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贞观-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也变得冷厉起来了。行路的人们,全都裹严了衣衫。执失思力躲进了马车,赵云泽也不再傻兮兮的骑马了,又回到了马车里。
又行两日余,这天半下午时分,使团终于望见了颉利可汗的阴山大营。
远远望去,天地交接之处,有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片白色,分不清那是积雪还是天上的云朵。那里,便是颉利的牙帐所在。那大片白色,既非积雪,也非云朵,还是连绵的帐篷。
执失思力早就派人回大营通报了使团的行程。因此,当使团走近大营时,突厥的大批官员,早已等候迎接了。
赵云泽此时又骑上了马,他与执失思力走在了队伍最前方。在他二人身后,便是温彦博的马车。此时,马车的车帘已经打开,站在马车前方,便能看见温彦博真容。
在距离突厥官员二三十米之处,队伍停了下来。
“赵校尉,为首的那个穿白袍之人,就是赵德言。”执失思力小声对赵云泽说道。
赵云泽望向执失思力所说之人,见那赵德言大约三十来岁的样子,细高的个子,白净的面容,唇上留着两撇小胡子,五官也颇为端正。赵德言身穿一身白袍,头上璞头也是白色的,是一身中原人的装扮。看上去很有几分翩翩佳公子的派头。可在赵云泽看来,他这纯属是装13。都是一群大老爷们儿,你打扮的这么风骚,给谁看
赵德言侧身后,紧挨着一人,却是突厥人的装扮了。这人五大三粗的,一脸的横肉,年纪大概在二十来岁。这人虽然长相不怎么样,可穿的戴的却相当不俗,那皮袍、那皮帽,只看样式就知不是凡品。
“离赵德言最近的那人是谁”赵云泽问执失思力。
“哼,赵德言的马奴而已”执失思力冷哼一声说道。
“马奴看他的装扮,我还以为是你们突厥的贵族呢。”赵云泽讶然了。
“这赵德言最喜欢搞那些花把式。他的帐篷,永远是干干净净的,他的奴隶,在外人面前也都打扮的非常光鲜。”执失思力解释道。
这时,赵德言带领着那班突厥官员走向了使团,温彦博连忙下了马车,赵云泽和执失思力也都下了马。使团官员在温彦博和赵云泽的带领下朝突厥官员走去。
“大突厥汗国太师赵德言,谨代我主颉利可汗,迎接唐国使臣。诸位辛苦”双方走近,赵德言一拱手说道。
太师你丫的,明明做的是突厥的官员,却冒出个中原王朝的官衔来,这个赵德言还真能瞎搞赵云泽心中对赵德言腹诽了。
温彦博还礼道:“有劳诸位迎接了。”
执失思力这时为双方互相介绍了身份,几人又寒暄了几句。
“温大人,请上我可汗特意为您准备的马车入营。”赵德言伸手朝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虚引,对温彦博说道。
“多谢可汗盛情。”温彦博微微一笑,便上了那辆马车。
赵德言又对他身旁那“马奴”说道:“拉伊尔将军,劳驾你为唐使温大人驾车。”
“某不胜荣幸”那马奴抑或是将军,操着生硬的汉语说了一句,就直接走到温彦博的座驾旁,跳上马车拿起了缰绳。
赵云泽有些糊涂了。执失思力说那人是赵德言的马奴,怎么赵德言反而称呼他为“将军”呢
“赵副使,我突厥与大唐礼仪迥异。在对外礼仪中,由官员为贵客赶车,以表尊敬。”赵德言忽然对赵云泽解释起来。
“哦,这礼仪好的很”赵云泽随口说道。反正坐车的是唐臣,赶车的是突厥人,你们越尊敬越好。
可随即,赵德言就又说道:“不过,这礼仪之事是相互的。我突厥由一名官员为唐使赶车,大唐是不是也出一名官员为我突厥官员牵马呢”
赵云泽的眉头一下皱起来了。难怪赵德言会称呼那马奴为将军呢,合着这家伙有阴谋,想着折辱大唐呢。
可赵德言已经把话说了出来,事也做了出来,此时若是直接拒绝他的意思,那大唐也失了礼数。
“不知赵太师欲请哪位使团官员,为突厥何人牵马”赵云泽先问了一句。
“呵呵,赵大人,你我都姓赵,不如就由你为我牵马如何咱们也多亲近亲近。”
亲近你老母我们老赵家怎么会出这种人狗日的阴险啊,欺负到老子头上来了
赵云泽在来突厥的一路上,没少听温彦博讲解突厥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温彦博从未说过突厥对外交往的礼仪中有互相牵马或赶车之事。这分明就是赵德言卖弄聪明,故意搞出来折辱大唐使团的。
赵云泽身后的使团官员们一听赵德言的话,一个个都气的不行了。而突厥那方的官员,包括执失思力在内,都一脸玩味的望着赵云泽。
赵云泽犯难了。温彦博已经上了马车,这会儿想向他求助也来不及了。只能靠自己应对了。
忽然,赵云泽脑海中灵光一闪,计上心来。他微微一笑,道:“赵太师说的极是,你我都姓赵,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那咱们可是一家人了。这一家人嘛,谁给谁牵马又有什么打紧呢。”
赵云泽先把彼此的身份由公转私,与赵德言论起了一家人。
“哈哈,赵兄弟果然爽快。那就请为某牵马吧。”赵德言见折辱了赵云泽,立刻大笑起来。他对赵云泽的称呼也变了。
赵云泽身后的大唐官员见赵云泽就这么屈服了,望向赵云泽的眼神顿时变得鄙视起来。有性急的官员,直接喊道:“赵大人,万勿失了国体”
赵云泽回头一笑,送给那些官员一个安心的眼神。他又转过身来朝赵德言笑了笑,忽然说道:“太师先不急着喊某为弟。既是一家人,那咱们可要好好论一下族谱了。敢问太师是第几世”
