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

第516部分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516部分

小说: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贼见了,必以为我等为了多调拨兵马,故而如此,如此诱之,一旦步骘忍耐不住,欲要发兵烧毁我军辎重,我等便可趁机伏之!”

孙礼计策道出,司马懿眼中刹地迸射出两道精光,放声笑道:“哈哈哈,天下高见,多有相合,德达之计,正合我心中之事也!”

原来司马懿昨晚思索一夜,想到的计策,竟与孙礼之计不谋而合,司马懿对孙礼顿时刮目相看,心中暗道。

“此子察事入微,且韬略不凡,若加以磨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我听闻那郭浪子收了一徒儿,名叫邓艾,乃人中之龙,此子入仕不久,便屡屡立下奇功,如此人杰,竟落入了郭浪子之手,实在教人妒忌不已!”

想到此处,司马懿忽然起了一个念头,遂向各将颁发调令,各将纷纷领命而去,唯独孙礼一人并无接到军令。

半响,帐内只剩下孙礼、司马懿二人,孙礼面容平淡,看上去却是不急,司马懿眉头一皱,沉声问道:“麾下诸将皆愿争先立功,我人人下令,唯独无事与你,你却不见丝毫急色,莫非不欲立功耶?”

孙礼听言,拱手作揖,毕恭毕敬地说道:“祭酒如此安排,必有深意,礼岂敢揣测,随时听候差遣!”

第六百四十七章司马懿收徒

司马懿听了,觉得这孙礼性子侧忍,至少在表面上,能对功绩名利无欲无求,与自己颇为相似,顿时心头更起了几分喜意,遂向其问道:“德达年岁几何?何处之人?”

“回禀祭酒,礼乃幽州涿郡人,今年已二十有三!”孙礼疾言速语,回禀司马懿。

司马懿听了,遂又一一细问孙礼家中境况,听闻孙礼之父,曾在军中入仕,官至校尉,后来染病回乡,不久病逝。

孙礼继承其父遗志,从军入仕,家底清白,可谓是一门烈士,司马懿越听越是心喜,他素来处事圆滑、谨慎,若是这孙礼家底浑浊,他宁愿弃之,亦不愿日后烦事缠身。

司马懿听罢,喜上眉梢,忽然话锋一转,与孙礼言道:“德达,我见你年纪轻轻,为人老练,谦虚有礼,处事不惊,腹中怀有志向,熟通韬略兵法,非池中之物也,我有意收你为徒,不知你可愿否?”

孙礼闻言,脸色一变,心中如若泛起百丈浪花,又惊又喜,可知司马懿家世显赫,且官居军师祭酒,眼下正受陛下曹操器重。

如此人物,竟然能青睐自己,孙礼一时竟反应不过来,陷入一阵狂喜的呆滞,司马懿哈哈一笑,忽然,孙礼双膝一跪,重重叩首,慨然而道:“礼何德何能,幸蒙祭酒如此赏识,愿侍为君父,悉心听教,绝不令祭酒受蒙!”

司马懿听了,亦是大喜,连忙扶起孙礼。从腰间取下一块雕纹精细的羊脂玉。与孙礼言道:“此块宝玉。乃当今陛下所赐,为师此下便赠予你,望你日后学有所成,尽心竭力,为国之栋梁!”

司马懿说罢,便将宝玉塞在了孙礼手中,孙礼浑身激动得颤抖不已,接过宝玉。心中对司马懿感激不尽,涩声而道:“徒儿定当谨遵师傅教诲!”

之后,司马懿与孙礼先简略说了朝廷的局势,毕竟孙礼此下已是司马懿之徒,两人关系不浅。

而司马懿素来支持世子曹丕继承大宝之位,孙礼至此便将打上曹丕一派的身份,而其中程昱、陈群等人,暗里支持的却是曹植。

至于曹彰,因其悍勇,得到朝中以曹仁、夏侯惇、于禁、许褚为首的不少将领支持。孙礼听后,暗暗心惊。原来看似风平浪静的大魏朝廷,暗中却是早分派系,暗涛汹涌。

不过孙礼竟然已认了司马懿为师,除了曹丕之外,自然不会再投于他人,司马懿见孙礼领悟极快,心中更喜。

忽然司马懿面容一紧,神色带着几分肃然凝重之色,与孙礼沉声言道:“德达,有一点你当时刻谨记在心,这大魏朝廷,需得掌控在强者手中,日后若有异变,当谨慎而行,不得恃意而为!”

