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16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16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接到军令前来领兵的……”徐清也不恼怒,他知道军营岗哨的重要性。

    “哈哈哈,你是来报到的吧?”一名兵士跳出来。

    “半大个小子,领什么兵,你伙长呢?”另外一个问道。

    “公文在此,快让我进去……”

    “啊,不知大人到此,多有得罪。”说完一个人带着徐清走去军营里头。

    营盘规矩稳固,军务井井有条,岗哨有序,即便是外行人看起来也要忍不住叫好。徐清暗暗的打量,来到中军帐前。引路的士兵与中军帐前的卫兵耳语了几句,那卫兵眼睛一亮对徐清问道:

    “将军可是仁勇校尉徐清?”

    “我是徐清,你怎么认得我……”

    “不是我认得你,我家将军是您故友呢…他说了你来直接进去,不要禀报了。”

    “末将徐清受调前来领令!”徐清进帐低着头单膝跪地,拱拱手。

    半息时间,“徐小子,别来无恙啊?”帐上一个温厚的声音传来。

    徐清抬头一看,嘶,原来是刘赞!刘赞上次山东剿匪之后,又因为献上了徐清的硝石制冰法大放异彩。由原本一个小小的末流小将军,调到了这次大决战,虽然是镇守后方,但是足见其受信任,算的一名大将。

    刘赞也念着徐清那一份情,到任之后特地的将徐清调了过来担任营校尉之职。刘赞也考虑到了他的后勤部队是比较安全的,只要按时押送了粮草军械,到了最后论功行赏总会有些功劳。

    “刘将军……”徐清做出一副感恩戴德思念至极的表情。这很是让刘赞欢喜了一下,心道这小子重情义。

    “好了,别的话就不要说了,这一仗是秦王主将,秦王没有打不赢的,我叫你过来分一杯羹。”刘赞说道。

    “多谢刘将军提拔……只不过为什么我是受齐王李佑节制啊?”

    “秦王主战,齐王守后……”对此刘赞只是简单的回答一句。

    “刘将军,这次不知小子负责什么啊?”徐清心道,李家这几兄弟虽然是内斗得很,不过到了关键时候,还是互相鼎力支持,特别是战争,都不肯使绊子,这倒是罕见。太子善政,秦王善战,如果几兄弟能够携起手来,中国走向何方还未必可说啊。

    “嗯嗯,你这营校尉只要送粮草就行……”刘赞见徐清不再问齐王的事,点点头回到。

    “不要拼阵杀敌?”徐清面露喜色,嘿嘿一笑,,原是押粮官一名啊。现在他才是有了对刘赞的感激。

    “哼,你小子不要高兴得太早,这粮草的事说难不难,可也不容易。”

    “只要不送命就好啊,不送命就好啊……嘿嘿……”徐清还是很高兴,没心没肺笑道。

    “说不定敌人截粮草呢?”

    “刘将军你别吓我了……”

    “哈哈哈,你小子好歹也在军营打过一仗,人也杀过了,胆子怎么跟鸡崽儿似的。”刘赞看徐清胆小的样子,哈哈大笑。

    “……”徐清一阵无语,上次杀那几个人,还不是出生牛犊么,啥也不知道,也没见过战争的残酷。

    “好了,不逗你了,随我出去领兵吧?”刘赞说完带着徐清出了军帐。

    三通鼓毕,校场上站着五六千人,有伸头探脑的,有瑟瑟发抖的,有站立沉思的,不一而足。

    徐清随刘赞站上高台,刘赞大声说道:

    “大家瞅瞅这位,这是新来的营校尉徐清,别看他年纪不大,倒也随本将征战过,小小年纪被封为了仁勇校尉。”

    “咳咳,今天选三队人马随徐校尉押送粮草,七百五十人,外加五十个辅兵。在场之人听令:年二十三以上,五十以下及身体有恙者离场。”

    徐清预备正要选些好人马的时候听到刘赞这么说,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

    年二十三以上,五十以下的离开,合着剩下的不是老就是弱啊?这还打不打仗?

