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17部分

争-第17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大人我仰慕已久,如今既然知道被关进大牢,我会亲自前去救助一二。”方生淡淡的道,不过这句话听在孙和斗耳中无疑胜似天籁之音。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孙和斗听到的唯一好消息,那就是方生现在说出的这句了。

孙和斗心中自然激动的很,此时也不顾方才的失礼,眼泪横流的跪了下来。

“若是能救得老父,我等兄弟三人感激流涕尔。”

这空空的一句话算是就指望上方生了,再说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虽然忠在前,孝在后,可毕竟从魏晋开始便是家天下,家大于国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若是方生真能救了孙元化,恐怕孙家三兄弟就是想跑,那也要掂量掂量自家老父。

可这孙和斗还是不打算真说什么,他们孙家在江东也是世家大族,若是真的屈身从贼,恐怕即使老父救了出来,爬也会因羞愧自杀,只是此时孙和斗是顾不了那多么了,指望上方生那也应该算病急乱投医。

若是能救出,与老父商议也不迟。

孙和斗迟迟不肯表态,方生哪能不明白他心里打得主意,他敲了敲桌子,笑呵呵的道:“孙老弟严重了,若能救了孙大人跪谢怕也不迟。”

方生去拉孙和斗,孙和斗也趁势站了起来,只是这话的意思倒是很明白。

孙和斗哪会听不明白,对方显然是不会逼他表态的,只是在没救到孙大人之前,他又岂能不乖乖听话,若是真的救到了,他孙和斗感激流涕尚且来不及,到时候怕更是任人揉捏了,他孙和斗又岂会不明白这个到底。

只是到了此时,唉,到了此时,如若不家破人亡就是好事,哪还顾得了那么多了。

孙和斗心中哀叹一声,却也不得不答应了方生的条件。

“那就谢过方将军了。”

孙和斗拱拱手,来的痛快,却是失落的走的,也不知走的时候心中想的什么,总之,手下人的心思方生虽然想管,可他精力有限,也管不了那么多。

孙和斗除了走了之外,带来的正面好处就是孙家三兄弟呆着的庆尚港可以让方生真正的高枕无忧,虽然从刘四传来的私信里,孙家三兄弟总不是那般安分,甚至打起了拉拢刘四的主意,只是方生把刘四放在庆尚港本身就是为监视孙和斗,这番拉拢也就成了泡影。

“赵孟,帮我送封信到登州。”

方生安排的亲卫副头领赵孟走进大帐,这个亲卫副头领是赵孟自封的,刘四是正的,那他赵孟自然是副的。

要说赵孟也是跟随方生的老人,从方生在莱芜时候就跟着三十四个人之一,同样出身辽东的破落户,被女真鞑子像赶羊似的赶进了关内,然后就跟着方生闹事,虽然不如刘四,李焦那般交心,却也算得上方生不多的心腹。

“方大哥,送到李哥那么?”赵孟算得上伶俐,所以一猜既透,眼神里也比起刘四多了分机灵。

“就你聪明,呵呵。”方生微微笑了笑,把信封直接拿给赵孟,登州只有一个李焦被安排在那,不送给他送给谁,所以赵孟的这句话本身就是空话一句,但他机灵,只要和方生搭上话就是好事。

“又是那个臭书生给写的?”赵孟撇撇嘴,满脸的不屑。

要说这个书生是谁,这个人倒也成了方生一众人里都知道的人物,怪只怪此人被方生囚禁在这里,但又不限制自由,于是就少不得到处走动,一张嘴巴到处游说,连赵孟都得心烦,只因脱下官府后喜欢穿着儒服,赵孟喊得顺口,在方生面前也叫出了来。

可自家这些人都是穷苦出生的,就一个孙家三兄弟识文断字,可他们离得太远,于是能够帮方生写这封信的人选只剩下两个,那两个朝鲜县令,车晚真太倔,摆明了不肯合作,方生只得去求那个李姓县令,只是最后带回来的还是一张白纸,李县令其人虽然会说大明官话,只是这母国文字,却是九窍通了八窍,一窍不通了。

