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231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231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垂头闭目,养神起来。此时,裴寂也是看见了徐清满不在乎的样子,给门下省陈叔达示意了一下。陈叔达立即出声,制止了众人的吵闹,然后道:“诸位,徐清在沧州之时,甚是有政绩,不如听他说几句。”

    旁边的官员捅了捅徐清,徐清猛然醒来:“嗯?啊,哦哦哦,散会了啊?”

    “哎哎哎,徐大人,太宰请你说一说,如何治理这凌汛,”

    徐清一愣说道:“怎么还在议论凌汛,不是按照往年成法便可了吗?”

    有官员再次提醒道:“今年不同,突厥人不久来袭扰过,百姓没钱没粮,不愿意干活儿。”

    徐清嚷嚷道:“突厥侵犯又不是一年两年了,往常侵犯,怎么不见哭穷?不过是钱嘛,官府没钱,那些世家大族难道还没钱?借钱不就完了吗?”

    官员们也知道世家有钱,突厥来犯的时候,他们可以躲在深山自建的寨楼,有家丁族人护佑,故而免疫了大部分兵火。但此时,这门下省顿时哗然,议论纷纷道,今日徐大人没睡醒了。官府怎么可以向百姓借钱,岂不是笑话?

    裴寂再次咳嗽几声,然后道:“徐大人,不如说说你的办法。”

    徐清此时站起来道:“世家大族有钱有粮,官府没钱没粮,没钱的问有钱的借不是天经地义吗?难道还为了面子等死不成?放心吧,世家大族的粮食放在手里只有烂,官府向其借旧米,答应秋收之后,还新米,更可以许诺利钱。”

    在场官员听之,沉思起来,这时,徐清继续道 :“朝廷下拨十万两,若全用在河工上,那就只有十万两。若是用来当做利钱,那能有多少钱?可以有数百万之多啊!若能借到这笔钱,然后再以工代赈,将这些工钱支付给百姓,百姓自然愿意凿冰疏通河流。”

    “百万之巨,通河还不够?剩下的钱,还可以用来修缮城墙,养练军士,甚至当做预备仓好好储存起来。若是突厥来犯,便可留一丝存粮,好撑过兵灾啊。剩下的钱,还可以贷款给农民,作为种子钱,带秋收抽取一成道两成的利钱,用作官府支度。”

    “如此,百姓渡过了难关,官府有钱修路修城墙养军士,世家大族也得了利,虽然微薄,但数量庞大,大家都高兴嘛。”徐清一边说,一边踱步,堂内官员便随着他而转动眼神,只听见徐清又道:“诸位大人,小子之语不过提议罢了,若是说得不对,还请海涵。”

    这时,一声冷哼,有人沉声道:“当然说得不对,官府岂可与民争利!?”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官义,民利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官义,民利

    “哦?”徐清转头看过去,只见一青年御史站了出来,但他旁边的其他御史则皆是拉他。那御史心中也是有些发毛,不过,他见徐清已经看见了他,也是不退缩,反而进一步道:“徐大人,下官听说徐大人乃饱学之事, 难道不知官府不与民争利之言?”

    徐清笑了一声问道:“那这位御史以为什么是争利,本官之何言为与百姓争利?”

    那御史答道:“徐大人说放贷与民,不是争利是什么?古君子与民说义,不与民说利,然徐大人所说之办法,句句不离一个利字,我等衣冠,可否?”

    徐清摇头道:“那不放贷,御史以为如何给百姓粮食?”

