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177部分

争-第177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不仅仅是西班牙人,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制造菱堡,他们有着充分的经验,不比当初耽罗府士卒那样第一次对付这种西式堡垒。

迎接西班牙人的不是胜利,而是从城墙上不停扔下来的火药包,充满西方味道的守城方式让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前锋的一百名士兵在这种火药包的攻击下损失惨重,这个人数甚至比起一开始的三十人都要翻上一番!

整整九十名士兵倒在了这座菱堡前,如果算上受伤的人,这个人数还要多上一倍,那看上去巨大的缺口这个时候在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看起来反而是遥不可及,如果他能够有一千五百名士兵用于攻击,那么一切都不会成为问题,不过那毕竟只是如果,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没有那么多士兵,即使他将抛弃了战船而将所有士兵都拉下来,那显然不可能,鸡笼港前狭窄的滩涂也摆不了那么多人。

于是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果断的下令撤退,虽然果实看上很美,但却是带毒的,这种过于美丽的毒果咬了一口会死人的,那就不是聪明,而是愚蠢了。

在丢下一百具尸体以及带走更多的伤员后,西班牙人不得不结束了这次虎头蛇尾的进攻,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并没有轻敌,甚至他想到了东方人的战斗力,从那些战船就可以看得出并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但他仅仅是对照了一下土著人,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并不知道的是耽罗府步卒也许在野战上还并不是习惯于使用火枪的西方人的对手,但在防守上已经不弱于人,因为双方都在使用同样的武器甚至于训练也大致相当,甚至耽罗府鸟铳手的服从性比起西班牙人要更好一些,毕竟一边是正规军,而另一边大多数只是一些半职业士兵,即使是那些职业士兵也由于西方人的个性散漫,远远比不上耽罗府鸟铳手那么听话。

所以西班牙人毫无疑问的失败了,好在他们的损失并不大,仅仅是损失了三十名本土士兵,至于土著士兵,那些人死多少也没关系,只是训练麻烦了点而已,但相比起珍贵的本土士兵,自然就没得比了。

鸡笼港里的耽罗府鸟铳手没能趁胜追击,因为西班牙人的船炮还在炮轰鸡笼港造成了压制,如果盲目的出击,这样反而会被容易被红夷反败为胜,这样更加不妥,所以朱大全选择了稳妥的固守,这也避免了出现意外。

于是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安全的返回了他的舰队,这次进攻损失了一百名士兵,如果算上之前沉没的那艘船,这个人数还要再扩大五十名,一百五十名士兵里大多数是来自马尼拉的土著,这还稍微给了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一点安慰。

于是在发现无法攻取鸡笼港后,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只得选择放弃,虽然战败这个词他很不喜欢,不过,这次的攻城战终究以失败告终,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随即西班牙人的舰队逐渐离开了鸡笼港的视线。

一直憋着一口气的朱大全也松懈了下去,红夷的这次的进攻速度极快,几乎就是在鸡笼港没有反应之前就发动了全力攻城,以与鸡笼港里的耽罗府步卒同样的人发动了全面的进攻,如果不是朱大全指挥得当,再加上耽罗府步卒对于防守战已经得心应手,还真说不定结果会变成哪般,不过好在现下来看并不算是个很差的战果,至少守住了鸡笼港,朱大全倒是不指望能把红夷留下来,这并不是以鸡笼港的兵力能够做到的事,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战船,所以朱大全只能派人去给还待在热兰遮堡的方成传信。

相比憋着劲想弄出什么事的西班牙人,待在热兰遮堡的方成就有点不务正事了,他正在谋划怎么给热兰遮堡改名,这种恶趣味在从耽罗岛开始已经有了,所以这才有了把一个小小的耽罗岛升为府,弄了个庆尚道的野地开荒当港口就冠名为庆尚港,也不怕抢了庆尚道的名头,要不是旅顺。复州、金州等地早有了自己的名字,改也没法改,说不定方成还真给它重新冠名了去。

于是在怎么给热兰遮堡取名就成了方成为之琢磨的事了,台南是不可能了,那太俗,而且太现代,方成可不想把自己弄成阿扁割据势力那样,他可是满心希望大明一统的,顺带连女真人、蒙古人、更西边通通收了拉倒,要是能把大明塑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方成那是一点都不反对给老朱家打工,可无奈老朱家没那能力,也没那胆气,连个关外的女真鞑子都打不过,所以这些也只有他自己去干了,这实在是个无奈的选择。

话归正题,怎么给热兰遮堡改名是个问题,很艰巨的问题,有鉴于方成实在自认不太适合脑力活动,所以他干脆把这个严峻的问题扔给了别人,不管是徐太拙,那是车晚真都送去了一份,要他们想着起。

最后车晚真送来的是单一个龙字,就叫做龙城,直接给方成扔进了垃圾堆,这名字怎么听起来跟姑苏慕容那哥们的祖先老家一样的名,慕容家那可是个大大的悲剧,而且这名字有点太霸气了,比起刚刚被该做兴龙的鸡笼港的霸气得多,不过兴龙不仅仅是一个鸡笼港,而是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现在的鸡笼港还叫鸡笼港,只不过那已经属于未来兴龙城的一部分而已。

车晚真是有心拍方成的马屁,毕竟虽然车晚真被重新启用,但在之前那可是做了驳了方成的事,跟朝鲜使者眉来眼去的那次险些让车晚真死翘翘,要不是方成手上实在没人用,单一个徐太拙太不安分,也至于想起他车晚真。

而比起车晚真,徐太拙却送来了一个和某个历史拐点不谋而合的名字,承天府,比起车晚真的龙城自然就少了霸气,不过也威势十足,这倒是出了方成了意外,徐太拙这个十足的大明主义者竟然给还属于大明边缘势力的耽罗府送上这么个有品位的名称还真足够意外。

