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233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233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办公之处,后面是将军歇息之处。”

    徐清点点头,不一会儿,走至了玄武门,外门。外门那里也有一个过道,比内门的更长许多,但不用过去,在内面城墙,自由楼梯登上上面的官堂。

    见到诸葛燕来了,那些兵士都是露出一丝畏惧之色,徐清看在眼里,心里有些疑惑。想起刚才穿过内门之时,那里的兵士眼神深邃,沉静有威,那才是战场上下来的兵卒该有的模样,而眼前这些兵卒,却有一丝像纸老虎的样子。

    也是见礼,介绍,再见礼。不过行的都是军礼,眨眼间,徐清和诸葛燕便到了楼上。

    到楼上,徐清却皱起了眉头,为何?只见那左门监的堂内传来饮酒作乐之声。还有醉酒之语:

    “将军,别喝了,这几天守门大将就要来了,将军这是犯律啊”

    “哈哈,我何常会怕吗?告诉你,我朝中有人!”

    “哎呦将军醉了,你们把他扶去歇息”

    “你们敢,守门大将,本来是我的,我四处送钱给料,好啊,到了时候,我成了门监,一个不名一文的人,成了大将!”何常拿起酒杯乱舞,骂道:“哈哈,让他来,看他敢不敢动我一根毫毛!”

    诸葛燕露出一丝无奈之色,指指门内道:“将军,这就是左门监,乃是管别人进门的,我是管出门。”说完,他对随来的兵士道:“去,把何大人叫出来,就说正印官到了。”

    徐清心里想着,这个何常不就是那天在路上差点撞到的人嘛。看来本该是他的玄武门守将,却被我抢了啊,难怪那天在飙车出气。再然后,这个何常应该在这当官不过几天,显然是不得民心的,你看,上级视察,愣是没一个去报信的。都在看戏,看新到的上官怎么处置这原来的上官。在原来,这左门监便是最大的官,比右门监大整整一级。

    不过,这何常现在要么还是太子的人,要么已经变成了秦王的人,徐清不得不打狗看主人了。那兵士上前推开门,徐清这里也感受到一股酒气扑面而来。

    “那个小崽子,敢打扰本官喝酒?”

    “何将军,守门大将徐将军来了!”

    “呸!什么守门大将,提他来见我!”

    这一下,那兵士也不劝了,退至一旁,也开始看戏起来。而屋内本有的几个副将,却慌忙迎了出来,看见徐清便跪下请罪。只见徐清面沉如水,挥挥手道:“军中饮酒,该当何罪,汝等知之,今日本官初到,念汝等初犯,便从轻处理。去领罚吧!”

    徐清也是有军旅经历的人,这军营里的规矩,不同早朝跳舞那样容易忘记,徐清早已经将那些规矩纳入骨髓里了。

    “哈哈哈哈,哪里来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何常抱着酒壶摇摇晃晃走了出来,指着徐清骂道:“你算什么,也敢做这玄武门守将?”

    诸葛燕喝到:“大胆,竟敢对上官无礼,你可知我腰上刀利否?”

    何常退了一步,指着诸葛燕嘲讽道:“好啊,这新官到一天,就把你收服了?”

    诸葛燕慷慨道:“我诸葛燕只知报效朝廷,既然上官已经来了,自当维护上官之面子。你若再敢出言不逊,我定拔刀杀之!”

    徐清闻言也是被诸葛燕吓到了,动不动就拔刀杀之,要真杀了,徐清这看门的也不要当了。于是拦住他道:“诸葛将军,你先不要怒。”

    又转向何常道:“你骂我,我不在意,但你玩忽职守,在军中饮酒,朝廷自有法度,本官定依法办事!来人,先将何常的官服扒了,打三十军棍!”

    此时,何常听见徐清的话,也是一凛,酒醒了大半。拔出腰间之刀,看清楚了徐清模样道:“好啊,原来就是你啊,说,你那天是不是给我马匹喂药了?行行行,我就知道,仇家是走不脱的,今日新仇旧怨一起报了!”

