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191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191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清趁机添油加火:“我听说你们螺族人死了之后,要去爬满十万亩水田,我看你们这些后生也还孝顺,若是不想让这几个老头吃那个苦,就快找我说的做。”

    说完,青螺阵里有几个按耐不住的,离开圆阵,对徐清指手画脚地大骂。只不过螺话,徐清是听不懂一句的。

    徐清轻声骂了一句小样儿。

    赵老将军耳朵一动,眼睛忽然睁开,直视夕阳,喝到:“全军,进攻!”

    原来,赵老将军一直在关注青螺人的动向,听到他阵散乱之后,果断下令出击了。

    三千对八百,自然是毫无疑问的胜利了,青螺人也没做什么抵抗,被射伤一些人之后,果断选择了投降。只是,徐清仍旧奇怪,如此犀利齐整的行动,哪怕是投降,也要有指挥啊。可那个指挥的人在哪里呢?

    六百余人,全被卸了武器,身上还有一件皮甲,此时他们一个个排着队,在接受检查,也就是没收皮甲罢了。

    战斗结束后,徐清问了珞布老爹,知道了寨内一切安好之后,便骑马出寨。受人救命大恩,徐清自然要感谢的。

    可走至青螺人排着的队伍时,徐清不由得立住马看了起来,他心里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青螺的村老或是巫母,必有一个混在这这些人里头。

    毕竟,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抢夺巫术,而巫术这种极为重要的东西,必有村老巫母二人亲自接手,而不会托付他人。

1/6 7:47:00|48312412

第五十六章 赵老将军


    第五十六章  赵老将军

    一个个青螺土兵走过,被扒下皮甲,徐清便一个个盯着审看。过去几十个,徐清觉得都一个模样,实在难看出来谁比较突出。他想村老年纪老一些,巫母胸大一些,总会看得出的。可现在,他也只能摇头干瞪眼。

    一个老成的声音在徐清背后响起:“徐刺史的计策用得恰到好处啊!”

    “哦?”徐清转过身,见杨成和一个老将站在一起,杨成拱手唤了一声主公,那老将缺纹丝不动,他点点头,看向那老将道:“阁下就是潭州总兵,赵宇梁赵将军?”

    “正是老夫……”赵宇梁点点头,却仍旧没行礼。

    按说这总兵不过从七品下,徐清是正四品下。官大一级,就要行礼,官大三级,便要跪迎。徐清随从现代而来,心里不在意那些个繁文缛节,可在官场混迹也这么久了,难免染上那些俗气,别人见他都跪拜,独你连礼都不行,心里难免有些芥蒂。

    他打量一番赵宇梁,却见他穿的是鱼鳞黄甲,心叹原来如此。

    在初唐时,队正,伙长,府兵属于军队的最底层三级,乃是兵农结合的。也就是平时国家给田地养你,战时征召你打仗,当然还拨付一点钱粮补贴。这种而到了把总,营正,总兵这里,就属于了朝廷命官,是有官格的。总兵,营正是一个东西,驻兵称总,行军称营。

    队正那三级,是需要自己准备装备的,一般横刀一把,弓一副,盔甲一套,甚至口粮,驮马,一般军队只提供箭矢和铁枪。后来,唐朝渐渐繁荣起来,才将盔甲,横刀也纳入公给的行列。

    到了把总这里,朝廷就有了佩刀,盔甲,马匹等配置了。可这些人的等级太低,基本和普通府兵自己打造的没什么区别,最多头盔上加“缨”,刀柄上加字。徐清在河北打刘黑闼时,这种盔甲横刀,是看不上眼的“laji”。

    而总兵的,比把总要好一点,不过,也就是粗练的鳞甲,黑乎乎,加块铁板缝合。绝不会如面前赵宇梁穿得这般,色彩鲜艳,平滑精湛。

    眼前这赵宇梁,要么是家里有钱,要么就是身份不简单。看他年纪,加上谨慎,徐清选择相信后者。

    于是,也不等赵宇梁行礼了,他抢先行礼道:“赵老将军,小子在此谢老将军搭救,敢问老将军,可是高勋?”