不过方成在听到徐太拙送来的这个名字的含义后,还是一阵无语,上承天意,天下莫非王土。

无语……

如果不是事实不允许,方成一点都不介意现在就拿了刀砍了徐太拙,这厮,这厮实在是没脸没皮到极点!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说这地头也是大明的领土么,天是谁?崇祯啊!崇祯是谁,大明的皇帝陛下呗,天下莫非王土,这不就是说的明明白白了么。

不过看在实在没什么好名字可用,而且承天府这个名头,后世的历史上也一样有人用过,至少看上去还不错,不过徐太拙的那句备注却被方成一划拉直接无视掉。

等他刚刚改了热兰遮堡的名字为承天府,鸡笼港,或者说是兴龙城的消息也到了,在得知西班牙人偷袭鸡笼港后,方成的第一反应是鸡笼港是否还在,随即才哑然失笑,要是鸡笼港丢了,谁给他这封信?恐怕来的就是西班牙人的战书了,哈哈。

风卷残云

第二百章 转机(一)

时间就跟屋子里偶然发现的硕大的老鼠,也许在几个月前它才刚刚出生,但在现在你会突然发现,这支老鼠已经迈入了老年阶段。

确切的说,崇祯八年过去了,从八年十月西班牙人偷袭鸡笼港失败,到西班牙人狼狈的老实的缩回了马尼拉,耽罗府,或者说东江镇总算在台湾岛站稳了脚跟,同时上报给朝廷的奏章也得到了崇祯的回应。

虽然台湾岛在大明上下看来只是蛮荒之地,远远比不上身为东江镇总兵的方成先后收复的复州、金州、旅顺等地,但两者概念不同,不同的是大明上下从来没人把夷洲当做过大明领土,只有前些年的福建巡抚折腾过那里,为的是送走灾民,最后也不了了之了,那方成开疆扩土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没人反驳得了,虽然这地方是烂了点,实在是蛮荒之地,但也像徐太拙说的,不管怎么样也是开疆扩土。

朝廷上下还要借这份东风来用,谁让他们去年又是官军被农民军杀的丢盔弃甲,又是关外的鞑子已然成了气候,于是这次朝廷的使者来的也快,远不是当初那般滞留在东江镇不肯前往耽罗岛,毕竟那时和此时不同,那时的耽罗府充其量也只是义民。

义民这东西,说好听了是起义军,难听点那就是强盗土匪,在海上那就是海寇,总归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没多少人有那胆气去惹。

但在方成接了东江镇的大印后,那身份就从海寇变成了大明实权武官中最高阶,总兵官!这地位不算低了,别看大明目前的总兵官不少,前前后后几十个,但那不少都是前几年封的,有几个甚至已经没兵可带了,纯粹就空头总兵,方成这个新晋的东江镇总兵本来还不怎么样,现下自然就是烫手的很了,那麾下可是有几万大军的。

虽然耽罗府还只是年前刚冒出来的,不过也的确对得起总兵这个名头,着实打了几场胜仗,关外的鞑子一时间无力叩关也是事实,看上去,像是比山海关的吴三桂还要好用些。

所以这次大明上下还是拿出了一部分银子的,难得弄了二十万两的银子送来,崇祯可是在上上下下的官员刮了一层的皮才凑够这么多的银子。

崇祯本意是派近臣来的,这要说起来还是近臣信任些,最后还是被兵部左侍郎傅宗龙给堵了回去,这事可不能干!那帮子阉货是什么人大明上下谁不知道?死要钱的,这要是二十万两银子由他们送过去,说不定这笔钱就得打个对折。

虽然大明的文人也差不多,这吃拿卡要也是一流,不过惟独这次这事不能干,到时候别的也就算了,要是惹怒了对方,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这次来的还是兵部的属员,二十万两银子也是一分钱不少,这也得亏是傅应龙派来的,银子又是崇祯亲自赏下来的,除了阉人和当朝首辅外也没人敢打主意,再加上傅应龙自己花钱上下打点了翻,这才能让这笔钱顺利的到了台湾岛,实际上花去的还不止这个数。

因为兵部这次有事,或者说是崇祯有事,这又不方便下令,要是换了别的总兵,一道旨意就够了,对于东江镇,当初这总兵的名头就是为了敷衍了事而许出去的,大明就连个监军都没派,若是哪天东江镇就这么没了他们也不意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的事。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大明朝堂上没几个打算把这个新晋的东江镇总兵纳入大明官僚体系内的,自然也就没人去套近乎了,就是兵部左侍郎傅宗龙也没这个打算,如果不是当初大明实在缺银子,没钱拿出手来赏赐,也就不至于扔个总兵官的名头,这还是崇祯的突然奇想,但好歹也算是一时的法子,起了作用,虽然说这是官方的明码标价的卖官,但那也是没办法啊!

只是后来并未多加笼络,也没人放在心上,就跟毛文龙死后的皮岛一样,虽然还有个总兵黄龙,但朝廷上下不管是谁都没记起这号人,最多一年到头想起来发点少得可怜的饷银应付一下,这发不发的到手上也懒得管,纯粹的就是无视的份。

一开始就没人把这个新晋的东江镇总兵方成放在眼里,洪承畴不在而总揽兵部的兵部左侍郎傅宗龙当初只是为了借那些鞑子人头才在朝堂上帮着说话,之后就给忘掉哪旮旯里去了,双方实在没多大交情,要说有交情的,还是几个和耽罗府有着私盐上往来的官员,不过最大的也只是个御史,人轻言微,自然也就没什么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