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商甲天下 >

第70部分

一商甲天下-第70部分

小说: 一商甲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胡惟庸啊胡惟庸,你以为沈从真心帮你吗?他把你推到了丞相的位置上,也能让你登高跌重,等着瞧吧!败给沈从老夫不冤枉,哈哈哈!”刘伯温大笑着,泪水从眼睛里流出来。

    “这就不劳烦您费心了,来人啊,送刘大人去西方极乐世界吧,别耽误了时辰。”胡惟庸说完也离开了。

    随从点头,立刻把毒药给刘伯温灌了下去。

章节目录 122,商船被劫持

    “父皇,胡惟庸明明是骗人的,而且刘伯温大人并没有发疯,你为什么还帮助胡惟庸说话呢,这样是错杀好人呀,您怎么也糊涂了呢。”回到了皇宫,朱标很不满意的冲着朱元璋进言。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以为朕是瞎子什么都不懂吗?实话告诉你,正因为这次是一个绝好的除去刘伯温的机会,所以朕才会纵容胡惟庸这么做。”

    “父皇,刘大人为了大明的江山,可是立下了汗马的功劳,这样的功臣你为何要杀他吗?”朱标气的有点抓狂了,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就这么的被杀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回头对李肖林吩咐了几句,李肖林点头下去了,不一会儿,他就拿了一个长满了荆棘的棍子走了进来。

    “朱标,你拿起这根棍子吧。”朱元璋指着地上的棍子对太子说。

    看着这棍子,朱标眉头一皱:“父皇,这上面长满了荆棘,要怎么样才能拿的起来呢?儿臣做不到。”

    “原来你能看到这棍子上有荆棘啊,朕还以为你眼睛瞎了呢。”朱元璋用鼻子冷哼一声,又命人把荆棘给除掉了说:“你再拿起来试试。”

    这一次,棍子上的荆棘几乎都被去掉了,除了个别比较牢固的还存在。

    太子抓住没有荆棘的那部分,轻轻松松的把棍子拿了起来。

    朱元璋伸手接过棍子继续说:“现在你明白了吧?国家就像是这一根棍子,这些大臣就像是这棍子上面的荆棘,有的荆棘太扎人,有的荆棘不扎人,有的荆棘太牢固,有的荆棘很松垮。”

    “所以,刘伯温绝对就是一根牢固的扎人的荆棘,而胡惟庸则是一根松垮的不扎人的荆棘,你现在明白朕这么做的用意了吧!这都是为了你好。”

    “父皇,即便是为了儿臣好,那也不能够乱杀无辜。”太子朱标虽然也明白了父皇的目的,但是还是不认同朱元璋的办法:“儿臣以为,用仁孝治理天下,照样可以感化人的。”

    “你个小兔崽子。”朱元璋气的把棍子向太子扔了过去:“老子在这里辛辛苦苦的做恶人,让你当好人,你居然还不乐意,你到底还想干什么?”

    朱标躲过了棍子,连忙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李肖林连忙劝说:“陛下,太子刚刚回来,他的身体还很虚弱,你就不要再责备他了。”

    “退下吧,退下吧,退下吧。”朱元璋气的连连挥手。

    朱标磕头后退了出去。

    朱元璋看着大殿只傻眼,自己怎么有这样的儿子呢。

    八角楼这里,沈从也已经得知了刘伯温的离世,心里一阵感慨,却不知道如何说什么,刘伯温真的是一代奇人,却落得了这个下场。

    “老板,胡惟庸大人求见。”利刃推开房门对沈从说。

    沈从看书的手一抖,目光一顿:“去告诉丞相大人,说是我很忙,没有时间见他。对了,再给他带一句话:以后做事必须万分谨慎,否则自求多福。”

    利刃点头就离开了,暗夜看着沈从很疑惑:“老板,胡大人来了,你为何不见他呢?”

    “还敢见他吗?这次他闹的事儿还让人不头疼吗?反正我是怕了,以后没事儿了就不要和他联系的太紧密。”沈从长出一口气,也许大明这里真的即将进入皇权专治的局面了,那么自己的中心也不应该集中在胡惟庸一人身上了。

    转眼间又是来年开春了,距离刘伯温去世也有几个月了,胡惟庸在这段时间可谓是风光无比,大权在握,门外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很多人都想拜入他门下,大量的奇珍异宝更是源源不断的涌入了胡府。

    胡惟庸还算有良心,选择了大量的财宝给沈从送了过来,然而却统统被沈从给拒绝了。

    胡惟庸为此还纳闷了好一阵,不过这股纳闷很快就被大量的财宝给冲没了。

    天气越来越暖和,鸟语花香又一年,沈从站在八角楼看着南京的一切,回到南京已经有多半年多的时间了,也经历了太多,甚至自己亲手把刘伯温送走了,这一切都让沈从觉得南京好阴冷。

    然而更阴冷的事儿还没有绝尽呢?就在沈从发呆的时候,暗夜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

    “老板,大事儿不好了,海参崴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今年下南洋的船被一群海盗给扣押了,现在去向不明。”说着拿出了海参崴传来的信件。

    打开信件读完后,沈从的眉头紧紧的拧在一起破口大骂:“谁TM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劫持劳资的船?”这条航线走了这么久了,为什么会突然好端端的出问题。

    “这,老板,你看会不会是海盗劫持了呢!”暗夜试着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海盗?”沈从跺着步伐仔细的思考着可能劫持船只的人。

    这条航线是从海参崴开始南下,然后在台湾海峡处分割,一波去日本,一波下南洋,那么对方应该就是在台湾附近的海岛上出手劫持了船只。

    沈从脑子快速搜索历史,认真的寻找着可能活跃在这附近的力量。

    首先沈从就把矛头指向了倭寇,此时此刻日本正是南北朝时代(前文讲过),很多日本人因为无家可归或者战争威胁而出走海外开始打劫商船。

    可是倭寇的力量应该没有这么的强大啊,因为沈从清楚虽然倭寇相当于是东南沿海的武装走私集团,但是其主力是东南沿海的渔民等,毕竟渔民距离家乡很近,倭人不过只占一到二成,说的难听点不过是雇佣兵而已,那么这次劫持商船是不是自己国人劫持的呢!

