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473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473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社会革命党,随即借助这一机会死灰复燃,并大肆攻讦布尔什维克政府的无能和怯懦: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尤甚于继续战斗!

在社会革命党的猛烈炮轰之下,竟有大量俄国民众又转投到了他们这一边:毕竟布尔什维克所达成的停战实在是过于令人难以接受,而好了伤疤的民众们又渐渐淡忘了自己此前在战争中所蒙受的痛楚。与此同时,要求布尔什维克立即实现立宪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现在沙皇已经不在了,那么自然是要效仿法国和美国的政体实现共和。

面对俄国各界的强大压力,布尔什维克不得不发表了进行立宪选举的公告:声明中称,如果布尔什维克在选举中失利,那么自己也将尊重俄国人民的决定,甘愿成为在野的反对党成员。对于即将到来的选举,他们心中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自信的,毕竟自己在军队和工人阵营中发展了这么多年,于各大城市一呼百应,得到执政党的位置怎么着也是板上钉钉的定局。

然而,最终的选举结果却让自乌里扬诺夫以降的所有布尔什维克党人全傻了眼。1914年5月17日,由布尔什维克主导的宪政选举结果揭晓:他们只得到了全部的26。4%的选票,而社会革命党却得到了41。2%的支持!原来布尔什维克党虽然在军队和工人阵营中的势力较任何一个党派都来得根深蒂固,但他们在农民中的渗透却相当薄弱,而社会革命党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在他们的宣传之下,大量农民将选票投给了他们;而当前的俄国本质上仍是一个农业国,其农民占据了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于是这一悲剧性的情况就这么出现了!

眼见即将到手的权力就要这么失去,之前已经对此食髓知味的乌里扬诺夫断然下达了掀桌子的命令。圣彼得堡全城宣布戒严,忠于布尔什维克的军队被调入城内,并将立宪会场塔夫利达宫团团包围。乌里扬诺夫宣称:“一切权利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的口号,“任何企图束缚苏维埃权力的的企图都是反革命阴谋”。立宪会议随即在武装力量的干涉下被强行解散。而为了让自己的野蛮夺权行径合法化,乌里扬诺夫随后撰写了“论立宪会议”一文,其中面无赧色地称“苏维埃是比立宪会议更高的民主形式”,“立宪会议选出的代表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

仅仅数日之后,布尔什维克又在没有外界承认的情况下举行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他们自己批准了将国家权力交到自己手中,并将地方势力转交给当地工人与士兵组成的苏维埃代表的法令。这顿时引发了各方势力的强烈愤慨。支持立宪的群众涌上大街游行示威,要求布尔什维克立即重启立宪会议:然而忠于布尔什维克的军队早就在街道要口严阵以待,士兵们先是朝天开枪,随后便直接向人群射击。一排齐射之后,圣彼得堡的街道上就又是血流成河的景象:惊呼乱叫的人群争相奔逃,其因踩踏而死的人数远远超过了遭受枪击的数目!

这场变乱所引发的效应是极其深远的。早在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就将召开立宪会议明确写进了自己的党章:“建立人民专政,即国家的整个最高权力掌握在立宪会议手里。”而在推翻临时政府之后,布尔什维克官方对自己的定义,也是一个“工农临时政府”,它将代管国家政权直到立宪会议召开。然而当前,他们却彻底撕下了自己脸上那张伪善的面皮,暴露出了其为获得权力而不惜一切手段的流氓本质。俄国政权和平更迭的可能性,便被布尔什维克的武力取消立宪而彻底抹杀了。各方势力的态度也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既然不民主选举了,那么凭什么沙皇的遗产就是你的?

短短两个月之内,俄国大地上便风云激涌:被哥萨克等少数族裔、自由主义或右翼势力控制的西伯利亚地区率先扯出反旗,宣称布尔什维克是倒行逆施的俄奸政权,号召全俄民众联合起来将其彻底消灭。不到半个月,北高加索地区也宣布成立了顿河共和国;前俄国陆军中将邓尼金凭借着出众的人望,已经在这个国内拉起了一支实力不俗的武装力量。哈萨克人也趁机宣布独立,成立阿拉什自治共和国,这使得俄国的领土面积骤然降低了270多万平方公里。虽然各方目前还都保持着相对的平静,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寂静!

“现在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用武力击败这些不承认苏维埃领导地位的势力,并干净、彻底地消灭一切敌视苏维埃的反革命分子。”旁边一直没有开口的托洛茨基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话语中也带上了几分狠厉之意,“接下来迎接我们的将是一场全面的战争,其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都丝毫不会比之前的那场战争来得弱!为此,我们需要重建一支军队,一支只听命于布尔什维克党的军队。”

ps:感谢书友神奇杰克的月票支持,和寺高义、zhouyu1976的打赏~~~

第617章转变的理念

“当前,我们虽然有大量忠于苏维埃的士兵,但他们却几乎都是从战争中败退下来的溃兵;这些人只能充当维持治安的军警,而很难作为真正的战斗军队来使用。因此,我们必须要组建起一支不同于乌合之众的职业军队,并让其成为布尔什维克党手中最可靠的利剑。”托洛茨基补充说道。

加米涅夫皱眉道:“可是我们又该如何组建这支军队呢?我们的党本来也就是以政治活动为主的组织,党员们在军事领域的涉入极为有限:像伏龙芝同志那样的军旅天才,整个布尔什维克也就只有他一人!没有足够的合格基层军官,要想将那些士兵整合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也就无从谈起;而让他们进入军校进修的话,则绝非三五年时间不能毕业。”

