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501部分

奸雄天下-第501部分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金帐汗国一体,别儿哥麾下勇士只怕不下二十万!西面的罗斯诸国也都被其征服。而且金帐汗所辖之土辽阔,若战之不利或一走了之。”
  金帐汗国的根底就是个草原行国,打不过还可以跑,又能从西面的罗斯诸国得到补给,战争很容易长期持续不决。
  刘孝元缓缓摇头,“只需摧破萨莱,屠戮钦察草原,给金帐汗一个教训即可。”
  “不灭了金帐汗国?”忽必烈微微皱起了眉头。
  “灭不了的!”刘孝元顿了一下,然后一字一顿地道,“因为有大明存在!大明不会容我灭金帐、吞海都的。大汗若久留钦察,海都必自蒙古而来!说不定……还会有明军跟随!”
  “海都这个叛逆!”忽必烈怒骂一声。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认同了刘孝元的分析。
  海都占据蒙古,又无力南侵汉土,其实就是仰赖大明鼻息。想要摆脱这样的困境,只有一个办法——夺取富庶的三河之地,用三河的财富来养草原。
  所以海都一定会想方设法入侵三河!
  刘孝元接着道:“大汗北击萨莱,旭烈兀一定乐见其成,而大汗可先破萨莱,再和别儿哥议和。”
  先打一顿,再议和!这样金帐汗国至少能消停上几年。
  “然后呢?”忽必烈又问。
  “再和海都议和!”
  “什么!?”忽必烈闻言一愣,险些就从马背上跌下去了。“和海都那个叛逆议和?”
  “是的,”刘孝元点点头,道,“可以割让别失八里、哈密力、阿里麻里和海押立等地。”
  “还要割地!?”忽必烈愣了又愣,“为什么?”
  “自然是为了向西发展!”
  “向西?”忽必烈道,“去哪里?”
  旭烈兀(已经死了)的汗国虽然挡住了忽必烈西进之路,但是从方位上说,伊利汗国是在南方。
  “去叙利亚、去埃及、去弗林。”刘孝元道。
  他现在还在忠实履行陈德兴的嘱托,把忽必烈忽悠成埃及法老!
  “为什么?”忽必烈摇摇头,不大明白。
  “为了避开大明的兵锋!”刘孝元一叹,“陈德兴好大喜功,比之汉武唐玄都大大有过之了,现在又有明洲的黄金白银,又取了江南富庶之土,还用天道教收服了海都。现在他不缺钱,不缺动西,不缺人马,不缺野心,怎么会不发动西征呢?他在天道三经中不是宣称要用华夏之礼教化全天下么?这全天下什么的,他多半够不着。但是汉唐的西域之地,他还是能到达的……这不过是时间问题。因而大汗在三河之地,不过是暂居,将来还是要向西发展的。”
  还是要逃?忽必烈心中郁闷,自己怎么就那么倒霉呢?偏偏跟个颇为灵验的半仙生在同一个时代!其实论心狠手辣,论文治武功,他都不比陈德兴差。可无奈陈德兴是半仙,这可叫人怎么对付?
  “暂居……得多少年?”忽必烈思索着问。听这问题,就知道他预备去当埃及法老了。
  “十年吧,”刘孝元沉默了一下,又道,“中土连年战乱,数十载不息。十年休养总是要的……这就是大汗的机会。”
  “十年?”忽必烈苦笑,十年后他都60岁了,还要再当一回丧家犬,他这一辈子真是时乖命蹇啊!
