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6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陈德兴有一大堆嫡子不同,陈德芳只有一个嫡子(还有一个庶子),是天道元年出生的陈长楚,今年只有八岁,却已经封了太孙。是英王王位的第二继承人——陈淮清虽然有三十几个儿子,但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让自己的庶子当王位的第二继承人……因为他知道陈德兴不会同意!
“楚儿当然不用发愁了,”陈德芳苦笑着摇头,陈长楚是安丰陈家的长子嫡孙,地位牢靠的很。“我说的是博儿,他连玉牒都没有入呢。”
陈博,不是陈长博!也就是说陈淮清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孙子,是大英王室的一员。
陈德兴缓缓摇头:“老头子有点固执,不过也没关系,朕把博儿列入大明的玉牒就是了。”
收养兄弟或堂兄弟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庶子是符合《陈礼》规定的,但必须要经过嫡母的书面同意。
而且一入族谱成为庶子就有相应的权力和义务——就是说,陈博如果成为陈德兴的庶子,就有可能继承大明皇位!他对大明皇位的权力,将高于陈德兴所有的女儿。
不过考虑到李翠仙的生育能力,和她生下的孩子个个都是非常健康的“小金刚”,陈博染指皇位的可能性是基本不存在的。
所以陈德兴知道,自己那个小算盘打得超级精明的李翠仙是绝对不会反对此事的。而且她还会视这位陈长博为己出……因为,陈德芳在把庶子过继给陈德兴之后,家里就只有一根独苗了。
万一陈长楚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么继承英王大位的人,要么是陈德芳的女儿,但这只是理论上可能,实际上很难服众(陈德芳的庶弟们不服)。要么陈德芳就只能收养自己的侄子或堂侄子,那么陈德兴和李翠仙所生的儿子就是首选了——大明圣人的嫡子,大明帝国的亲王,成为英王继承人还有谁敢不服?
现在收养陈博,就是替自己的儿子入主华氏城菩提宫留了一条通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陈德芳兴奋地冲弟弟拱拱手,“二哥儿,你可替愚兄解决了个大难题!”
其实是两个大难题,一个是陈长博的出路;第二个切断了陈淮清的庶子入主菩提宫的可能——即便陈长楚不在了,陈德芳也能收养陈德兴的儿子,而不是让庶弟当自己的继承人。
陈德兴一摆手:“这事儿是小事,你我是亲兄弟,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一个大明亲王总是要封的,将来若有机会还可以让他去当国王。唔,就在明洲找个地盘吧……黄智深前一阵子给朕上折子,说他的封国东面还有个大岛,被大西洋舰队命名为新台湾岛,岛上有隶属于大西洋舰队的农场和牧场,由土著奴隶在那里劳动。发展的似乎不错,不如就给博儿当封国吧。”
新台湾岛就是另一个时空海地和多米尼加所在的西班牙岛。因为地理位置正好处在澳门到明洲的航道上,就被大西洋舰队占领下来做基地了。岛上的土著也倒了霉,被大西洋舰队派出的海军陆战队抓起来为奴!不是在种地养牛,就是在岛上盖房子,苦得不得了。而且早晚还会被传上可怕的天花……
不过一个舰队占领一座几万平方公里的岛屿,还堂而皇之行驶民政权力,而且最近还有不少嫁给了舰队官兵当老婆的白人女子带着孩子移居到了那里。总归有些不大对头,所以是时候给那里安排一个君主了。
陈德芳却只是摇头,“能让博儿得个身份,愚兄已经非常知足了,焉敢奢望明洲之土?”他顿了顿,又道,“其实愚兄早就和古迪特商量过博儿的将来。既然天竺这里没有他的位置,愚兄就想让他去非洲开创一番天地。”
去非洲?陈德兴愣了愣,去埃及当法老?陆虎也在折子上提了,想去埃及……
陈德芳语调平稳,侃侃而谈:“古迪特是非洲之人,博儿也是半个非洲人,自然该去非洲开疆辟土。至于具体的地盘,愚兄看西非的马里就不错。那里可号称是黄金之国啊!”