    只见何常站都站不稳,刀也握不住,不砍到自己就算好了,还提什么报仇。

    徐清冷笑着看看周围兵士道:“你们还看着什么,把他拉出去,军棍再加二十!”

    何常大笑道:“谁敢?打了我,怕是你这官也做不成了,谁敢,我看谁敢?”

    此时,徐清正要发怒,身后却传来一声:

    “朕敢!”

    只见周围兵士,皆是下拜,山呼:“皇上万岁!”

    此时的何常,酒居然一下子全醒了,为何,乃是酒精被后背的一阵冷汗给送了出去。冷汗之多,被吓得如此。他酒醉失职,再多再多,不过是丢脑袋罢了,不会直接牵连到了家人。可那件事情若是被李渊知道了,那可是诛九族牵连更多人的大难。此时,他不由对刚才那句“我朝中有人”悔到肠子都青了。

    徐清也是行礼道:“微臣徐清,拜见吾皇,吾皇万岁。”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谈话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谈话

    李渊暴怒不可歇,当即让何常自退官服,扔出玄武门外,五十军棍逃不脱了。徐清回身拱手道:“微臣有罪,”

    李渊抬抬手道:“算了,这些人,还好被朕看见了,你呀,来,陪朕走走。”

    “喏,”徐清对诸葛燕使使眼色,让他去把这里收拾一下,诸葛燕一愣,不过最后还是明白了过来。

    下了城墙,回到校场上:“徐清啊,听说你今天遇到了万贵妃?”

    徐清心中一凛,不会吧,这个李渊醋劲这么大?刚见了一面,这个时候就来问罪了?徐清慌忙跪下,启禀道:“微臣不知宫中道路,无意见到了万贵妃,便行了礼。”

    李渊冷笑道:“只是行了礼?朕可听说,你们两个还交谈甚欢啊!”

    徐清心中苦笑,难怪这个李渊一直信任太子李建成,但李世民一揭穿李建成和宫中婕妤有染之后,他立即不信任李渊了。徐清继续请罪道:“微臣,微臣不知海绵功效,贵妃娘娘故而发笑,微臣冤枉啊。”

    李渊脸色阴转晴,忽然大笑:“哈哈哈,好了好了,朕逗你玩儿呢。不过,朕却有一事不明白,你要了一大袋海绵,不知做什么用的啊?”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实实虚虚,谁知李渊是试探徐清,还是真的逗你玩儿?谁也不知,徐清更是不知,也只能站起来,赔笑着解释道:“臣拿这海绵,是想做点小玩意儿,内子想要。”

    李渊撇撇嘴,鄙视道:“啧啧,徐清啊,没想到你还是个惧内之人,一个大男人,给女人做什么东西?”

    徐清嘿嘿笑着,李渊忽然指着这玄武门,这校场道:“徐清啊,你可知道这玄武门的作用?”

    徐清正色道:“玄武门是宫城北门,连接禁苑与皇宫,是皇上的后背,咽喉之处。”

    李渊不看徐清,看着俺校场发愣,然后道:“是啊,你知道朕为何把这咽喉之处,真的后背放心交给你吗?”

    徐清赶忙再跪下,表道:“臣定不负皇上信任,竭尽全力守护这玄武门,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李渊却是嫌弃地说道:“肝脑涂地,说起来勇武,你比得上诸葛燕那勇武?就算你勇武,你比得上玄武门外千军万马?你再厉害,敌得过刀枪林立?”

