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屠家子-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逃跑的骑兵逃得理直气壮,喜气洋洋,因为这样的战术要求虽然繁琐,但不用拼命,不用受伤,还能杀伤敌人。与之相反,追击的步卒却追得苦不堪言。步卒的行军速度本来就比不上骑军,骑军不肯正面交战,却时不时地返身用弓箭对自己发动袭击。每一次箭袭都带走数十人、上百人不等。虽然每一次的伤害都不至于特别大,但架不住这种伤害在持续输出。这样的仗实在是没法打了!
曹操虽然被仇恨所刺激,下达了决战的命令,但向来心思冷静的他,还不至于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眼见着取胜无望还傻乎乎地跟在并州军的身后吃箭。
听到曹操的中军传来鸣金收兵的信号,何咸毫不犹豫派出一个千人队,下达了从侧面穿凿曹操前军的命令!
一千并州飞骑脱离主力,划了一条弧线,猛烈地扑向了曹操前军的中段。带领这个千人队的小校眼光极为毒辣。那里,是曹军弓箭手的所在位置,也是曹操整个前军中,防御最薄弱的地方。
曹军在得到鸣金收兵的信号之后,正在极力收缩阵型当中。最前方的长枪兵,中段的弓箭手,后段的刀盾手都在向中军靠拢。看到并州飞骑突然之间的返身突袭,乐进大喊呼喊长枪兵上前抵御,弓箭手退后支援,刀盾手护卫两翼。但军阵的调整都需要时间,而曹军在一段时间的追击之后,体能出现了问题。时间,成为了击溃曹军的关键因素。
一千并州飞骑在乐进调整好阵型之前,冲入了阵中!在付出了上百骑的代价之后,并州飞骑成功破开了最前方并未合拢的长枪兵阵势。长枪兵之后,就是弓箭手。没有了保护的弓箭手,在急速冲击而来的骑兵面前,简直就是待宰的羔羊!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潜逃 李典投降
一乐进发疯似的驱使长枪兵,以不惜伤亡的姿态企图阻挡并州飞骑,但显然都是徒劳。这样的战术除了进一步扩大双方的伤亡之外,别无意义。曹军先锋三千兵卒被这一冲,伤亡过半。最值钱的一千弓箭手,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了弓箭手的支援,曹军步卒在纯骑兵的并州军面前劣势进一步扩大!
进不得进,退不可退。曹军将领们终于明白何咸此前嚣张的底气何在!曹操的脸更加黑了,他意识这将是他出道至今最凶险的一战!难道除了逃跑,别无其他途径了吗?
“呜呜呜~”正在曹操犹豫间,战场的北边再次传来号角声!又一支骑兵队伍出现在曹军的视野之中。一面硕大“张”字大旗迎风招展。不是击败了夏侯惇的张辽,又是何人?
“主公!撤吧!”李典冒死进谏道:“趁子和麾下还有数百骑兵,主公赶紧撤回东郡!”
乐进刚刚吃了一个大败仗,退回到曹操的中军身边。听到李典之言,乐进也附和道:“曼城言之有理!主公可将步卒分给我与曼城统领。八千步卒足以抵挡南阳军半日,主公可在子和的骑兵护卫之下,速速回转东郡!”
“本州若是走了,文谦与曼城又如何突围?”
李典和乐进双双单膝跪地道:“主公勿要担心!我等且战且退,并州飞骑也不一定能将我等如何!“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请速速突围!”包扎好伤口之后的曹纯也大步过来,请求曹操突围。
曹操点点头道:“我明白了!诸君保重!若是事不可为,可降之!元让,文烈已逝!我不想再听到你们的噩耗!切记切记!”
李典、乐进相视一眼,再拜道:“谢主公!”
