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地主爷 >

第156部分

唐朝地主爷-第156部分

小说: 唐朝地主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陡然马车一停,上官仪对徐清道:“徐大哥,到了。”

    哦,徐清悠悠醒来,看外头,一排排香樟,碧绿碧绿,在这冬天可难见到这满满的绿色。

    下了马车,见一座古寺,在寺里喝了一杯清茶,就着茶点,再用巾帕洗了把脸,疲乏之意顿消,不由浑身舒坦。这一趟,似乎值了。

    文会呢?

    又上马车,载着众人继续上山,体验了几次柳暗花明,便见了一座山亭。亭边一侧遥望西湖,背览群山,可谓一处绝佳的观景台!

    看那亭子里,已经有了五六人书生,都在清谈,见徐清等人来了,一名书生鼻孔朝天走过来道:“有没有帖子?”

    徐清心想,怎么会用这种人做门子,看来主会的人是个不懂用人的。上官仪也没介意,递上了帖子,徐清一看,只见落款上写着陈翊立三字。

    徐清讶然,向上官仪问道:“这陈翊立是何人?”

    上官仪闻言狡黠地道:“这陈翊立啊,乃是钱塘县县令。”

    “什么?县令?”徐清摇头到:“我还以为只是几个酸腐文人呢,竟扯到了官府?”

    到不是徐清怕,只是他只是过路人,自然矮了一头,不好得罪本地官僚。

    “不是这样,我也不请徐大哥坐镇了,等下你只管在旁玩耍,只要陈翊立不针对我,你就不出手。”

    “你啊你,不知怎么说你了。”

    上官仪笑着道:“这陈翊立,工诗善文,兼能书法绘事,实乃全才,只是做这县令,发挥不出能力,爱和本地士子来往,消遣。”

    徐清听了恍然,原来这陈翊立还是个全才啊,连上官仪都夸几句,那可算不错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上官仪这家伙推诿,徐清瞪了上官仪一眼,心里又想到,若是这陈翊立是个人才,不如趁机收入麾下。这种有本事没机遇的,收拢了忠诚度最高。

    那看帖子的人听了上官仪和徐清的对话,不由得笑道:“连陈公都不知道,还来参加文会?”

    “这是外县来的朋友,多有得罪。”上官仪倒是好性子,连忙赔罪,却只换回来一声冷哼。不过,徐清众人还是跟着进去了。

    你们写文,我倒是有诗,欧阳修写坏诗试探书生的故事。

    坐定,喝茶,吃点心,只不过这茶就不必寺里的,也不知是茶的原因,还是旁边那些鄙夷的眼神造成的。

    上官仪倒是忙得不行,这一次文会,他算得上特邀嘉宾,不少人与他相识,或者“久仰大名”。

    一连上来许多马车,其中一人下车就道:“这不是游韶兄嘛,你终于来了,为了请你这一尊神,我可废了好大功夫啊。”

    宴会上,来得越晚的,也许身份越高,这人来得这么晚,一到场就大喊大叫,恐怕是宴会一主。

    上官仪道:“哪里哪里,前来学习罢了,一并认识一下陈公。”

    “游韶兄谦虚了……”这人又是一拱手,扫了一眼亭每其他人,看见一位锦衣公子,忙道:“哈哈哈,卫期贤弟,没想到你比我早来啊?”

    上官仪悄悄对徐清道:“此人本叫孙有财,他嫌这个名字太俗气,又取了一个叫孙牧的名字。出身余杭县商贾,家中赀财无数,当然只是父辈的光。他自己平日不学无术,但喜附庸风雅,又不通文墨,但常买诗买文章来充门面,这一次文会,他就是金主。”

    徐清听了恍然道:“原来是这样。”

    陈翊立不到,众人只好等着,不过还有比孙有财还慢的一些文人。有不少步行上山的,也有不少士子带着艳女而来,他们或在喝酒清谈,或在狎玩妓子。

    读书人狎妓,反而是一件风流之事。

    那些步行而来的,自然只能看着,一边羡慕,一边眺望路口,看县令来没来。他们,想在县令面前一展身上,期望得到赏识。

    独徐清一人在静心赏景。

    只是人越来越多,“贵客”也越来越多,徐清就被挤出了亭子,只落得在一旁。上官仪自顾不暇,只能在人群里不好意思的看徐清一眼。

    这时人群里一阵欢呼,所有人都看向一处,那些坐着的人也慌忙站起来,激动地道:“陈公来了!”

