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6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行性……如果照此办理,一百年后,小亚细亚半岛上就会有三百万汉人。到时候这个清王国,就会变成大明帝国在欧罗巴最有力的打手!
这可是真正的百年大计!影响甚至可以达到数百年后。朱四九擅自在西域开战固然有谋逆的嫌疑,但是他现在既然还是西军总军将,又封了清国王,就有资格向朝廷提出奏章,请求把西军的部分将士留在小亚细亚——这件事不是谋逆!要想让大明在百年之后继续统治世界,你现在就得舍得下本钱,就得为百年后布局啊!
现在要是不在小亚细亚布局,百年之后要怎么在欧罗巴和地中海发力?单靠香港和澳门两个殖民地管什么用?再说,香港、澳门那边的居民大多是欧罗巴人和明洲土著,汉人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真要有什么状况,也是以欧治欧,实在不大靠谱!
想到这里,这位孙大参谋长就大着胆子提醒道:“大帅……圣人就快到信度堡了。”
“老子知道!老子去去就回,误不了什么事儿!”陆虎瞪了自己的参谋长,口水喷得老远。
孙禄用力摇了摇头,“大帅,朱大将军是在给圣人和陆军参谋部上折子啊!这折子还没有到圣人那里,您就赶去波斯,这不合适吧?”
陆虎闻言一愣,细细一想,仿佛是这么个道理。朱四九这次是给陆军参谋部和陈德兴提出建议。这建议能不能被陈德兴采纳是一回事儿,自己这个代为上呈的大食军总军将都无权扣压朱四九的奏折啊。
朱四九好歹还是藩国国王,还担任着西征军总军将!向陈德兴递折子是人家的权限。陆虎扣住这折子就违规踩线了……
陆虎语气阴沉地道:“折子归折子递,老子自去波斯夺了朱四九的兵权便是,这也是圣人的旨意!”
“大帅,圣人不日就到了。”孙禄摇摇头,“就算您要去波斯,也该先见过圣人,再请一份圣旨……万一圣人赞成让西军将士在小亚细亚安家呢?”
“怎么可能!?那可是圣人的西军!”陆虎一瞪眼珠子。“这不等于把几万儿郎都送给朱四九了?”
孙禄还是摇头:“大帅,咱们大明有的是儿郎,少个几万有甚打禁的?若是能让他们在西域小亚细亚养出三百万汉人,大明就能在将来征服整个欧罗巴!区区几万儿郎,能换来一个欧罗巴,还有什么不值当的?这和朱大将军是否获罪,能不能继续当清国王是两码事情!”
陆虎冷静了一点儿,这个参谋长说的倒也有理。朱四九不靖是一回事儿,将整个小亚细亚汉化是另一回事儿。凭心而论,朱四九的计划是可行的。趁着现在小亚细亚因为多年战乱,人口数量不多,一举将其吞下,再掠夺十万土著白番女子……这小亚细亚白番的人口,必然会因此损失惨重!而汉人则会在今后百年高速增长。
而有了小亚细亚半岛上三百万汉人的支持,汉人在波斯、阿姆河流域或许还有大食半岛上的统治就能安稳。天方教和基督教的势力,就只能被堵在地中海沿岸。蒙古人的那个什么蒙欧帝国,也将长期受到清王国的威慑!
同时,清王国自身,又因为处于华夏世界西进的最前线,可以说是三面受敌,因此必须抱紧大明的大腿。因此也不必担心这个国家会背叛大明……
到时候,大明帝国就随时向欧罗巴投放几十万人的大军了!
“那朱四九怎么办?就这样放过他了?”陆虎自设一问,然后又重重摇头,“这不可能,要是能这样,老子就带着大食军去打埃及,当个埃及法老不比去南明洲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强?”
这话也对啊!朱四九能当小亚细亚的国王,陆虎的功劳也不小凭什么不能当埃及法老?