  ……
  这个时空,因为陈德兴而时乖命蹇的老男人肯定不止忽必烈一人。不久之前当了丹心碧血大忠臣的贾似道算一个,贾似道的姐夫大宋太上皇帝赵昀也算是一个。
  他现在还在洪都城的长寿宫中,而洪都城里的政治气氛,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叫做凄凉。这里居然还没有被明军占领——整个江南西路,现在就是这座孤零零的洪都城还是大宋的,别的地方都归了大明。
  而大宋的官家赵禥,平章军国事江万里,还有重要的文武百官,还有赣勇主力近六万人,还有超过十万人的“义民”,都已经逃之夭夭了。不过留下来陪着赵昀的人还是有的,都是些上了年纪实在走不了的老家伙,各个衙门里面都有一二十号这样的人在维持。
  而赵昀也不管自己是什么太上皇了,一连串的圣旨下去,给留守的老家伙们都封了高官。居然硬凑出了一个百官俱全的朝廷——不过这朝廷也没有啥用,除了一座人心惶惶的洪都城,什么地方都管不着了。
  不过最有意思的事情还发生在赵昀的后宫,那个伴随他多年的红行首唐安安居然修成正果,给封了个太皇贵妃!这事儿要搁过去,真不知道有多少官儿会伏阙上书,不过现在也没有人管了。
  反正这大宋朝就快没有了……哦,也不是没有,大宋还是有的,而且还很有可能变成两个!
  其中一个宋正在慢悠悠的往大理国去呢,现在可能已经到了荆湖南路的什么地方了。而另一个宋,这会儿正浩浩荡荡往洪都而来,由一个女人带领着!
  格局和气派都小的不像话的洪都长寿宫中,太上皇赵昀的气色居然不错——不知道是因为马上要见到宝贝女儿还是因为又掌握“大权”了。
  他正坐在一张软榻上,身边还有一个美人儿唐安安伺候着,手捧着一盏参汤——当然是赵琳儿让人送来的最好的高丽人参,这玩意陈德兴宫里面有很多,不过没有什么人吃。赵琳儿都挑好的让人送去给她爹了。另外还有什么辽东的珍珠,长白山的皮货,东北海里面的海参,各种好东西都成筐成筐的给赵昀送过去。哪怕两国正在交兵,送东西的使者都照样往洪都而去!
  所以……赵昀手中的这碗参汤还加了可可粉……是可可味的参汤!不过比前几天唐安安亲手弄得辣味参汤好喝多了。另外,玉米、土豆、番薯这些明洲“美食”,赵昀都已经品尝过了。
  “太上,太上,”屋子外面这时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是公鸭嗓子的叫喊,这是赵昀的心腹宦官董宋臣来了。“公主殿下已经带着大军到了洪都城外二十里啦!”
  屋子门口一个人影一闪,就看见头发花白,一身内侍装扮的董宋臣满脸欢喜地走了进来,下跪在了赵昀跟前。
  “太上,妾身也给您道喜了。”唐安安也笑盈盈地起身一福道。
  再看赵昀更是笑得嘴都快合不拢了——女儿当王,这事儿别以为赵昀会真心反对!这女儿终究比侄子亲啊,若不是大宋祖制和华夏传统不许,他早就立赵琳儿当皇太女了!
  至于大宋的华夏共主地位被大明取代……这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赵昀早就有了思想准备,在端平入洛惨败后,他就知道大宋江山要完,问题就是完在谁手里,最后能落个什么下场。
  现在看起来,仿佛也不是太坏。


第679章 会有宋灭元吗?
  “快,快,快,准备车马出城,朕要去接琳儿!”
