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03部分

奸雄天下-第403部分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要蒙古人就这样放弃中原的花花江山,显然也是心有不甘的。而且在刚刚过去的夏季,忽必烈又领导着蒙古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第一个胜利是剿灭了巩昌路汪家的谋反!将胆敢背叛大蒙古的汪家万户彻底剿灭!整个巩昌城已经被夷为平地,汪家一族,除了投靠李璮的汪德臣等少数人之外,不是战死就是作为俘虏被押解到了京兆府。汪德臣的弟弟汪良臣现在就被五花大绑,押到了蒙古大汗的宫殿当中,等候发落!
  第二个胜利当然是攻破了顺天路的路城亳州。张柔的第八子张弘略和史天泽的侄子史楫共同领兵守在那里,护着史家和张家的族人。不过现在,张弘略和史楫也已经被捆着送到了大汗的宫殿之中,等候着忽必烈的发落。
  大汗最信任的谋臣,成功的让军事力量强大的北明将进攻矛头暂时转向南方的刘孝元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忽必烈,薛禅汗面色阴沉,似乎只有敌人的鲜血才能抚平他的暴怒,巨大的威压,让整个大殿都变得鸦雀无声,只有“嘀嗒嘀嗒”的水滴声音轻轻传来。那是跪在下面等候发落的三个罪人脸上的汗水滴到了平整光滑的地砖上面。
  可是杀人的旨意,却迟迟没有下达!
  刘孝元知道,大汗很生气,不仅是因为见到了三个十恶不赦的反贼。还因为北方传来的一条坏消息。几个在和林以南的蒙古草原上游牧的蒙古部落,都遇到了一队自称是怯薛军的精锐骑兵,他们的装备和怯薛军完全一样,一人配置了至少三匹骏马,还有十几辆大车随行,还拥有蒙古大汗发下的令牌。和正宗的怯薛没有任何区别,因此一路畅通无阻。
  直到有人发现他们离开了中央兀鲁斯的领地,进入了窝阔台兀鲁斯的领地,才觉察出不对。迅速上报到了和林和京兆府,又经过一番调查,才发现这队骑兵很可能是从东蒙古而来,沿着克鲁伦河一路西进的!
  也就是说,他们极有可能是从陈明的控制区来的细作!他们西去的目的,很有可能是联络某个居心叵测的西道宗王,让他在大蒙古国的后院点火!
  这肯定是忽必烈最担心的事情,没有之一!
  在东面不敌北明对忽必烈并不是致命的,因为忽必烈不仅仅是大元皇帝,还是大蒙古国的大汗。拥有的土地无比辽阔,理论上同天竺、弗林和埃及都是邻国。只要他手中的十几万蒙古大军还在,并且用先进的火药武装起来,那么天竺、埃及、弗林,都将任凭蒙古大汗来去。
  可万一某个西道的宗王从陈德兴那里得到了火药武器和南芬钢,那么西边就会迅速崛起一个可以向蒙古汗位发起挑战的汗王!这对于在东方遭遇巨大困难的忽必烈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面对这一场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忽必烈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尽快发动西征,趁着陈德兴滞留南方未归,北明军忙于扩充和训练的时候,离开中原这块是非之地——当然是以西征某某的名义,而不是被人赶出中原。
  二是孤注一掷,再战一场。敌人当然是北明!只要攻灭了北明,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不过凭借忽必烈自己的力量恐怕打不赢甚至打不起来!在去年的河北——燕云之战中,忽必烈损失了至少八万军队,其中蒙古人占了六万之多!特别是大清河惨败的教训太过深刻,现在忽必烈麾下的蒙古人都害怕和北明再战。除非忽必烈可以拼凑起一个强大的反陈明同盟……而这个同盟的另两方,只能是李唐和赵宋!