托洛茨基却丝毫没有加米涅夫的那般忧虑,只是语气平缓地说道;“我们没有足够的党员充任军官,那么就可以让那些曾经在沙皇军队中服役的军官来指挥部队嘛。他们虽然曾屡败于德国人之手,但这却是因为敌人太过强大的缘故;在面对奥匈帝国军队的时候,他们都是战场上的一把好手!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人大规模召入部队,作为苏维埃军队的骨干力量;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能组建起一支堪称合格的军队了。”

乌里扬诺夫还未来得及开口,加米涅夫却已经是双目圆睁,声音骤然提高了八度:“托洛茨基同志,你知道你是在说些什么不?将沙皇旧军队中的刽子手召入新的苏维埃军队。然后让他们来重新压迫由劳苦民众组成的革命士兵?这是对我们之前事业的严重背叛行径!退一步说。就算士兵们真的能接受前沙皇军官的指挥。我们也完全无法保证这些人的忠诚性:如果他们仍旧心怀悖反之念、在战场上向那些反对势力倒戈的话,这对于我们而言无疑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加米涅夫同志,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的核心主旨无疑是消灭一切剥削者,将世界建设成伟大的马克思导师所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可是,我们的目标也分为理想目标和现行目标,革命事业也同样分为主要革命和次要革命。现在,我们最危险的敌人是那些裂土称霸的反对势力,他们随时都可能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致命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现行目标和主要革命,就变成了武力消灭反动势力、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托洛茨基的语速一如从前,只是话中的坚定之意已经是不容拒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暂时放弃一部分过于理想化的做法,集中一切力量捍卫来之不易的苏维埃政权。之前我们用武力解散立宪会议,也正是出于主要革命的大义需要,而做出的无奈、但却必须的行为。”

加米涅夫将目光投向乌里扬诺夫,似是想在对方身上寻到支持;然而令他感到震惊的是,对方竟然对托洛茨基提出的方案充满兴趣。完全没有一个有原则的革命者所应当具备的反应。随着执政的继续,乌里扬诺夫对权力的渴望一日超过一日;当前对俄国西部腹心的统治已然不能满足他的野心。他所渴望的,乃是像曾经的沙皇一样成为全俄罗斯至高无上的君皇!

沉默片刻之后,加米涅夫终是再度开口道:“如果我们真的将旧沙皇军官纳入了革命的队伍,我们又如何才能保证他们的忠诚性?一支军队的指挥官拥有无可抗拒的巨大权力,他们倒向反动势力的后果将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

托洛茨基微微一笑,道:“关于这一点,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略。我们可以将这些军官的家属挟为人质,并将其软禁在完全处于我们控制之下的后方城市;如此一来,就不怕那些旧军官敢于在前线战场发动叛乱。除此之外,我们在军队的构成体制上也会作出改进:每一支军队当中,都会在任命指挥官的同时安插进一名政治委员:这一全新的职务则由绝对忠诚于我们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来担任,他将全权负责部队的日常生活,并通过这份从指挥官手中分出的后勤权力,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士兵对党的永远忠诚。如此一来,军队的可靠程度就将大幅提升,即便是旧军官们有诸多不甘愿,他们只能为我布尔什维克效力。”

加米涅夫听得心惊肉跳:且不说将军官家属挟为人质的做法本身就是极其丧病的暴政,光是对军官的分权所产生的政委这一职务就是闻所未闻,而其对部队控制的狠厉之处丝毫不比挟持人质来得弱!听托洛茨基的意思,今后指挥官将只负责一线战斗,而至关重要的后勤补给和物资供应都尽操这个“政委”之手;一旦控制了奶源,还怕军队这个幼童不认娘么?更遑论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大量的宣传和洗脑工作可做,长期耳濡目染之下,军队更是不会有丝毫的反抗念头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红军与沙皇时代的旧军队,在绝大多数领域都是相似的。为了实现预期中的战斗力,我们便不可能让那些基层士兵们真正享受国家主体成分所应有的待遇。该有的辱骂和体罚仍旧会有,该用人命去填的战斗也仍旧会被发动。”托洛茨基不紧不慢地说着,然而其所说出的话语却是让加米涅夫的脸庞肌肉再度为之抽搐,“归根结底,现在的局面还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时刻;为了保住政权应对时局,我们也必须对目前的革命纲领做出相应的变通。”

“组建红军的事情,就交予托洛茨基同志你负责。”乌里扬诺夫微笑开口,心中已然充满了喜悦的情绪。做为托洛茨基多年的战友,乌里扬诺夫深知自己的这名搭档绝非他外表看上去的那么文弱;除了内政、外交、和组织才能之外,托洛茨基在军事上也绝对是一把好手,只是由于他长年都担任着文职工作,相当一部分党内成员才渐渐忽略了他在军事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如果说伏龙芝是能与巴格拉季昂相媲美的勇武战将的话,那么托洛茨基便是如库图佐夫一般的全能统帅:由他负责建立一支新军,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任务了!

见核心领袖已经发话,加米涅夫也只能表示恭顺和遵从。他思绪转动,又道:“那么,军备生产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现在我们已经对工人恢复了八小时工作制,这无疑将严重影响到军火的生产速度。而由于之前的停战条约,我们被迫向德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