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波罗探题……那是北条时辅,他亲自出击了!”北条时茂也当过六波罗探题,对平安京的镰仓军情况了如指掌。
他当下就笑道:“镰仓在平安京的武士不多,只有四千人,都是坂东的武者。其中千人是极乐寺流和名越流的家臣,都已追随我投入天道。另外,六波罗探题还有权征召畿内诸国的武士,不过那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召集起来的。现在跟随时辅的应该只有三千坂东武者和几千山城国、近江国的武士。”
“能打赢吗?”大谷觉信关切地问。
北条时茂哈哈一笑:“当然能赢了!我们今日先扎营休息,明日就在水无濑殿以西合战!”
北条时茂和大谷觉信在汉语对话,洪俊奇听着皱眉,提醒道:“北条时辅将三千镰仓军都带出平安京,他就不怕我们间道偷袭平安京吗?”
“间道偷袭?”
北条光时大笑着摇头道:“天道的武士不屑偷袭!吾等当用堂堂之阵击败敌人,然后浩浩荡荡开入平安京!唯有如此,世人方知天道武士之强大!才会匍匐于日月旗下!”
他们也算强大?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军队!
洪俊奇放眼左右,只看见大群累得好像死狗一样的武士,正有气无力的在宿营扎寨。仿佛也没有挖掘壕沟的意思,就只是依着淀川搭建帐篷,再用装运军粮辎重的板车马马虎虎围了半个圈。真不知要遇上夜袭可怎么是好?
如果这样的武装都算强大,这日本国的武力还真是弱到了极处!
这一次要真能拿下平安京,可一定得把握机会,尽快模仿明军训练出一支天道教新军,要不然怎么都不叫人安心……报告已经让小爱带回燕京了,也不知道明王殿下有没有功夫看?
……
“圣人,日本国内,佛家大庙素来是有僧兵的。比睿寺、延历寺的僧兵过去还多此进入平安京制造骚乱。因此大谷主持认为,必须要建立日本天道军,以武力传播天道……”
燕京,天道宫内。蓝衣道姑小爱,正跪坐在大殿中央,向高高端坐在御座之上的陈德兴娓娓阐述着天道教日本大教方的请求。
大殿当中,除了陈德兴之外,所有在燕京的天道使全部列席。所有人都眉头微皱,气氛显得森严压抑。
小爱仿佛也感觉到了异样的气息。她是天道书院天道系的毕业生,又长期跟随在陈德兴身边,自然知道陈德兴对于神权的定位——神权必须服务于政权,服从于君王!
天道教不能凌驾于君王之上!
天道教可以拥有打手,但是不能拥有正规军——挎着大横刀的道人和经过严格训练拥有严密组织的军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哪怕两者的武器装备完全一样,军人也能毫不费劲的把道人给灭了。
在陈德兴看来,天道教只要没有军队,没有地方政权,就只能依附于政权。就如同历史上被沙俄牢牢控制的东正教,被英帝国牢牢控制的圣公会新教,还有被法国政府控制的法国天主教会一样。
虽然影响力巨大,对王权也构成一定制约,但终究无法建立起神权统治。
但是大谷觉信领导下的天道教日本大教方却想越过红线,建立隶属于宗教的军队!
虽然宗教掌握武装是日本的惯例,但是大谷觉信想要的,显然不是一些宗教打手,而是真正的军队!
派去日本的明军参谋团,甚至在大谷觉信的要求下,制定了日本天道军的装备、组织、训练和招募办法。
想利用佐渡岛的黄金充军费,在信奉天道教的下级武士中招募三万五千人,模仿明军编成一个军。
而且这个军不属于未来的日本国王领导,只服从天道教的命令。军中将士,也只向天道教效忠……
在大谷觉信的计划当中,未来日本国,将会变成一个完全由天道教统治的神权国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废除天皇家族的一切权力。
未来的日本,将由天道教日本大教方、大谷家族和北条家族共治。甚至,可以考虑由天道教在日本各地的中小教方代替国司、守护,建立直接的统治!
小爱没有半点隐瞒地将大谷觉信的计划合盘托出,说完以后,就朝陈德兴一拜,然后恭顺地伏在地板上等候圣谕。
既然要建立一个神权国家,那就要绝对服从陈德兴这位神在人间的代表……
在陈大神棍魂归光明天庭之前,天道教日本大教方上下对他,是不会有一丝忤逆违抗的。
但是陈德兴毕竟不是真正的神,他不会永存凡尘。等到他一死,天道教日本大教方的神权,还有谁能制约?
到时候日本的天道教,会成为日本一国真正的主人!而那时的天道教日本大教方还会服从天道使团的命令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天道教的分裂,恐怕就要从日本开始了吧?
陈德兴目光沉沉地在大殿中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首席天道使墨影娘毫无表情的面孔之上。
“墨影娘!你怎么看?”陈德兴用毫无感情的声音发问。
“臣觉得日本大教方的计划有违《陈礼》。”墨影娘回答。
《陈礼》天道唯一篇中,对于天道教的地位和权力有明确的规定:天道教必须服从大明天子,同时各华夏国家的大中小教方主持人,必须经过各国君主批准,而且华夏各国的天道教不得进行反对本国君主和政府的活动。
墨影娘沉默了一下,又道:“但是日本国并非华夏诸国,《陈礼》不适用于日本国。”
第621章 剑和剑鞘
墨影娘的确找到了《陈礼》的漏洞,《陈礼》只能在华夏诸国中强制推行。在华夏之外《陈礼》是可守可不守的。因为“礼”约束的不仅是人,而且还有国家政府,如果国家政府不守礼,个人又如何守礼?
