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容易受到攻击;进行鱼雷攻击的军舰或飞机大部分损失都是在这个阶段。而鱼雷又确实是种很有效的武器;就算是无畏舰;挨上几条也要跪;所以文总就直接上制导鱼雷了。
“鱼雷党”心目中的【珠海级】是能一次打出十几枚重型反舰鱼雷的重雷装驱逐舰;再配合已经定型的先进鱼雷;绝对就是大杀器。在舰队决战时;十几艘驱逐舰高速冲向敌军战列线;一口气打出百多条先进鱼雷;保证对方的主力舰就算不死也要半残。这画面;他们想想都酸爽无比……
除了这三类意见;还有“高速党”和“航程党”的争论。前者希望【珠海级】能快点快点再快点;成为给力的决战突击兵器。而后者就要求【珠海级】拥有大航程;良好的适航性的居住性;可以在海上长期巡航。这是把【珠海级】当巡洋舰用了。
此外还有一些奇葩的脑洞提议;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在之前;【珠海级】的图纸就被军方大佬们来回折腾;这边通过了那边通不过;那边满意了这边又不于了。可要是都满足他们要求;【珠海级】的排水量就得大大超标;别说26吨拿不下来;恐怕66吨都打不住。把一帮设计师搞得都要哭了;图纸都改了
在文总知道【珠海级】迟迟无法定型后;就怒了。把一帮军方大佬们找来劈头盖脑的好一顿臭骂;勒令他们必须在八月之前搞定。
按文总的说法就是:“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驱逐舰是多面手;但不是万灵丹。目前这种驱逐舰就是伴随舰队作战的;不必要的功能通通砍了;八月之前必须完成定型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来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至于其他的要求怎么满足;真是笨;我们又不是只造一种驱逐舰”
最终在文总的于预下;【珠海级】又回到了最初的设计——“通用型舰队驱逐舰”。它的主要数据是:水线长20米;宽2米;吃水4l米;标排2100吨;满排6吨;长艏楼船型。动力系统是4台新型中速柴油机;26轴马力;双轴驱动;最大航速3节;巡航速度15节;最大航程36海里。武备为6座单装13um0倍径炮;…座双联40mm6倍径高平两用炮;4座双联2mm机关炮;6座双联2mm高射机枪;2座4联6umm鱼雷发射管。定员180预算造价20万元。
因为是驱逐舰;所以装甲很弱;只有司令塔和主炮塔有1020毫米的装甲。
许维高兴的问道:“哦;什么时候开工?预定建造多少?”
同事答道:“听说下周就开工其实材料什么的准备好了;现在设计定型;就能赶到b月底开工。听说中央催得很紧;我们广船还有武船、马尾、江南四家同时开建;海军这次下了艘的订单;我们广船有勺份额。上级要求要在个月内全部完工;搞不好厂里要三班倒了……”
“太好了”许维拍了下桌子:“不过我们的任务也很紧;现在要抓紧完善【富春江级】的设计;这次会后刘总工说;要我们在9月15日前完成所有设计;由总装和海军组织设计会审。开工时间不能超过今年年底;大家要辛苦一下。”
同事们回答道:“好的;许主任;这个没有问题。【富春江级】轻巡洋舰的设计基本上都完成了;只剩下一些细节需要完善一下;我们再加加班;这个月底就能搞定”
这个时代的国人对于和强国有关的事情是非常热忱的;像许维他们设计院的人都是自愿加班。
其实现在设计院最忙的部门还不是设计室;而是晒图室。要知道;【珠海级】的全套图纸就有七八十吨总;每个生产厂家最少一式四份;加上总装、海军和设计院自己存档的;最少都需要2套图纸;光是图纸就有千多吨;虽然不用一次给完;但也够紧张的。现在如果只靠广船设计院自己的晒图室是根本忙不过来的;所以上级让他们把图纸分解成十几份;分给其他单位的晒图室一起忙。
现在不但一室的设计师在忙;二室(大型民用船舶设计室)也在忙活;不过他们不是忙设计;是在忙着开会分派人手。
孟得国是广船二室主任;他在会上说道:“同志们;从今年开始;军品的任务非常紧张;厂里已经忙不过来了。公司决定;一部分解放轮的生产要外包出去。因为解放轮是我们二室设计的;所以公司要我们二室派人到外包厂家蹲点。那些新厂、小厂经验不足;如果我们不派人指导;很可能要出岔子。”
“主任;分给那些厂?”有人问道。
孟得国答道:“还没确定;不过解放轮虽然比军舰简单得多;但也要有66吨级船坞才能制造。广东这边目前有能力制造解放轮的;也就防城、湛江和联谊这三家。我估计;这三家都要选中;解放轮的需求量很大。中国远程运输公司一家;就订了6艘。”
这里的“解放轮”就是原时空的大名鼎鼎的“自由轮”。因为本位面的中国与外国的贸易量比原时空要大得多;去年单单粮食一项就达到186万吨;对于各类货船的需求极大。前些年星科集团下属的中国远程运输公司虽然也购进了大量货船;但还是远远不够;大部分货物主要都是靠外国商船运输。
随着中国与海外贸易量的疯涨;老是靠外国商船运输也不是办法;成本高不说;还不能培养本国的海员。随后;科社党用飞艇技术和欧洲各国换了一批商船;但这些商船多是二手船;性能较差;规格型号也是乱七八糟;不便统一管理。其实;这也不能怪别人;这个时代的商船就没有什么统一标准;也没有什么系列型号;几乎每艘船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向外国订购新船当然也可以;但是欧洲此时局势紧张;两大集团都在使劲爆军舰;民船的单子基本上都要延期。美国那边倒是没有问题;但只靠他们一家生产力也不够的。
所以科社党在解放南方后;就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标准商船。按照文德嗣的要求;这种船必须采用标准化;适合大量生产;而且建造要迅速;价格要便宜。最符合这些要求;又满足目前生产技术条件的;毫无疑问就是原时空的“自由轮”了。
于是科社党的设计师们就采用了“自由轮”作为原型;并根据目前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最后就成了这种世界上第一款标准商船;由文德嗣亲自命名为“解放轮”。与原型自由轮相比;主要改进的是增加了结构强度;因为自由轮原本就是当成了一次性产品;有结构强度偏低的问题;甚至遇到大浪就会解体。“解放轮”的结构强度就大大提升了;至少不会出现被浪头拍散架的乌龙事件。
