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第8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陷于政治的漩涡,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事,善待百姓,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为辖区内的百姓谋取福利。在朝廷和百姓中间,他们还是更多的倾向于百姓。至于刘鼎以后到底要走到哪一步,这已经不是他们俩可以控制的了。
李怡禾急匆匆的骑马赶来,向刘鼎报告:“大人,有紧急军情!”
原来,是宣武军正式占领了徐州。
时率领的武宁军,在徐州只是装模作样的抵抗了一会儿,就主动的撤退了,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顺利的进入徐州,宣武军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地。其实葛从周等人带领的宣武军,不过八千人,可是武宁军却跑得比宣武军还快,战斗才刚刚开始,武宁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刘鼎皱眉说道:“这个时,属兔子的么?跑得这么快?”
李怡禾摇摇头,苦涩的说道:“他在城内只有不到三千人的兵力,哪里是葛从周等人的对手?只是他这么一跑,害苦了我们,愣是将一把尖刀,顶到我们的肋下来了。”
崔碣和王承颜也是暗自皱眉。
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尤其是对于义成节度使王承颜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宣武军占领了徐州,等于是将尖刀顶到了鹰扬军的肋下,宋州、毫州一带,都处在宣武军的直接威胁下,想要顺利的发展生产,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鹰扬军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也不可能投入到随时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前线啊!
此外,宣武军还切断了汴水运输线,对洛阳地区的鹰扬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因为冬天的到来,这条运输线已经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可是依然让刘鼎感觉到不舒服,仿佛是自己的气管被人狠狠的捏住了,有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更令刘鼎恼火的是,率军占领徐州的,正是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等人,他在年初伸出的橄榄枝,仿佛完全没有回音,这些人不但没有主动和他联系,反而在背后给了他这么一刀。在外人看来,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等人,仿佛根本没有听说过刘鼎这个名字,实在让刘鼎感觉有点恼火。
蓦然间,刘鼎大声叫道:“安仁义!”
安仁义急忙回答:“到!”
刘鼎厉声喝道:“集合全部骑兵,跟我去徐州!”
崔碣和王承颜同时叫道:“大人……”
安仁义急忙用手撞了李怡禾一下,意思是要他阻止刘鼎的行动。徐州已经是宣武军的辖区,刘鼎作为鹰扬军的最高统帅,一头撞到对方的辖区里面,万一出现危险怎么办?君子不立于围墙之下,刘鼎说什么也是鹰扬军的最高统帅,没有必要事事亲临前线啊!
李怡禾无奈的耸耸肩,刘鼎要去徐州,谁能拦得住?如果安仁义的飞骑军不在这里,他或许还能找到借口劝说劝说,毕竟只有六百鬼雨都随行,还是有一定危险的。但是偏偏安仁义的两千飞骑军都在这里,刘鼎还不飞上天去了?
以刘鼎的个性,只带六百鬼雨都骑兵都敢去徐州,何况还有两千飞骑军殿后?就连李怡禾自己,也都觉得有三千骑兵跟随,不要说徐州,就是硬闯长安,都有七分的把握,葛从周等人就算再厉害,难道有实力将三千骑兵都全部吃掉了?
果然,刘鼎发现安仁义稍微犹豫,马上瞪了他一眼,厉声喝道:“磨蹭什么?”
安仁义不敢怠慢,只好迅速集合队伍。
紧急的哨子声不断的响起,飞骑军的战士们急忙上马集合。
“走!”
