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232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232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清先是一惊,惊的是你把我拉到角落让我看鸟,是何居心?然后又是一惊,这太监怎么是假的?虽然各部分小是小了一点,但尚具备完整形态啊,难不成,是又长出来的。

    赵拱也忽然意识到在主子面前一直露着鸟确实不好,赶紧收了起来,解释道:“小人进宫,便被捏碎了,后来皇帝不住宫里,他们也就没那么在意我了。再到后来,我进了唐朝,他们不知道我没净身全,我又被选到了万贵妃身边服侍,故而侥幸逃脱了。徐大人,小人的命便捏在您手里了,望您保密,在下必然结草衔环以报!”

    徐清感叹了一下生命力的强大,捏碎了还长回来,闻言问道:“那你为什么选择告诉我?不说不就什么事情都没了吗?”

    赵拱低着头道:“我知道徐大人是好人,再说,我以后只能跟着徐大人了,万一以后徐大人发现了,我岂不是死罪?现在说了,还,还有一丝生机、”

    徐清摇摇头,谁都不容易啊,问道:“我保密可以,但万贵妃让你跟着我,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你以后还住宫里?”

    赵拱说道:“不,不住了,以后我跟着您住。”

    于是徐清道:“行吧,既然是这样,那你就跟在我身边。我替你保密,等你再过几年,哎呀,你那个东西还有的长吧,再过几年,我给你娶一房媳妇。”

    赵拱听了却不好意思了,低头不语,徐清让他抬起海绵,带他去玄武门上班打卡。

    李渊的御书房里,上次几个黑衣人又跪在了李渊面前。李渊拿着放大镜,看着奏折,然后说道:“最近,徐清有什么动静?”

    “启禀皇上,徐大人家里来了好十几辆马车,都是地方官送来的炭敬。”

    李渊仿佛没听见一般,其余人便继续说了。

    “启禀皇上,徐大人今日去尚书省议事,帮众大臣解决了凌汛的问题。”

    此时,李渊才抬起头问道:“徐清所说之办法,不就是那个官之义,民之利嘛?”

    “皇上英明,正是如此。”

    “那他随后去了哪里?接下来几本奏折,都不见有他发言啊”

    “呃,皇上,随后徐大人,去了太液池,见了万贵妃。”

    几个黑衣人本以为李渊会怒骂的,没想到李渊只是笑骂道:“那个臭小子,怎么去了那里?”

    黑衣人道:“是走错道了,万贵妃赏了徐大人一个小太监还一袋海绵,此时他让小太监带着去了玄武门。”

    李渊挥挥手,让黑衣人下去了,沉思道:这海绵是用来做什么的,他要一袋干嘛,万贵妃莫不是欺负徐清少年不富,不懂海绵吧?随即摇摇头,将手中一封奏折批完,然后再盖上玉玺。再想看奏折,却怎么也想看不下去了,于是对守在门外的侍卫道:“来人,摆驾玄武门,朕要去问问他,这海绵到底有什么用!”

    …

    荀方到了敦义坊之后,却见自家门前停着好几十辆大车,沿着街道的旁边一直排了几十丈远。原来,徐清刚刚进太极宫,后续的车队便到了。他们也是得到了信,徐清自己的东西,都是送到了善田庄,而那些礼品,则是送到了敦义坊。

    荀方看着那长长的车队,不由得脑袋疼,这么多东西啊,要一个个的送到各大官员家里。荀方过去,将礼品单接过,点数好了,送到了自家建的仓库里头。现在众臣还未回家,将礼品送过去也是白带,况且,官场上讲究一个顺序,可不能胡乱送人呢。


第一百二十九章 威镇雄关


    第一百二十九章  威镇雄关

    荀方在家思索,怎么安排一个合适的顺序,既不显得自家攀高枝,又能恰好的让自己得到官位。想着想着,忽然有人喊门。荀方奇怪了,平日都是少人来拜访,今日来的是谁。于是看着下人去开门,只见外头进来一紫袍大官,荀方下了一条。这穿着官服上门的,岂非刚议事完毕就来了?如此着急,是为何呢?无论为何吧,荀方赶紧迎了出去。