    徐清转过头看去,从上官仪眼神中,辨认出这长须年长一些的是陈翊立,其他年轻一些的应该是陈翊立的门生之流。

    亭内众书生,真的假的,都迎了出来,老远就拱手走了过来,口呼道:“恭迎陈公!”

    陈翊立身旁的门生连忙走到他身前,挡住了这群想要趁机靠近他的书生。但有一些人,他们是不敢拦着的,比如孙有财之流。

    还有一些人没有上前,如上官仪,还有徐清这种。上官仪是“贵客”,徐清是“爵爷、上官”,是不用去迎接他的。不但因为这个,更重要的是徐清要趁众人都出来了,迅速钻到了亭子里头,寻地方坐下,一副打死也不挪屁股的样子。

    陈翊立和几个金主寒暄罢了,忽然想起一件事,看着人群里问到:“不知哪一位是上官游韶。”

    众人面面相觑,孙有财解释道:“上官游韶是陈公点名要请的才子。”

    孙有财话音刚落,众人背后一声大笑:“陈公,后生在这里呢,久仰陈公大名,本想在近处看得,奈何……”

    说话之人自然是上官仪,他说完话,还看一看旁边那些尖脑袋钻的人。

    众人让开路,放上官仪进来,陈公喜道:“游韶你……真是年少有为啊,上次观你一篇《游玉皇峰》,实乃当今文章之首也!”

    上官仪拜了一拜,忙道:“不敢不敢,《游玉皇峰》只是率性而位,小技、小道,在陈公面前实乃班门弄斧,小儿赛跑啊。”

    陈翊立继续夸到:“游韶谦虚了,老夫朽矣,难写文章了,将来就是你挑梁了。”

    众人闻言既是心惊,又是羡慕,这上官仪是什么人物,竟然得了陈公的如此赞美之声。虽说文会之上,商业互捧是免不了的,可轮到陈翊立说这话,也实在难得了。

    那些个书生也只过读基本《古诗十九首》的东西,要么就早就陈翊立写的东西,时间都花在了准备文会上,哪里有空闲读时文。又心高气傲,更是连同年的文看也不看,上官仪的酒再香,他们也是闻不到。

    上官仪听了夸赞,也是心喜,不过仍是道:“说起挑大梁之人,再过五十年,我也不行,但我知道一个人可以,不仅以后是挑梁的,就是当今之世,他也当得了泰斗。”

    “哦?不知这位是……”陈翊立抚须问道。

    “此人乃是前沧州刺史,徐清,徐大人。”

    众人听了这话,都是交头接耳起来,同在问,这徐清又是谁?

    倒是陈翊立大笑一声,对上官仪道:“不错,游韶你倒是博览,这徐清为官,为诗,都可以说的厉害。还有做对子,他算开宗立派了,可我还没见过他的文章。文章不好,怕是也当不得泰斗了。”

    噫!沧州是什么地方?做对子又是什么东西,在场书生,都意识到了自己真是井底之蛙,陈公说的东西自己一个也不晓得。这还怎么拍马屁?

    徐清在后面听了,脸色微微一红,这上官仪不会就这么把他桶出来吧?

    “陈公……”上官仪还想说什么,却被孙有财打断,孙有财道:“哎,这徐刺史还在沧州哩,二位不如论眼前事。”

    “好好好……游韶随我一起去坐……”陈翊立一把握住上官仪的手,带他去亭子里就坐,一边暗暗问:“你可知道徐清徐大人多少岁了?”

