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宋不咳嗽 >

第319部分

南宋不咳嗽-第319部分

小说: 南宋不咳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失去洪涛的信任,对他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不那么好弄啊……现在的世界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慈禧的回答让洪涛倍感压力。在这场大海战之前,他敢说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但现在不成了,历史的车轮让自己给推歪了,走上了一条新路,前方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

一二四零年年六月,举倾国之力南下的蒙古水师在长江口遭到了南宋水师和金河帝国皇家海军的联手阻击,近七百艘战舰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二十多艘中途出了故障掉队的战舰返回了密州港。

这支水师是蒙古帝国耗费了无数钱粮用了三年多时间全力打造的,上面还搭载了十多万蒙古帝国精锐部队,光是纯粹的蒙古兵将就有三万多,能活着回去的没几个。蒙古帝国瞬间就陷入了空前绝后的大危机,不光国库空虚,就连兵力部署也捉襟见肘,继续发动南侵攻势就更别提了。

假如此时南宋军队敢从陆地上发动反击,或者学蒙古军队一样用海船运载陆军,寻找合适的地点登陆,说不定真能把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夺回来。南宋水师虽然也损失不小,但大部分是船只沉了,水手和官兵死伤不多。而且还有商团义勇军的近二百艘大海船,运送兵源和补给足够了。

可惜的是南宋朝廷上下都没敢做这个打算,他们甚至比蒙古人还小心谨慎,拼了命的往长江防线调派军队,生怕蒙古帝国会从陆地上报复这次海上失利。而且南宋朝廷因为俘获的几万名蒙古士兵、上百名蒙古高级将领和一位蒙古亲王还发了愁。

有的人主张和蒙古帝国谈判,用手中的人质换取更多的利益;有的人主张释放一部分蒙古贵族,以平息蒙古人的怒火;有的人则主张杀一儆百,先把这位亲王在临安城砍了头,鼓舞一下南宋人民的士气。

“给我?!!!哈哈哈哈……老文啊,看到了吗?这就是你前半辈子想要一心效力的朝廷。你见过有因为打了胜仗、大胜仗而整天担惊受怕的吗?历史上有吗?此时朝廷里那些名将在干嘛呢?他们不是该带着得胜之师北上收复国土吗?他们人呢?把蒙古俘虏都送给金河帝国,真是尼玛天才的想法啊,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场争论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九月份的一天,文南突然跑回金河城。他这个金河帝国的外交部长和全权代表从临安带回来一个盟友的提议,南宋朝廷居然要把一万多名蒙古俘虏送给金河帝国当战利品,还美其名曰是对金河帝国的补偿。

洪涛听完文南的话,小眼睛瞬间就赶上狐猴了。他万万没想到南宋朝廷讨论了半天,最终会做出这样的决断。真是只有更懦弱没有最懦弱啊,要是早知道他们会这幅德性,当初就不该浪费十多年时间去帮他们,烂泥扶不上墙。

“……那我去回复他们,金河帝国不接受这个建议,让他们自行处理吧。”文南这次没帮南宋朝廷找借口,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做为金河帝国的全权外交使节一直都待在临安,还参加了南宋朝廷的很多正式朝会,私下里接触的南宋高官更是不计其数。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把南宋朝廷的决策和金河帝国的对外政策拿过来比一比,啥都想明白了。他对南宋朝廷已经失望透顶,甚至比洪涛还失望。

“别!千万别!逼急了他们,他们敢把这些俘虏全送还给蒙古人,说不定还得给不少路费。与其让这些俘虏回去之后再变成我们的敌人,还不如放在我这里挖矿呢。齐祖他们在银河上游又找到了一个煤矿,正好没人挖呢,就便宜他们了!”洪涛虽然对南宋朝廷这种畏首畏尾的做法很看不起,但也不同意文南这种不管不顾的生硬处理方式。金河帝国以抓捕奴隶获取极低成本劳动力起家,别说一万多青壮年俘虏,就算再多一倍,瓷器那家伙也能管理得过来。

“陛下,这恐怕不妥吧……俘虏里有很多蒙古贵族,还有一位亲王,再怎么也应该以礼相待,士可杀不可辱啊!万一此事传出去,咱们金河帝国恐怕就是蒙古帝国的头一号死敌了。”文南一听洪涛要让蒙古俘虏去挖矿,立刻又有不同意见了。普通的俘虏去挖矿他管不着,但是他觉得应该把贵族和普通人分开对待才符合这时候的风俗习惯。

“你快拉倒吧,劳动最光荣!金河帝国不养废物,连我这个皇帝想吃饭都得上前线拼命去,难道说他们比我还金贵?头一号死敌……嘿嘿嘿,你觉得我把他们全供起来,蒙古帝国就不恨我啦?现在就算我亲自跑到北边去,跪在地上叫他们亲爹,他们也不会饶过我的。这是国战,没有什么私人恩怨可讲,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洪涛对文南的说法很不屑一顾,这个家伙以前受到的教育还没完全转变过来,时不时就犯傻。

“说起利益的问题,我突然想起一个好主意,而且这件事儿还得麻烦你去办。先把这些俘虏运回来,顺便再向南宋朝廷多要点伙食费。我帮他们养着一万多俘虏,送不能让我自己掏钱吧,这些钱是他们该掏的。具体要多少你自己琢磨,能多要点就多要点,现在帝国用钱的地方也很多,光是修补战舰就是一大笔费用。”

“然后你找人去联络一下蒙古帝国的高层,问问他们想不想把这些俘虏换回去。如果想,你就和他们谈谈,用这些俘虏给帝国换点好处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洪涛也没完全忽视文南的话,假如有比挖煤更大的利益,他不介意把这些俘虏送回蒙古帝国去。现在的蒙古帝国已经不是金河帝国最大的敌人了,至少十年之内不是了。