    沈从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毕竟明朝如今实行罢市舶、严海禁政策,而大规模禁海等于是断了沿海渔民的出路,而渔民失船与农民失地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渔民就铤而走险和日本人勾结,进而就造成明朝初期的倭寇灾难。

    那么这些渔民听谁的呢?想到这里,沈从快速搜索出了一段历史信息。

    当初张士诚等人失败后,他们的部下纷纷退出大陆远走海外,那么这些渔民是不是受到了他们的组织进而和倭寇勾结呢?

章节目录 123,钱财同样能让官员俯首称臣

    假如真的是听这些人的话,那么这些人为什么放着其他船不劫持,却偏偏要劫持自己的船呢?

    莫非他们是准备逼迫自己现身吗?

    “暗夜,你立刻把沈家的人召集起来。”沈从心里有了计较,立刻对暗夜吩咐一声。

    暗夜答应一声立刻就离开了,不大一会儿的功夫所有人都在密室里聚集起来了。

    “现在沈家的商船在沿海被一股不明势力给劫持了,你们在座的也都是行走天下的大商人了,那么你们都清楚活跃在东南沿海的势力吗?”虽然沈从心里有了猜测,但是自己也仅仅是结合了历史进行的分析而已,具体是什么样子,还得问这些长年行走大江南北的人。

    众人听完这些消息之后也都是,议论纷纷,不一会儿了就派出了一个代表来禀报此事。

    “老板,据我们所知,活跃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力量主要就是当初败退中原的张士诚的部下,从日本远道而来的倭寇以及当地渔民,当然也不排除官府偷偷参与此事。”

    “奥?一些官府人员也偷偷参与此事,这倒是有趣的很了。”沈从冷笑一声说。

    “是啊,沿海的地区由于地方偏远,因此朝廷很难照顾到,所以当地官府的生活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常常向大商人借取一些钱财,不过嘴上说是借取,实际上是拿了之后根本就不会还的,不过他们倒也是挺有人性的,拿了钱财也是替人办事的。”

    听到这里,沈从一下子来了兴趣:“那听你的口气就是这些官员只要给钱,他们就会办事是吗,那这海禁政策似乎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呀。”

    “是的,海禁政策虽然是皇帝陛下亲自颁布的,但是当地官府的生活却是最重要的,他们为了钱财就铤而走险的放一些人出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听到这里,沈从一拍板:“既然如此,那么你就先去接触一下这些官府,随后我就会赶到,到时候就借助官方的力量把这个船只给找回来吧,顺便咱们也摸索清楚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捣鬼,最好把他给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是,老板。”几人点头答应。

    ………………

    一个多月后的福建官府衙门张灯结彩,当地太守统领大小官员门外列队,翘首以待。

    “李先生,大老板什么时候到呢?”太守焦急的问,生怕大老板不来。

    这位李先生微微一笑说:“大人放心,老板这个人做事情很讲究信用的,他说今天来,那么他一定就会来的,我们只要安心等待就是了。”

    “李先生,到时候你可要替下官在大老板面前多多美言,记得让大老板能够给本官府多多发放一些银钱。”太守满心欢喜,连忙陪笑脸说。

    李先生哈哈一笑:“大人真是客气了,我们都是多年的交情了,这点事情草民一定会给您办到的,只是大老板他来这里是有事相求的,到时候太守大人办事可要稍微得心应手一点,兴许老板他高兴了还会多加钱呢。”

    “一定一定,这是下官的分内事。”太守连忙点头答应。

    在二人说话之间一辆马车徐徐到来,马车周围七人骑马紧紧的护住,防止有歹徒靠近。

    “老板来了。”李先生连忙冲着太守说道。

    太守一听,当下三步并作两步抢先上前亲自揭开了车帘:“大老板,你终于来了,下官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很是高兴啊。”

    沈从看着太守亲自迎接,不由得一愣,这是怎么回事呢?官员对自己行礼?

    “大人,您真是客气了,草民只是一介商人,怎么敢劳烦大人亲自等候呢。”

    太守连忙摇头:“不不不,下官多年来承蒙大老板的照顾,生活才得以过得殷实,如果没有老板钱财的支持,恐怕下官早就得饿死。”

    “大人言重了。”听到这里沈从也明白了一点,看来在金钱面前,他们也不得不低头。

    试想,官员当官不就是为了能够过一个殷实的日子吗?可是此时此刻的洪武年间,朱元璋严查贪官污吏,所以官员的日子过得都比较辛苦一点,俸禄比较少,再加上又没有额外的收入,所以这种清苦的生活他们又怎么受得了呢。

    “大老板,我们进去说话吧,下官已经准备了酒菜,您这一路上也非常的辛苦,我们进去好好聊一聊。”太守殷勤的对沈从说。

    沈从点点头,跟着太守踏入了官府,其他大小官员也都卑躬屈膝迎接着,这架势可不比皇帝的架势小。

    酒过三巡,沈从首先打开了话匣子:“太守大人,草民这一次前来贵府是有要事请求的,如果太守大人能够帮助草民,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