曹操说完,再不犹豫,策马回转,将麾下剩余的八千步卒分拨给李典、乐进两人。然后在曹纯和典韦的护卫之下,进了中军帐。再出帐时,曹操已经换上了普通曹军骑兵的服装。而曹操的铠甲全部穿在了一名亲卫的身上,这边亲卫来到乐进身边,伫立在“曹”字大旗下面,代替曹操坐镇中军。于此同时,曹军数百骑分成数个方向突围而去。看那架势,就像是去求援的信使一般。
何咸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这一点,曹操竟然能如此干脆地抛弃这八千多名精锐步卒,独自逃生。若是料到了,何咸就不会仅仅只派出了一个千人队前去绞杀。等到何咸得知曹操早已不在阵中的消息时,已经是天黑之后。
八千曹军步卒,在乐进和李典的统领之下,突围无望改为坚守不出。任凭何咸与张辽从各个方向发动攻击,两人就是死守。直到天黑之后,八千步卒减员至不足四千人。外围一支百人队的曹军再也受不了这种等死的感觉,在屯长的带领之下,丢弃武器,投奔了并州飞骑。有了这一支百人队作示范,越来越多的曹军加入了投降的队列。
何咸命人燃起火把,策马来到了曹军的中军大帐。这里,“曹”字大旗下面,还盘踞这一千名左右宁死不愿投降的顽固分子。
“孟德何苦由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你一般的智者,不应该看不清楚形势啊!你放心,只要你肯真心投降,本将必不为难你,也不为难你的部将。朝中九卿之位,任你挑选,怎么样?”
“骠骑将军对我家主公真是不薄啊!不过可惜了,骠骑将军若是想见我主公,恐怕失望了!”中军帐里出来一将,却不是曹操本人。
何咸眉头一皱,心道不好,赶紧问:“你是如人?曹操现在何处?”
曹将淡淡一笑,恭敬执礼道:“小将李典!我家主公已经回到兖州。我家主公临行之前,让小将通知骠骑将军一声,鲁县之仇,他日我军必定双倍奉还!”
“大胆!贼将无礼!”张辽挺戟,大声呵斥道。
何咸拦住张辽,盯着李典的眼睛道:“你不怕死?”
李典郑重道:“怕!小将不过一介无名小卒,怎会不怕死?所以我家主公说了,只要我等真心乞降,以骠骑将军的心胸,必定不会为难我等。现在,小将李典正式代表这支曹军溃兵向骠骑将军乞降。不知骠骑将军可敢接受?”
说完,李典扔掉手中的武器,低下头颅,单膝跪地。
何咸望着李典,百味交集。拥有主角光环的曹操果然不是那么容易擒杀的,终究还是让他逃脱了。至于眼前的李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身为骠骑将军,何咸还真不屑于与一名校尉过不去。
“安抚好所有的曹军降卒,乖乖接受南阳军的劳动改造。本将虽然不屑于杀降卒,但也不容忍三心二意的背叛。你既然选择了投降,便要做好降将的准备!”
“谢将军!小将省得!从今往后,李典就是将军麾下的小卒,只要将军不派李典去打曹军,其余一切好说!”李典磕头回复道。
“很好!你是一个聪明人!”何咸策马越过李典,指着中军帐一名穿着将领铠甲,昏倒在地的男子问道。
“回将军,这是曹军小校乐进!性情耿直,本想顽抗到底,为曹操效死命。李典趁其不备,将其敲晕。将军放心,在他醒后,李典一定说服他共同为将军效力!”李典为乐进求情道。
“李典,乐进!很好,本将记住你们两人了。希望不久之后,你们能够成为我南阳军的骨干将领,共同为复兴汉室努力!”说完,何咸将两人丢给张辽调教,策马离开了曹军营地。
李典是曹军之中有名的儒将,史称其“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乐进则是著名的“五子良将”之一,作战勇猛,因胆烈跟随曹操,多次有先登之功。若能真心为南阳军效力,何咸麾下绝对是多了两员大将。随着南阳军的地盘不断扩大,何咸需要更多的人才为己所有。降将,其实是获取人才最快的途径。
………………………………
第三百八十章 请主公收下糜小妹
一鲁县一战,打出了南中郎将张辽的赫赫威名。其麾下的并州飞骑以少胜多,以折损三千的代价击败了三万曹军精锐。杀一万余人,降一万余人,可谓战功显赫。尤其是斩杀夏侯惇、曹休,全歼虎豹骑,令并州飞骑威震天下。唯一的遗憾是敌主将曹操使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成功逃脱了并州飞骑的围捕。但即便如此,并州飞骑此战也是战功显赫。并州飞骑因此独立建制,称“飞骑军”,张辽擢升一级由南中郎将拜为广威将军。
击败了曹操的主力军,并不意味着徐州危机解除。琅琊依旧有夏侯渊的曹军偏师,彭城依旧有袁术的纪灵军,何咸命并州军前往鲁县调整。
臧霸大开城门,领着孙观出城迎接。陈珪也带着尹礼从卞县赶来拜见,同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陶谦病危!
