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194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194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是一个小世族的女子。若不是徐清,那个世族也之沦为别人的附庸。

    讲才华,徐清是武功卓越,文坛之宗,亲民好官,地方能吏。不说远了,就长安城里头,沉醉于徐清诗文无法自拔的妙龄少女不知多少,其中不乏才貌双全的良家女子。

    这是徐清的本事在这里,不同于别的高官包养小三,徐清这个叫做采摘向他绽放的鲜花。一个是老牛吃嫩草,猪拱好白菜,一个是才气风流。

    从法理来讲,徐清作为县伯,是需要有几个“嫔妃”的,无论充当门面还是真刀真枪干。当然,徐清这里不见嫔妃,叫做通房丫头,乃是陪同主妇一起伺候他的。或者是主妇不方便之时,解决男主人生理需求的。

    所以,三女是没法阻止徐清找新老婆的,只能预防,或者全靠徐清的自觉。

    徐清心里其实也挺不好受的,谁叫他魅力这么大?古人有三妻四妾之说,他这里才五个,还不多,不多。

    三女自然不能看着陌生人在自己和徐清面前横插一脚了,不到一日时间,珞秀秀的心就偏向了三女。而且,她为表诚意,还向三女举报了徐清藏了私房钱。徐清叫苦连天,要知道这样,在螺头村就不当那个爱心大使了。

    潭州,就是长沙,唐武德三年,改长沙郡为潭州。

    在螺县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路过人家首府,自然是要去拜访一下的。

    潭州府的大堂里,一群美貌歌伎穿着华丽又轻薄的衣裳,在娟娟作舞,咿呀弹唱。大门外头,有庖厨外在那里满头大汗,卖力的做着一道大菜——烤全羊。

    羊肉的味道飘入堂内,有人面露不悦,有人舌底生津。羊膻味比较独特,有的人以为香,有的人以为臭。

    歌伎屋罢,然后十几名美貌的婢女端着香茗,热帕入屋,给在场的官员净手洗面。另有婢女端上香盒,香炉,著瓶,这三物称为炉瓶三事,大户人家专门用以熏香驱味之用。

    堂上,潭州刺史面南而坐,在旁边置一桌,面东南而坐,就是徐清。

    歌舞罢,香烟起,潭州刺史董鑫向徐清拜了一拜,开口道::“诸位,今日我潭州荣幸,来了贵客。这位贵客,想必大家也知道,正是当今文坛第一人,徐清徐大人。”

    再对徐清道:“徐大人有礼了……”

    徐清忙虚扶一下,摆手道:“本官受皇命回京,好游山玩水。路过贵宝地,做了一会恶客。”

    在场之人听了徐清的话,不由心里惊讶,连皇命也能拖拖塔塔完成,此人不是初生牛犊,就是艺高人胆大。

    董鑫沉吟一下道:“徐大人不日就回京了,伺候御前,真乃无上荣光啊。我等在这江湖远地,实在羡慕不已……”

    徐清风淡云轻笑了笑,谦虚道:“哪里哪里,居庙堂之高则奉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诸君与我,不都是天下太平做事?”徐清把范仲淹的话改了一下。

    在场之人听了不由眼前一亮,心道徐清真是宠辱不惊。这种淡然的精神,在以老子思想流通的时代,格外被人看重。晋书里有一个人,被上司骂得狗血淋头,他亦面色坦然,时人称之。

    董鑫叹道:“徐大人真是有量之人,哦,对了……”董鑫问道:“不知徐大人可认得萧瑀萧大人?”

    徐清在长安之时,影响力并不大,他在沧州做了许多事之后,才天下之名。故而董鑫并不知道徐清在长安还有许多老哥,大哥。

    萧瑀就是其中之一,现任尚书左仆射,乃是掌实权之人。徐清离开长安前一天,李渊把他见了过去认识许多人,萧瑀就在其中,徐清叫他萧大哥。

    “萧大哥?”徐清疑惑的问了问,又装作说错了话,改口道:“难道是尚书省萧大人?我认得,怎么,董大人有事吗?”

