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

第552部分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552部分

小说: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琮撤后,本以为于禁军大概是遭了张飞的埋伏,哪知,待全琮赶到张飞伏兵地点,却不见一兵一卒,反而听到营寨那里喊杀声震天动地,顿时脸色剧变,惊呼喝道:“莫非那于禁袭击了我军大寨?”

全琮念头一起。顿时只觉浑身肉颤,不祥的预感笼罩而来。急忙引兵望山上营寨赶去。

与此同时,程昱正竭斯底里地不断喝叫,指挥兵马作战,此下吴兵虽抵住了魏军的攻势,但其兵马却耗损极快,如此正中程昱的下怀。

眼见吴兵的人马不断死去,程昱只觉扬眉吐气,仿佛已看见了胜利的曙光,少顷,忽有数员轻骑赶来,急与程昱报道:“回禀程公,山下西南方向有一部吴兵正望此处赶来!”

程昱一听,凌厉阴鸷的眼眸刹地一瞪,当机立断,速与旁侧几员将校吩咐道:“速听我号令,教弓弩手从两翼徐徐突进,但听号令一起,乱箭射之,前军人马立即趁乱撤去!”

程昱号令下落,那数员将校领命,不一时,魏兵弓弩手从两翼突前,诸葛亮看得,猜出魏兵欲要撤去,当即精神一震,连忙令军士擂鼓作响,示意全军掩杀。

吴兵听令,立马汹涌杀去,而此时,魏兵军内随着数员将校令声落下,乱箭齐射,于禁速速勒马一转,下令撤军。

连番乱箭后,吴兵盛势扑杀过来,不过前番恶战连连,气力不济,混杀一阵,擒杀了千余魏兵,便无力再追。

而就在魏兵撤远去时,全琮终于引兵赶到,全琮飞马突入,见寨里寨外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死伤之多,足有将近二万人之众!

全琮看得触目惊心,反应过来时,状若癫疯,就欲引兵下山掩杀,诸葛亮还有一众吴将连忙劝阻,后来全琮又听闻陆逊中箭受伤,方才压住了那狂暴的杀意,急去看望陆逊。

却说于禁将大部兵马撤回临远,遂又马不停蹄地望邓艾军那处赶去,于禁策马冲了数里,忽然程昱策马赶来,在后叫住了于禁。

于禁猛地勒住马匹,回首望去,见是程昱,不禁眉头一皱,以为他是来耀武扬威,暗讽自己先前优柔寡断。

不过于禁却是想错了,程昱骑马赶到于禁身后,急急而道:“昱可否与文则一同前往?好向士载还有一众将士道明事实!”

于禁闻言,神色一怔,然后深深地看了程昱一眼,沉声说道:“想必此下文则还有其麾下将士怒怨正盛,程公若去,还需谨慎说话!”

程昱重重颔首,两人引着数千轻骑望西南山林赶去,待于禁赶到邓艾营寨时,已是黄昏时分,四周尸体横迭,浓烈的血腥味道扑鼻而来,可见不久前那场厮杀是何等的激烈。

忽然,一道怒喝声起,只见夕阳之下,陈离引着数十兵士策马赶来,“来者何人?”

于禁听了,神色一凝,长叹一声后,扯声应道:“某乃于禁!!!”

于禁一报名号,四周顿时连起惊呼、怒喝声,陈离面色刹地变得狰狞,咬牙切齿地一字一字说道,“于!禁?!”

对于陈离还有一众兵士的冒犯,于禁并无生怨,不过其麾下心腹将校却是不容如此,纷纷怒声喝叱。

于禁把手一摆,反而带着几分愧疚之色向陈离应道:“正是陈某,此中大有缘由,不知邓将军何在?于某自会与之道说!”

“于禁,你分明告说与我必会发援军来接应,可我等在与吴贼拼杀之时,却为何迟迟不见你麾下兵马来救,你到底有何居心?”

陈离却不理会,满脸凶煞地向于禁当头捧喝,陈离本乃夏侯渊心腹爱将,自夏侯渊死去,夏侯渊的旧部便隐隐以陈离马首是瞻。

至于邓艾之所以能统率此军,正因陈离自知才不如邓艾,有意相让,邓艾得到了陈离的大力支持,方能将夏侯渊的旧部凝聚起来。

而陈离素来将军中无论将校、兵卒,皆视若骨肉兄弟,而在一众兄弟的心目当中,陈离一直担当淳朴豪爽的老大哥角色。

此番陈离误信于禁所言,使得近六、七千兄弟枉死,陈离可谓是心如刀割,愧疚难当,若非此下局势未稳,只怕会以命赔罪!