  可是要拼凑起这样的大同盟谈何容易?赵宋还好说,他们早就明里暗里和蒙古勾结。可是李璮和忽必烈之间的矛盾却很大,也没有任何信任可言。相反陈德兴是李璮的女婿,陈明的继承人是李璮的外孙,现在在燕京摄政掌权的李翠仙更是李璮的亲生女儿……
  忽必烈想要取得李璮的信任,只怕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可行的办法,大概只有走史天泽、张柔和汪德臣的路子了。那么,汪良臣、史楫和张弘略就不能杀掉了。可是忽必烈之前喊打喊杀的顺了口,现在人都抓到了说不杀仿佛变化太快,出尔反尔,怕手下人不服。所以忽必烈只能阴沉着脸不说话,一副要杀不杀的样子,大概是在等什么人给他找个不杀的理由吧?
  想到这里,刘孝元上前几步,走到了三个跪在地上等死的倒霉蛋边上,先向忽必烈行了礼,然后一指身旁的三人,“大汗,此三人的确罪在不赦,便是千刀万剐也难赎其罪!”
  这话一出,跪在地上的三人都一起在心里大骂刘孝元,把他的十八代祖宗都骂了个遍。而忽必烈的眉头却拧成了一团,看上去好像是生气,实际却是在责怪刘孝元不会说话。
  “不过,”刘孝元顿了一下,话锋已经转过来了。“这几年我大蒙古与伪唐、逆明苦战连连,蒙古勇士……也多有力竭被俘者。据说已经多至数万人!这数万人都是蒙古的精华,大汗的勇士,是无论如何不能弃之不顾的。”
  说到这里,刘孝元又顿了一下,抬眼偷偷打量了忽必烈一下,只见蒙古大汗的眉头已经松开,还在频频点头,脸上也露出了不舍的表情。仿佛真的很在乎那些被陈德兴捉去当奴隶的蒙古人。
  刘孝元也是一脸不忍,叹息道:“臣听闻,这些蒙古勇士个个都宁死不降,都是我大蒙古的好儿郎啊!大汗,咱们不如就用汪家、史家、张家之人去交换他们。如何?”
  这个理由找的瓷实!
  忽必烈赞赏地点点头,这刘孝元果然是肱骨之臣啊!他的目光朝旁边一扫。
  霸突鲁和安童父子已经会意,一起站出来抱拳道:“臣等也赞成暂时不杀汪家、史家、张家之人,用他们去交换我大蒙古的勇士。”
  霸突鲁现在是大蒙古国的最高断事官,也就是丞相。他年仅十六岁的儿子则是忽必烈的怯薛长!父子二人得宠如此,自然成了朝中蒙古大臣、色目大臣们的首领。看到他们俩主张不杀汪家、史家、张家之人,其他人自然纷纷站出来附和。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忽必烈也就勉为其难地点点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暂时不杀他们了。”
  下面跪着的汪良臣、史楫和张弘略同时大松口气,身子一软,都瘫软在冰冷的地砖上面了。
  “既然要用他们换回大蒙古的勇士,那就需要有人出使。”忽必烈威严的目光扫过,群臣的脑袋纷纷低到了胸前。这年头出使好像很危险!早先折了真金王子、郝经、窦默他们,现在又有一个蒲寿庚也坏了事情,估计也已经死了!
  忽必烈的目光最后还是落在了刘孝元身上,这事儿……仿佛只有指望他了!至少这位肱骨之臣足够机灵,再危险的龙潭虎穴,他都能活着回来。
  刘孝元已经感到了忽必烈的殷切期盼,也不推脱,一抱拳就道:“大汗,臣愿意出使。”
  出使东唐的使者有了,但是大宋也得有人去。忽必烈沉声又道:“蒲寿庚之事,大宋还欠朕一个解释,也得派个人去问问。”
  这回忽必烈的目光不看旁人,就盯住了刘孝元的叔叔刘秉忠。他曾经出使过大宋,而且还安全返回。那不如就再麻烦他一回吧!
  “臣请出使大宋!”刘秉忠也是玲珑心思,此时当然已经看出忽必烈在打什么主意了——蒲寿庚一个小小的色目商人,如何需要劳烦自己这个大元丞相出使?