    徐清这一“说错”,在场之人无不震惊。脱口而出萧大哥,不是十分熟悉能这么喊?

    董鑫也再一次高看了徐清一眼,然后道:“萧大人对我有提拔之恩,按理说,这冬天了,也该给送去炭火银子孝敬。可这些日子事太多,一时忘了,故而,故而请徐大人帮个忙。替我把东西带过去……”

    徐清想都没想就道:“行,只要东西不多,我还是能带。”

    董鑫闻言大喜,举杯道:“徐大人,来来来,大家都来,徐大人路过,乃是我潭州蓬荜生辉,共同举杯,浮一大白!”

    饮酒罢,烤全羊端了上来,皮酥脆,肉鲜嫩,香气四溢。烤全羊用一大木盘装着,使羊伏卧盘中,羊脖上系一红绸带以示隆重。

    端入大堂之内,给所有人看了一眼,然后动刀割肉。一只羊腿肉,羊脸肉,羊耳朵送到了徐清年前。羊腿肉最好吃,羊脸肉最高贵,羊耳朵则是给年纪最小的人所吃。

    徐清三样都具备。

    吃完宴,董鑫把礼品与清单都送了过来,徐清当场点了点数。翻来覆去数了数,不对啊,怎么整整多了十倍有余?

    ————

    今天考线代、薪酬管理,明天考概论

1/9 8:35:52|48506648

第六十一章 回徐庄


    &;bp;&;bp;&;bp;&;bp;第六十一章&;bp;&;bp;回徐庄

    &;bp;&;bp;&;bp;&;bp;华夏多礼,官场上又多老师学生的关系,迎来送去,不仅不是行贿受贿,还可以说成是孝敬,是学生尊敬老师的良行。当然,送得太多了,也会为人所诟病,诟病的人一多,言台闻风而奏,便是以贪婪无德弹劾。

    &;bp;&;bp;&;bp;&;bp;迎来送去本无不好,你情我愿,可礼越送越大,下级无法承担,自然就要伸手去百姓袋里抢,层层下去,一切“孝敬”还得摊在百姓肩上。另外,有的“老师”手握甄选擢拔人才的权力,如果见礼施法,那就有了买官之嫌,整个朝廷都要被玩坏的。

    &;bp;&;bp;&;bp;&;bp;礼不能不送,乃是人情所致,礼不能多送,乃是风评所缚,礼不能白送,乃是实惠所使。

    &;bp;&;bp;&;bp;&;bp;到最后,就有了礼的“份数”。比如,过年送礼,准备一份礼十两纹银,送同年送一份,送老师就得十份。银子多了十倍,可清单上还是写的十两纹银,老师拿着清单给大家看看,这钱可不多,礼也不厚,改天还要回他呢,你来我往,图个吉利,老夫可不贪婪。改天,老师送一份银子给学生,十两纹银,送一份,如此两清。后世有用农夫山泉装五粮液的,差不多就是这个的翻版了。

    &;bp;&;bp;&;bp;&;bp;董鑫给徐清的单子和礼品数目,就是这样。徐清问一声送礼的家丁,家丁只神秘地道,往年都是如此。听了这个,徐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bp;&;bp;&;bp;&;bp;一路人重新浩浩荡荡上路,由于有了董鑫的礼品,队伍规模比起徐清分队之前也不相上下。

    &;bp;&;bp;&;bp;&;bp;走了不久,又有一小将领兵至此,说是奉刺史之令,护送徐清过江。

    &;bp;&;bp;&;bp;&;bp;那小将的身份就有些耐人寻味了,竟然是赵宇梁之孙,名叫赵建波。也是孔武有力,英武不凡,与他爷爷像极。其年龄与徐清相近,故而比较聊得来。

    &;bp;&;bp;&;bp;&;bp;三女和徐清也消弥了间隔,秀秀融入到了老婆团,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徐琪则一直闷闷不乐,她一直排名预备老四,如今又退到了老五,还是预备的,怎能高兴。