    只见外头的人没有唱名,而是让一小厮进来通禀的,那小厮现在荀方面前说了一句:“这是尚书省右仆射,箫瑀箫大人,快快接见。”这是为了不被人注意,也是为了给荀方面子。

    荀方整理衣冠,趋走拱手而迎:“草民荀方,恭迎箫大人,箫大人到此,敝府蓬荜生辉!”

    箫瑀虚扶一把道:“诶,你就是荀方吧?”

    荀方拱手拜道:“小子今日为箫相识得,不胜荣幸。箫大人,里面请。”

    箫瑀笑着道:“不错不错,不愧是徐大人家里,个个都是人杰啊。”

    于是二人到正堂就坐,家里下人捧来茶点,还给箫瑀之下人送去零嘴。

    荀方和箫瑀同喝了一杯清茶,荀方这才道:“不知箫大人上门有何贵干,只是我家姐夫他已经入宫当差去了,”

    箫瑀赞了一声好茶,回道:“荀方啊,这次本官并非找徐大人来了,本官是专程来找你的呀。”

    荀方赶紧站了起来拱手道:“小子惶恐,何事竟让箫相上门,小子惭愧。”

    箫瑀笑了一声,让荀方坐下,然后从袖里拿出一文书道:“前番朝廷征辟你为京官,你都推辞要给徐大人做家宰,如今徐大人已是到了长安,本官问你,你可有意为官。”

    荀方沉吟一下道:“学而优则仕,小子自然有为官之愿,奈何不知学识够否?”

    箫瑀点点头道:“你想当官就好,就怕你不想当官。呃,那你想当个什么官?”

    荀方正色道:“小子平日最佩服者,乃是我姐夫也,若能像姐夫一般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便成了夙愿。”

    箫瑀露出果然之色,把那文书展开:“荀方,听令!”

    荀方早看见了文书,这是肯定是立即拜下了:“草民荀方在此!”

    箫瑀念到:“荀方宣德明恩,守节乘宜,宿卫忠正,特拔为川蜀道梓潼县县令,令到之日,三日内出发,两月内到任。”

    荀方忽然激动起来,这可是官啊,这可是从此踏入了和百姓有着天壤之别的阶层,怎能不激动。虽然他以前在长安城,不比七品官差,但那毕竟是草民,见了官,大小都要跪拜,如今则不同了。

    当即拜道:“草民接令!”一介县令罢了,只不过是由吏部直接任命,上报三省通过罢了。可今日,徐清在门下省那么一通议论,帮了朝廷大忙,剩下数十万银子,众官员当然想着要还这个人情了。正好,川蜀道那边报上来有县令的缺额,于是众人就把荀方给填进去了。

    只是,箫瑀来送,就有点拉拢徐清的意思了。

    “哦,对了,箫大人,外官托了我姐夫送了炭敬来,我让人随您一起带回去吧?”荀方启禀道,那一堆礼物中,就属送给箫瑀的要多,送完了这一堆,接下来便轻松很多了。

    箫瑀点头答应,又喝了几杯清茶。荀方见他如此喜欢清茶,便送了几盒,并嘱咐了晚上不要多喝。

    

    赵拱带着徐清,便到了玄武门,可惜的是,徐清还是没记住怎么来的,只记得左转一下,右转一下,穿过一道道门,走过一条条走廊。走了许久,赵拱往前一指道,这里就是玄武门。

    徐清往前一看,只见一扇巨大的铁闸门锁着城墙的缺口,闸门里面,才是八十八颗钉的大红门,这扇门后面是一个深邃的拱形过道。拱形过道上面,则建着一所房子,黄瓦红墙,和一座县衙似的。徐清感叹道,这哪里是一道门啊,这简直就是一座城呐。