刘鼎一甩马鞭,率先向徐州冲了出去。
安仁义等人只好紧跟上去,飞骑军的战士密集跟上。
马蹄声阵阵,如同是闷雷滚滚,一路直奔徐州而来,中原地区再次震动。
第464章 天下有雪(1)
汉鼎第464章天下有雪(1)
徐州萧县。
这里是徐州的西北障。
当初宣武军和武宁军争夺徐州的时候。萧县的周围是主战场。
经过连番的拉锯战。边的区已经变成了一片的废墟。十室九空。赤的千里。民众要么是被杀死了。么是逃难了。北风一吹。天空中就灰尘滚滚。对面看不到人。宣军占领徐州以后。在这里也派驻了部分军队。作为西北方向的前哨。
午时分。天色有点阴沉。天空中满布黑压压的云层。有些云层简直已经压到了宣武军士兵的头顶上。耸立的枪尖。仿佛只要稍微向上一捅。就能够捅破低沉的云层。原本风。但是却渐渐的停止了。于是宣武军的军旗。都耷拉在旗杆上。纹丝不动了。这次再也不用老人们的经验之谈。大家也知道快要下雪了。
驻守萧县的宣武军官兵。都抱着双手。矗立在寒风中。警惕的打量着西北方。其实他们很清楚。西北方乃是鹰扬军的方。如果有人从这个方向发起进攻。那只能是鹰扬军的部队。他们的内心其实都在咕嘟。宣武军和鹰扬军之间。难道真的到了要兵戈相见的的步了吗?
没有多少宣武军官兵愿意和鹰扬军开战。尤其是在鹰扬军打败了突厥人的进攻以后。广大的宣武军官兵。更加不愿意和鹰扬军开战。他们和突厥人交锋多次。深知突厥人的厉害。他们最辉煌的战果也是双方打成平手。而那个可怕的李存孝始终没有人可以战。死在他手中的宣武军官兵。可谓是不其数。只有刘鼎。只有鹰扬军。才是实实在在的打败了突厥人。
当初刘鼎将李存孝从城头上掀翻
去的时候。很多宣武军士兵都是亲眼看见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任凭某些人怎狡辩。怎么污蔑。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宣武军里面有很多原来黄巢起义军的将士。在刘鼎将李存孝掀翻到城墙下面以后他们对刘鼎的仰慕。还有怀念之情。的一下就被点燃了。如果宣武里面没有残酷连坐制度他们一早就投奔到刘鼎的麾下来了。
如果某一天。鹰扬军和宣武军真的要开战。他们将选择那边?
这是个痛苦的选择。是个无奈的选择。
只希望这一天永远都不要到来。
忽然间。从西北方向传来骑兵急促的声音震动了平静的原野。
萧县的宣武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显的十分的惊愕。
的骑兵?
这个方向上出现的。自然是鹰扬军的骑兵!
难道。鹰扬军和宣武军真的开战了?难道。鹰扬军真的要进攻徐州了?
“准备战斗!”
不假思索的军〃们就大吼起来。喝令宣武军士兵进入战斗位置。
宣武军官兵纷纷进入战斗状态。他们飞快的爬上城墙。安放好了弩机等防御武器。萧县的城墙其实并不高。只有不足三丈。如果鹰扬军真的是大举出动。他们是根本没有抵抗的机会的。宣武军已经听说鹰扬军里面。有一种武叫做震天雷那是无坚不摧的武器。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的城墙可以挡。
恐惧和紧张的气中。只听骑兵的马蹄声越越近。萧县的城墙也不断的震动起来。上面的灰尘悉悉簌簌的往下掉。忽然间一阵北风吹来。卷起漫天的沙。让所有的宣武军士兵。都情不自禁的闭上了双眼。当他们睁开眼睛的时候。一整齐雄壮的鹰扬军骑兵队伍已经展现在他们视线中。在骑兵队伍中迎风招展的双剑交叉旗非醒目。在军旗的旁边还有大大的“”字。
果然是鹰扬军的骑兵!
不知道这个“刘”代表的是谁。总不会是刘鼎?
鹰扬军骑兵到达萧县的前面。慢慢的停下了脚步。看来并没有攻击萧县的意思。
萧县的宣武军这才稍放心。心想鹰扬军的骑兵出现在这里。到底是为什么而来?难道是路过?
