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人揍吧?
“真神保佑!”
“大蒙古必胜!”
观众当中已经有人在喊加油了,都是海津镇上的色目商人。不管是信真神的,还是信基督的,这会儿都是一个想法——色目人不能输汉人,更不能输南蛮!
要不然他们二等人的地位,可就不怎么牢靠了!
轰轰轰……
六门青铜大炮再次轰鸣起来,这一回打出的不再是铁球,而是杀伤力恐怖的霰弹!6发薄铁皮外壳的霰弹在火药爆燃的推动下,猛地喷出炮口,薄薄的铁皮瞬间破碎,数百个小铁弹子顿时化作了死神的镰刀,尽情收割起了色目人的生命。
小小的铁弹,仿佛有着无法阻挡的力量,不管这些色目身上披着皮甲还是铁甲,手中有没有拿盾牌,都是一个结果!只要中弹,就是一场人间惨剧。六门大炮之前,一大片呈扇形的区域之内,所有的色目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有些人死了,身上头上的要害部位开了大洞,正泊泊的冒着鲜血,流着不知道什么浆液……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人,被小铁弹扫过手脚,打断了骨头,割断了肌肉,有的还连着筋皮,有的干脆被完全打断,剧痛之下,这些色目能做的就只有一阵阵的惨叫。而他们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没有什么人能来拯救了,只等把血流干灵魂就要下到火狱去受煎熬了。
与此同时,六枚天雷箭也在色目人中炸开,飞舞的单片肆意收割者生命,顿时也割倒了一大片!当然,六枚天雷箭在近距离的威力是比不过六发8斤多重的霰弹的,倒下的色目不过几十而已。
在霰弹和天雷箭的攻击之下,色目人的冲锋队形便是一顿,有些人的脑海已经被恐惧占据,想要调头逃跑,可是没走出几步,便被督战的蒙古人一箭射死!
不知道是蒙古人的利箭发挥了作用,还是身为二等色目的荣誉感在起作用。已经被吓得面无人色的色目人,还是硬着头皮,嗷嗷叫着往上冲。走在队伍最后的色目弓箭手,还一边走一边颤抖着拉开角弓射箭,往往弓还没有拉满,箭就射了出去,甚至有一些人只是拉弓,忘记了搭箭!
整齐的绷绷声随即也响了起来,这次射箭的是北伐军的600余名弩手,他们分成两列,站直了身体,同时射出了羽箭(后排把弩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让勉强前行的色目士兵再次遭遇了一轮打击,走在队伍前列的士兵纷纷扑倒,伤者也发出了哀嚎。但是和之前霰弹和天雷箭造成的杀死相比,只能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了。
“长枪手,向前!”
看到连遭打击的色目人已经队形散乱,萧达连忙下令长枪手突击。这是北伐军标准的炮步协同战术,以炮火反复轰击削弱敌人之意志后,再以步兵冲阵突击。
这次冲阵的,虽然只是区区300人,但却都是经过选拔又严格训练过一番的锐士。披重甲,执锐矛,奋勇冲阵!
而接连遭遇火力打击的对手,士气早就已经落到了低点。阵型也完全散乱,哪怕是遭到数量远比他们少的敌军冲阵,也毫无抵抗之力,人心惶惶的只想要退却。
督战的蒙古人干脆抽出弯刀,又是叫骂又是砍杀,好不容易才止住的溃败。
可就是这么一阵混乱和后退,北伐军的6门青铜大炮和6架三弓床弩,已经完成了又一轮的装填。冲阵的长枪兵方才退下,大炮和床弩就再次发威……
……
色目人溃了!
堂堂的二等色目,大蒙古国内仅次于蒙古人的高贵种族,居然在蒙古大汗的家门口被南人给揍了。而两个蒙古骑兵千人队,却只是远远看着,眼睁睁看着南人的大炮、天雷和步兵冲击轮番上演,把数量超过四千的色目人打得落花流水,最后溃逃似的躲进了海津镇的木栅栏城墙里面,还在墙外留下了一地尸体!
