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57部分

争-第57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生将最后四个字咬的很大声,显然是叮嘱耿仲明和刘四,这可是事实,钱是小事,济州岛虽然目前看似宽裕,但以后用钱的地方肯定更多,也就是说,岛上还是缺钱的,可这练兵才是大事。

兵卒见了血,这就好似宝刀开刃,方才能大杀四方!

方生这一番解释,耿仲明这才知道方生还真不是为了那么点银钱,还是真的想兵卒见血,耿仲明不是笨人,如此一想,倒是比旁人要想的多的多。

出海?雇佣?见血?

看似毫无道理,但也连贯在一起,兵卒受到雇佣那就要跟随商人出海,这些商人们受到海盗打劫时自然需要受到雇佣的兵丁护卫,这样一来派出去的兵丁自然可以获得锻炼。

海盗虽然足够残酷,但耿仲明是见过那个什么‘研究局’新制造的‘滑膛枪’的,这款‘滑膛枪’虽然还没被命名,只是被草草的叫做‘滑膛枪’,但要说起来,不管是大明的鸟铳,还是朝鲜人的鸟铳,损坏率那都是一个赛过一个。

唯独这种枪算得上只做精良两个字,不容易炸膛,准确率相比较大明的鸟铳大大加强,这样就可以使用所谓的三段击,兵卒的战斗力毫无疑问增强了一大截。

至于单兵作战能力,他耿仲明又不是吃干饭的?这多多少少也训练了半年多了,要说光是方生提倡的体能训练,就让一大帮本身连饭都吃不饱而骨瘦如柴的小伙子健壮很多,耿仲明自信,虽然只有两千人。

但这两千人只要开过了刃,有了胆气,就算是对阵同样数量的女真八旗怕也毫不逊色!

“如此一来,是否水师也要出海?”耿仲明是将佐,自然是一问就问道了点子上,如今济州岛有多少艘船?

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区区九艘了,而是扩充之后了二十三艘船,这还是指的全部的两桅福船,这些船只里部分是从他处购买来的,还有四艘是庆尚港的船坞造出来的。

方生手上还不是太缺钱,所以趁机联系上驻扎在大员岛的荷兰人购买火炮,不过这些火炮并不好买,如今二十三艘船大多还是用的大明的火器,差是差了些,不过聊胜于无。

如今研究局已经成立,又说了孙和京的协助,想来制造火炮也就旦夕之间,毕竟,不管是西芒还是孙和京那都不是第一次制造火炮。

而且登州孔有德最近也会投奔济州岛,那可是有一大帮子工匠的,想来扩充了人手,火炮自然不成问题。

“轮流出海,不光是兵卒需要锻炼,这水师也是要的。”方生点头道。

第七十章 新年(上)

到了崇祯五年的最后一个月,登州终于支撑不住,毛承禄带来口信,孔有德诸人终于答应弃登州而逃,到了济州岛再行商议其他事宜。

方生总算听了一个好消息,为此也松了一口气,他看似对孔有德等人毫不在意,可那只是表面,要说放弃孔有德等人就是资助女真后金,如果孔有德等人执意不肯投靠济州岛,方生并不吝啬和刘泽清、邱磊的大明合作上一会,把孔有德连带孙元化留下来的工匠一次性全都葬送在登州城。

至少这笔让孔有德带着一大批工匠去资助野蛮的女真人来的强。

野蛮人最善于抢夺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攀科技树,可以说,正是因为大明的先进才让女真蛮夷垂涎不已,大明又不知好好藏着掖着,这才导致了这帮子通古拉斯野人最后入关奠定全国性政权。

史书上记载的什么?