  赵昀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现在已经因为女儿的早逝而悲痛的死掉了。
  而现在,赵琳儿天天锻炼成了女汉子,他老人家有个盼头也就吊着条命。听说女儿要来洪都和他相见,这精神头更是一天好过一天,现在喊话的嗓音都洪亮起来了。
  车马还有上百个殿前诸班直早就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赵琳儿抵达的消息——董宋臣多会办事儿的人,这种小事儿出不了纰漏的。
  洪都城原是江南西路的治所,在江南不算什么,但是和北地那些名城重镇一比,也算是大城,户口数万,人口有十几二十万!工商繁荣,物产富饶。从长寿宫通往城东的长街上,鳞次栉比的都是店铺酒肆。如果不是在战时,这里可是人头攒动,江西一路,甚至还有临近的荆湖南路的货物,包括米粮、茶叶、果干、竹器、木器等等,都在这里交汇,然后通过水路运往各地。
  不过如今,城池之中萧瑟了不少,长街上的店铺大半都上了门板,也没有多少行人。倒是方便了赵昀一行出城,也没有让城内不多的驻军上街去撵走行人。只是叫几个班直在前面开道,不多时就车驾出城。
  城外“包围”的部队是李庭芝的部队,也打着宋国的旗号,不过和城内宋军打的旗帜不一样。是一面绿底红日月旗帜和一面绿底团龙黑字的宋字大旗——大明的国旗是金底红日月,大明的皇朝旗则是金地团龙黑字的明字大旗。而其余华夏诸国,也都是差不多的旗帜,只是颜色不同而已。土豪金是大明专用,宋国则是绿色,唐国是淡黄色而且旗帜上的日月都是白色的。
  李庭芝本人没有出来迎接赵昀,他带人去三十里外接赵琳儿了。赵琳儿抵达的消息,就是他的人报告给董宋臣的。而李庭芝所部的宋军,则是分列在城外官道两侧,严密警戒。
  城外十里已经搭起了彩画牌楼,还有专门供贵宾休息的凉棚。这些都是董宋臣吩咐好的,赵昀到底上了年纪,而且身体不好,不能太过劳累,离城十里就差不多了。凉棚里面,已经有提前赶到的宦官宫女打扫干净,铺了筵席,摆好桌椅,还准备了瓜果小吃和茶水。就让赵昀在此坐等。
  董宋臣则带着几个宦官,袖着手探头探脑的在朝外张望。过了不久,突然当中一个宦官就一蹦老高:“公主殿下的旗号,公主殿下的旗号到啦!”
  一声喊立马就招来了太上皇,赵昀个子不高,伸长了脖子也看不见什么。董宋臣连忙让人挪了把椅子,让赵昀站上去,又递过去一支望远镜。这才让赵昀看见了汉国、周国公主的认旗,还有认旗下面那位穿着钢甲,佩着长刀,骑着骏马的女汉子。女汉子的脸儿,隐约瞧着还真有点像赵琳儿……
  “这是琳儿吗?这是朕的琳儿?”赵昀惊得连声发问,“朕的琳儿怎么会骑马了?”
  一旁的董宋臣笑答道:“公主现在不仅会骑马,还会射箭和击剑呢!”
  “啊!还会射箭!?”赵昀愣了又愣,“我大宋自太祖、太宗之后,就没有出过真会射箭的官家了。”
  大宋嘛,就是那种把自己忽悠瘸了的典型!贵文轻武这种事情本来是拿来哄骗天下英雄的,可是赵官家自己却第一个相信了,历代官家都文弱得很。不过却出了不少明明很文弱却自以为知兵的皇帝……这也是给自己忽悠傻的,相信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鬼话。
  历史上,直到电报发明之前,就没有什么决胜千里的事情。连拿破仑这样的大军事家都是赤膊上阵亲自指挥的。所以想指挥作战的君主,就得如我们的前任乖萝莉,如今的女汉子赵琳儿一样,顶盔贯甲,佩刀骑马和她的军队在一块儿。
  骑在马上的赵琳儿并不知道自己的老爹正站在椅子上拿着望远镜在看自己,她正在和身边的李庭芝在对话。李庭芝现在还是宋臣——他是不二忠臣嘛!不过他的主子已经不是“非礼”官家赵禥,而是未来的宋国女王赵琳儿了。
  现在赵琳儿手中也有了些力量,一个是廖营中、陈宜中等人统率的“君子营”,如今已经改名为宋国陆军上军了。这次跟随赵琳儿来洪都的就是宋上军的一个师,人人都是“君子”。不过这两个多月以来,君子们都吃了大苦,被一帮子士爵天天逼着练这练那的,稍微有点不从,就是皮鞭棒头伺候!整个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哦,也不是有理说不清,而是非常清楚——士爵是贵族,秀才们都平民,本来就低人家一等。而且派来担任教官的士爵都是明军的基层军官,是官!而秀才们现在的身份都是兵,兵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