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225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225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转瞬,李渊心里就打鼓了,嘀咕着,这徐清到底想到了什么法子呢?

    只见一枚透明的凸透镜从徐清怀里掏出来,放在了李渊面前。李渊轻声问道:“难道这是药玉?药玉有什么用?”

    徐清回答道:“皇上英明,此物的确是药玉,不过臣把他加工了一下,你看……”

    李渊接过来一瞧,发现确实不同,这药玉圆圆的,又扁扁的,中间大,周围粗,不过他还是无法理解这东西为什么能返老还童。若不是徐清在这里可以询问,说不定他要吃下去了呢。李渊老头子一脸疑惑,看着徐清,意思是你莫诓老子,这是老子的地盘,敢忽悠朕,让你去宫正司玩玩。

    宫正司就是唐朝的敬事房,小jj终结处。

    徐清被看得发怵了,忙把放大镜又接了过来,解释道:“皇上,若是今后看不清字,可用此药玉这般放着,便能看清了。”说着,徐清拿起刚才那急报,把放大镜往急报上方一摆,李渊凑过来一看,差点没吓着。若是李渊知道卧槽一次,一定会大骂道:卧槽!好大!

    到时候,徐清出去就没办法说清楚“我和皇上独处一室,半个时辰皇上感叹卧槽好大”的绯闻事件了。

    “怎么,怎么,怎么这些字都变这么大了?”李渊也是军伍出身,此时竟然按捺不住激动,手一抖一抖的。他还不敢接徐清那放大镜,怕摔碎了,只是指着急报的各处地方道:“放在这里,让我看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近一点,咦?远一点,嘿!”李渊此时如孩童一般笑道:“还真有用,在哪儿都能变大,这药玉做的东西,可有名字?”

    徐清见李渊喜欢,自觉马匹拍对了地方,笑着道:“此物名为放大镜。”

    李渊听了却是一奚道:“此物甚好,此名甚俗,此物你做出来的吧?亏你还是长安第一才子,怎么不取个雅名?依朕看来,不如叫做乾坤镜!”

    徐清大汗,这不过后是老大妈用来看报的东西,您给取个乾坤二字,不怕别人笑话?不过嘛,徐清心道,你是皇帝你牛叉,都听你的,你说叫乾坤镜就乾坤镜。不过嘛,您看了,这么好东西给您,您赏赐些什么呢?

    谁知李渊仿佛不知拿东西给钱的道理,只大喊来人,把宫中最细软的盒子拿来,又叫太监把御书房全部用棉被铺好。然后喜冲冲把这放大镜亲自拿去了御书房,晚膳也没吃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早朝排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早朝排序

    李渊走后,命人传令徐清就在掖庭宫中收拾了一间房子。可怜徐清,晚饭只是随便吃了几口,哪里睡得着觉,刚才在家里也不知道带点干粮来。虽然没吃的,徐清房里的茶水倒是充足,灌了两大碗凉白开,缓缓腹中饥饿,倒头便睡。

    好歹是皇家套房,徐清一沾枕头,便呼噜震天响了。

    第二日,只听见外头有人猛敲门,大喊:“徐大人,徐大人,上早朝了,您要晚了!”

    徐清听见,暗骂一声该死,怎么睡过头了。忙起来,把自带的衣箱里的礼服掏出来穿上。可该死的是,这官袍和平常衣服完全不同,徐清一个人压根不会穿。有忙把太监叫了进来,还好,这小太监会穿。

    小太监一边帮着徐清穿衣服,一边感叹道:“徐大人可真是心宽,别的大人被皇上留宿,都只敢在这掖庭宫坐一晚上,您倒好,还睡过头了。”

    徐清嘿嘿一笑道:“早朝已经开始了吗?”

    小太监道:“没有,皇上还在早膳,便让我来看看,没想到真如皇上所料,徐大人真的没有起床!”