  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唐宋元明四国争霸的关键时刻!而且大明的强势已经崭露无疑!靠唐宋元三国中的任何一国,都不足以对付这个强敌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三国同盟,先把大明打出局,然后再上演一场三国大战了!


第553章 好一条毒计
  退了朝后,忽必烈叫上刘秉忠、刘孝元、姚枢还有霸突鲁他们四个,一块儿到御花园陪他散步。忽必烈在开封府的宫殿是原来大宋的旧宫,也当过大金的宫殿。当年可是森严的气派,不知种了多少奇花异草。如今似乎都已经消失干净,只剩下满院子的衰颓凄清。原来宋朝、金朝皇帝和后宫美人漫步游览的地方,现在只有满地的荒草落叶。忽必烈走到一个小石桌前,无限感慨地拍了一下石桌,叹道:“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加上朕的大元,这里可是七朝天子的居停,不想如此萧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又要换主人了?”
  这话说的真叫人灰心丧气,中原大战还在酝酿,忽必烈这个一国之君咋就这么没有信心呢?三个汉臣,都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姚枢先开口道:“大汗,事情还没有到那程度……这一次结三国大同盟是很有希望的。陈德兴再强,也不是元宋唐三国百万大军的对手,兵败身灭不过早晚之事。到时,以大汗之雄才大略,以大蒙古勇士之善战,吞宋灭唐,还不是等闲?”
  忽必烈神色黯然,低低地道:“若能结成三国同盟,胜算是有一些的。但是三国同盟能成么?贾似道那边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李璮就难说了,且不说李璮是不是甘心,就是他的实力也不足以抵挡逆明的猛攻啊。他的地盘被大元和逆明隔开了,山西和益都两边无法呼应,很容易就会被陈德兴各个击破。而且上一回他被咱们打惨了,手上的嫡系府兵只怕剩下不多。史天泽、张柔还有山西的群贼也未必肯帮他打硬仗。”
  忽必烈的头脑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李璮这种人根本不会顾及什么亲情。陈德兴首先是他争天下的敌人,然后才是女婿。但是李璮不会不考虑和陈德兴翻脸的风险!
  现在陈明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光是独一份的杀手锏就有南芬钢、秘火药、青铜炮和大海军。而且又得到宋国许多大商人的拥护,钱多的花不完——就史天泽、张柔那俩货,一人有个一百万贯怎么都肯倒戈了!
  李璮拿什么去和陈德兴打?
  如果李璮对上陈德兴是必败,他又怎么肯贸然当出头鸟?
  所以联合李璮的关键,不在于会不会说话,而在于能不能让李璮看到胜利的希望!
  可是这个希望,忽必烈眼下自己也看不到。
  “大汗,希望是有的,只是不能指望李璮当个出头鸟。”刘秉忠思索了下,已经有了主意,“就李璮那点实力和他打仗的本事,如果一开始就和咱们一块,估计半个月就能叫陈德兴打趴下!”
  忽必烈和霸突鲁都点点头。李璮和陈德兴一比的确差太多了。首先李璮的骑兵不行,基本就是没有,而陈德兴的八旗兵战斗力已经快超过怯薛军了!其次李唐军的武器不行,陈明有钢甲有大炮火药也特别厉害。最后李唐军队的人数也没有陈明多,现在已经查明的陈明陆军番号就有六个军(上中下三军、近卫军、八旗军和大名军),初步估计有十八万到二十万带甲之士,远远超过唐军最多十万人的兵力。而且唐军被分割于两地,无法集中兵力,恐怕很快会被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优势的明军击败。
  刘秉忠的脸色突然凝重起来,斟酌着道:“因此李璮的机会只有一个……趁着咱们和北明交战难分胜负的时候,突然在背后下手,偷袭燕云!”
  “这倒是个办法!”忽必烈露出了笑容,“李璮也就只有偷袭打埋伏的本事,堂堂之阵,他如何是陈德兴的对手?”
  他看了刘孝元一眼,后者连忙道:“臣定不辱命,一定说服李璮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