“未必不行啊。”孙禄笑了笑,说,“大帅见了圣人可以提嘛,埃及法老总要有人当的,给拜伯尔斯那厮统治,还不如让大帅去当法老呢。不过……朱大将军肯定不会落什么好的。”
“真的不会?”陆虎此时却是担忧的语气。倒不是在同情朱四九,而是兔死狐悲。“该不会有杀头灭门之祸吧?”
“这倒不会,”孙禄道,“圣人颁布《陈礼》教化天下,自己不可能不守。朱大将军此次有功亦有过,有功当奖,有过当罚。这才是正道。大明军法中对无令擅自兴兵的处分是非常明确的,如果不造成严重后果,最重就是革去军职、军衔和爵位!”
“革爵?”陆虎一怔,“可是朱四九是国王啊!国王的爵要怎么革?难道要除国吗?”
第863章 强制退休?
国王的爵怎么革?能当国王的都有兵有将有地盘,要革国王的爵会不会引发一场宗主国和藩国的战争?
这的确是个问题!虽然陈德兴是能够轻易把朱四九和他的大清国一起搞掉的。但是他肯定没有办法在不付出重大代价的情况之下,把那些真正有实力的藩国搞掉。
比如这会儿正在陪他下棋的英太子陈德芳背后的英王国就很难搞!不仅因为英王陈淮清是陈德兴的亲老子,还是因为英王国实力不小,一年财入七八千万贯的大国!虽然特等婆罗门的数量不多,但是七八千万贯年入的财力足够可以雇佣到一支大军。
根据陈德芳的报告,陈淮清现在已经意识到那些当了特等婆罗门的老兵不大能打了,所以正准备建立一支雇佣军。这支军队将由特等婆罗门(汉人和汉人后裔)担任军官,士兵则会雇佣天竺的刹帝利种姓的成员和喜马拉雅山区的无种姓山民担当。当然也不排除雇佣大明的汉人担任军官和士兵。按照陈淮清的设想,将来的英军陆军的人数总要维持在二十万左右。装备和编制则参考明军,使用天竺自产的武器和盔甲。而且,还会效仿大明,在华氏城开办军官学校,招收特等婆罗门入学。
一个拥有二十万陆军的国家,哪怕这二十万陆军都是弱兵。但也不是大明帝国可以轻易拿捏的对象!除非英王国明显背叛华夏世界引起了天竺诸华夏国家的公愤,否则大明帝国就很难兴师动众去攻打讨伐。
要打下一个有二十万陆军的大国,投入的陆军总不能少于十万吧?考虑到天竺和大明本土的距离,这一战要投入的成本起码得上亿贯银币!
所以大明帝国对藩国和藩国君王不能太过严厉,不能要求藩国君王绝对忠诚,特别是那些距离遥远,实力又不弱的藩国是不可能牢牢被大明控制住的——要是真能牢牢控制,还成立什么封国?直接派出官僚机构不就得了。
只是那样做的成本,恐怕要比收益大太多了。而且还得冒着殖民地闹独立或是外派官僚机构首领造反的风险……实际上,闹独立不过是早晚之事!
所以大明不能把藩国当成行省,更不能把藩国君王当成一省之督来对待。必须有一套比较柔性,让藩国上下都能够接受的办法。特别不能因为藩国之君个人的过错,把整个藩国都变成敌人。
比如现在的清国王朱四九确有过失,但是陈德兴不能因此把整个清王国都搞垮了。毕竟这个清王国不是朱四九一个人的,是十万西军将士一起打下来的。而且对华夏世界来说,清王国的存在也有巨大的价值。
要牢牢控制欧罗巴、西亚和北非那么辽阔、人口众多、地形和形势都非常复杂的地区,靠香港和澳门两个小小的殖民地是根本不可能的。两个殖民地,撑死了就是驻扎万把大明远征军,再雇佣几万白人军队当打手罢了。
而盘踞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的清王国,现在可以动员出十万钢甲大军,百年之后,发动三十万大军也不在话下!有这样的力量,欧罗巴就是再过五百年也别想翻身!