孔有德带到后金的是大明最精锐的工匠和火器,这些火器里包括各式火炮,以及前登莱巡抚孙元化在任期间制造的大将军炮,仿制红夷的红衣大炮。

后金一下子从铁器时代跨越到火器时代,并且直接无视了中间了火枪,火药等等研发进度,直接跳跃成可以制造火炮,和大明比肩,至少在火器上,甚至后金还要好于大明,毕竟这个时代后金的统治者,既努尔哈赤,之后的皇太极还是比较崇尚火器的,这种关注程度也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工匠的积极性。

再加上女真人实行的奴役制度,这才使得女真人迅速拥有了和大明一样的红衣大炮,使得大明的火器优势荡然无存!

快跨进新年一月,济州岛也开始忙了起来,这不是说平日就不忙了,只是一年到了底,翻过了新年,大家伙自然有了新的气象,这忙的就是新一年的准备。

自然。

正月里走门窜巷是必不可少的,济州岛上虽然人口不多,大家伙是亲戚朋友的就更少了,可汉人的传统还是让济州岛比往日里多了几分人情味。

方生难得摆脱了一些岛上的诸多繁琐事宜,大过年的,总要休息的,只是岛上事情多,方生不能像后世一样寒暑假双制,顺带再加上国庆、中秋等等一堆节假日。

不过到了新年,总归是要发撒些银子,再加上从庆尚港运来的日常货物,济州岛上也开始兴盛起来,不过这只是表象。

岛上大家手上有余钱的原因在于方生发撒的银两,济州岛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人,这些多出的人口都是先后从庆尚港搬迁过来的大明难民。

总归来说,济州岛目前在方生的构想中只在初级阶段,虽然并不缺少人口,庆尚港的商贸业也开始兴盛,但庆尚港靠得仅仅是因为来往贸易收取税收,即使加上即将上马的雇佣兵制度,收入想来也屈指可数。

而私盐一块进项虽然数量庞大,但它毕竟只有一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不是古代人懂,方生也懂。

所以除此之外,济州岛开辟新的商路迫在眉睫,只是现如今还没有眉目,方生干脆放到一边。

车到山前自有路。

济州岛上已经被撒下了种子,目前看来,方生需要的只是静候发芽,然后再让它迅速长成参天大树。

方生空了下来,让人给岛上各人送去了名帖,他自己也收到了一些,这是大明的传统,新年将到,各家的门子都会照着主家的意思四处送名帖。

名帖到了,这心意也就到了,心意到了,翻过了一年,新年也就过了。

可方生的名帖里却不是简单的问候,而是一份请帖,这份请帖里写的是赴宴,吃‘万万顺’。

接到名帖的人通通都是一头雾水,‘万万顺’?什么东西?

待在岛上的孙元化、孙和鼎、孙和京都有收到名帖,不过这三个人住在一起,所以方生只送了一份,请帖上自然是请三人及时赴宴。

除此之外,忙着招募人手修建教堂的费尔南多、研究所的西芒以及费尔南多带来的红夷,都有送到名帖。

耿仲明那也不会缺,至于刘四等人,方生也多心送了名帖,这还让刘四埋怨了几句,方大哥也弄得太生疏了些。

要说都是一起从莱芜逃出来的,几个人的交情堪比亲兄弟还来得亲,何必送这等东西。

方生不会顾此失彼,干脆两边都送,即使这两边都是一头雾水,可那和方生没关系。

庆尚港的赵孟、孙和斗,山东的李焦、再加上多了个孟千、毛承禄,登州卫的张五郎、马户、孙三、方生也算趁着新年的机会,让手下的人集合在一块,这样一来,也算顺理下各自的关系。

山东那边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出发,眼看这几日就到了济州岛,至于庆尚港,则是离得济州岛比较近,虽然孙和斗上个月才被方生赶回了庆尚港,如今也趁着机会,到了济州岛。

好在诸人虽然奇怪,但在年末东家算总账也算正常,相比之下毛承禄的心安理得,孟千就有些忐忑不安了。

要说他投奔方生的体系算来也有两个月,一开始对济州岛并不熟悉,只知道悬居海外,可这两个月接触的事情多了,孟千也越发心惊胆颤。

这主家究竟想干什么?这么大的布局,可怎么看都不像是寻常的盐贩子!