虽然刘鼎和朱温两人势同水火。恨不的将对方生吞活剥。但是鹰扬军和宣武军之间。却还没有开始火拼。
面的宣武军官兵。大部分都不希望和鹰扬军火拼。因为那是最的不偿失的事情。既然到来的鹰扬军骑兵没有恶意。他们宣武军也不能主动的将战火招来。于是战斗状态自动的解除了。
安排好防务以后。萧县的宣武军指挥官走下城墙。同时让城头上的宣武军和鹰扬军对话。了解清楚对方的来意。虽对方看起来没有恶意。也没有动手的思。但是天知道他们出现在徐州的的面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反正不是来送礼的。还是小心一点好!
“你们是什么人?到哪里去?”宣武军的哨兵明知故问。
“我们是鹰扬军。没眼看吗?鹰扬军的尖兵大声回答。
“你们要到哪里去?”宣武军的哨兵继续问道。
“彭城!”鹰扬军的尖兵大声回答。
宣武军的哨兵不敢再问话。立刻上报。
其时。宣武军的指挥官已经和鹰扬军会面了。
这个军官。正是昔在中牟。前来向朱温报告军情。亲眼目睹刘鼎的那个宣武军军官。名字叫做孙卡的。自从当日刘鼎在中牟
后。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了。他在鹰扬军骑伍中。一眼就看到了刘鼎。尽管因为和存孝的搏斗。外间传言刘鼎伤势严重但是此时此刻的刘鼎。看起来依然是英气勃勃。人不敢逼视。根本没有受伤的迹象。
孙卡来到刘鼎的面前。恭敬的行礼。激动的说道:“大人您要到哪里去?”
刘鼎没有认出他来。以为他只是普通的宣武军军官。于是随意的说道:“我要到徐州去做。”
孙卡神色恭敬的说道:“大人。请容许在下为您通报。”
刘鼎点点头。随意的说道:“多谢了!”
孙卡急忙派人向徐州通报。自己则请刘鼎在萧县稍作停留。以躲避风雪。同时等待徐州的回应。
这时候。雪花渐渐飘落下来。茫茫大的很快变成了洁白的一片。雪花落在刘鼎的身上。凝聚不散。刘鼎挥手拍了拍自己的军服发现这些雪花居然有点黏糊糊的。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变异。
很多鹰扬军的骑兵也感受到了。对这种黏黏的雪花都赶到非常的有趣。令狐翼还仔细的研究着。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没几天的时间就是年关了。大家之前还以在过年前都没有雪下。没想到在过年前这几天。终于还是下雪了。而且下的还是这种比较怪异的雪。根据一些老年人的说。这样的雪是不太吉利的。预言着明年可能要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但是鹰扬军走南闯北。什么怪异的天气现象没有见。自然没有人放在心上。
孙卡殷勤的将刘鼎等人请到萧县里面去。
萧县的面积并不大。在当初庞勋起义的时候。就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后来一直没有怎么整理。到溥主管徐州的时候。萧县一直是作为军事据点存在对于民生是不太在乎的。宣武军和武宁军争徐州。萧县周边的区都是主战场。来去去的拉锯战。早就将百姓都赶跑了。
根据孙卡的介绍。原来萧县只有七千人。现在只有三四百人。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很多人对战争都已经盲目了。活在这里也是等死。宣武军的驻军则有六百人大部分都是当初黄巢起义军的人。他们葛从周派遣到萧县来的目的乃是为了防备西北方可能出现的变化。
刘鼎似乎有些想起来了。他在中牟见过这个孙卡于是问道:“你是原来起义军的人?”
孙卡急忙回答:“下。在下原来是刘方翼将军属下的通讯官。后来刘方翼将军……”
刘鼎眼神一沉。似乎有些痛楚。缓缓的说道:“原来如此。”
孙卡晦涩的说道:“当初刘方翼将军不幸战死。在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