“我赵氏源自先古黄帝之孙颛顼帝的后裔造父,乃赢姓十四氏之一。我赵氏族谱,是从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朔祖公开始的,传承至今,某列第三十三世。”赵德言像是在卖弄学问一般说道。
话刚说完,赵德言心有所感,就是一惊。他已经意识到赵云泽为什么要问他的排辈了。
赵云泽呵呵一笑道:“如此说来,太师果然不能称呼某为弟了。某在我赵氏族谱中,排第三十一世。你我乃是孙祖之辈呀”
赵云泽这么说,纯粹是占赵德言的便宜了。后世的族谱,少有从春秋时开始记述的,如果按照赵德言说的族谱,他赵云泽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该排多少世。
大唐那些官员一听赵云泽的话,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赵德言却一脸灰败之色了。
“你我既是孙祖之辈,那某这长辈给孙辈之人牵马,就更应该了。当爷爷的照顾孙子,情理之中嘛”赵云泽说完这句话,又问赵德言:“孙儿,你的马呢”
“呃,既然赵大人的辈分如此之高,那某方才说的礼仪,不谈也罢。某可不想被赵氏族人说我不懂尊老。”赵德言赶紧给自己找台阶下。
“啊呀,孙儿,还是应以国事为重啊。国礼比私礼重要,还是让某为你牵马吧。某虽然辈分高,可却年轻的很,牵马而已,某足以胜任。”
这会儿轮到赵云泽狠虐赵德言了。
“自古以礼治国,国礼也不可罔顾私礼呀,这牵马之事,还是免了吧。”赵德言很勉强的笑道。
“真的免了”赵云泽又问了一句。
“能免则免吧”
“好,就依太师的意思。”赵云泽见好就收,也不再称呼赵德言为“孙儿”了。
一场风波过后,大唐使团之人与前来迎接的官员一起进入了大营。
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
进入营地之内,赵德言取代了之前执失思力的位置,与赵云泽策马同行。执失思力则落在赵德言身后,与温彦博的马车并行。
赵云泽虽然此时看不到执失思力的脸色,可他想也想的出来,执失思力此时望向赵德言的脸色,一定难看的很。
“赵大人观这大营如何”赵德言笑眯眯的问赵云泽。
赵云泽一笑,道:“倒是颇为雄壮。可就算再雄壮,这也是人家突厥人的地盘,哪里也比不得自己故土好呀”
他这话就是在挖苦赵德言背弃祖宗,做突厥的官员了。
赵德言哪里听不出赵云泽话里的意思,他冷然一笑,道:“谁人不恋故土可故土之人若是对某人冷漠以对,也怪不得那人另奔他乡寻前程了。他乡有英主,他乡有富贵,他乡又哪里比不上故乡”
赵云泽摇头一笑,念出了一首诗:“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马蹄哒哒,像是为赵云泽打着节拍。这首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注被赵云泽用一种低沉的声音吟出,听在他近郊之人耳中,人人都有所感。
“赵大人倒是好文采。可这首诗,若是看破红尘之人吟出,倒也贴切。但赵大人同样身为官员,同样在追求功名富贵,却说什么甚荒唐,如此言行不一,岂不可笑之极”赵德言反过来挖苦赵云泽道。
赵云泽又摇了摇头,道:“正常人谁都向往出人头地过好日子,追求功名富贵本也没错。可这追求功名富贵的手段,却很值得商榷呀赵太师莫非以为为了追求功名富贵,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是做出数典忘祖之事也可以吗那这富贵,想来享受的也不会心安理得。夜间昧心自问,难道就不感觉愧疚这富贵,怕也不会长久,到头来,终是一场空啊”
**裸的打脸,让赵德言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了。可赵云泽又没有点名提姓,他也无法发作。
稍一沉默,赵德言大笑道:“哈哈,若非某知道赵大人是武官的身份,还真以为你是大唐哪个学府中教化学子的教授呢。赵大人如此喜欢说教,不去教书育人真是可惜了。”
“呵呵,大唐有的是德才兼备的先生,我这份本事呀,也就只配在蠢人面前卖弄一下嘴皮子工夫。”
赵德言又被噎住了。
“赵校尉谦虚了。你这份才学,可不是像某人一般只知卖弄唇舌,却毫无实用之术。赵校尉乃大才,刚才的一番话,也让某受益匪浅啊,某多谢了。”赵德言身后的执失思力得意的大声说道。他明里是在夸赵云泽,可暗里却是讽刺赵德言。
“呵呵,这一不留神,就要到可汗的牙帐了,咱们下马步行吧。”赵德言赶紧岔开话题说道。
于是,众人下车的下车,下马的下马,开始步行前进。
前方五六十米处,立着一个非常庞大的帐篷。那帐篷的占地面积足有上千平方。帐篷外表装点华丽,各种彩绸与装饰图案竞相斗艳。阳光下,帐篷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光华,也不知上面用了什么东西装点。
帐篷顶端,立着一根大纛,大纛顶端飘扬着一面狼头大旗。旗杆从上到下,又拉有数十条彩绸与棚顶外缘相接。与其说这是一个帐篷,倒不如是个圆拱形的建筑物更为贴切。
众人在离帐篷十来米的地方止步,赵德言向温彦博和赵云泽告罪一声,便与执失思力率领迎接使团的突厥官员进入了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