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231部分

奸雄天下-第231部分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丽的消息,已经由郭守敬亲自带到了金莲川草原上。虽然阴差阳错间捉到了陈德兴的养母郭芙儿,但是坏消息还是占了多数。郭侃的水军在江华岛惨败,损失了2000名甲士,1500多名水手,还有5艘战船在撤退途中沉没。水军的元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而高丽三别抄军和陈德兴的火并,也以陈德兴的胜利而告终。高丽国王王倎完全导向陈德兴,将济州岛、江华岛、珍岛、巨济岛和一个名叫釜山的港口租借给了陈德兴。同时还接受了陈德兴的建议,在高丽推行起了分封制,分封高丽门阀,利用他们组织的勤王军来维持王氏统治。这个办法虽然隐患不小,但是眼下不失为一个维持局面的应急之法。至少,陈德兴不用分散力量去帮助王倎控制高丽地方了。而且多少还是能从效忠王倎的地区得到一些民夫和粮食。
  有了高丽的民夫和粮食,陈德兴便能向辽东、辽西,甚至向燕云地区进军了!
  而更坏的消息,还有李璮出现在了江华岛,而且还把自己的女儿李翠仙嫁给了陈德兴!不用说,李璮已经和陈德兴结成了反对大蒙古国的同盟。益都的10万大军,很快就要举起反旗了。
  而且,出席陈德兴婚礼的南北豪雄代表还有许多!他们显然都是冲着“复周制,先复燕者王”而去的。南北汉地的军阀藩镇,破天荒的联合在一起了!这些汉人军阀手中的兵力加在一块儿,没有100万也有80万!根本不是忽必烈手中的五六万蒙古铁骑能对付的,哪怕加上东道四王的十几万人也白搭。
  现在的蒙古铁骑,可不是成吉思汗那会儿的蒙古铁骑了!西道诸王和中央兀鲁斯下一直在打仗的蒙古人还强点儿,东道四王的那些人,早就过惯安逸的日子了。而且他们面对的,还是汉人最强大的武力——北伐军!
  另外,还有一个坏消息!陈德兴很有可能是汉人的大神太一神派下来拯救汉人,对抗长生天的宠儿蒙古人的!就好像长生天给蒙古人派来了成吉思汗一样……
  忽必烈当然也是有神仙论者的,自然也容易相信一个发明了发石、天雷、望远、大炮,还打造出北伐军这样的武力,现在还会飞的人物是什么大神派下凡间小神!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为了找到对抗太一大神和降世明王的办法,忽必烈找来了吐蕃活佛八思巴和全真教的清和真人尹志平。
  “大汗,据贫道所知,东皇太一和明王根本就不是一个教的。”尹志平比当初在蒙哥汗身边的时候更老了不少,须发皆白,不过人却挺精神的,看上去很有一点道骨仙风。“东皇太一是道门之神,这个明王是魔教的邪神,如何会凑到一起?所以贫道看来,陈德兴此贼乃是在装神弄鬼,实是计穷无策了。”
  “假的?”忽必烈白了尹老道一眼,“发石、天雷、望远、大铳是真还是假?”
  “这些……都是真的。”尹志平心下知道忽必烈这蛮子是信了,自然不敢和这位大汗顶嘴,只好一副唯唯诺诺的窝囊样,一看就不像法力高超的样子,看来指望不上了。
  忽必烈摇摇头,又看着八思巴,大喇嘛这两年经了些风雨,年纪也见长,模样更显得庄重神圣了。见忽必烈在看自己,他只是淡淡一笑,道:“大汗勿忧,有小僧在,总叫那明魔一身法力无处施展。至于发石、天雷、望远还有大铳,此等皆非法术,乃是俗务,大汗当以俗界的办法去对付。”
  忽必烈点点头,脸上并无喜怒,他本也不指望八思巴能用什么法术把陈德兴弄死。喇嘛真要有这本事,大汗就该他做了。
  喇嘛顿了一下,接着道:“对于俗界之事,小僧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小僧可为大汗走一趟不剌川!”