    官袍整好,玉带鱼袋,各种饰物挂好,徐清就这房中的茶水洗了一把脸。然后堂堂正正的把乌纱帽带上,只见徐清的乌纱帽上饰有七块玉,乃是三品特权。

    此时,门外又来一小太监,递上一食盒道:“徐大人,这是皇上赐的早膳。”

    徐清也没跪领了,直接拿了过来,拿出一块驴肉两个蒸馍问道:“早朝的地方怎么走、”

    小太监一指,出掖庭宫左走,便是承天门,那里会有许多大臣站着,一看便知道了。

    徐清拿着早餐,就开始跑了,在后世上第一二节可也是这样,徐清有经验得很。

    果然,到达承天门时,还看见众臣在那里扎堆聊天。徐清寻了一个地方把东西吃完,那驴肉是真的好吃,然后,躲在那里看了看太极殿外站着的众臣,紫衣红衣绝站不到一块儿,武将文官也站不到一块。徐清一看自己,算是武将还是文官?

    说是武将,徐清偏偏加了银青光禄大夫的勋,说是文官,徐清他丫的偏偏是个带兵守门的。文官武将不能都是,这个时候,徐清怎么也要选个地方站着。就在这想时,太极殿大门响了,一司殿太监出来,高声喊上朝。

    于是,吏部司列员外郎站了出来,监督众官员按照官位排序。先是紫袍,再是绯袍,最后青袍。除了衣服的颜色,还有具体官位大小,品级,爵位大小,实际负责的事务重要性。其实说白了,谁的能量大,谁就站前面。

    众臣都是上过朝的老手,司列员外郎不过看着众人自行站好罢了,再说司列员外郎不过是个穿青袍的,哪敢对绯袍和紫袍官员指指点点?

    徐清想,在这个时候过去,不就不要站堆了吗。

    众臣站好序列,刚准备进殿,这时后面传来一声音:“哎哎哎,慢着慢着,等等我……”

    司列员外郎皱皱眉头,他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十分清要啊,说出去也好听,三省六部听我指挥。他转头去看是谁踩点,想着若是青袍官员,或者浅绯官员,他定要责骂一下,不然朝廷和我的面子发哪里?

    转头一看,我去,紫袍!司列员外郎顿时哑口,深绯官员他都惹不起一个,这紫袍随便拿一个出来,都能叫他“粉身碎骨”。于是,司列员外郎忙跑过去接徐清,却发现这官员他不认识,拱手行礼问道:“这位大人,请问是高就?”

    “我?”徐清刹住车,心道也好,最好眼前是来了个明白人,不然他还真不知道站哪里,于是道:“我是玄武门守将,不知排站在哪里?”

    官序是按照实权派的,其他都没用。那司列员外郎愣了愣,打量了一下徐清,问道:“大人可是洛南县伯徐清?”

    这一声,司列员外郎说得比较大声,那些个低头养神的官员此时都回过头来看徐清。只看了一眼,便纷纷议论到:

    “原来这就是徐清啊,这等年轻便官居三品,谁能比得?”

    “嗯?年兄,你是前年去年调入中枢的吧?这徐大人,别看他年轻,坊间传言,除了裴相,就是他最为得宠了!”

    “是啊是啊,徐大人不仅深得皇上信任,官声还特别好,学识、事功也是一顶一的强!他若再长十岁,恐怕早就不是三品了!”

    此时,裴寂重重的咳嗽一下,众官员忙做恭敬状。司列员外郎此时也得了徐清的点头,思考一下,把他带到刑部尚书屁股后面,同吏部侍郎一同站着!

    满座哗然。

    官序是这样排的,尚书令在最前,如今李世民出征了,便是尚书左右仆射,然后是亲王列、两个中书令、两个侍中,然后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两两排列,然后是吏部侍郎两个排列,其后面则是各部侍郎四个四个排列。这个有讲究,从尚书开始到吏部侍郎,一共九排,武将那边,则是五排紫衣,合九五之数。这样算起来,紫衣者不过几十人,不过不是这样,紫衣不只有三品能穿,还要许多不上朝,还要外官等等。

    吏部权力最大,其侍郎也同别人尚书比肩,虽然只有四品上,却赐紫衣,同门下侍郎平章事。徐清被排在了吏部侍郎旁边,等于是告诉了其他人,徐清官在文官序列 ,比诸部侍郎更高!不过,左尊右卑,徐清站在了吏部左右侍郎之右,只稍差于吏部侍郎!