尽管经过了一系列魔改;但“解放轮”的造价还是远远比此时同吨位的商船便宜多了。美国船厂的报价是136万美元(大致相当于原时空194l年的210万美元;当时“自由轮”的平均造价是180万美元)。相比它556吨的载重量;这个价格已经非常便宜了;中国的各大海运公司一口气就下了上百条的订单。
原本这些订单都在广船这几家大型国营船厂;但现在这些大厂都要忙军品;很多“解放轮”的单子就要放出来了。
第151章 国庆之前
共和26l年(西元1910年)9月7日;武昌。
没错;从今年9月l日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开始试行“共和纪年”。这个“共和”就是西周的“周召共和”。经过今年几个月的试行;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会在明年正式使用“共和纪年”;原本被称为“公元”的西方纪年则改称“西历”。
原本文德嗣对于纪年历法什么的并不在意;他出于自己方便;直接就使用了在穿越前用惯了的“公元”纪年和历法。但他和星科高层都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对这方面的重视;以及强烈的民族情绪。
在统一之前还好;他在内部采用西元纪年;不会有人说什么;毕竟是*武装嘛;不用俺大清的纪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到了统一之后就不行了;民间对于采用西元纪年反应很强烈。很多人都质疑政府;我们中国那么多的纪年可用;为什么偏偏要用西方的纪年法。这还算客气的;还有比较损的人就直接说:“凭什么要用一个外国私生子的出生年份来决定中国的纪年?”
就连科社党内部的土著高层;如章疯子等人对此也非常介意。前清的那些降将降臣如赵尔丰、锡良等人更是纷纷上书;表示反对。就连最圆滑的袁大头;也写信来劝文德嗣再考虑一下民间意见。
好吧;实事求是的说;民意会成为现在这种样子;也是文德嗣和科社党一手造成的。因为科社党的强势崛起;把中国原本朝着深渊一路冲去的轮子;硬生生的扳了回来;使得中国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文德嗣三下两下的就搞定了满清和北洋;又取得众列强认可并成功修约;取消了所有特权;收回了所有租界和部分租借地。接下来推平了西北分裂势力;又用小白舰队巡游西洋;逼得我大荷兰吐出了万生群岛(纳土纳群岛);还让当地华人自治……
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很提振士气的;让憋屈了几十年的国人大大出了口气。可是民心士气是提升了;可随之而来的就是心气也跟着提升了。原时空红朝建立时的中国;被列强瓜分蹂躏的时间更长;尤其是后来的抗日战争;天朝上国的骄傲被彻底粉碎;所以才能比较容易的接受如纪年在内的一系列西方标准。这样的国人对于快速推行工业化当然是有利的;但也有了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从天朝上国的思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各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崇洋媚外。
在原时空的后世;即使红朝已经很逆天了;但国内还是有一大批的崇洋媚外的;包括一些红党高官也不例外。被很多人诟病的“洋人在国内享受超国民待遇”的事例;就是这种思想的延续。直到混成世界第二;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才开始消失。
可本位面的中国还没有那样惨;当然文德嗣也不会允许再重复原时空那苦逼的命运。也就是说;现在中国人普遍还有着天朝上国的骄傲;这种傲气还没被残酷的遭遇完全打消。所以他们在看到复兴的希望之后;就不想再全盘接受西方的东西了。
在他们看来;像现代科学技术、政治军事制度方面之类的东西;因为中国没有;而事实也证明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国家强盛;所以他们也不会傲慢的拒绝。但纪年、历法这种东西;咱家又不是没有;凭啥要跟着洋鬼子的标准来?
最让文德嗣感到固的是;甚至就连北一辉那几个日本党员也来劝阻;他们声称:“泱泱四千年之中华;何需欧美鬼畜之纪年?”好吧;当时日本确实坚持用他们自己的纪年法。
要说今年上半年最热闹的事情;就是这个历法之争了。在群情汹涌之下;文德嗣也就让步了;他就像全社会征集纪年和历法的方案。要求很简单;既然是共和制;传统君主那种年号当然是不要的。纪年和历法既要简单方便;能够很好的指导工农业生产;也要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也要容易与世界沟通。
这下子可把大伙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各界人士都纷纷下场参与。尤其是那些个文史大师们;无论家养的还是野生的;全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致勃勃的发起了讨论;在各地的报刊上打起笔战。经过三个多月的争吵和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满足了上述要求;又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方案。
这就是现在试行的纪年历法制度——双纪年双历并行制;简称“两双历法”。
以太阳历(公历)作为国历;夏历(汉历、农历)跟在后面。因为大伙也尴尬的发现;夏历确实不适合工业生产和现代社会;最要命的一点就是;它是一种阴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