  不剌川是阿里不哥大军的冬营所在,目前阿里不哥的数万蒙古大军依然滞留不剌川。还有情报说,阿里不哥正在拉拢秦陇诸侯,想要在河套草原建立汗庭,和金莲川的开平城对抗。
  而面对陈德兴的强势崛起和汉地诸侯的日渐离心,开平城内和阿里不哥议和的声音也渐渐响了起来。毕竟,“富饶”的北方汗地才是忽必烈的根本,若失去了北方汉地,即便打败了阿里不哥,忽必烈这个蒙古大汗当的也没什么滋味。
  而且,谁也不认为可以从陈德兴这样的“神人”手中把北方汉地再夺回来!
  不过忽必烈本人,对于这种论调却不置可否。显然是不甘心和阿里不哥讲和的,毕竟他的兵力远远超过阿里不哥,而且之前投靠蒙古的蒲寿庚还献上了一个据说是天雷所用火药的配方。如今开平、燕京的兵器局已经在按照这个配方生产火药,还仿造了不少扭力发石机和天雷箭,这些可都是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的杀手锏!
  但是现在总体的战略形势,似乎是很不利于忽必烈了!
  “若是讲和,就只能依着刘孝元的办法,重开库里台大会了……”忽必烈自言自语地道。刘孝元提出的是假装要重开库里台大会,去忽悠益都的李璮。不过现在看来,得要弄假成真了。
  可问题是,要重开库里台大会的话,忽必烈多半是选不上蒙古大汗的!
  “大汗,您不如学一学陈德兴,来个先复仇者汗吧。”忽必烈身边的谋士姚枢明白主子的心思,低声建议,“先大汗血仇未报,这不正是大汗和阿里不哥和谈的最好借口吗?”
  “先复仇者汗……”忽必烈嘀咕着看了看大喇叭,“大师,能行吗?”
  八思巴笑着一合手掌:“此事乃是天上的先大汗之意,阿里不哥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八思巴是活佛嘛,自然有办法和已经死去的蒙哥汗和阿里不哥讨论一下报仇的事情……
  “如此最好!”忽必烈长出了口气,“有大师出马,吾与阿里不哥弟定然会冰释前嫌的。”他回头又对姚枢道,“传令给塔察尔和头辇哥,让他们勿与陈德兴决战,若陈德兴北攻开京,可屠城北走,诱敌至西京甚至龙州一带再谋断其后。”
  忽必烈皱着眉头吩咐了几句,又轻轻叹了口气,因为他知道,塔察尔根本不听自己的话,要不然北高丽早就屠干净了……这高丽之地其实没有什么价值,有价值的是人口!要是把高丽人杀光了,留块荒地给陈德兴,这位明王还能用高丽的钱物军粮支持北伐吗?
  ……
  同一时间。
  在清州海津镇以东的渤海洋面上,海天交界之间突然闪烁起了星星点点的光芒,有数百之多,铺满了一大片的海域。
  借着咸淳元年的春季的东南风,陈德兴的海军已经离开了江华岛,浩浩荡荡驶进了渤海湾,在靠近海河入海口,也就是后世的塘沽外海下了铁锚,等待天明。
  抢滩登陆,在几百年后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兵种密切配合,方能有效实行。而在此时,不过就是用小船驳运士兵上岸罢了。如果蒙古人在海河两岸无备的话,陈德兴甚至能让自己的战船直接驶进河道。
  数十条小舢板已经被放了下去,穿破了凌晨海面上的雾气,轰的一声靠上了海河口的滩涂上面。
  舢板还未曾停稳,上面装的满满的北伐军官兵都已经跳了下来。当先的一个北伐军排长并未披甲,一手藤牌一手弯刀,猛地跳进了齐腰深的海水里面。士兵们也轰隆隆的下来,一个个都和这军官一样,并没有盔甲护身。
  “燕赵之地,俺们踏上来了!是明王带着俺们来的!”