    一片要窒息了的声音,众官员真是羞愧难当,他们这群老大不小的人,居然还要排在这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之后!

    未等徐清认清楚周围的人,并喊一声“老哥”,早朝开始,众人开始跳舞。虽然没来得及认老哥,但徐清有办法嘛。

    “哎呦,这位老哥,不小心踩到你了。”

    “呀呀,这位大人,打到你了?哎呦,叫你一声老哥好不好?”

    也并非徐清故意,而是徐清这么久不上朝了,这早朝跳的舞有些生疏啊。

    “文舞”毕,山呼万岁。山呼毕,众臣奏事。有臣进言,突厥使者请求面见天子。

    请。

    于是宣突厥使者上殿!


第一百一十七章 做点准备


    第一百一十七章  做点准备

    “宣!突厥使者上殿!”

    一会儿,一个穿着草原特色服饰的高大男子走上殿来,也不跪拜,只拱手一下,道句万岁,便不再说话,等李渊应礼。

    这等傲慢,我朝言官岂是吃干饭的?出列道:“去年,贵国可汗遣使而来,称我皇为兄。如今你不拜我皇,难道是要反叛突厥”

    这就是技巧,釜底抽薪的技巧,不说你无礼犯了我什么忌讳,就说你无礼,犯了你自己什么忌讳。突厥使者哑口无言,跪拜道:“突厥使者科尔沁,拜见大唐皇帝,皇帝万岁!”

    跪了就好,说什么不重要,李渊道了一句:“平身,爱卿想见朕,是为了什么啊?”

    突厥使者拱手道:“大唐皇帝,我来大唐,是为了和大唐商讨睦邻友好,永交和平之事。”

    众人一听,和上次一模一样的话。

    李渊冷笑一声:“好啊,吉利可汗由此休战叙和之心,朕心甚慰,大唐百姓,也期望两边和平,可不知吉利可汗可有其他嘱咐?”

    突厥使者张嘴便道:“吉利可汗托我说,条件有三。第一,大唐和突厥开放互市,由百姓自由交易,官府不得干涉。第二,大唐每年向突厥送岁币百万钱、布帛十万匹、盐十万斤。第三,大唐高阳公主嫁给我吉利可汗为妻。做到这三个条件,我突厥汗国和大唐永结友邻,吉利可汗俸大唐皇帝为兄,再不互相侵犯。”

    突厥使者说完,在场之人都是暗骂一声无耻之尤。突厥人这条件为何无耻?且看第一条互市,去年正月也是这样,说好了互市,各不相干,可真正是怎样?唐国人想买的马匹,一匹买不到,而突厥人想要的粮食布匹却是随意采买。说什么官府不干涉,你说突厥可汗没有干涉?那是因为突厥人是奴隶制,压根不存在官府,都是奴隶主以自己的意思看着办!可谓无耻吧?其实,若奴隶主让其部曲和唐朝人公平交易,那根本不存在唐朝人买不到的情况。

    徐清也在心里道,这就是纳贡、和亲,就差称臣了,突厥人够狠。三个条件突厥人只退了一步,那就是俸李渊为兄。可这一条细细想来也不是退步,而是更无耻的条件。吉利可汗娶了李渊的女儿,到头来只喊他哥哥,这算什么?这三个条件,就是打击唐朝的三个优势:正常贸易下的顺差,礼仪辈分上的高下,文明礼仪的发达与欠缺(乱辈分)。

    这时,言官再次出列道:“吉利可汗娶我大唐公主,应当称我皇为泰山,突厥人难道不知礼仪?”

    突厥使者这次却没有退缩了,反而不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