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169部分

争-第169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的担心并不无道理,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舰队远远比西班牙人的来的强大,如果他们需要,随时可以在马六甲拼凑出超过二十艘大船的船队,同时还能留有余力,不过这必须要在荷兰人准备完全的情况下,实际上,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不知道的是荷兰人已经组建不成超过二十艘船的舰队了,因为他们在热兰遮城一战中被逼投降,然后包括战舰在内的所有船都被耽罗府一方俘获,被放回去的仅仅一艘商船和一艘战船,如果不是耽罗府让尚可喜领着一团的睚眦水军护送他们回马六甲,也许这艘战舰也会在路上被海盗给抢走!这导致的就是荷兰人在大员岛的七艘战舰仅仅回去了一艘,除非荷兰人打算放弃处马六甲之外所有的东方殖民地,那么他也只能在仓促间抽调十艘战船,而不是这个花费一定时间后达到二十艘战舰的巨大的舰队。

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是从罗美洛那里得知荷兰人已经被东方人赶出了大员岛的,他命令所有船只加快速度的原因也是想要抢在荷兰人之前占据整个大员岛,到时候只要占据了那里,再凭借西班牙人善战的火枪手以及坚固的堡垒,荷兰人即使从新到达也只能铩羽而归,不过这个前提必须是自己先一步到达并且打败了东方海盗,而不是荷兰人。

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荷兰人根本不能也不会想那么多,因为很不巧的是正是在一天前,尚可喜率领的一个团三千人七十余艘大小船只的庞大船队刚刚到达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殖民地马六甲。

仓促间荷兰东印度公司仅仅是凑出了四艘战船,他们的船队大多数都在分别驻扎在各个殖民地,与西班牙人不同的是,荷兰人在东方有着庞大的殖民地,除了马六甲之外,他们在巴达维亚,班达群岛,暹罗,印度都拥有殖民地,他们的船队虽然强大,但也因为殖民地的分散而并不能在短时间全部聚集在一起,不过即使如此,荷兰人也能在最短时间内拥有十艘以上的战舰,虽然这仅仅需要一点点时间,至少是在三天左右,所以荷兰人连夜决定派出使者去麻痹这些突然到达了这里的东方海盗。

与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认识相同的,荷兰人也同样认为这些看上去实力强大的东方船队只会是和郑家一样的海盗,虽然他们都同样挂着大明的旗帜!但实际上,谁都知道那个东方帝国并不关注大海,他们还待在陆地上和鞑靼人打仗!

这只东方船队是傍晚突然来到荷兰人驻扎的地点的,虽然方成一直有个误导,那就是荷兰人的据点是在马六甲,但这个范围太广阔了,马六甲是一座海峡,甚至是几个岛的统称,荷兰人真正的总部是在巴达维亚,如果换一个称呼,这里也可以叫做雅加达。

尚可喜的船队虽然同样配备着三十艘福船和接近四十艘的小型海船,不过大多数是由从皮岛那里夺来的福船,比起睚眦水军的另两个团就要差上一截,这些福船看上去虽然老旧不堪,并且火炮也严重的缺编,不过数量上却是实打实的三十艘,这才让还没有聚集起足够的战船的荷兰人投鼠忌器,打算拖延一天之后再去攻打东方人,到时候有了十艘风帆船那就不会成任何问题。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一名土著人被随意的挑选出来,要去给西班牙人带去一个口信,找了个看上去冠冕堂皇的要求东方的海寇再等待一天,不过,让荷兰人奇怪的是,这个土著人竟然安全的回来了,并且还带回了两艘看上去破烂不堪的船。

PS:晚点还有一章,不过就要等到晚上了,困死,呼呼。

第一百九十二章 报复(五)

PS:二更送到~~求票求收藏~~

…………………………………………………………

十月中旬的巴达维亚还是晴朗的天气,远不如此时大明的辽东,早已经白雪皑皑,冷的让关外的大明士卒直不起身。

巴达维亚位于地球的赤道,一年四季几乎都是晴天,鲜少有其他天气。

前大员岛长官克伦威尔领着全部的荷兰士兵像个没头苍蝇一般下了船,这才让巴托维亚的所有的荷兰人知道,他们在东方那座美丽的岛屿已经丢了,并且,打败他们的是一支与郑家一样强大的大明船队,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印尼总督并不想相信这一点,不过逃回来的荷兰本土士兵们证明了克伦威尔的话,这导致很多想把克伦威尔送上军事法庭的人不得不先行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克伦威尔同时带回了一个消息,就是对方并不打算继续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敌,他们可以开放大员岛,不过这座岛屿已经被改称台湾岛,这座岛屿将成为一座开放式的贸易地区,东印度公司在岛上的一切贸易行为都不会受到阻碍,与大明不同的是,夺走了大员岛的大明人显然并不打算遵循他们皇帝的旨意进行闭关锁国,而是允许自由的贸易来往,并不禁止任何商业行为。

这顿时就在巴达维亚引起了所有人的争论,荷兰人们分成两派,温和派赞同耽罗府带来的善意,与其耗费精力去讨好闭关锁国的大明和倭国,把这些事交给东方人自己反而更好一些,其实他们在大员岛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利益,只有从大明的海盗比如郑家那里购买高昂的货物然后运送到西方才能获得巨额的利润,如果这一点有了耽罗府来包办,那么荷兰人自己不但会省去更多的精力和财富,还能同时创造更大的利润,根本就是一举两得。

这一派的人数并不多,相比起来反而是要求报复的东印度公司职员更多一些,答应了耽罗府的条件最多是获取原来就有的利润,而赶走了还占据着大员岛的耽罗府,不但可以夺回这些利润,同时还可以教训教训竟然敢欺负到荷兰人头上的东方人!