第七百一十五章战后安抚

于禁看到陈离眼中的悲痛之色,内疚不已,之前准备好的说辞,却如何也说不出来。

因为此时此刻,无论他如何道说,那些枉死的兵卒亦绝不可能复生,这又如何消去陈离等人镂刻于心的悲恨呢?

就在这时,程昱急忙下马,作揖向陈离重重一拜,然后说道:“此事与于将军无关,乃是程某所出计策,于将军一直蒙在鼓里,到了后来于将军已无选择,不得不以大局为重!”

陈离听言,顿时面色勃然大变,咬牙切齿地,一挺铁枪,纵马就冲,“程昱,我杀了你!!!”

陈离状若疯狂,再也顾不得军纪法度,眼下只想将程昱这罪魁祸首,刺死于枪下,为那些枉死的兄弟复仇!

陈离忽然发作,就连于禁也并有无料及,眼看陈离将要杀到,关键时刻,忽然一声厉喝骤起,“陈武定,住手!!!”

‘铮’的一声脆响,陈离刺出的铁枪,赫然停在半空,陈离满脸凶戾之状,程昱望着那发着阵阵寒光的枪刃,不禁浑身抖颤,牙关打颤。

不过,饶是如此,程昱仍就未有退却,程昱并非不怕死,反而他极为惜命,之所以如此,全因他明白,此时此刻,他站着绝对比退后更要稳当。

此下,尚能将陈离从将近崩溃的怒火中喝住的,也只有邓艾一人,邓艾在两员兵士搀扶下,走了过来。

于禁不禁投眼望去,只见邓艾满脸煞白。身上铠甲满目苍夷。伤口无数。战袍被染得血红。

邓艾强打精神,他昏厥了将近三个时辰,不过却被噩梦惊醒,起来时还不忘嘶声喊杀。

此下邓艾恢复了不少气力,走前一步,向于禁微微作礼,于禁见得,连忙回礼。欲言又止,却听邓艾先是向程昱说道。

“程公之名,我曾听师傅经常提起,师傅曾言程公才智之高,绝不逊色于他,想必程公此举,必有因由,还请程公道明一二!”

邓艾的语气甚是冷漠,听不出有任何情绪的波动,程昱面色一紧。在陈离枪刃的威迫之下,当即将前事一一细说。其中因由更细心分析。

程昱说罢,邓艾甚为痛苦地闭上双眸,仿佛带着无尽的沧桑叹了一声,他跟随郭嘉参与征吴大战方才一年,却令他宛如渡过了数十载光阴。

“陈武定,放下兵器,快给程公赔罪!”不知过了多久,在一片死寂之下,邓艾缓缓地睁开双眸,忽然向陈离说道。

陈离仿佛憋着滔天的怨恨,死死咬牙,一收枪刃,但嘴巴却如何都张开不得,邓艾见状,也并无相逼,与程昱作揖一拜道:“程公,艾管教无方,陈将军若有得罪,艾替他赔罪,还望程公大人有大量,莫要介怀!”

邓艾此言一出,四周将士纷纷不忿喝起,邓艾面色勃然大变,扯声喝道:“不得放肆,夏侯将军一生忠义为国,若尚在人世,此时亦会以大局为重!”

大局为重四字,邓艾有意重重而道,霎时间,那一阵阵怒喝声,顿而消止,程昱看在眼里,眼内连闪异光,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不过,程昱很快便回过神来,连忙赔罪一番,又以好言安抚,但陈离等将只恨不得将程昱碎尸万段,又怎会领程昱的情。

于禁见状,叹了一声,也一同赔罪、相劝,少时,夜色渐渐降临,邓艾神色一凝,与于禁言道:“于将军无需多言,此中大义,艾已领会,眼下夜幕降临,我军将士连日远途跋涉,又恶战一番,正需歇息!”

“幸赖程公之妙甚妙,时今掎角之势已无必要,还望于将军引我等部众到临远城内歇息,以图后事!”