  家乡在河北大名府,曾经在史天泽麾下当兵的沈牧野举着弯刀,已经满眼是泪。抬头看看,晨雾之下的海河口静悄悄的,压根没有设防,只有一片望不到边的朦朦胧胧的大地。
  沈牧野又仔细分辨一下,宽阔的海河河口就在自己所在位置的南面。也就是说,自己已经踏上了所谓燕云十六州的土地!自石晋割土以来,海河便是界河,除了宣和北伐期间曾经短暂克服过燕京之外,海河以北已经有三百多年不是汉家之土了!
  沈牧野激动的眩晕不过短短一瞬,就大声下令,让士兵赶紧取下小舢板上打好包的甲胄、弩矢。看到大家都披上了甲,他接着手一挥,就带着几十名士兵猛地向不远处的一处高地扑去。根据刘阳打探到的情报,那里驻扎着海津镇市舶司派出的税吏。都是跟着蒲寿庚跑来蒙古的色目人或是蒲家家僮,装备不错,有神臂弩和皮甲,还有三架发石机,又占据了高地。虽然现在一点动静没有,可他们一旦开始射击,搞不好就会给登陆的北伐军造成一定的伤亡!


第333章 堵着门打脸儿(一)
  几十名北伐军士兵紧握着枪弩和弯刀,披着沉重的步人甲,拼命向高地冲去。松软的滩涂让他们的脚步怎么也快不起来,每个人转眼之间都是满身大汗。几百米的距离仿佛永远也没有尽头。
  沈牧野冲在最前面,心脏急速跳动着。附近不会有蒙古人吧?应该没有蒙古骑兵的!几个税吏当然不在他眼里,这些家伙现在不是搂着姑娘睡大觉,就是通宵喝酒耍钱。
  可这里毕竟是燕云之地!是蒙古人在汉地的直辖地盘!明王又早早打出了先复燕者王的旗帜,忽必烈不可能没有防备吧?
  若是有了防备,今晚说不定就是他升上光明天国的时候了!
  沈牧野的担心总算没有成真,数十名北伐军士兵冲出了泥泞的滩涂,如旋风一般的冲上这处高地。入眼之处,就是三架架好的发石机,装了天雷的箱子乱七八糟的丢在那里。高地上防御的胸墙已经修好,胸墙后面有几处木头造草顶的房屋,一面绣着“市舶”字样的旗帜还挂在旗杆上,草房四下凌乱万分,各种蒲包木箱丢得到处都是,应该是这些税吏搜刮来的财物。再抬眼向远处看了一下,就看见黑压压足足有一百几十条人影,比情报中的人数多了几倍,却乱纷纷的在向西面的海津镇方向逃遁!
  这些税吏果然是机灵,发现海上星星点点的火光,隐约看见有人抢滩,就知道是陈德兴的兵打来了!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严格的训练让沈牧野麾下的那几十名士兵下意识的依着胸墙蹲跪下来,还将上了箭簇的枪弩举起,对准了黑夜中的人影。沈牧野却摇摇头,这个距离连根杂毛都射不着了。他对着负责旗语的一名士兵大吼:“打出火把(天没放亮当然打火把、灯笼),给海上发信号,我已上陆,没有伤亡,燕云的大门,已经被吾等北伐壮士所占!”
  ……
  “砰!”蒲寿庚寝室的房门猛地一下被踹开,就看见一个人影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此时,已经是海河口登陆发生后的十几个小时以后了,天色再次转暗。卧室里面,蒲寿庚正搂着个天竺美女在睡觉,听见这个动静,猛地醒来,身边的女人没有穿衣服,就光溜溜裹着被子,顿时也尖叫起来。
  蒲寿庚哼了一声,便要发怒,那人影却已经开口了:“万户!出大事儿了!敌人打来了,海口那边的哨所已经被占,人都跑回来了!”
  这声音非常粗旷,说的汉话又生硬,明显不是蒲寿庚的手下。这时已经有蒲家的仆人进来点上了蜡烛油灯,蒲寿庚借着火光一看,他脸上的怒气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换上了一张谦卑的笑脸儿。
  蒲寿庚是二等色目,来人却是一等蒙古!海津镇的达鲁花赤总管。达鲁花赤这个官儿是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