这几乎就让当值的印度总督答应了主战派的要求,如果不是在此之前询问了克伦威尔这名几乎被投进监狱的前大员岛长官所知道的一切的话。

于是接下来在从克伦威尔那里得知耽罗府至少有着近百艘大型的海船参与了围攻大员岛上的荷兰人各个堡垒,其他荷兰士兵同样也能证明这一点,除此之外还能证明的就是他们的步卒人数很多,至少是东印度公司能够出动了五倍以上,并且装备着与自己一样的前膛火枪。

训练有素以及数量众多都能迅速打消了荷兰人立刻发起反击的想法,他们最多只能在两天到三天聚拢十艘战船,如果这个时间可以再往后拖一个星期,战船的数量应该可以增加到十五艘,其中还会有几艘风帆战列舰,不过即使是这样,东印度公司除非打算派出所有船对台湾岛进行远征,要不然根本出动不了那么多战船出战,而数目少了则不会有一点作用,因为他们从克伦威尔口中得知对方拥有的是三位数的三桅帆船,虽然这种帆船已经在西方落伍而不再受人欢迎,但它依旧是一种巨大的战舰,虽然不够灵活,但也因为这种战舰可以布置更多的火炮而显得火力强大,如果这种三桅战舰的数量足够多,即使是十五艘大型风帆船以及几艘风帆战舰也会像是飞蛾扑火的被摧毁个一干二净。

在得知这个结果后,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得不暂且通过了接受耽罗府的决定,他们会派出船队返回,并且与被耽罗府占据的台湾岛继续进行贸易,紧接着再视情况来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是企图夺回大员岛,还是以后都长此以往的商业往来下去都是下一步的打算。

不过在此之前,荷兰东印度公司打算派出人跟着耽罗府的船队返回台湾岛,在那里购买新的大明的货物以及一些被迫退出台湾府后要求的讨价还价。

为此在花费了第二天大半天时间决定了这件事后,荷兰人终究还是选出了一名代表,前大员岛长官克伦威尔被正式卸任,将担任这次出行的负责人,随同的还有一百名荷兰士兵和少数东印度公司的职员,最后东印度公司决定派出一名传教士而不是任何一名东印度公司的职员。

因为与西班牙人不同的是,荷兰人与耽罗府做过几桩生意,远远比西班牙人了解耽罗府,他们知道耽罗府有着信奉天主的传教士的费尔南多,耽罗府曾经在购买荷兰人手中的英国人的火炮时让费尔南多与荷兰人交涉,那么派遣同样一名传教士前往那里出使,想来会比一名士兵以及一名军官要适合的多!

所以尚可喜的船队在原路返回时多出了一个人,一名叫做迪亚蒙德的法国天主传教士。

荷兰人是一个新兴国家,这个国家有着大量从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新教教徒,不过这些教徒大多数都在荷兰本土,但这个人数甚至已经达到了一半!其中也只有天主教传教士才会到来东方,所以虽然东印度公司的印尼总督是一名新教教徒,但这并不能让他同样找到新教教徒来作为谈判的使者以及东印度公司的全权代表,最后只能继续选择一名来自法国的天主教传教士。

至于克伦威尔所带领的商船,则会在迪亚蒙德传教士到达台湾岛之后再行出发。

在耽罗府的船队退走后,荷兰人在马六甲其他港口的战船姗姗来迟,虽然终于有了十艘可以作战的战船,但东印度公司已经不打算去追已经走远的耽罗府了,他们这个时候去追毫无用处。

而且,虽然大多数反对温和派提出的意见,不过东印度公司的印尼总督作为一名新教徒反而与之相反,他赞同了温和派的意见,与其去接触实力不明的大明船队,还不如花些心思去扫荡四周的土著人,这不是比起去惹大明人要轻松的多?

所以显然荷兰人近期并没有找耽罗府麻烦的打算,大员岛固然重要,但也并不值得东印度公司为此去倾全部的实力,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仅仅是一家公司,而不是一个国家,虽然这家公司的国营的,每年的大部分利润也需要交给荷兰的国王费雷德里克。亨德里克公爵,不过,国王仅仅需要利润,决定怎么去做反倒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以及各地的总督。

实际上,东印度公司虽然占据了马六甲海峡四周的大片岛屿,不过他们和西班牙人有同样一个麻烦甚至更多,那就是荷兰人的领土更多也同时更加分散,所建造的菱堡覆盖了大半个印尼群岛,土著人依然数不胜数,荷兰人还无法彻底的占据这里,他们还需要时间,再加上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关系一点都不和睦,就像菲律宾总督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担心的那样,荷兰人一样担心西班牙人会趁机趁火打劫,他们必须要留有足够的战船防备西班牙人的偷袭,毕竟,巴达维亚要比大员岛要重要得多!所以这些,都还需要时间。

尚可喜起帆返航,在巴达维亚购买的货物只装满了一艘船,实际上,因为尚可喜是临时到达的,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并没有储备太多足够的货物,巴达维亚虽然是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中心,这里也是整个东方海上贸易的中心点,不过这里更多还是来自东方自己的货物用来运送到欧洲贩卖,而不是欧洲人生产的商品运送到东方贩卖,并且荷兰人更喜欢的并不是向东方人倾销商品,因为在欧洲,他们没什么可以在精美程度上超过东方人的商品,只有火枪和火炮要比东方人来得好,所以他们也更热衷于向耽罗府推销这些商品,每年郑家都要从东印度公司这里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