孙礼闻言,眼中闪现疑惑之色,张口欲止,司马懿面色冷酷,不容置疑而道:“天下纷争已久,需得强主,方可执掌社稷,天子无能,则天下又将乱矣,当今大魏陛下乃是不世雄主,但后继者若何,则需考验!”

孙礼闻言脸色连变,提起当今天子曹操,司马懿眼中不禁露出几分骇色,孙礼看在眼里,将司马懿的吩咐镂刻在心。

一夜过去,当夜,曹彰依照司马懿吩咐,亲自引兵将辎重屯集于西面山头险处,到了次日,吴兵斥候探得,连忙回禀步骘。

步骘听了,神色大变,满脸凝重之色,叹声而道:“看来这司马懿是欲要集聚兵马,硬攻建业城了!”

“右将军此话怎讲?”朱桓闻言,面色一紧,眼中闪过几分茫然之色,凝声问道。

步骘眼中闪过精光,徐徐言道:“魏寇之所以将辎重屯于险处,一来乃是方便调拨兵马,集合兵力,二来则是提防我军前往袭击营寨,烧毁辎重!”

朱桓才智不俗,当下一听,便是醒悟过来,半响,朱桓忽然嗤笑起来,步骘见了,眉头一皱,肃然问道:“休穆为何发笑?”

“桓笑那司马懿空有虚名,不过一无谋之士,不知应变之辈耳!”朱桓面色一凝,双目炯炯有神,嘴角含笑而道。

步骘听了,看朱桓似乎运筹帷幄之中,心头一震,急问道:“休穆何出此言,快与我细细说之!”

朱桓作揖应诺,遂徐徐而道:“司马懿此番有二败,其一,我建业城坚固据险,莫说魏寇两万兵马,纵是十万大军,亦是急切难破,其二,魏寇集聚兵力,以为我军疲于防事,其辎重之处,有险可据,便可无患,却是太过轻视我等耳!”

步骘听得脸色连变,连连颔首,朱桓话锋一转,接话又道:“右将军不必多虑,所谓欺敌者必败,我已是有计,可教魏寇不日便将狼狈而撤,此计如此,魏寇集中兵力,急欲取建业城,彼军狂攻之时,其屯粮之所,必定防备空虚!”

“我等却可教城中壮勇伪装成兵士把守,暗里却教精锐之士,望西门而出,急望其屯粮之所袭击,然后纵火烧之!”

“彼军粮草尽毁,粮草短缺,军心必定大乱,不日便将撤军,我军则蓄势待发,但见彼军撤退,便引城中军民盛势掩杀,必可大获全胜!”

步骘听计,双目刹地变得璀璨绚丽,放声大笑,连道妙计,速教朱桓前往调拨。

可就在朱桓离去不久,步骘脸上笑容缓缓凝聚,忽令左右将士,各引一队斥候前往魏寇屯粮之所打探,毕竟司马懿身居高位,必有不凡之处,步骘不得不谨慎待之。

数日后,魏军整备完毕,司马懿率领诸将各引兵众,声势浩荡,杀向建业城下,城上吴兵,见城下魏兵摆开阵势,旌旗飘扬,刀枪蔽日,威严齐整,顿时纷纷变色。

忽然,魏兵阵内,擂鼓震响,门旗之下,司马懿身穿一袭青色长袍,头戴冠帽,看似温文儒雅,但眼中不时闪烁着赫赫精光,令人不禁心寒。

司马懿骑在一匹黑色大宛马上,双脚一夹,徐徐向建业城前进,吆声喝道:“我乃大魏军师祭酒司马仲达,奉当今天子之命,来取丹阳,你等吴人不知好歹,竟敢拦阻我军于此,还不快快下城投降,否则待我军踏破此城,必将你等一众鼠辈屠尽杀绝!”

第六百四十八章诱之以利

朱桓闻言眉头一皱,心中却是在冷笑不已,手指城下司马懿,扯声喝道:“司马老贼,你休要口出狂言,我等有此坚城可据,就凭你等这不到两万兵力,如何能攻破耶?”

司马懿面色一寒,望向朱桓,扯声喝道:“竖子不知利害,待城破之时,生灵涂炭,悔不及也,速速投降罢!”