这几年,陶谦的身子骨一直就不大好。徐州,能够在他的带领之下能够肃清境内黄巾反贼,尽量不卷入诸侯间的争斗,保持相对稳定的民生状态已经属于非常不易。近期,随着曹操以陶谦“包庇贼寇,不配合调查”为由,联合袁术合攻徐州,陶谦气急攻心彻底病倒。时值徐州保卫战的关键时刻,除了陶谦的亲信幕僚陈珪、陈登父子清楚陶谦的实际情况之外,其余武将概不知情。幸好,何咸采取了贾诩的冒险之计,迅速出兵徐州击溃了曹操,也赶上了见陶谦最后一面。
徐州下邳,州牧府。
在陈珪、糜竺、臧霸等一干徐州重臣的见证之下,陶谦躺在病榻之上将象征徐州牧的金印交还给何咸。作为回报,何咸当即奏请天子追封陶谦为安东将军、溧阳侯,举荐其长子陶商、次子陶应为议郎,入朝为官。
陶谦摇摇头道:“吾之二子皆无为官从政之能,将军若是不弃,请代为照料,当一方富家翁即可!”
“陶公放心,有何咸一天,定保两位公子富甲一方!”何咸答应陶谦道。
陶谦点点头,咽下了人生的最后一口气。州牧府内顿时哭声一片,哀乐四起,白缟处处。陈珪、糜竺、臧霸、吕范作为陶谦旧将,皆为操办陶谦身后世的主力忙碌起来。陶谦虽然在弥留之际将徐州托付给了何咸,但下邳城平静的外表之下依旧暗流涌动。
南阳军大帐之内,何咸正在批阅战报。在琅琊郡,夏侯渊的北路军在收到曹操鲁县大败的消息之后,当即放弃了继续攻伐的计划,撤军回守北海。在彭城,袁术的纪灵军大败曹豹,几乎攻下彭城国全境。曹豹依靠陈登的计策,退守傅阳城苦苦支撑。袁术在得知何咸大败曹操,魏延从譙县出兵之后,一天之内连下7道军令,命纪灵迅速退出彭城,撤回寿春,迎战魏延。纪灵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不肯听令,继续猛攻傅阳城。
“主公,徐州特使正在帐外求见!”赵云的声音在帐外响起,打断了何咸阅读战报的进程。
“速速有请!”
何咸放下战报,就见赵云领着一名全身着黑衣,头戴斗笠的中年人进帐而来。
“东海糜竺,参加主公!”来者进帐之后,去掉斗笠,对着何咸深深一揖。
何咸赶紧站起身来,双手虚扶道:“久闻糜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儒雅不凡!”
“主公过誉了,糜竺一介商贾,岂敢枉称风雅?”糜竺谦虚道。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县大富商。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陶谦入主徐州之后,征辟糜竺为别驾从事。麋竺不断资助金银货帛等物装备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