而整个过程,还有至少几万观众——有燕云一带的汉人,也有色目商人。
当色目人丢盔卸甲逃离战场的时候,几万观众,全都目瞪口呆,仿佛中了什么定身术一般,只是定定看着。心中,却是一阵阵惊涛骇浪!
鞑子居然可以这样杀啊!
怪不得蒙哥大汗会“病死”在四川,估计就是这样“病死”的吧?
南朝的汉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武力,这北地的天,恐怕要大变了!
“不,不要,啊……”
一声仿佛来自地狱的惨叫顿时在宁静下来的战场上响起!这是一根长矛刺进一名负伤的色目士兵身体时发出的。
北伐军的长枪手正在杀人!每一个倒卧在战场上,还没有断气的色目人,都要被杀掉,毫不手软!
杀人的同时,还有割脑袋和剥衣甲两道工序,顺便还要搜一下死者的身,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金银饰品,或者是金牙……
脑袋是报功的,色目脑袋没有蒙古脑袋值钱,不过还是有割下来的价值!金牙和随身的金银是北伐军将士的外快,而皮甲武器则是战利品。陈德兴的后方才开始“种田”,各种各样的工场作坊都是才开张的,产量有限,很多东西的质量也不好。只有大炮和火药比较过关。所以北伐军一直在夺取敌人的盔甲武器来武装自己,实际上许多北伐军的士兵也是从俘虏中改造而来的。
只是负伤的色目人没有什么改造的价值,捉去也是无用,还是杀了割脑袋比较实在!
这一战,海津镇的色目人损失惨重,一千五百枚脑袋总是能收获的。这些脑袋不久之后就会被运到海河口垒成京观,和其它被北伐军割下的鞑子头颅一起,垒在拟建的塘沽要塞以东,靠近渤海湾的一处高地之上。
其中还将包括死在临安的真金王子的那颗烧焦的头颅!
……
处理完了战场上的色目伤者,北伐军的这个缺了一边的方阵突然开动起来。缓缓向海津镇的东墙逼近!
北伐军要攻城了!
就在两个蒙古千人队的眼皮底下,以区区四千人攻打燕云一带的重要商埠海津镇!
“南蛮要打海津镇啦!”
“老天爷啊,他们才多少人?顶天三四千吧?居然就要打海津,这要满了一万,还不得去打燕京!”
“糟了,我的全副家当还在海津城呢!”
“唉,到了这个时候还想什么家当,马泰奥,我们是二等色目啊!还是快点逃走吧……”
“尼科洛,我怎么能逃走,我的妻子和孩子还在海津镇里呢,我不能把他们留给野蛮的汉人!”
“那好吧,马套奥,我跟你一起回去,谁让我是你哥哥呢!”
正在观战的民众这下真的慌了神,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海津镇这个商埠上的商人、伙计。在镇子上有家有业,哪怕是三等汉,也都生活安逸,算是蒙古帝国整个利益链条中的得益者。虽然对三等汉的低下身份很有些不满,但是这种不满只是停留在心里,他们并不愿意让南方打来的汉人军队扰乱眼下安逸的生活!
至于二等色目更不必说了,能留一条性命已经是这些南蛮汉人开恩了——他们毕竟是蒙古帝国体系中的上层,属于协助蒙古人管理国家统治汉人的仆从,他们和蒙古人是有共同利益的!
陈德兴似乎没有丝毫善待他们的理由!如果海津镇被陈德兴的军队攻占,他们恐怕就要失去一切!
而方才这场一边倒的屠杀和海津镇破烂的木栅栏城墙,都明明白白的告诉这些观众,海津镇,这个位于忽必烈大汗家门口的商埠,很快就要姓陈了!