陈德兴缓缓点头,没有说话儿。
在他看来,非洲就是北非和南非有点价值,前者靠近地中海,如今是天方教文明的中心,自古以来就挺发达的。后者主要是草原地形,气温也比较低,不是瘴痢之地,比较适合发展农业牧业,而且人口稀少——仿佛也不是曼德拉的祖宗,而是一种黄肤色的土著,落后的不像话,看上去很容易消……灭!另外,南非仿佛还是个盛产黄金的好地方!这块地盘,陈德兴是打算弄到手的。
至于黑蜀黍们盘踞的西非、东非,都是蛮荒之地,而且还是气候炎热潮湿,各种疾病瘟疫泛滥的地盘。除了沿海和靠近撒哈拉沙漠的干旱地带能住人,别的地方仿佛都不适合汉人居住。陈德芳也不知道吃错什么药,想让他的儿子去那里为王。不过,这事儿也没什么不行的,随他去吧……
第864章 石油之王
“圣人,朱四九麾下,是分为清八旗系统和明军系统的。清八旗一系,是模仿咱们早先用来整合辽东各种鞑子的八旗制度而建。所统辖的主要也是西域、蒙古的各种鞑子,约占八成。另外两成都是朱四九的门客和火枪师的战士军官。而各旗的头领人物,都是由朱四九的汉人门客出任。现在,清八旗的人数约有六万,是包括妇孺老弱,青壮能战之士,在四万上下。明军系统则是西军的六个师,大部分的官兵都是被朱四九蒙蔽,其实还是圣人的忠臣。只要圣人一道圣旨就能解除朱四九对这六个师的掌握了……”
陆虎一脸愤恨的在信度堡内陈德兴的行宫里面,咬牙切齿的和陈德兴说着朱四九那边的情况。他比陈德兴早到了不少时间。除了帮着李庭芝对付信度河流域的天方教部落武装,就在搜集波斯那边的情报。
但是陈德兴还是听得有点无趣,关于朱四九那边的事情,早就有暗探局和大义教官司(直属陈德兴)的官员向他报告过了。陆虎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陆虎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了。但是看着陆虎说得那么认真,他也只有一脸严肃的听着。
其实他的心思却早就飞到了波斯湾内了。无论怎么对付朱四九,都得先拿下波斯湾沿岸和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要不然够不大着啊——走俾路支地区也能到波斯,朱四九的奏折就是走俾路支过来的。可是俾路支山地情况复杂,土地贫瘠,人口也非常稀少。根本无法为大军提供后勤支援,至于要千里携粮,那可就太不方便了。
所以西进波斯的路线,也只有走波斯湾的水路。可是波斯湾一带和两河流域,现在都被马木鲁克苏丹的军队控制。如果陈德兴要走那儿去波斯,就得和马木鲁克人发生战争。
打当然是能打赢的,不过陈德兴却不大想把马木鲁克人一下打趴下。道理也很简单,大明在地中海沿岸的投放能力实在有限。西征军和大食军加在一块儿,就是十五六万。如果单纯作战,这些军队足够打垮蒙古人、欧罗巴人和马木鲁克人的联合。
但是要有效统治,这些人也就只能拿住几个关键地区,比如小亚细亚半岛和两河流域……就这点地盘要控制住也已经非常勉强了,再大根本就镇不住了。
所以现在贸然打垮马木鲁克人的后果只有一个,造成大片土地出现权力真空。而权力真空必然会造成大乱和企图填补这个真空的势力出现。
首先大乱对华夏殖民在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建立稳固的统治是不利的。因为华夏殖民者在一百年内的主要任务是增加自己族群的数量,让小亚细亚和两河流域变成华夏人的家园。而不是去征服他们根本控制不了的土地。因此周边地区的混乱局面,只会造成两块华夏殖民地很难从阿拉伯人和埃及人那里获取发展所需的物资,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大量难民涌入。而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小亚细亚和两河的华夏统治者产生出更大的野心,企图趁乱征服整个大食和埃及地区……而这片地区又是天方教的大本营,本土的文化和宗教力量异常强大!
而且谁也不能低估天方教的顽固性和斗争性……他们可不是相信婆罗门教的印度贱民,过着地狱一般的苦日子也不造反,只知道自己种不好,应该吃苦。
如果信奉天道教的汉人处于绝对的数量劣势,再分散开来统治整片很难搞定的土地,后果很可能是汉人被阿拉伯人、波斯人同化!天道教会被天方教战胜!
从长远来看,在小亚细亚和两河稳扎稳打的发展,比贸然统治整片区域更加有利。
而且,大明如果征服了整个大食和埃及地区,那势必会引起基督教和蒙古人的警惕。两方面的战争很可能会结束,转而变成合作关系,共同对抗大明。
到时候,大明就不得不进一步对欧罗巴用兵——征服之后,又得面对没有足够的人口去统治的大难题!哪怕是用百分之十的汉人去统治百分之九十的白人,也必须在短期内向欧洲和西亚还有北非殖民几百万……而这事儿靠帆船海运是根本做不到的!
既然没有办法建立有效的统治,那么征服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无非就是打出一堆附庸国,承认陈德兴是他们的老大,再象征性的送点贡品,献个把美女什么的,最多再加上治外法权和贸易特权什么的。
不过大明就算不去征服欧罗巴、大食和北非,就要不到贡品、美女和各种特权吗?完全可以不战而得到的东西,何必没完没了的发动战争呢?
留着马木鲁克人,让他们和蒙古人、欧罗巴人一起玩一场三国志难道不是更有利的选择吗?
想到这里,陈德兴已经有了主张,这时他发现陆虎早就说完了要说的话,正毕恭毕敬坐在自己对面等着自己的决定呢!
陈德兴沉沉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老虎,在蒙古人灭亡黑衣大食之前,巴格达才是黑衣大食的根本之城。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之地,亦是繁华无比,人口众多。但是巴格达城据说就有一百万人,不亚于咱们的临安城。比之埃及,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才是大食最好的地盘。而且距离大明和天竺也比较近,北面的波斯又被咱们的人控制。另外,那里的人口不多,叫蒙古人屠戮驱赶了总有八成。算是相当干净的,正好方便咱们入主!”
他说到这里,语气突然郑重起来,一字一顿地道:“老虎,你不如就在那里建国吧!”
“圣人要臣,要臣当巴格达之王!?”陆虎容色有些讶异,在埃及建立封国之事,他只是试探性的提出过一次。没有想到陈德兴现在居然把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之地拿出来了!
看着他神色讶异,陈德兴只是淡淡一笑:“怎么?嫌巴格达和巴士拉周遭的地盘不够富庶?”
巴士拉周遭的地盘当然是包括后世那个名叫科威特的土豪国家的全部领土还有沙特阿拉伯东北部的产油区的。不过眼下石油根本不值什么钱,而巴士拉和巴格达一带又被蒙古人狠狠蹂躏过。还真的有点荒芜,和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根本没有办法相比。
陆虎一下灵醒了过来,他只是貌似粗鲁,心思其实还是蛮细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陈德兴的心思,他只是稍稍一想就明白了。
“圣人,您是不是同意四九的奏请了?”
陈德兴点了点头,笑道:“愿意留在小亚细亚的将士,朕会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