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74部分

争-第74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由很简单,方生拿不出那么多的人手,而且他也不想招那么多的兵,至少目前是,因为他养不起,同样也是因为奉行的精兵政策拒绝方生这么大肆招兵买马。

所以每一次获得青壮的补充才会进行删选,强壮的身体是天生的,但战斗意志是后天培养的,两者缺一不可,前面一项可以选择,后面一项可以培养,获得的才是任何方面都可以符合要求的士卒。

所以在别人看来,济州岛的所作所为难免有些苛刻,但好在有利无弊,大家伙虽然心里奇怪,但也并未放在心上。

毕竟,这个世道,谁不是想着兵越来越多的,又哪个肯把成把成把的壮丁遣回去种田的?这几乎没有!即使在大明,那些个对大明‘忠心耿耿’的总兵,虽然各个都是把兵卒当血来吸,手下能养的兵能有编制里的一半那就算忠臣,可实际上这些人不是不想增兵,而是那些黄白之物看起来比手下的兵卒更可靠些不是?能看出大明已经乱世的可没多少人。

若是哪天被朝廷降职,总归还有个活路嘛,更别说打了败仗了,有了银两,不管是东山再起,还是安心做自己的富家翁那都是个逍遥自在的了。

济州岛前一阵子刚刚进行了扩编,并且是一下子扩编五千,兵械司加鞭快马的赶制再加发出了所有的存货,这也折腾了两个月才使得新扩编的五千人里有三千人里人手一杆滑膛火枪,这三千人被刘四带走了两千,济州岛留了一千。

如今这趟四万人的青壮方生只留下了两万,一万两千人扩编成四个团,而剩下的八千则转为预备役,至于剩下的两万多挑剩下的壮丁以及一万多的妇孺,这部分将会分配到济州岛各处。

而兵械司也得到了充分的补充,原先的历史中,孔有德在半途被黄龙的皮岛水师袭击,仅仅剩下不足万人逃到了镇江投奔女真人,如此一来女真人获得了孔有德带去的完备的火炮技术,使得皇太极继位后大清的火器从和大明平齐上升到在某些方面得到优势的地步。

这件事只得让孙元化去放手来做,登州城的工匠几乎都是由孙元化一手聚拢的,加上广鹿岛的工匠,人数不仅足够补充兵械司,甚至是新建立由兵衙和政衙共管的民用科研所也扩充了足够的匠户。

这使得一时间苦恼济州岛的匠户问题大大改善,只需要短时间的整合,西芒和孙和京的兵械所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至少目前为止,方生需要短时间内将滑膛枪能够装备到每一个士卒的手上。

而这个缺额则是一万四千!

第八十八章 再次扩军

方生给兵械司下了死命令,他需要在夏天来临之前将所有缺额的滑膛枪补充满,为此西芒不仅仅一次跑到方生这里哭诉,但同样他得到的只是一张笑脸以及一边笑一边摇头,然后西芒再泪奔而去,这个葡萄牙人已经得到了该有的恶果,他不该在雇主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这使得他无法推翻自己的话,因为当初是他自己说,只要有足够的工匠,就可以制造出足够的滑膛枪。

可实际上这个想法只是能停留在念头里而已,这就好比一加一不一定会等于二,有时候他还会等于一点五或者低于一,因为人数并不能代表一切,所以西芒需要的是尽快磨合刚刚被安置进兵械所的数千人的工匠。

好在有孙和京的帮助,这些工匠本身就是孙元化在任职巡抚期间聚拢起或向朝廷要的,有了孙和京,西芒也松了一口气,但他也知道,下一次这种大话不能再讲了,因为这不仅仅是雇主交给的工作没有达成,同样的,他的那份工钱也会被扣押,而奖金更是不会得到一分一毫!

西芒讨厌白干活,他开始喜欢真金白银了,这种喜欢远远超过了葡萄牙银元,哦!至少那上面不用刻着那个讨厌的女王的头像!