    刘赞看出来了徐清心中不满,说道:“你也别多想,你是运粮的,这些兵足够了,其他的,好钢用在刀刃上嘛。”

    “咳咳,没事没事,老弱就老弱吧,别上前线就行。”徐清擦擦汗。

    “瞧你那点出息……”刘赞笑骂道。

    此时校场上只剩下白发和一些瑟瑟发抖的,果然除了老头就是没上过战场的。刘赞示意徐清去挑人,徐清撇撇嘴,有什么可挑的,就那么几个人了。不过矮个子里八号个子,筛掉一些太恐惧的新兵,也就凑出了八百人。老兵徐清一个没筛掉,这些人用的好了,也是宝贝。

    “营校尉徐清听令:着你部押运粮草四百石,给驽马五十,好马三十匹,按时到达,不得有误。”刘赞严肃的道。

    “末将尊令!”徐清提了一口气说道。

    “徐清啊,你这八百人是临时凑的,三个队正十五个伙长归你选人吧。”

    “好,多谢刘将军。”徐清感谢道,心想人事任免权啊,也就是爱怎么搞就怎么搞,不得了不得了。

    刘赞走后,徐清向着校场八百人看了一眼,八百人也看着徐清。徐清问道:“当过骑兵的会起马的站出来。”

    二十多个人稍微犹豫一下,出来了,大部分是老兵,新兵有两个。徐清数了一下,25个人。

    “好,你们二十五个人,各领好马一匹,分为五组,在我军周围巡逻侦查。”徐清又分好任务,两组在军前十里内巡逻,遇敌先报信,其后乃骚扰。

    徐清又望向校场,心里灵光一现,原来刘赞给我这些兵是有深意啊:新兵容易忽悠,老兵懂事不会违令,这八百人对于自己这个初来乍到的小将是最为趁手的,徐清不禁对刘赞的深思熟虑佩服。

    “剩下的,一次战场没上过的出来。”徐清说道。不一会儿,又有二十多个出来了,上战场不一定要杀敌,跟着屁股后面摇旗的也好歹有些经验。

    二十多个人,都是年轻人,眉眼里满是担忧,不知道徐清要他们做什么。咦?不对,怎么还有个老头啊。

    “那个老兵,你年纪挺大啊,怎么会没上过战场……”徐清远远地问道。

    “我……小老儿我打了七八次仗,都是在后面运粮,没……没上去过……”那人回到。

    “哈哈哈,老滑头……”周围人一笑,气氛顿时轻松了一下。

    “七八次运粮?那好,你就负责带一队人运粮了。”校场上一下子安静下来, 没想到一个队正就这么出来了,而不少老兵却看着徐清点点头。

    “不不不,小老儿不敢,以前没带过队……”

    “这是军令……”徐清不和他废话:“另外你开始挑人吧,先挑小子和那些身体弱些的老兵。”那个老兵也就唯唯诺诺去挑人了。

    徐清看着剩下的二十多个没上过战场的,顺:“你们就随着我吧,以后军里的杂事有你们做。”

    随后徐清又从校场上挑出来有经验的几个老兵,担任队正队副,还有

    伙长。然后叫他们自己挑人,挑完剩下的,就都派到运粮队里头。徐清又告诉五个比较机智些的兵怎么骑马,把剩下五匹好马发给他们,充当传令,他自己骑了那匹大了马蹄铁的老马。

    休整一日,准备出发!