    唐朝散官,实官并行。实官一个萝卜一个坑,没那么多人能当。可散官有名无实,数量不限,可做勋,赏赐给立了功的人。散官勋,只有钱粮土地,属一次性赏清楚的,徐清最开始那个仁勇校尉,就是这么个尿性的官。另有一个爵,是既有土地,还有俸禄的,属于国家白拿钱养着的。

    一个人可以有职,有勋,有爵,里子不同,面子却都响亮,一般而言,报名之时,选择其最大的那个。也有谦虚,韬晦的选择小的那个。

    官场说话,将就“话出”有名,两个初次见面的人,又非上下级,打量一下官职,就要直来直去,不饶弯弯,免得驳了面子不好受。

    赵宇梁听了徐清的话,笑了笑道:“老夫勋加明威将军,现任潭州总兵,摄掌本道半数兵马。”

    徐清闻言大惊, 当初刘赞在山东剿匪之时,不就是明威将军?如今的徐清,虽然比明威将军还是要高一个头的,不过还是不敢在赵宇梁面前拿大。

    为何?这赵宇梁可摄掌着湖广半道兵马哩!

    湖广较其他地方比较安定,折冲府比较少,潭州是行道所在处,于是就有总兵代管折冲将军之事。赵宇梁是高勋低任,又低职高管的传奇人物!

    徐清整理整理衣衫,再恭敬拜到:“赵老将军。”

    赵宇梁笑了一下摆摆手:“不用这样,你可是刺史,哪有拜我的道理?”

    徐清暗骂一声,不让我拜,你扶我起来啊,你让开啊,说这些没用的做什么。不过,徐清还是一个马匹顺手拍上:“唉,赵老将军,自古以来礼贤尊圣,那有论官大官小的。小子官再大,见到赵老将军,还是要恭恭敬敬行礼的。”

    赵老将军一捏须,转移了这互捧的话题,他道:“徐刺史,我方才观你与这位兄弟,是你家丁吧……”

    赵宇梁指指杨成,又道:“你的几个家丁用那个旗子传信的方法不错嘛,若是将此法推广之军中,我等打仗也可在两座山头上互传军情。再不用派士兵一个个去冲破敌阵传信了。”

    这令旗之发,其实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来,只作为人数代表。比如一根旗,就代表两队人,旗有阴阳两面,如同虎符一般。若是有命令,就有偏将拿一面阴旗带兵去完成。这旗只是可带兵力的凭证,所以打探敌军数量是,只需要数旗就行了,历史上也有虚造旗帜吓敌人的案例。

    旗只代表数量,金鼓才是传递军令的,鼓则进,金则退。可这也只是在做阵法的时候才用,两军之间却用不了。

    徐清用这两面旗,小小的组合了一下,就可以传递许多信息了。赵老将军在军里待了一辈子,自然知道这小小变动的大功用了。

    “哈哈,此事易耳,”徐清简单把旗子如何表达进退守,还有表达敌军大致方向的旗语和赵宇梁说了一下。本来就简单的不行,以赵宇梁的本事,一下子就记住了。

    赵宇梁用双手当作旗帜比划信号,徐清皆是点头,夸了几句老将军好记性。赵宇梁便笑得胡子一颤一颤的,脸色也红润起来,他道:“此法简单易行,就是小儿也学的会,这种办法放在军中最好不过了。”

    两人交谈甚欢,一时忘记了周围还有数百刚刚投降青螺人,特别是徐清,吹其牛来,早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

