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38部分

奸雄天下-第438部分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军阀,其实都是陈德兴瓦解赵宋和蒙古汉军政策的产物——正是因为这些军阀的中立或投靠,才让陈德兴得以直接打击蒙古人的腹心本部,而不是和汉人炮灰军没完没了的厮杀!
  而他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击败忽必烈,取得中原统治权的原因也在于此——蒙古族到底是个小民族,而且忽必烈只控制着其中的一部分,手里面最多有两百余万,这还包括了老弱妇孺,其中能当兵的也就是二三十万。被陈德兴和李璮打死了十来万,忽必烈就扛不住逃走了……如果历史上的蒙宋四十多年的拉锯战,都是蒙古本部人马在前面消耗,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南宋!
  只可惜,宋朝的体制决定了其对军阀的容忍度很低,也就无法拉拢蒙古汉军军头倒戈了。
  而陈德兴的成功,就在于打出复周的旗号,公开提倡封建诸侯,让这些拥兵自重的军头们看到了削藩之外的第二条出路——虽然他们也将信将疑,但是已经足够让他们在天下局势未明的时候保持中立或倾向陈明了。
  现在,大势仿佛已定,是陈德兴履行封建诺言的时候了。是背信削藩,还是封建诸侯,全天下都在观望。
  而在陈德兴给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之前,南宋这堆枯骨,恐怕是不那么容易埋葬掉的……
  而制定《陈礼》,则是陈德兴给出的答案。
  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华夏世界,而不是一个专制王朝。《陈礼》是未来世界的秩序和规范,是区分华夷的意识形态,是华夏世界的灵魂。
  而未来华夏君臣父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则是天下各路军阀豪强还有陈明的士爵贵族们,第一件想搞清楚弄明白的事情。同样也是陈德兴要尽快交出来的答卷。
  汉语拼音可以慢慢制定,但是怎么当君,怎么做臣,必须要尽早讲清楚,才好让大家心里面有个底。
  所以在返回燕京的途中,陈德兴破天荒的没有骑马,而是和赵复、李翠仙一起坐进了一辆四轮马车,一路行军一路讨论商议。
  “孤王的意思,未来华夏的‘君’应该分成天下之君、封君和配君三种……”
  “配君?”李翠仙隐约觉得这个听着有点像“贼配军”的名号是给自己预备的,于是就低声插了句话,“什么是配君?”
  “就是君王之配偶。”
  “配偶?”李翠仙当然知道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这是个古词儿,楚辞里面就有。“大王是指……妾身这样的后妃?”
  “君王之正妻,女王之夫君,都是配君。”陈德兴郑重回答道。
  “女王!?”
  赵复和李翠仙同时惊呼起来。女人,还可以当王?
  陈德兴认真地点点头,道:“女子可以为君王!不过在继承顺序上要低于男子。君王之继,当以嫡长为先,若无嫡子以长子为先,若无子则以嫡长女为先,无嫡女以长女为先,无子女者方能由兄弟、侄子等亲族中人继承王位。”
  “那江山岂不是可以异姓了?”赵复连连摇头。
  陈德兴道:“女王之子女皆随母姓,女王之夫位列配君,同君王之后相同。”他停顿一下,又道,“如今凡夫俗子有万贯家财,有女无子者,是将家产留给侄子还是招赘女婿继承家业?”
  “自然是招女婿,”赵复皱眉,“可是这君王之位……”
  陈德兴想了想,又补充道:“当然,女儿或儿子放弃继承权也是可以的……这事儿是不能强迫的。”
  “这倒也是。”赵复和李翠仙都点点头。
  “君王之位和贵族爵位、平民财产的继承顺序,应该是一致的。”陈德兴认真地道。“而且……皇族、王族之身份,也不能永世传承。未能继承皇位、王位者,男子当两代而终,女子一代而终,其后便不是皇族、王族了。如果不允许女子招夫继承君位,王朝世系就容易断绝。”
  现在还是13世纪,陈明又是封建王朝,宗室子弟肯定有特权,因此就必须控制宗室的数量。赵宋历史上就出现过宗子太多,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后来通过王安石的变法和靖康之变,得以部分解决。
  而后来大明朝一直把宗室当猪养,最后出现了上百万朱元璋的后代,每年耗费大量财物,又大多无所事事,就是堆生孩子机器。
  陈德兴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和“华夏二百国”的王族都变得和朱明宗室一样。因此,他才提出了两代而终。他的兄弟(包括妹妹)、子侄(包括女儿和侄女但不包括外甥女)和孙子(包括孙女,但不包括外孙和外孙女)都是皇族。之后便是普通贵族,再往后就会有人沦为平民百姓,如果自己不努力,也有可能成为穷人!
  “至于寻常贵族,”陈德兴思索着道,“只有一子或一女可以继续爵位和田庄,其余都是平民,也不得荫补做官或封爵。”
  “是不是太严苛了些?”李翠仙秀眉微蹙,低声提醒。
  陈德兴摇摇头,道:“算不得严苛……宗室、贵族子裔的路子本来就多,还可以接受比寻常人更多的教育,从军、从政、从商,都有天然的优势。应该自己奋斗!而且……华夏将有二百国,封爵的机会还会少了?若人人都在大明本土得了爵位、官职,谁肯万里觅封爵呢?”