    门关着,城墙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披坚执锐,虎视眈眈看着下面。

    这玄武门分为内外两门,徐清看到的还只是内门,而外门则更加威武。说是门,却是一座雄关,内外门之间有一校场,可放一营武士,可奔马,内门之上,乃是玄武门守将的官邸,还有左右门监。门外追扎这一营士兵,算是玄武门守将的属兵。一营六队,一队六伙,一伙六十人,加上辅兵,一营三千人。六队人马,轮流值守玄武门,由于有门将的原因,则不设营正。徐清手下,则是六个队正。

    走近了玄武门,城墙上的士兵喝到:“汝是何人,想要过门,请出示手令。”

    赵拱回到:“大胆,来的是圣上亲封的云麾将军玄武门守将,还不快快打开城门,迎接上官到任!”徐清一听这声音,这赵拱就是个喊话的天才啊,留这个人在身边,以后骂人岂不轻松许多?

    城上的兵士一惊,不过也没立即打开城门,而是去问上司了。不久,便走出一人,见他威武雄壮,气势不凡,挎刀披铠,走到城墙边抱拳道:“下官诸葛燕,参见上官,麻烦上官出示关印,虎符,不然,下官难以从命。”

    赵拱不嚷嚷了,转身向徐清露出一个难为的脸色,意思是这道程序真的免不了。徐清也不在意,从怀中掏出虎符来示意一下道:“虎符在此,先开城门,给你看关印和官印。”

    徐清的官印是“云麾将军”,关印是“玄武大将”。

    虎符一出,城墙上的士兵皆是下拜,大呼:“将军好!”

    哗啦啦,一阵机械响声,闸门升了上去,然后,便是一声嘎吱,朱门打开。但见,里面排着两列军士,诸葛燕居于中间,迎了出来。走到门口,单膝跪下道:“下官拜见将军,请将军出示关印。”

    徐清笑了笑,看来这关印和虎符一个不能少了,也不恼,掏出来关印交到诸葛燕手里,徐清笑着道:“诸葛将军,还要看我的官印吗?”

    诸葛燕查看了关印,忙道:“末将不敢,”

    徐清大笑,诸葛燕站起来,对身后扬手道:“快请徐将军入内!”

    “请徐将军威镇雄关!”

    “请徐将军威镇雄关!”

    “请徐将军威镇雄关!”


第一百三十章 玄武大将


    第一百三十章  玄武大将

    徐清硬是站在原地听着兵卒们大喊了七八声声“请徐将军威镇雄关 ”,这才满足的点点头,踏步而入。徐清与赵拱进入之后,闸门和朱门重新关上,这拱形过道变得静悄悄,徐清走过之时,还有回音想起。过道两边,有箭空,可投石放箭倒热油沸水,过道尽头还有一道门。也是闸门,但不过是厚木铁皮包的。

    出了这道门,便是校场。不知为何,在拱形过道之内,硬是有些压抑,一出过道,便心情舒畅起来了。徐清看看身后的诸葛燕道:“诸葛将军,你是什么官,这玄武门里头,还有那些要职。”

    诸葛燕拜下道:“末将乃是玄武门之右门监,还有左门监何常在前门驻守,六队正,四十伙长。”

    徐清想了想道:“带我去前面看看可否?”

    诸葛燕点点头,对身后之士兵道:“严加看守,任何人想我不回来,无圣旨,不允许任何人出入!”

    此时,徐清点点头,这诸葛燕不以他年纪小而轻视,不以他是上官而谄媚,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便不做,乃是一好将领,李渊把他安排在这里,想必也是看重了这点吧。

    这校场足有几十丈远,四周皆是厚实高大的城墙,也有兵将驻守。而徐清前面,便是比这内门还要威武雄壮的外门了。只见外门之上,也有一两幢建筑。左门监诸葛燕道:“前面是将军办公之处,后面是将军歇息之处。”

    徐清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