    忽然,那些排队脱皮甲的青螺人发出嘈杂之声,徐清还未转过头去看,赵宇梁便大叫一声不好,把徐清摔在了地上。

1/6 11:25:58|48315702

第五十七章 珞伏山死


    第五十七章  珞伏山死

    寒风吹过,夕阳只剩下最后一丝余晖,螺头寨前,青螺土兵被押着卸甲。

    徐清在和赵宇梁站在一旁,谈论旗语之法,陡然间,七八个青螺土兵暴起,从袖口中拔出尺长的匕首,扎向徐清。

    赵宇梁比徐清稍高一些,看见了徐清背后的动静,横扫一掌,将徐清拍倒在地。一只凌冽的匕首,从徐清耳边擦过。

    杨成惊怒,大喝一声,前去和土兵打战,旁边的官兵也赶紧过来镇压。谁知赵宇梁摆了摆手,止住了众兵士,自己跳了过去,打开架势,竟然要徒手迎敌。

    也不知他用的什么武功家,但斗上五六个人也不落下风,不仅如此,还愈斗力气愈长。劈掌如影如风,每一掌,必化开一次土兵匕首进攻,然后还要击中土兵要害一次。每一掌,都似乎含着柔绵又刚重之力,不到五十合,五六个土兵不仅匕首被拍得老远,还都捂着肚子,抱着脑袋,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杨成那边,对付两个土兵,也才刚刚结束。不过,两人都是徒手对利刃,好让徐清看得心惊。

    “唉,老了老了……”赵宇梁扭动一下脖子道:“今日五十合,竟出错三招半,得亏这几个人没见过血。”

    “赵老将军威武,小子佩服……”徐清站起来拱手作揖,此时,他心里是当真佩服的。

    赵宇梁唉了一声道:“你小子其他都不错,就是身子骨太弱了,吹风就倒,女人都打不赢。”

    徐清下意识不服,可细细想来,那可不是嘛,黄诗梅我就打不过,秀秀我也打不过。

    想起秀秀,徐清便不在扯谈,对赵宇梁道:“赵老将军,此几百人里,必有一个贼首,可诛之,其余人,当宽宏大量处置。还有,其余离寨,还有数千土兵,请老将军平之。”

    赵宇梁也正色道:“老夫总兵一方,也有防乱一责,这螺族养了这么多私兵,老夫未察觉,实乃不该。今日带兵前来,必然就要收拾完再走。不过你说的什么村老嘛,就难查了……”

    赵宇梁扫了一眼蹲着的那些个土兵,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的确难在这么多人里分别出来。

    “不过嘛,找不出来也无妨,青螺一寨是不会再存在了……”赵宇梁抚须说道:“螺田,螺尾,什么族中议会,也要一一拆除。另设一司,把这族中议会变成官府可以监督的,便无妨了。”

    徐清疑惑道:“此番大动,乃是地方事务,潭州那边,湖广道那边可行得通?”

    赵宇梁闻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潭州刺史的书信在此,本来是回你的信,让我给拿了。”

    徐清之前写信和长安,潭州都通了气,没想到如今回信竟然被赵宇梁那住了。徐清只得苦笑,打开书信来看,只见潭州刺史称徐清为县伯爷,让他帮忙处置下属。信上的话信不得,另立一司之事,恐怕还要徐清自己去疏通了,真是当爹又当妈啊。

    连夜,赵宇梁辞别徐清,领兵去平定其余几寨之兵。其余几寨离得较远,恐怕还需几日,徐清便写信,将此地的情况一一报与长安的杜如晦,他在京里也管一印,又认得,送他信,用处比送信到道府强得多。而且这信是私信,若另立一司,将会由杜如晦上禀,议了之后下发,和徐清无关。

    回马螺头村,见残破的寨门,未沾一点血液,散乱的茅舍,又升起微微炊烟。徐清心道,巫母啊,秀姑娘啊,我徐清可是做的仁至义尽了。

    的确,于私交,徐清为螺头寨免去此难,不喾救其与水火之中,这份义,早超过了螺头村和徐清之间的“情”。论公事,徐清也是该出手就出手,于战争火灾尚处火星之时就扑灭之,可谓救万民。

    洋洋得意,用来形容此时的徐清毫不为过。

    晚间,有珞布老爹送来烤鱼,还有他请的巧手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