邓艾话中有话,程昱听了暗暗叫苦,于禁亦不好再劝,遂一拨马匹,引邓艾等一众将士赶回临远城内。

于此,在程昱计谋之下,魏、吴两军皆折耗惨重,陆逊军折了近一万二千余兵马,而于禁、邓艾两军加起来,却足有一万五千余人。

不过饶是如此,两军此下兵力相差,却更为悬殊,陆逊只剩下不到八千兵力,其中更有不少伤兵,而于禁邓艾两军加起来,却足有二万五千余兵力,纵然除去二千余伤兵,亦将近陆逊军三倍兵力。

当夜,在吴军大寨之内,四周一片狼藉,寨内痛哭、惨叫声一片,却是寨内伤兵,诉说丧兄失弟,弃伴亡亲之苦,各各捶胸大哭。

且说,陆逊拔了箭头,幸好箭矢射得不深,并无性命大碍,在陆逊帐内,挤满了军中一众将校,还有诸葛亮和张飞。

陆逊等人听得帐外阵阵哭声、痛呼,全琮大瞪铜铃般的巨目,扯声喝道:“天杀的贼寇,他日我若擒住那于禁、程昱,必啖其肉,饮其血,以为一众战死弟兄复仇!”

全琮话音一落,各将皆有忿忿之色,宛如恶鬼猛兽,陆逊听言,长叹一声,甚为悲怆痛苦地言道。

“贼寇不惜耗折兵马,与我军相拼,如今我军仅有不到八千余人,更兼其中不少伤兵残卒,而贼寇却仍有两万余众,恐怕其稍稍歇养,便会大举来攻,落得此等残局,皆因我思虑不周,实乃有愧于吴王厚望!”

陆逊痛心疾首,似乎已知大祸临头,众将见状,纷纷去劝,却不知不觉中,各恨恨地向诸葛亮投去眼色,尽是怪责之意。

张飞发觉,眉头一皱,环目大瞪,迈前一步,环视一众吴将,众将也毫不畏惧,纷纷怒目而视。

霎时间,帐内气氛火暴,大有一言不合便要大打出手之势,陆逊见了,连忙喝道:“休得放肆,我知你等皆有怨气,但我乃三军统帅,如何抉择,皆由我定,得祸如此,罪在于我!”

陆逊此言一出,众人方才纷纷收回目光,回避张飞的视线,但虽是如此,众人心中怨气却反增无减。

诸葛亮看在眼里,心中连叹不已,此时此刻,这些吴人不思如何解除眼下危境,却去追究谁人之过,又岂有不败之理。

诸葛亮只觉心灰意冷,暗道天意、天意,便拱手一拜,告罪而出,张飞冷哼一声,随之跟去。

诸葛亮刚离去不久,一众吴将纷纷道喝,皆说此乃诸葛亮之过也,当严惩之,陆逊见此,脸色愈来愈是黯淡,叹声连连,遣散众将出帐。

第七百一十六章走或留?

众将纷纷离去,不过却是唯独全琮留了下来,陆逊眉头一皱,仿佛欲将心中的烦闷、怒火倾泻而出,与全琮厉声喝道。

“怎么?莫非子璜也觉得本都督当严惩诸葛亮,以安抚众人之心?哼,到了这般紧要时刻,你等却只知追究他人过错!”

“若是严惩诸葛孔明,能使时下局势好转,本都督绝不会顾念情面,但这根本是于事无补,反而会令诸葛亮等一众残蜀遗臣寒心,使得军心更乱!”

“陆都督教训得是,但琮却并无此意,琮只觉得以时下之势,我军已难有回天之力,我等上下皆以陆都督马首是瞻,陆都督如何抉择,琮定效死赴之!”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此言不虚,全琮虽脾性急躁,但其才智却亦不低,孙权便曾言,若是全琮能沉稳下来,处事从容、笃定,将其学所用,勇谋兼备的话,不失为一员将才。

东吴大变,全琮历经无数恶战、险难磨砺,如今他的脾性大变,亦非当初的莽汉子,全琮话中有话,陆逊听了,面色勃然大变,英眉竖起,眼眸大瞪,压着怒火问道:“子璜,你此乃何意?”

全琮面色肃然,拱手作揖,深深一拜后,与陆逊言道:“琮别无他意,只是时下局势若何,以陆都督之智,如何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