盐贩子要勾结卫所么?虽然只是些闲散的兵丁,可那毕竟是大明的官军,至于买通登莱总兵刘泽清和山东总兵邱磊,这在孟千的眼里反倒不算什么,毕竟,贩卖私盐可是杀头的买卖,这靠文官作用不大。

文官总不能把你的私盐经手成了朝廷批准的,即使那样,没了武人配合那也运不出去。

更别说那什么悬居海外的岛屿,这些孟千可都是在济州岛和山东之间的书信里都能看出端倪的,这岛上光人口就有四、五万,甚至还有自己的兵丁。

光是这些就让孟千吓个半死,险些想着跑去州府衙门里去告发,可这最后他还是没去成。

原因在于,他不敢去!要说大明的刑律,孟千好歹当过账房先生,正正经经的秀才书生,还算通晓大明的律法,这就算是他告发了,那也免不了陪着一块掉了脑袋。

孟千胆子小,又不能浑浑噩噩的被看出来,只得老老实实的待着,还算勤勤恳恳,办事能力倒也不差,反而让李焦在书信上夸了几句,如今看来,只得往着济州岛奔了。

这边各怀各的心思,总之请帖是散下去了,等到了俗称的大年三十,人也都到齐了,此时方生却是难办了。

因为没人知道‘万万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也就自然不会有人会做。

至于方生自己,上一世那也是十指不沾秋水,别说‘万万顺’,就算是再简单点的元宵,那也是两眼一抹黑,不会!

方生干脆招来众人,比划起‘万万顺’的模样,这样也总比他一个人稀里糊涂来得好,集思广益嘛。

“掌柜的,不知是否是民间的‘扁食’?”孟千站了起来,鼓起胆气道。

这么一说,众人才算恍然大悟,什么‘万万顺’,这不就是民间常吃的‘扁食’么,至于这名称的来源已经不足人道也,可也确实是新年的必需品。

“唔,扁食?”方生只记得古代中国称饺子为‘交子’,至于这个‘扁食’的称谓,还真是不清楚。

“扁食传自蒙古人,前朝皆称‘角儿’。”孟千小心翼翼的说道。

要说这屋子大大小小的人他一多半都没见过,可这没吃过猪总归见过猪跑,至少在互通姓名之时,几个看上去的读书人对他还算客气,但也各自带点生疏。

大家伙虽然都是围席而坐,可这坐如针毡的想来只有他一个了。

“那就没错了!”方生拍了拍大腿,这反而让孟千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哆嗦,若不是身后有凳子挡着,恐怕这就要吓得坐到地上去。

相比之下,其余人等神情自若,想来是时日久了,习惯了。

孟千心里不禁有些抱怨,你这究竟是什么地方,怎的比龙潭虎穴看上去还要危险几分来着?

但他也就只敢心里抱怨,脸上那是一点都没表露出来,反而笑着应承道:“掌柜的英明,想来正是此物。”

知道了是什么东西,这自然是做的也快,自有人会做,没多久那就是一桌子的‘角儿’。

孟千等人也看得出来方生不喜欢‘扁食’这个称呼,干脆通通称之为‘角儿’,这次众人依旧是文武两边坐着,泾渭分明。

只不过文人这边领头的是个年纪较大的中年人,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

这人是谁?往日连见都未见过,何曾能坐在上首第一位?

依后排的是李越,孙和斗、孙和鼎、孙和京、到最后才是孟千,不过好在桌子是圆桌,方生特定让人定做的,此时拿来宴请倒也没人在意。

不过也算勉强开了次圆桌会议了,只是这却是用来吃饭的。

相比之下文官那边的两个不是熟面孔,武人这边就有些乱了。

耿仲明理所当然的排在第一,这毕竟是劳苦功高,要说方生还需要他多担待着,紧接着就是李焦、刘四、赵孟、毛承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