于是方生还得去求车晚真,车晚真一开始不答应,摆出一副一心求死的模样那方生也没辙,他还真没强逼着过谁干过什么,这事险些就拖了下去,方生都打算让人直接给李焦带口信了。

第二天车晚真让看守捎来口信,然后就是主动请缨,条件不多,不限制自由就行,于是方生也大手一挥,答应了车晚真,自此车晚真就成了方生的御用写手,赵孟才有那么个又字的说法。

这倒不是方生有多信任车晚真,不过好在大明的字和后世的繁体字差别不大,清朝几百年也没改变过大明制度,太祖建国后虽然改用了简体,可往日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看资料,繁体字还是随处可见,所以方生就算不会写,总归还是认得大部分,至今也没从车晚真的信里看出什么疏漏来,一来二去这信任就积累下来了。

“方大哥,您这次又打算让李哥买什么来着。”

方生平日和赵孟嘻嘻哈哈惯了,平日里方生也不忌讳告诉手下普通的决策,这纵然是累计下来的友情,但和方生平日的御下宽松也有关系。

“不是让他买什么,而是让他去多卖些东西,扩展销路。”这次方生也不例外,反正不是太重要,让手下人知道也好,这样也让赵孟等人以为自己并不把他们当外人,所以他笑笑就回应了赵孟。

“那我这就让人送去。”赵孟低声就出了方生的暂居地。

赵孟虽然机灵,可他不笨,所以该问的可以问,涉及他不该问的,赵孟打死都不会多问一句。

比如卖些什么东西扩展销路,这些根本就用不着写一封信,该说的在李焦没走之前方生就曾说过,但方生既然告诉他了,那就是一种信任,即使这句话里只说了一半。

至于信里到底写的什么,知道的只有两个人,车晚真和方生,还有就是过阵子就会收到信的李焦。

紧接着跟着信一块出发的还有三百多的人‘普通人’,这些人要说不普通在哪,没人说得出来,反正是老幼妇孺都有,四五十岁的老头子,年轻力壮的机灵小伙,并且这些人带的辽东口音也没那么重,看上去就像是在辽东呆过没多久的辽东人,寻常人自然分不清。

至于这些人摆明面上的作用,那是用来卖盐的,方生总不能让自己的盐货老卖给沿海的盐贩子,这些人可不会出什么大价钱,除非让自己来卖,所以让三百多个‘普通人’送给李焦,这合情合理,任谁也看不出破绽。

压根就没有破绽!

不过这话连赵孟都不会信,如果真没目的,方生不会偷偷摸摸让车晚真给写了那封信,甚至写完后还给那个臭书生禁了足,不许他出以前的县衙半步。

大家心里就跟明镜似的,不过谁都不会往外说,第二天船队就出发了,这只船队由两艘大船和数十艘小船组成,也算壮观。

这两艘大船本身是停在大静县码头的,算是没被方生逮住的几艘船之一,也是车晚真当初没舍得把这种大船放出去当信船,哪料到这次重兵占据整个济州岛,这两艘船连港口都没出得了就落到方生手上,这让方生手上可以航海的船只达到了十一艘,除了让李焦带去登州的,以及往返庆尚港和济州岛的九艘,方生手上的机动力量又增强了一些。

而且等到明年开春,庆尚港的船厂应该也能竣工,这处船厂规模不会太大,以方生目前的能量,根本没有人力建造太大的船只,普通的中型船厂也能勉强制造单桅或双桅的福船,足够目前的方生用了,再加上孙和斗以及那个自称对造船也略通一二,并且自告奋勇的的西芒,这个船厂便在方生的谋划中,明年就可以成形的产物。