    ——……——……——……——

    每周活动:

    每打赏十元,加更一章,最高八章,每周星期天可以哈,下一章:麦饭和炒米。

    多多支持,求鲜花道具,求打赏


第二十八章 麦饭和炒米


    第二十八章      麦饭和炒米

    徐清这一营的结构如下:三个队正,运粮队正简阳,就是那个自称没上过战场的老兵,统兵300人,五十辆车。前军队正胡九,也是上过很多次战场的老兵,统兵200,后军队正马金,统兵250人。前军探路,遇敌迂回包抄,后军押队,御敌和运粮队一起防守。另外还有游骑兵五组负责巡逻,算是斥候,徐清手下几个没打过仗的负责第二层巡逻,然后就是几个传令兵了。

    虽然是运粮队,但是也要一层层提高警惕,若是真像刘赞所说有人劫粮队呢?生命诚可贵,小命价更高,若为保命故,钱权皆可抛。何况只是费点心思安排一下呢?

    从后营洛宁出发,渡过黄河到达安阳大营,十天的路程,运粮时间是十五天。所以一路上可以慢慢的走,不要紧,徐清也下令缓行,没有得到前面探路的斥候报道,之前,后军及运粮车队都不得行动。当年诸葛亮一生唯谨慎,徐清也想学学他,虽然诸葛亮是为国操劳,举国器所以谨慎,而徐清只为保住一条小命。

    傍晚,太阳还有小半挂在山上; 徐清就把几个伙长队正叫到一起,商量怎么扎营,这些事情徐清不懂,所以问别人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作为一名后世来的大学生,讨论和征询建议是他下意识想到的办法。而那些伙长们却不是,他们见到徐清这样不耻下问,都觉得这就是他们的知遇之恩,一个个拿出十二分劲出来。

    他们原来都是被当做炮灰的老卒,从来没人问他们该怎样打仗,是啊,一个小卒子怎么会打仗!不然还要将军做什么?最大的智慧再人民,最强大的力量在人民,这两句话听起来不以为意,其实谁能说不是呢?

    扎好营寨,全营开始埋锅造饭。一条条的炊烟升起,蓝天白云,夕阳欲颓,看着还是挺舒心的。徐清所在一帐也开始造饭,徐清自己没带锅,也就和几个队正一起吃,不过四个“巨头”吃的也不怎样,一样的麦饭,最多是管饱,再者咸菜味道稍微好一点,这也算得上一点点福利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军中尤其是这样,试想历史上那些士兵吃草根,啃冷饭,而将领吃肉喝酒开席的部队有几个好下场。不过,今天三个队正的伙食改善了。

    “咕嘟……”简阳最先闻到一股炒米的清香,接着马金,胡九也闻到了,一大口口水吞得直响。马金转眼想到了什么,赶紧将帐布拉上,为的是不让别人闻到。徐清看几个人这般神情,不由得笑了,他闻着米香也只是有了一点胃口。

    出发到现在,徐清连吃了几天干的炒米,今天借了锅子,将炒米重新下锅,放了水,慢慢的煮开,做了一锅简单的米粥。徐清也不吝啬,连放了两斤。

    “徐大人啊,你这是什么米啊,怎的这么香?”胡九从锅里舀了一碗就吃,被烫了嘴,然后使劲吹粥

    “是咯是咯,平日里早上也煮小米粥,没有这么香……”马金也赶紧凑过来捞了一碗吃了道。

    “这不是小米,这是大米,还有黄豆子,还放了糖,还有盐?”简阳倒是吃的又慢又细,像个老人吃饭。

    “对的,简叔说的不错……”徐清肯定到。简阳顿时一脸骄傲看着其他两个人,仿佛在说,你们看,比你们厉害吧?

    “嘿嘿,简老头那你怎么不带这粮食来……”胡九反讽道。马金也跟着胡九说道:“对啊,有本事你说说怎么做出来的……”

    “我……”简阳又被压了一头。

    “这个啊,叫炒米,就是用大米加盐加饴糖,然后和黄豆一起炒熟,来不及埋锅,就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煮粥,不用放盐直接下锅,熟的也快。”徐清忙出来解围。

    “你说说,这怎么想出来的?我以后再也不吃麦饭了……”胡九大咧咧说道,又捞了一碗。

    “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