这个大清国,简直就是华夏世界抵在欧罗巴胸口的一把尖刀!只要能让大清国发展起来,这把刀子随时随地都能扎下去!朱四九的行事再怎么不妥,这件事情做得还是很对的!不仅很对,而且对华夏,对大明都是有大功的。
如果陈德兴因为朱四九擅自用兵,就把大清国的台拆了,那就是礼崩乐坏。因为《陈礼》的最高目标不是维护陈明王朝千秋万代,而是要让华夏统治世界。
所以朱四九现在提出的“染黄”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的方案,是符合《陈礼》的,而且也符合大明帝国的利益。
将西军的几万儿郎安置在小亚细亚其实是一笔对外投资!有了这些种马,百年之后才会有三百万小亚西亚汉人和三十万汉家铁军去威胁欧罗巴大陆。
现在拿出几万人,让欧罗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翻不了身,这笔投资实在是太划算了。划算到了陈德兴都不能拒绝的地步……这样的买卖都不做,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殖民主义吗?
不过,朱四九是一定要惩罚的,否则前线带兵的大将人人效仿。大明帝国的陆军还不散了架?
所以在削减前线主帅权限的同时,陈德兴还是要给予朱四九适当的惩罚——一部《陈礼》不仅是对朱四九这样的藩国君王的限制,同样也是对他们的保护。就是陈德兴也不能对藩国君王滥施惩罚。
可是该给朱四九什么样惩罚合适呢?要不……来个强制隐居,逮回大明去圈禁,让朱四九的儿子小名叫初一的娃娃接班当大清国的“顺治”王?
这仿佛是个办法!不过得给朱初一找个靠得住的摄政王才行……
……
啪的一声儿,棋子轻轻的落在了棋盘上面儿。一副棋局,下成了一团混乱。黑白两色的棋子纠缠在一起,根本看不出什么章法。
和陈德兴对弈的陈德芳,看了看棋盘,又看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陈德兴,苦笑着摇摇头。陪陈大圣人下棋还真是个伤脑筋的差事啊。这位圣人就是个臭棋篓子,还喜欢一边下棋一边思考,有时候简直就是在胡乱下子儿。可是自己也不能三下五除二就把他杀个片甲不留啊——这对陈德芳而言易如反掌,他的围棋下得可是很不错的。但是陈大圣人的面子总还是要顾及的,特别是现在陈德芳和老头子闹变扭,如果没有这个亲弟弟撑腰,自己的太子宝座没准都能让老头子给换掉。
陈德兴这个时候仿佛也发现了乱成一团的棋盘,苦笑道:“朕的棋艺总是不长进,累得大哥跟朕一块儿成臭棋篓子了。”
陈德芳淡淡一笑,语调里面竟然有点难得的讨好声音:“二哥儿,你是以天下为局,下的是天下这盘大棋,愚兄不过是在棋盘上摆弄黑白小道。自得其乐罢了。”
陈德兴失笑:“你现在也是太子了。”他神色淡淡的,似乎又把精神放在了棋局上面儿:“你放着德里一堆事不理,跑了信度堡,该不会就是为了和朕下棋吧?”
陈德芳微笑:“我不还是太子吗?国家大事有咱爹,还有那么多大官。我这太子,现在就是吃喝玩乐……”
陈德兴哈哈一笑:“吃喝玩乐还不好?等你将来当了英国的大王,就知道治理国家有多难了。”
陈德芳苦笑:“现在已经三十多个公爷了,等到我当了大王,英国的国公怕是要上百了……我自己的儿子都不知道往哪儿封呢?”
陈德兴一笑:“你的儿子?楚儿?他不是英太孙吗?将来你做英王的时候他该当太子啊。”
和陈德兴有一大堆嫡子不同,陈德芳只有一个嫡子(还有一个庶子),是天道元年出生的陈长楚,今年只有八岁,却已经封了太孙。是英王王位的第二继承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