第338章 堵上门儿打脸(六)
海津镇内,一片大乱。
巴图鲁退入城内的时候,这座燕地大埠已经完全没有了秩序。目睹了战场上一边倒的杀戮,海津镇内的居民,早就被吓破了胆。
海津镇是商埠,这里的居民多是很有几个身家的商人,不是常年刀口舔血的海商,而是过着安逸舒适生活的坐商。而且海津周早已经太平了几十年,又是全天下头一号强国大蒙古国的在汉地的统治中心所在。
谁会想到堂堂大蒙古国的武力,居然也有不管用的一天!看着那些杀气腾腾的汉人军队是怎么对待负伤的色目士兵,海津镇的色目商人就不敢指望什么好下场了。城内的色目人都发了疯似的,同时往自己的铺子、宅子跑去,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收拾上一点财物,带着妻子儿女就往城东、城东跑去,那里有木桥联络海河南北、运河东西。
当然,海津镇的北门、东门早就关闭了。不过海津镇并没有真正的城墙,只有一圈单薄的木栅栏,当不住想要攻城的北伐军,同样也挡不住想要进出的色目人。
是的,海津镇现在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想进来的还不仅是陆虎的军队,居然还有不少色目商人。他们本来是带着假日最愉快的心情出城,想在海河和运河岸边观看强大而无敌的蒙古军队杀戮南朝汉人的弱兵的。
结果却看见了他们的色目兄弟,在战场上面被人无情的杀死!不过,即使见识了汉人北伐军的野蛮和凶残,也没有几个色目人舍得抛下一切,扭头就走。
海津镇内,可有他们的财产和家人!要是弃了,可就是穷光蛋一个,到了燕京也只有等着饿死。
来自威尼斯的尼科洛和马泰奥兄弟便是两个不甘心失去一切的色目人,他们是西元1254年离开故乡威尼斯的,历经五年才一路经商到了中原,好不容易积累起了一些财富,弟弟马泰奥还娶了一名在东方经商多年的罗马商人的女儿为妻,得了一笔嫁妆,还搭上了几个信奉景教的蒙古贵人的线儿。正准备通过他们去试探一下蒙古大汗忽必烈对同西方天主教世界展开交往的兴趣。没想到竟然有凶残的汉人军队打到忽必烈大汗的家门口了!
如果不赶紧带上马泰奥的妻子和两兄弟留在海津镇商铺内的金子逃走,恐怕就要来不及了!
通往海津镇的木桥上人头涌动,有从城内涌出来的,已经携带了家眷和少量财物的色目人,也有想挤进城去找寻家里带走一点财产的色目人。两股人流就这样对撞在了一起。
事关身家性命,谁也不肯稍退!实际上,也没有办法后退半步,因为身后还有如山海一样的人群正汹涌而来。
就在所有人都进退不得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忽然大声叫喊起来:“东面,快看东面,有战船过来啦……”
尼科洛和马泰奥两兄弟扭头望去,顿时就露出了绝望加恐惧的神情。
远处的河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支扬着白帆,挥着长桨的船队!巨大的,一看就知道是纵横海上的大船一艘接着一艘,就在河面上排除了长队,队伍的末尾消失在海天之际,仿佛是没有尽头一般!
“天父啊,我们要失去一切了!”马泰奥绝望的喊道。
尼科洛也道:“马泰奥,来不及进城了,我们来不及进城了。不如先去燕京吧……”
“去燕京……”马泰奥绝望的点了点头,他最后看了将要大难临头的海津镇一眼,正准备转身往海河北岸方向挤的时候,眼角却扫到了更让人稍稍振奋的一幕。
东面烟尘大起,马蹄声如雷轰鸣,正不知道有多少骑兵正将马速提起,拼命向着此间冲来。
“大汗的骑兵来救我们啦!”
有人兴奋的大吼起来,接着就是更大的欢呼声音。
“感谢真神,大汗的骑兵及时赶来了,南蛮汉人死定了!”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