而这个雇主远远比当初在登州那个雇主来的大方,虽然西芒已经知道那个曾经的雇主已经改为现在的雇主效力,但这在西芒看来不会成为任何问题。

他们只是些打工的,拿钱办事而已,即使某些事情已经超出了负责的范围,但这并不能让他拒绝那些银子向自己招手。

一万四千的缺额并不少,甚至这个数字比西芒前段时间赶制的滑膛枪都要多出一倍,但在有了充足数量的工匠后,兵械司还是加鞭快马赶制起来,需要的仅仅是时间,或许两、三个月并不够,但葡萄牙人会努力的,为的不仅仅是酬劳和奖金,还有加官进爵。

兵械司的主官是孙和京和西芒,只是孙和京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大明依旧是忠心耿耿,至于给方生造火器,那是想都别想,所以方生才鼓捣出个科研所好让孙和京不至于无用武之地。

虽然目前孙元化算是当了方生的谋主,但实际上这份投效却还在观望状态,孙和京自然知晓,所以他虽然不至于消极怠工,可在其余方面也不肯多过插手,光是窝在科研所了。

好在如今有了费尔南多的学生被划拨到了政衙,但也有少部分让方生留给了兵械司,这部分人里大多是一些化学以及物理比较好的,他们并不精于对着数字精打细算,而是做一些简单的实验。

这些人有二十几个,虽然仅仅是受过很短暂的教育,甚至他们现在依旧是学生,可方生依旧把他们派了下去,学校能够学到基础知识,这些基础在费尔南多填鸭式的教育下已经被灌进去了大半,甚至的就是实践和融会贯通。

而进入政衙和兵衙两个实权部门就是最大的实践,这就是方生增加人才储备的方式,这些新丁也确实在发挥作用,至少可以弥补西芒手上的人手不足。

同样的,孙和京的不肯合作也让方生有些头疼,虽然现如今西芒还算是个尽职的员工,但先不谈他侃大山的‘才能’,光是一个非我族类就让方生很是苦恼,这并不是什么华夷之分,如果连一个国家的军工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民族手上,那这个结果方生实在接受不了。

所以他需要一个中国人做为兵械司主官,一个负责的,有责任心的,并且对所有事全权负责的主官,可偏偏能够担任这一职位的孙家三兄弟中没一个会合作,因为这在他们看来那已经是背叛大明了。

所以方生苦恼,为什么这三兄弟一点都不了解他的苦心,所以方生只能去找孙元化,并且不咸不淡的抱怨了几句。

“这个老夫回去会劝诫他的。”孙元化沉吟了半晌,这才轻声道,心里却也没来由的叹了一口气。

唉!

孙和京在这件事情上起别扭,孙元化自然是早就知晓,可他却是说都没法去说,而且,要说他自己也抱着这么个心思了,自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哪肯出全力,只是到了现如今,那也是再也拖不下去了,而且,孙元化是知道方生的事的。

甚至说,朝鲜腾出手来后的时间,能调动多少兵马、水师,孙元化都曾一一给方生解析过。

“嗯。”方生点了点头,心里几分欢喜,倒也没怪孙元化,他们父子四人也都能算是自己劫来的,其中三个更是被威逼着才肯效力,至于孙元化虽然是自愿的,那也是因为无处可去,这才不得已而为之。

“朝鲜君臣现如今是什么反应?”方生问了声。

去年去了趟京师,虽然折腾的是私盐的买卖,但总归来说目的不仅于此,当初特意准备的八百多的人手除了个用来在各地开盐铺盐栈外,另一个作用就是拿来当做眼线,如今庆尚港更是成了朝鲜和倭岛的贸易港,走南闯北的商人们也开始多了起来,所以理所当然的也开始在朝鲜布局,探听朝鲜君臣的消息。

方生是从穿越人士,自然是对情报的重要性知之甚详,在这点上他远比任何人有发言权,并且也高瞻远瞩。

虽然大明早在洪武年间就成立了专门的特务机关锦衣卫,之后更是增加了东厂,甚至一度还有西厂和权力更大的内行厂,但办事效率底下,对内倒是凶狠,对外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

所以即使如孙元化,对锦衣卫之名联想到的也是陷害忠良,万万不会以为刺探军情上去。

可实际上锦衣卫还真有这么个职能,不仅如此,东厂也是有的,只是没人用过而已,更遑论真的刺探到什么军情了!