“陛下想和蒙古帝国谈判!用什么换?”文南对洪涛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思路无可奈何,更不指望能跟上他这位先生的节奏,从来也没跟上过。

“其实也没什么太贵的东西,你问问蒙古帝国想不想做买卖。如果他们肯开放密州港和金州港让帝国商船去贩卖商品,并且保证帝国商人的安全,这些俘虏就可以免费释放,我连伙食费都不收了。具体的税收比例你去和他们磨牙,多点少点无所谓。”一说起做买卖,洪涛的兴趣就来了。相对于政治斗争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活儿,他对俗不可耐的买卖生意更热衷。

三百二十三章软刀子

“陛下要和蒙古国做生意?那大宋呢?”文南虽然对南宋朝廷很失望,但也不想看到金河帝国与蒙古帝国交好。

“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真正的仇恨。做为一个国家的皇帝,我首先要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如果凡事我都先去想别的国家,你说做为金河帝国的国民,他们会乐意吗?其实做生意也是一种战争,它虽然没有真刀真枪的拼杀,但破坏力一点都不比战争差。”

“赢得这场海战的胜利我们让蒙古帝国失去了利爪,可是它的躯体还在,用不了几年时间它就还会长出利爪来,到那时就更难对付了。如何侵蚀它的躯体,用战争是一种办法,不过我有更经济的方式。和他们做买卖就是我的方式,相对于战争而言,我对做生意更熟练。”洪涛没去和文南解释将要如何与蒙古帝国做生意,因为他现在也没想好呢。让蒙古帝国答应开放港口是第一步,有了这一步才能继续往下进行,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陛下是要给蒙古帝国挖坑?”文南大概明白了洪涛的意图,他对经济这个玩意一直都没太弄懂,尤其是洪涛做的买卖。按照他的理解,做生意不是双方都赚钱的嘛,咋能当成武器用呢?但是洪涛确实在这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还有不少成功的实例,不服都不成。

“大坑,比造大船、铸大炮还大的坑!只要他们开了这个口子,除了战争之外,谁都别想再堵上。问题是只要有战争,他们永远属于被动挨打的一方,眼看着自己刚刚繁荣起来的港口城市化为一片废墟,那些大笔投入了钱物的蒙古贵族们会答应?别说天可汗了,就算是玉皇大帝来了,也搞不定这件事儿。这是人性,让蒙古贵族过上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今后十年里最大的任务。”

“其实我这个人是很博爱的,全世界的所有人我都喜欢,总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战争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就像是家长教育孩子,光讲道理有时候不管用,打几巴掌还是很必要的。但我打他们的目的不是要他们死,而是让他们能活得更好,你说是不是这样子?”洪涛越说越有心得了,还给自己总结出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用来掩盖他侵略者、殖民者的嘴脸。这些话放在后世里,初中生都能分分钟喷他一脸,但是放在十三世纪,确实很有迷惑性。

“……陛下,南有一句忠告,不知当讲不当讲……”文南没被洪涛的话迷惑住,这些玩意自打他认识洪涛那天起,就一直在听,即使想不出从什么地方来驳斥洪涛的理论,也能分辨一二。

这些年东南亚各国都被金河帝国进行了所谓的商业开发,有了流通的货物,当地居民的生活生活质量确实比以前有了进步。像马六甲港、槟城港、卡兰巴港、开普敦港这样的重点地区,生活水平更是年年稳步增高,用安居乐业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些变化都是洪涛贷来的,是他拿得出手、板上钉钉的功绩,谁也没法抹杀。

除了海外港口,大宋的琼州、广州、泉州港由于有了海峡公司的存在,远洋贸易做得更是红火。每年船队出海、返航的俩个月时间里,这三座城市里简直就成了大集贸市场,到处都是拉货、运货的车马。

各地商人全都云集于此,或是把手中的货物卖给出海的船只、或是从归来的船只上购买国外新鲜货物,然后贩运回内地去倒手贩卖赚取差价。最远的商人都有来自四川一带的,覆盖面基本上涵盖了南宋全境。

不光南宋内地商人争先恐后的来当二道贩子,还有大越、高丽、日本商人坐着海船专门到这三座海港城市里来采购他们国内所需的货物。从这里进货虽然价格要高一些,但比他们自己驾着海船远航马六甲港还是合算多了,不光安全有保障,来回的路程也缩短了一大半儿。利用这个时间差,多跑一趟广州,比远航马六甲港买一手货的利润还大。

就连振州港这样穷得鸟不拉屎的军镇,自打有了振州造船厂之后,也摇身一变成了一座新兴的海港城市。不过振州港不是贸易港而是靠制造业起家的,每年都有大量物资从这里运进,经过造船厂里的工匠们一顿忙活,就转变成一艘艘卖得楞贵的大海船开走了。

你还别嫌贵,想买你都买不到,据说造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三年之后,马上就要开始三期扩建工程了。由这家私人造船厂缴纳上来的赋税、再加上它对整座城市手工业的带动,军镇的收入已经稳坐海南岛第一名,把琼州港都甩在了身后。

这些都是洪涛带来的,当初谁也想不到一个海峡公司、一条去大食的航线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影响的不光是大宋和大食,整条航线周边的国家都是受益者。一条航线、一个公司盘活了多半个亚洲的经济。但是洪涛看到了,当初他成立海峡公司的时候就和文南明确讲过,这个公司和这条航线的潜力大得无法计算,不光体现在经济上,甚至能影响诸多国家的政治格局。

“但讲无妨,你又不是没骂过我,不用这么客气。只要别当着别人面儿骂就成,毕竟我是皇帝了,得给国家留点面子。”洪涛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