朱桓听得,雷霆震怒,立马拽弓拉弦,‘嘭’的一道弓弦声响,一箭如若闪电,望司马懿射去。

司马懿惊呼一声,故作惊慌之态,就在这时,孙礼策马赶来,怒喝而道:“孙德达在此,吴贼休得冷箭伤人!!!”

孙礼话音刚落,坐下马匹风驰电掣般掠过司马懿身前,手中大刀倏然砍出,一声脆响猝起,箭矢当即碎开。

朱桓原本见司马懿如此慌促,还以为此番能够得手,正喜间,却见孙礼猝然杀出,坏他好事,气得怒吼不止,拽弓拉弦,连珠箭赫然射出,三根箭矢并排一线。

孙礼双眸瞪起,英眉一竖,怒声大喝,浑身气势迸发,大刀连动,连珠箭尽破,朱桓见状,不禁露出一阵骇色,暗道这孙礼武艺不俗,非是等闲之辈。

孙礼护着司马懿退回阵内,司马懿怒不可及,下令攻城,霎时间,擂鼓声轰然震起,魏兵嘶声喊杀,一架架云梯车、冲车望建业城拥了过去。

同时,又有六架庞大无比的霹雳车,左右各三架,摆成一列。数十兵士各做准备。渐渐地。前头数千魏兵,各个如野兽猛禽,已遽然杀到城下。

朱桓临危不惊,一声令下,城上箭雨狂射而落,城下魏兵见状,纷纷执起刀盾抵挡,冲势顿止。

司马懿看得眼切。急教霹雳车发射巨石,以作掩护,随着司马懿号令下落,一阵阵宛如霹雳般骤声暴起,六颗巨石冲天而飞,坠落向建业城。

吴兵见状,无不大惊,纷纷躲避,随即只听到轰鸣连震,一片片风尘冲天。城上各处颇为混乱,惨叫不绝。

“声如霹雳。可发飞石,威力浩大,那定是霹雳车无疑!”朱桓眼神寒冽,望着城外那六架霹雳车,心中腹诽,立即下令教各部人马提防飞石砸来,然后各整阵势,提备城下魏兵进攻。

曹彰引兵突进,下令兵士运土填河,一架架云梯车、冲车渐渐驶来,朱桓则在城上统率,一一调拨,吴兵据城而守,各起反击。

司马懿在后方大阵,凝神观望,见朱桓指挥有条不紊,微起惊色,喃喃而道:“看来这朱桓亦非等闲之辈,有此人把守建业,若无奇策应之,恐怕未有半月时日,即便耗费数万兵马,亦难以攻破!”

城上城下各施其法,厮杀激烈,震得地动山摇,建业百姓纷纷前来助战,战事胶着,一时间难分胜负。

直到晌午时分,魏兵伤亡惨重,近有数千人战死,可建业城仍旧坚固无比,不见被攻破的迹象。

司马懿忽然下令,魏兵迅速退去,就在城外七八里外歇息整备,朱桓等将厮杀许久,皆已疲惫,见魏兵撤去,也各去歇息。

半个时辰后,朱桓来见步骘,拱手请命道:“魏寇决意攻城,来势汹汹,右将军何不速发号令,趁此时候,袭击彼军屯粮之所?”

步骘听言,神色一沉,这数日斥候打探,发觉魏寇屯粮之所四处皆无伏兵,步骘先前颇有疑惑。

但此下却又见魏寇进攻急切,以为司马懿果真急功近利,当下无疑,颔首而道:“眼下正是大好时机,休穆你速速起兵,此番事关重大,不可有丝毫疏忽,只可胜不许败!”

朱桓闻言,双眸精光大盛,慨然拱手喝道:“末将必不辜负右将军之厚望!”

于是朱桓领命退下,迅速暗中征集城内精锐,共两千壮士,各备良马,趁着魏军人马皆在东门歇息,隐秘从西门而出,潜出城外,望魏军屯粮之所进发。

就在朱桓领军刚出建业城不久,猝然间擂鼓声大作,一阵阵喊杀声汹涌暴起,魏军又来攻打建业城。

朱桓听着那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面色冷酷,心头一紧,连忙催促兵马加紧行程。

时值黄昏,日落西山,在魏军屯粮之所外,朱桓引兵杀至,遥遥看到里头仅有数百兵士把守,守备空虚。

看来这把守辎重的魏将,是料定吴兵疲于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