    “哦,我在长安见过他,算起来,他今年该合弱冠之年。”

    “什么?弱冠?!”

    陈翊立身形颤抖了几下,显然是被徐清年纪之小震惊了。

2017/11/30 8:00:38|46454984

第十四章 文会(3)


    第十四章  文会(3)

    陈翊立拉着上官仪坐下,问了问有关徐清的话,也就和其他人一起闲叙起来了。

    话说徐清和**业杨成二人一起坐在亭子里头,虽然只是一个角落末流的位置,但仍旧有人想要抢来。

    像这种文会,“金主”也不是白当的,凡是除了极为贵客之外的座次排序,恐怕都另有一番交易。

    有陈翊立在此,那些被徐清占了位子的人,不敢造次,只能对着徐清挤眉弄眼,嗔怒交加。奈何徐清像是没有看见一样,要么闭目养神,要么喝茶吃点心,一不小心目光对上了,徐清反而笑一笑。

    不过这笑在别人眼里就是“贱”了,何止贱,简直厚颜无耻。

    陈翊立和众人聊得欢了,上官仪就有了空闲,他不认得别人,于是就跑过来和徐清说话。

    这一下,换徐清对别人挤眉弄眼了,这个别人,自然是上官仪。也不知上官仪是看没看懂徐清的眼神,只见他笑了笑,盘腿在徐清身前坐下。

    上官仪之前受到陈翊立的赞扬和吹捧,早已如头戴光圈的大咖,走到哪儿又有人盯着这一坐到徐清面前,自然也就带着众人的眼光到了徐清身上。

    都在暗自打量,这上官才子面前是何人?他们俩看起来很要好啊。

    也有人心里搜寻,这一号人哪里的?没见过,又是外县来的?唉,一个本县县令坐镇的文会,你们外县人来凑什么热闹!

    徐清悄悄对上官仪说,别人要是问起我来,你就说是落魄好友就行了。

    陈翊立也注意到了这里,但是他一眼入心的不是徐清,而是**业和杨成二人。**业面白,素净得好,杨成厚实,又长得魁梧。来参加文会之前,徐清都让他们穿了长衫文服,这一看起来,一个恰似少年俊才,一个好比熟经博士。

    倒是中间那个人嘛,撇开不必不谈。

    “游韶博识有才,所识之人必定不是凡夫俗子,”陈翊立环看一眼众人,再道:“游韶,可否引见一番?”

    旁人也都点点头,既然上官仪这么厉害,那位朋友必定也不简单。上官仪笑着道:“这是自然,我这位朋友姓徐名初六,乃是关内洛南人士,州举秀才也。”

    哦,秀才啊,去年朝廷开科取士,倒是有不少地方官取了地方俊杰。

    这个秀才不是明清的秀才,不是考来的,是地方官“察举”来的。既是察举,那要么是靠关系,要么就真有不小的本领。

    徐清微微讶异,自己不是让上官仪说自己是落魄书生吗?怎么反是被他往脸上贴金说成了秀才。

    “哦哦,徐公子,那旁边二位呢?”陈翊立又问。

    **业杨成二人起身道,我二人是这位的护卫。

    原来是护卫,中间那人才是正主,陈翊立微微失望,不止他,所有人都微微一叹。陈翊立道:“既是州举秀才,为何不去长安赴考,反而到了这偏远地方。”

    “呃……”这让徐清怎么回答,他只回到:“我我我,书读得尚浅,不敢与天下才子共争。”

    众人不由一哂,读书人讲一个凌云志,连争一争的勇气都没有,那必是一点本事没有的人。

    陈翊立也道:“野草傍芝兰,黄叶飘玉树。”

    野草自然是徐清这种不求上进的,芝兰则是上官仪那种年轻有为的。

    徐清却装作不知,行为举止也愈加不敢落于下风,行礼道:“久闻吴中出名士,幸会,幸会。”

    那些书生本来就傲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