看似荒谬,却也合理,并不算是方生开了金手指的产物,建筑业最需要的是效率,仔细的规划以及所谓的流水线足够让船厂的建造时间大大缩短,并且他手上并不缺这类人才,这就造成了方生可以用最大的人力在最快时间内完成船厂的建设。

第二十四章 没理想的‘反贼’

PS:求票,求收藏,可怜的点推。。。。

济州岛形式上还属于朝鲜朝廷,但实质已经被方生吞并,岛上的大静、旌义二县人口稀少,两县的物产同样是极低,从两县的县志以及税收上来看,大静和旌义仅仅能做到自给自足,连上供给朝鲜王庭都只能那一些土特产来应付。

不过朝鲜国小官卑,最大的左右议政掌握的实权都有限的很,仅仅管得到靠近汉城以及几座大城市,这些悬居海外的岛屿更是几乎等于高度自治。

这给了方生空当,虽然朝鲜避免不了的会知道自己的领地被占据,但在这之前方生需要的是能瞒多久就多久,充足的时间可以让方生准备好来抵挡朝鲜的报复,甚至反噬一把都成为可能。

时间飞快,前往登州的船队已经出发了一个多月,而济州岛也渐渐进入了轨道,这不仅仅是方生的努力,毕竟让他亲手去安排两万人的衣食住行根本不现实,他能做的仅仅是把李越和耿仲明送上来的麻烦一一想法子解决掉,至于其他的,就由原有的大静、旌义两县属吏负责。

李越就是那个李姓的旌义县令了,虽然李越的胆子很小,但他能力还是有的,方生用的顺手,就干脆把民事大多交给李越,耿仲明负责看管和协助,相信有耿仲明在,李越想做什么都要先想一想了。

而剩下的属吏,这些人既然主官都投降一个,另一个几乎等于被软禁,他们这帮小卒子即使不怕死那也要担心自己的家人儿女,屈身从贼也就不得为而为之。

人手勉强是够了,方生干脆直接将现有的人手规划为政衙,兵衙两个大的框架,把原先管税务,治安,讼狱的三位主官分派在行政衙门,简称政衙,其余一切杂七杂八的民事都归政衙管,至于兵衙的构造就简单的多,就一个主官方生,还有一个副手耿仲明,掌握的当然是兵权。

可这不代表方生只会握着兵权了,他把济州岛的政务交给了李越,庆尚港政务交给了孙和鼎,船厂一应事情更是全都交给了孙和斗。

只不过,庆尚港有刘四,被方生编制在兵衙,职位是军兵衙门监察司武装民兵队长,这名号太长,又是一大窜子什么民兵、监察司的、不用说也是方生的主意,刘四听着头疼,不过他兼着方生的亲兵队长,先前就是庆尚港的护卫队长,此时换个名号倒也无所谓。

孙和斗没当回事,孙和鼎、孙和京也没当回事,只当反贼刚成势力,又想过过官瘾,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哪个反贼起事时候不是这般,要说方生,那还是轻了得,虽然这官职孙和斗是没听说过,不过怎么听队长这两个字也就比伍长,什长大一点的小官。

胸无大志之辈,这下方生又被冠上了一个名头,要说一众反贼刚成了点势力就急急忙忙的称王称霸并不妥当,虽然那是自取灭亡,可至少说明这些个反贼胸有大志,摆方生那时代,那就叫有理想,有追求的反贼,至于追求的是什么,傻子都看得明白。

可方生在干嘛?说句不好听的,他都拥‘兵’近万了,这些壮丁一个不少的被方生编进了军户,除了留着常备的两千人,其他人可都也要在农闲时候训练的。

至于训练什么,不是行军布阵,也不是叫喊一些空话,而是实打实的拿着木矛,木盾之类面对面的对打,这却可把耿仲明给看愣了。

他耿仲明不是没行军布阵过,要说东江镇虽属后金的大后方,一向以偷袭,给女真人下绊子为主,实打实的一仗也是在内应的接应下偷袭拿下镇江后就干净利落的败退回皮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