    御史正色答道:“下官以为,徐大人说取富而济贫之策,乃是正解,但不能借来借去。下官以为,劝富户接济百姓,才是君子之道。”

    “哈哈哈”徐清大笑,回到:“这位御史应当是没有亲民官之经历吧?百姓好小利,得之则喜,失之则怒,若是白给百姓,他们必以为此物必得,而不勤劳。富户不得其利,徒以空口说义,即便是其愿意出钱,也必定心中不平,甚至不真心出力,在粮食里掺灰还算好的,若使用腐败粮食来做,则适得其反啊。”

    二伟人曾说,先富带动后富,于是乎许多人干等着别人先富起来,而自己则偷懒耍皮,什么都不做。以为这样,自己便会跟着富起来。十年之后,猛然惊醒,怎么其他人全富了,而我不富?为何国家进步了,而我不进步?于是乎便骂了,别人之富裕,皆是为富不仁,国家之进步,皆是假话。此等人,有二面孔,称为佛系。

    御史之话,也是这样。让富人去白掏钱,谁愿意?既是愿意白出,能比得上别人用这个来做生意?

    御史听了徐清的话,也是疑惑,书上不是说的,百姓皆是淳朴善良之辈吗,怎么会如此计较利益。徐清见他如此,便对那些赶过来的刺史道:“诸位是亲民官,百姓之难调,岂非吾说的?”

    刺史皆是点头,御史见了,胀红了脸道:“不不,义利为官,为民君子”可他说着,也觉得自己的话是纸上谈兵,说不下去。

    徐清见此便是道:“御史向义之心可嘉,心正也,但做实事却还需变通。再者说,何为义?何为利?义与利是否两立,能否两全?”

    “义利相对之论 ,本官以为不然,本官窃以为为官之义在于百姓之利,切乎每个老幼妇孺,无论豪右闾左,尽当一视同仁。天下大治,既个方之利得到最大同化,是为共赢。”

    徐清语毕,在场之人都是点头,为官之义在于百姓之利,此万事之言也!御史也是露出一副明白了的样子,当即拜道:“多谢徐大人指点迷津。”

    接着,高士廉说了,既然大家都认为徐大人所说之办法可行,那么就讨论一下,如何执行吧。于是众人各揽职责,徐清道,若想百姓诚信的把粮食还回来,把税和利钱交上,必须要肃清自己手下官吏的脏手。

    最后,中书省拟旨,让地方官募集一些钱,朝廷拨一些钱,但大头还是使用徐清的法子,一借一贷。此事定了,其余的事情,那都是简单的了,徐清也没再出主意。

    不过,今天徐清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这个尚书省还是少来吧,不然自己这装圈,太招人嫉恨了。今天这个御史虽然并非有意冲撞自己,可说不定这些人里头正好有想借徐清上位的呢。你想,如果他想靠着老老实实做事来出风头,那得打败多少人?可他只要打败徐清一个人,就能大出风头啊。

    中间休息,徐清借着出恭,再也没回来了。走在太极宫中,无意之间便到了太液池边。太液池也是结着冰层,徐清凑近,沿着太液池栏杆拍过去。此时,却见前面有好些宫女太监,其中还有一个穿着华贵的女人,但见宫女太监有许多畏惧之色,似乎是皇后之类的人。徐清心道,这我难道闯到后宫来了?没办法啊,我不知道路啊!不行,官员是不能随随便便来后宫,赶紧走。

    谁知,那个“皇后”也是看见了徐清,招呼了一个太监把徐清叫来。徐清无奈,只得低着头过去,用余光瞥了那女人,乃是一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徐清下拜,心道,这到底是皇后还是其他妃子,喊错了咋办,于是徐清道:“下官徐清不知宫中路,无意中闯到娘娘这里,还请娘娘恕罪。”

    那女子咦了一声,笑着道:“原来你就是徐清?没事没事,起来吧,”

    徐清道了一句谢娘娘,站了起来,忽然眼光一动,徐清看见了一个东西——海绵!徐清惊奇了,按说唐朝是没有人工海绵的,但自然海绵还是有。他看见的那个东西,是十分像海绵,就不知是不是真的了,也不知道这海绵他们用来做什么的。

    那女子也看见了徐清的眼神,便指着那海绵问道:“怎么,徐大人没见过这东西,咯咯咯,那我就要笑了,传闻徐大人无所不知,如今却在本宫面前落了面子。我要同皇上去说”

    徐清上前一步,启禀道:“娘娘,敢问此物是否海绵?”