至于方生建立的这个机关,目前更是连名字都没有,只是挂靠在政衙名下,但却不归孙和鼎等人的管,就算是李越也插不上手,而主管的则是一个李焦,再加上一个落魄秀才孟千。

目前的细作不多也不少,作用上也屈指可数,打探大明消息自然是内陆的盐铺顺手一些,而至于留在朝鲜的各个细作,平日里打听的则多是后金女真的消息,顺带还有一些朝鲜君臣的。

这段时间倒也打听出了些事情,比如朝鲜国王李倧还真把女真人给安抚下来的,不过与其说安抚,那倒不如说女真人腾不出手来教训朝鲜,干脆就放置一边不管不问,等着日后秋后算账。

可朝鲜政局却也不像前阵子一番紧张了,李倧这个国王当得也还算称职,刚把女真人‘赶’了出去,这就开始琢磨起掉头打济州岛了。

李倧也只是征召了一万人的步卒,大小船只六七十艘的水师而已,李倧并没有把济州岛太当回事,虽然在年前他已经知道济州岛被占,而且还是当初从平安道一路逃到庆尚道的大明难民,若是平安时节,朝鲜自然是不敢拿这群上国子民怎么样的。

可现如今不同了,别的不说,就是大明发难,那也未必能拿朝鲜怎么样,更别说李倧虽然还拿大明当天朝上国,只是如今却是这些难民闹事,甚至割据一方,那朝鲜也就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所以在征召了足够的兵卒和船只后,这只朝鲜水师就浩浩荡荡的从汉城出发了,消息则在第二天就传到了方生的书桌上。

不可谓不快,这种速度即使是方生也目瞪口呆,有些张口结舌,朝鲜虽然和济州岛相比近得多,但方生的重心一直不在朝鲜,所以安置细作也比在大明慢得多,虽然相比较女真人的关外还要快些,可那也是因为汉人很少能在女真人的关外活下去,即使能活下去的,那也是做了包衣奴才,根本探听不到什么消息。

这些留在朝鲜各地的细作又大多是当地招募,人手混杂,效率可想而知,本身在方生的构想中,这些人的作用应该留到几年以后,但他没想到,现如今这份情报就摆在他的书桌上,而且信誓旦旦,数据清晰。

如果不去假设这些细作已经被朝鲜君臣收买之外,这些精确到船只和兵卒数量的数据根本就不会出错。

至于前一个可能,那方生倒是情愿相信细作们这次一下子全变成007了。

方生大惊小怪,孙元化却不以为然,只是拿起那份书信笑了笑,道:“朝鲜君臣,却是将战事当成儿戏了。”

“确是如此!”方生深以为然,不禁为自己刚刚的大惊小怪感觉丢人,不过这也是因为他以己度人了,这个时代并不是人人都知道战前收集情报的重要性的,也没人知道隐瞒这些军情。

这个时代,只会讲出征人数一下子夸大数倍甚至数十倍,然后拿来威慑,而不是藏头露尾,然后背后下绊子。

但偏偏现代人和古人的观念不一样,所以方生才会讶异,所以他也是后一种人,那种给对方下绊子的人,历史告诉他,隐藏实力才是王道,背后一闷棍才是真理,这也让方生屡试不爽。

“大明也向来如此。”孙元化微微苦笑道,这话说出口,只觉得心口一痛,也不知这是涩的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