    不等徐清说话,李渊直接自己回答了:他道:“你比不上,但是,门外那些千军万马,却不如你靠谱啊。朕让你领着玄武门的事,是让你帮朕看住这守玄武门的人。你看这玄武门,唯物气势,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但若有人生了内乱,那就一人可破。”

    徐清站了起来,心道,这校场之内,便是你儿子自相残杀之地啊。当年,李世民和尉迟恭等人埋伏在校场内,李建成欲进内门而不得,被几人杀害在此。

    李渊对徐清道:“这玄武门内的守军,乃是元从禁军,是朕在太原带来的。但是,其中有许多子弟兵,没经历过战场,也有一些交横跋扈之人,你皆要一一剃掉。过几日,便是大朝会了。朕要宣布再办科举,而且,这一次不搞文举了,朕要选一百位将军!”

    徐清大惊,这武举的办法可是武则天弄出来的,而李渊在这里就想到了办法,不可不谓厉害。

    “那朝会你要来,朕让你做主考之一,你且好好给朕选几个将军,安排到这玄武门内。”

    徐清忽然问道:“为何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不过是一个流浪儿,陛下将我从军中提拔至今天,荣宠如此厚,令微臣惶恐,求陛下解答。”

    李渊哈哈大笑道:“朕之所以这么信任你,因你智多而质朴啊,朕看人一向不会错,若是错了,就怪朕老糊涂了吧。”

    不说别的,此时的徐清,还真有一种欲报效李渊为他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的想法。另外,徐清还微微觉得,要将玄武门事变扼杀在萌芽之中。

    徐清想了想道:“皇上啊,微臣”

    李渊伸手打断这话道:“不要说了,你有你的秘密,君臣之间,哪有真正的什么心意相通,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嘛。你有苦难言,朕理解。”

    徐清便道:“谢陛下,皇上心胸宽广,必的天下臣子效忠。”

    李渊道:“那些话也不要说了,不过这武举之事,你好好想一下,该如何做?”

    徐清沉吟一下道:“皇上想必也知道了,这守天下、治天下, 还是不能靠一群文臣,还需武将。但有了文臣武将就够了吗,臣以为不然。天下百业,岂能独文武二事为尊?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便要得天下百业之助,轻视一行一业,都是不该。”

    李渊点点头道:“没错,那你说这次科举,还应该增加什么?”

    徐清回答道:“就眼下局势来看,我大唐之重患在突厥,武举时,也应多选骑将。另外,臣在辽东所做之事,想必陛下也是知道,强弩战骑兵,虽然不能追击,但是能极大的保存己方实力。只要让突厥人抢不到东西,杀不了人,此消彼长之下,我大唐必有一日将突厥灭掉。故而,还应该选拔许多有工巧之人,能做出射更远更便捷的弓弩,这便是我大*队实力增强的道路啊。”

    李渊却对徐清的话不置可否,而是想起另一件事:“派去辽东的使者已经出发了,你看成功联合他们的几率有多大?”

    徐清回到:“陛下,突厥和大唐任意一方强大起来,对大贺氏与渤海国都不好,故臣想,若是将此二国同盟,几率有五成,但若只是不让他们投靠突厥,我的把握有九成九。”

    李渊的思维跳度有点大,此时他话题一转又问道:“那你觉得西域怎么办,那边的人,面服心不服,”

    徐清脑仁疼了一下,不过还是回到:“西域诸国多而小,散乱不统一,使用挑拨离间之计,使其不和,便能利于大唐了。”

    此时,夕阳正好,君臣二人穿过玄武门的校场,边谈边走。走至内门,徐清嘱咐随来的太监,给徐清送来该有的各类用物,衣服被褥,甚至马桶,就差一个小宫女暖床了。最后徐清问了李渊,多久一次假,李渊回到,上朝那天,如果朕没有让你去上朝,你就可以回去走走。


第一百三十二章 军营早餐


    第一百三十二章  军营早餐

    君臣相谈甚欢,当夜,徐清便在玄武门开始了初次留守。还不赖,也许是徐清心太宽的原因,感觉和家里差不多,除了怀中无人之外。

    按说,徐清这三品官,不仅有官俸,还有每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