    &;bp;&;bp;&;bp;&;bp;走得不急不缓,绕路去了洞庭。洞庭湖边耍了一天,隔日横渡长江,便是江北之地了。

    &;bp;&;bp;&;bp;&;bp;江北有三镇,襄阳,江夏,武昌,还有一城江城。江城里有黄鹤楼,晴川阁,古琴台三大名胜,不过如今只有黄鹤楼一座,其他都还没有出来。赏完天下江山第一楼之后,徐清观赏美景之欲总算饱了。

    &;bp;&;bp;&;bp;&;bp;徐清低调从江城,一路北上,几天时间,自己的轻车已经入了河南地界。又从信阳,快马加鞭至南阳,这是徐清与大部队约定好了的汇合之地。

    &;bp;&;bp;&;bp;&;bp;见了大队之后,徐清令其尽快北上,在年前赶回去。

    &;bp;&;bp;&;bp;&;bp;出南阳,去洛南就只需要七天左右的路程了。徐清不再留意路边景色,只带着牛吃草,王山,杨成,并几个护卫,还有三女,哦不,是五女一路奔驰回了洛南。

    &;bp;&;bp;&;bp;&;bp;看着熟悉的县城,换了一身银装出现在眼前,徐清想起一联诗,乃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他本想去县衙里问问洛南近来状况的,可走到门口之时,却又有些紧张了。徐清之怯有二,一是怕听见自家有什么不好的事,二是怕让本地乡绅知道了,到时候又要聒噪许久。

    &;bp;&;bp;&;bp;&;bp;徐清调转马头,挥手道:

    &;bp;&;bp;&;bp;&;bp;“雪儿,我们直接回红山镇吧?”

    &;bp;&;bp;&;bp;&;bp;“徐郎,”荀雪儿在车厢里轻声问道:“其实,我想去徐庄看看”

    &;bp;&;bp;&;bp;&;bp;徐清沉吟一下道:“也行,只怕徐庄的人都迁到了红山镇哩!”

    &;bp;&;bp;&;bp;&;bp;徐庄土地比较贫瘠,就算经过开发之后,也还是比不上其他地方。郑老伯就是徐庄的人,又掌着徐清家里的一票之权,想必要替老乡亲着想一下吧?

    &;bp;&;bp;&;bp;&;bp;车内有人问起,徐庄是什么地方?

    &;bp;&;bp;&;bp;&;bp;荀雪儿和小月就笑了,徐庄可是她们和徐清相遇之地呢,他们陪着徐清从小小一个散官,到如今的县伯,就是从徐庄开始。故而徐庄在荀雪儿和小月心中的地位,自然与别的地方不同。

    &;bp;&;bp;&;bp;&;bp;荀雪儿和小月同黄诗梅珞秀秀二人解释了,又说了好多徐清的糗事,还有冰糖葫芦什么的,黄诗梅等人便嚷嚷起来要去了。

    &;bp;&;bp;&;bp;&;bp;徐清无奈,马鞭一指,就是徐庄。

    &;bp;&;bp;&;bp;&;bp;看样子,徐庄还真没怎么发展。看徐庄外围,还如同初次来一般,没半点人烟。记得处在徐庄东边,有一座叫山叫西山。

    &;bp;&;bp;&;bp;&;bp;转过一个山头,绕过一个坡,一直拉开窗帘打量的黄诗梅不耐烦的道:“徐大哥,原来你家住这么穷的地方啊?”

    &;bp;&;bp;&;bp;&;bp;“呃”徐清一时语塞,想到以黄诗梅的身份来看,徐庄这地儿的确是“贫困山区”。

    &;bp;&;bp;&;bp;&;bp;可徐清没想到,荀雪儿和小月这一次不和黄诗梅站在一起了,把手伸出去直掏黄诗梅痒痒,笑骂道:“黄大小姐,你了不得啊,还看不起我家徐郎(少爷)啊,嫁低了是吗?”

    &;bp;&;bp;&;bp;&;bp;黄诗梅经不住两面夹攻,忙求饶道:“好了好了,两个姐姐,叫你们姐姐行吧,我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