华夏之外的国和政府,根本没有义务守《陈礼》,甚至还有可能采取反华反天道的国策。那么在那些国家中活动的天道徒,又怎么可能完全守礼呢?
墨影娘淡淡地道:“圣人,您创设天道教的目的,也并不全为教化。天道教乃是一手横刀,一手《陈礼》。它既是您教化蛮夷入夏的经,也是您征服蛮夷的出鞘之剑。如今日本国主不愿入华夏,正是需要用剑来征服的时候,如何能将天道之剑装入《陈礼》之鞘呢?”
陈德兴的声音一下凌厉了起来:“只怕出剑易,入鞘难!今日若允许日本天道教违反《陈礼》建立神权国家,来日恐怕难以将《陈礼》推行于日本国了!”
墨影娘的声音也高了起来,直起身子大声道:“圣人是天道教之主,剑柄操在圣人之手,圣人要它入鞘,它就得入鞘,若它不肯,圣人可依照《陈礼》将之镇压!如今,剑还没有斩杀敌寇,更没有到入鞘之时,圣人怎么能怀疑剑会对您不忠呢?”
这个墨影娘的口才真是不错,如果生在后世,去当个律师一定会很成功的。被她这么一说,大殿内的天道使们都纷纷点头。日本大教方现在还没有取得政权,怎么就能断定他们一定会违礼呢?
这不等于推定有罪吗?要是这样对天道教,那天道教以后还怎么做事?
墨影娘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神权之剑一旦见了血,就不会再如以往那样驯服了。陈德兴心下却很明白,日本大教方如今自然顺服,可将来他们掌握了日本国的大权,难道会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乖乖交出来?
他的目光冷冷看着大谷爱。
小爱重重叩首在地,语调无比恭顺:“圣人若不信臣与母亲,就请允许臣切腹以明心迹。”
切腹!倒是足够日本特色。
这个狠话一出,连墨影娘都微微动容。她自问对明王的忠心不比谁差,但是也不愿意因为陈德兴一句话就去死。
陈德兴脸上神色仍然没有放松,沉声道:“小爱,你没有做错什么,孤王只是有些担心……”
不是有些担心,而是非常肯定!一旦日本变成天道教神权国家,日本的天道教团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把权力交还给君主的。这帮日本天道徒,就是披着天道教外衣的武士罢了!
至于陈德兴的怒火,他们自会千方百计的平息,其中或许也包括让小爱切腹谢罪吧?
“圣人,”已经变身大律师的墨影娘再次开口,“日本天道之战已经是箭在弦上,现在日本天道军很可能已经攻入平安京,如果我们不能进一步提供援助,他们很有可能被镰仓幕府剿灭。到时候,天道教和圣人您的威望何存?”
墨影娘的话也有道理,现在日本天道教还是剑,不能装回剑鞘,否则镰仓幕府和北条得宗家就会轻易消除天道教在日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影响……到时候自己怎么办?容忍镰仓和北条得宗,那天道教和大明的威信岂不扫地?
出兵讨伐?取胜容易灭国难,日本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有几百万人口,还有至少二三十万武士。没有十万大军常驻,恐怕很难彻底压服反抗。
现在有日本的天道教武士肯代劳,自己怎么能拒绝?还是先让他们自己打去吧!至于打完以后会不会变成个神权国家……再说吧,一个神权日本,或许也没有什么不好。
陈德兴猛地闭上眼睛,再睁开的时候,已经大喊了一声:“好!”
“……觉信等人在日本国以武布道,孤王不该有所怀疑,为使天道扬于四海,为使华夏教化四方,觉信但有所请,孤王岂能不允?日本天道教大教方可以组建天道军,孤王会让参谋司派员赴日,也会训令军务司行出售精钢、火药给日本天道军,还会让天道圣宫(天道教总坛)出借钱款。”
此时的日本国有佐渡岛黄金,而且历史上还有甲州金和石见银,日本的黄铜产量一度也不低。所以让天道圣宫借钱给日本天道军倒不怕收不回来。
陈德兴又将语气放沉,道:“若是天道军压服日本全境后不愿行《陈礼》,该切腹的也不是小爱你,而是觉信本人!”
小爱再次重重叩首:“臣一定将圣人的话转告家母。”
……
“无所不能,唯有太一!”
这个时候,大谷觉信正在带头呼喊口号,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在将来的什么时候很可能要把性命交给陈德兴,算是日本天道教违礼的代价。
在她想来,利用天道教和大明的支持,取下日本的大权,建立神权和武家联合统治,是完全正确的。不仅是她,她的兄弟姐妹还有儿子(现在都是日本天道教的神棍),还有北条极乐寺流和北条名越流,还有其他加入天道教的日本武士家族的首领们,都认为神武联盟的模式很好。
大谷神家(大谷觉信认为天道教日本大教方主持一职应该由她的后代世袭)和北条武家紧密团结,共同执掌日本的最高权力。然后再按照他们理解的《陈礼》整顿日本,在日本建立起天道朝廷(天道教和国王共治)——天道封臣(包括天道教教方和国司)——天道武士(包括天道教道人和信奉天道教的武士)的三级封建体系。
由此将日本从一个“礼崩乐坏”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秩序井然的神权封建国家……
“无所不能,唯有太一!”
应和的口号声震天动地般的响了起来,而发出这呐喊的,则是已经在水无濑殿南方的平地上展开战阵的三千多天道武士。
他们的阵型也和明军一样,最前排是刀盾手,全都单膝跪地,举着藤条编成的方盾。后面是弓箭手,全都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