    那女子便道:“我就说嘛,徐大人怎么连海绵都不认得。不过,徐大人盯着本宫的这海绵看,难不成这块不同。”

    徐清听着语气,心道,难道唐朝已经有很多人用海绵了?若是如此,那答应荀雪她们的月事布不久做好了。不过,既然有了海绵,为何不拿来做月事布?有些奇怪。

    “呃呃,下官只是不知,这海绵用来做什么的?”

    “唉,是了是了,本宫听闻徐大人是百姓来的。”那女子笑着道:“这宫里规矩多,跪来跪去的,这海绵是护膝之用。不过本宫不喜欢绑在腿上,于是就拿出来了,外面那些大臣,他们倒是喜欢将这海绵块绑在膝盖上。

    徐清恍然,难怪那些人能一次跪坐那么久,腿也不抽筋,徐清原道是他们习惯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挂可以开啊。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净小太监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净小太监

    “怎么,徐大人家里没这东西?”那女子笑着道:“来人,去取几十斤来送给徐大人。”

    “喏,贵妃娘娘”

    徐清吸了一口冷气,面前乃是贵妃,于是又拜道;“贵妃娘娘在上,请受臣一拜。”此时,徐清忽然想起来了,李渊的皇后早在大唐开国之前就死了,唯有称帝之前的一个妾室,那妾室深得李渊信任,被封为贵妃,想必就是眼前的人了,万贵妃。万贵妃生楚王,后背隋杀死,再无后,但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执掌后宫,加上皇子什么的,也对她十分尊重,后被赐楚王太妃。

    万贵妃笑了,摇摇头道:“徐大人请起,你可是皇帝常说的人了,本宫不敢接你这一拜又一拜。”

    又道:“好了,本宫也是有点冷了。赵拱,你带着徐大人在宫里转转,以后你就在徐大人鞍前马下做事,不用伺候本宫了。”

    那个叫赵拱的太监,立即跪下谢恩,雷霆雨露皆是恩。万贵妃对身边一人道:“赏他”说完,便离开了。然后有宫女给了赵拱一包钱,还有太监提来了海绵一袋。

    目送万贵妃离开,徐清不由笑了,拍拍那一袋子海绵,正准备扛起来。只见赵拱扑了过来,跪下嚎啕道:“主子!求被抛下小人啊!”

    徐清奇怪了:“怎么,你跟着来啊,也行,我确实缺个人。”徐清语毕,却还不见赵拱起来,一问才知,赵拱是看见徐清自己抬袋子,故而以为徐清是不要他呢。徐清解释了,这不重,可赵拱还是拿了过去。看看赵拱,不到二十岁年纪,徐清便问道:

    “赵拱,你几岁入的宫?”

    “主子,我也不知道几岁进的宫,”赵拱嘿嘿笑着道:“自打我记事以来,便在这宫中了。听老太监说,我是被别人扔在了宫门前,另一个太监见了

    可怜,便领了我进来了。隋亡之后,一些老太监被赶了出去,我们这些年纪小的,留了下来。”

    说完,赵拱还是笑着,可那笑容里头分明有卑微和恐惧。

    徐清不由叹了气,从小被割了,那,呃,相比其他太监还算不错吧?至少不会可惜嘛,徐清张了张嘴,还是没有把这个笑话讲出来。

    倒是赵拱看见徐清欲言又止,知道了徐清的心思,便拉徐清到了一处假山之后,主动道:“徐大人,万望您保密一件事”说着,他把下摆一撩,把棉裤一脱,一只小鸟便抖了出来。

    徐清先是一惊,惊的是你把我拉到角落让我看鸟,是何居心?然后又是一惊,这太监怎么是假的?虽然各部分小是小了一点,但尚具备完整形态啊,难不成,是又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