大没打过仗?”

    李彧吃惊地看着徐清,他没想到,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徐清,竟然经历过如此多的阵仗。他还以为,徐清是个战场菜鸟,连看见杀人都得捂着眼睛呢。而现在,既然知道了徐清是个沙场宿将,那等下杀敌之时,就不要顾及什么了。

    而这时,徐清却说道:“但是,你还是得派人护着我。将军我虽然经历过的阵仗多,但自己却杀敌得少,我武功也不行,射箭也不行,你不派人守着我,我一不留神就丢了命。”

    李彧呃了一声道:“将军,你打的三场仗,难道都是败仗?”

    听了这话,徐清恨不得扑上去呼死他,这可惜自己全身如散架,动弹不得,就算扑上去了,也打他不赢。徐清回到:“河北打刘黑闼自然是赢了,你这不知道?在辽东,我几千步兵,将骑兵打退,也是数千人,将数万高句丽人击退,你说我打的败仗?”

    李彧仔细看了看徐清的眼神,丝毫看不出他吹牛的痕迹,于是不解的问到:“将军,你既然不会武功,那为何都能打赢?”

    徐清笑了一声:“因为将军我打仗靠的是脑子,脑子懂吗?李渊不不不,皇上派我来,而不派勇猛的宿国公,就是因为我的脑子好使。”

    这一下,李彧看见徐清眼神中有大量吹牛元素了,于是只轻轻的哦了一声,然后又问道:“将军,这次袭扰薛延陀,你觉得有几成把握?”

    徐清心里咯噔一声,李彧这才是问道了徐清心里最没底的东西。徐清这一次出来,没有带暗河,而是让暗河留在了长安保护自己家人,而这龙卫,虽然是李渊手下的精兵,但徐清不知道他们有多大力气,多大能耐,用起来毕竟不如自己培养出来的队伍。

    而徐清手上,只有一百人,薛延陀骑兵却有几万人。如此大的差距,徐清的那些小计谋,不知道还能不能起到作用。虽然手中有枪,枪能杀几个人?虽然百人队可以组成三线阵,但那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啊。

    徐清能够想到的唯一有用的,便是斩首,只要把薛延陀可汗暗杀了,那么他手下的其他首领,必定会内斗。就算不内斗,也无法相互信任了,如此,徐清便可联系太子,联系后面的大部队一起进攻。薛延陀各部无法相互信任,必定撤军,太子之围便可解。徐清也就大功告成,至于灭不灭薛延陀,则不是徐清要做的了。

    斩首,你得知道敌人的首在哪里啊。徐清缓缓道:“薛延陀状如牛,我们这些人小如钉。如果能在牛蹄子上扎个洞,牛必然疼得倒下,而这个牛蹄怎么扎,却是难题。”

    李彧听了深以为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