  在海外建立华夏封国,当然不能只有封国之君,必须要有爪牙走卒,这些没有办法继承爵位的贵族子弟,就是最理想的人选。而且,他们没有办法继承爵位和田庄,作为补偿,他们的父兄一定会尽可能将他们教养成才,再送他们去从军从政或是从商做学问。
  如此,就会在贵族之下,形成一个庞大的精英阶级。这些贵族子弟,也会成为陈明军官和小官吏的重要来源。而且为了给数量众多的无法继承爵位的贵族子弟寻找出路,陈明的士爵贵族集团肯定会倾向于支持对外扩张。
  陈德兴拿起案几上的茶碗,抿了一口李翠仙亲自动手泡的点茶,又往下说道:“配君的责任是帮助君王理政治家,可以陪同君王临朝,在君王出征时摄政,若君王驾崩,太子年幼,配君便是当然的摄政王。而且配君除非与他人通奸,并且得到天下之君、天道使团和贵族议政大会的同意,否则不可更换!”
  说到这里,陈德兴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翠仙一眼。这个女人就是自己的配君,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后,她的地位是相当有保障的。
  李翠仙也深情地望着陈德兴,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陈德兴笑了笑,然后放沉了语气道:“封国之君,同样不可轻易更换或废除,除非背叛华夏投靠胡虏,背叛天道改宗异教,天下之君才可在取得天道使团和贵族议政大会的同意之后,将之废除!”


第598章 咱们不独裁
  “贵族议政大会?”
  赵复又听到一个新词儿,不过这词儿不难理解,仿佛就是由贵族代表济济一堂,商量国家大政。
  “和蒙古人的库里台大会一样么?”李翠仙问。
  库里台大会是蒙古人选举大汗的会议,严格说起来算是大蒙古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不过因为忽必烈的破坏,库里台大会已经名存实亡。同样,大蒙古国也名存实亡了。昔日旭烈兀西征时蒙哥尚在,因此可以让整个蒙古国所有的千户十丁出其二,凑出大军进行远征。而忽必烈现在却不能动员西道诸王的力量,只能靠自己和被他强行吞并的东道宗王的兵力去和陈德兴决战。
  “有点类似,不过不能选王。”陈德兴点点头,道,“咱们大明,将要实行的是贵族民主,封建共和。这国家大事,是不能由孤王这个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得大家伙儿一起讨论商量。西周那个时候就有国人议政之说,只是没有个章程流传下来。”
  其实所有的国家民族都是有民主传统的,这是原始部落流传下来的。只是有些国家民族将这个传统保存到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就成了所谓的民主国家。而有的国家,因为自有国情,走了圣心独裁的路子。
  这独裁、民主,当然也是各有千秋,不能说民主一定比独裁好。但是陈德兴既然选择了回归封建的路线,那就不能不搞民主了。因为民主其实是从封建发展而来的,而独裁则是从集权发展出来的——这也是没有法子啊,因为陈德兴已经知道了中式集权王朝的必然没落,而且他也想不出比宋、明、清三朝更好的专制体制了。
  既然专制没有出路,那陈德兴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走封建民主化的路子了。而且这还是红朝太祖给中国的周期性大乱开出的解决方案,这红朝太祖何等英明?想来是不会错的……
  陈德兴思索着道:“贵族民族和封建共和的大方向,得在《陈礼》里面得到体现。皇帝有多大的权,又要负担什么样的义务;,封君有多大的权,又要负担什么样的义务;贵族有多大的权,又要负担什么样的义务;士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还有各级议会——包括县议会还有府议会……唔,将来还要有路或是省议会,还有国议会和最高的贵族议政大会,它们各自的权有多大,如何决策,议员又如何产生,贵族和士绅又如何产生——他们承担了什么样的义务,所以能够得到相应的权利……等这些原则性的东西,都必须要在《陈礼》里面毫不含糊的讲清楚。
  另外,天道使团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政的。他们又多大的权,管些什么事情,也要在《陈礼》里面说清楚。而且这《陈礼》将来定好后要颁布天下,要印成书本,叫大明和华夏诸国的学童从小学习和牢记!”
  封建民主也要从娃娃抓起,从教育抓起的!要将《陈礼》通过教育灌输到每一个华夏人的思维和灵魂当中!将《陈礼》当中规定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和各个阶级的权利义务,都溶到华夏之人的骨髓里面去。
  或许五年、十年的教育和灌输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只要一直坚持,过个几十年上百年,华夏之人就会将《陈礼》当成他们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传说中的民主传统,也会烙印进华夏子民的灵魂。当然,同时他们还会将自己当成华夏世界和各自国家的主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公民意识!
  民主传统和公民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东西,而它们的起源其实都是人类最原始的民主传统。由原始的民主发展出封建贵族民主,再进一步发展成精英民主,最后则是普遍民主……红朝太祖虽然知道民主的好处和优点,但是他面对一个封建贵族民主已经中断了两千多年,精英民主根本没有出现过的,有浓重专制传统的国家,也只能有心而无力了。
  而陈德兴现在则有机会重塑本源,复兴华夏的封建贵族民主,并且搭建好通往精英民主的道路。至于普遍的民主,最后当然也是会出现的。不过陈德兴现在是不会主动提出,恩赐给什么人民主的……因为民主这事儿也得有个认识的过程。
  首先是帮着打天下的功臣封了爵,可以与国同休,他们和他们的继承人参与分享国家权力是很顺理成章的——天下是大家一起打下来的,大家都是一份的,天下大事当然应该大家伙商量着办。
  而且陈德兴还会在《陈礼》中给功臣的继承人们规定不少义务,不仅要依法纳税,还要接受严格的教育,还要去服兵役,服完兵役还要去照顾老功臣,总之当个士爵也挺不容易的。
  其次是出了血本的士绅,没有他们出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