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149部分

争-第149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耽罗府这几年从克伦威尔的手上购买了足够的机器,甚至是火炮,几十万两银子撒下去,克伦威尔对于耽罗府自然就没什么敌意。

如果不是东印度公司并不甘心放弃大员,也许克伦威尔早早就领着部下返回了荷兰本土。

他赚的钱已经足够了,可以回阿姆斯特丹安心养老了!虽然对他而言,养老还早了点。

因为克伦威尔的坚持,荷兰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和原先的历史上一样去扩建在大员的殖民地,甚至他们还抽调了部分士兵去补充其他殖民地,这就显得大员的荷兰人势力略显势单力薄,兵力不足。

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大多数并不同意放弃大员岛,那里每年能够为东印度公司贡献很多的银元和来自东方的奢侈品,贩运到东方的价值会翻上几十番,利润高的让大多数的高层叫嚣着扩大再大员岛的殖民地,只是一时间抽不出人手。

在方成返回耽罗岛后从李越那里得到的消息,下一任的东印度公司驻大员长官以及东印度公司增派的人手,可能会在明年初到达大员,并撤销克伦威尔临时兼任的职务,这使得克伦威尔大是不高兴,他本以为年初能够借机上位,然后大捞一笔后回去阿姆斯特丹,没想到等到的是东印度公司高层将派遣另一名大员长官的任命书,为此克伦威尔在与耽罗府的贸易中透露了这一点。

也许值得利用。

方成眯着眼睛,开始筹划这个消息的可用性,也许可以用不着打仗,就可以得到整个台湾,只要买通如今的临时荷兰长官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作为一名伪和平主义者,也许并不受东印度公司高层的喜欢,但他却很能得到方成的好感,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能跟克伦威尔一样只认为自己管着自己就可以,那么方成会乐意去接管他们不需要的那部分,只是那不可能,哈哈。

方成可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到来才让普特斯曼提前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召回,一时之间荷兰人并没有来得及派出新任的台湾长官,只是提拔了曾经普特斯曼的副手克伦威尔,历史上普特斯曼虽然在进攻大明中严重失职,但也一直担任大员长官直到明年新任的大员长官的到来这才去职。

克伦威尔在被作为临时大员长官后大员岛的贸易依旧繁盛,靠着的是耽罗府、郑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耽罗府向克伦威尔预定的机械,这给荷兰人带来很大的收益,但紧接着克伦威尔的消极怠工才让东印度公司的高层感到警惕,相比普特斯曼的具有攻击性,克伦威尔作为一个长官实在太不称职了,商业的繁盛往往伴随着火枪和杀戮,克伦威尔连连要去撤掉大员港的驻兵,只留下收税的人,这实在太没有进取性!所以他们才决定在来年派出新的大员长官代替克伦威尔。

这个机会正是因为方成这个煽动翅膀的蝴蝶所造成一点小瑕疵,在明年初就会被重新弥补,而到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会从新扩大他们在台湾的殖民地范围,侵吞附近的贸易来抽取税收。

荷兰东印度公司无疑是一个庞然大物,但他们的实力太过于分散,远在欧洲的总部并不能帮助大员什么忙,当然,这并不代表方成害怕死人,他仅仅是并不想在现在就四处树敌,如果失去了荷兰人这个海上马车夫,无疑方成也会失去一条获得西方先进技术的渠道。

也许有更好的办法?方成看着地图,最后又向南划了一个圈,无奈的发现,也许除了暴力,没有了其他任何地方,因为荷兰人不仅占据了台湾,他们一样占据了繁华富庶的马六甲海峡,那里几乎是所有西方人进入东方贸易的必经之路!

海上马车夫荷兰在这个时代占据着全球大部分的海上贸易,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他们都是个庞然大物,有着一个全球性质的殖民公司,东印度公司为荷兰人鞍前马后,现在的方成正是打算以东印度公司为目标,这毫无疑问是具有风险的。

荷兰人毕竟已经称霸了亚洲海上数百年,除了大明、倭国几个具有完备水师的他们惹不起,前任的大员长官普特斯曼就在进攻大明中栽了跟头被召回了本土,倭国毕竟是岛国,他们的海船技术并不比大明差,甚至在坚韧性上还有所高出,与荷兰人也并不友善,东印度公司凭借着的相比略好的航海技术以及船只这才能占据大员岛与双方进行贸易。

好在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睚眦军需要时间去扩编,虽然有些紧迫,但也是不得不等,如果到时候没有更好的办法,方成也只能强硬的攻打驻扎在台湾大员港的荷兰人,即使失去了荷兰人这个目前还算合作愉快的伙伴,但至少还有英国人以及澳门的葡萄牙人可以作为替补。

在做了这个决定之后,睚眦军开始紧张的扩编,在复州水城调回来的一个团三千人的基础上各抽出三分之一,其余补充预备役战兵,以三千老卒带动六千经历过战阵但经验不足的新丁,兵衙花了五天时间才扩编完毕,随后进行配合训练,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让这只新编的睚眦军有了战力,可堪一战。

不过真正的战力,还要在日后的战场上进行检测了。

为此方成提前给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大员临时长官克伦威尔通报了消息,向克伦威尔坦言需要进攻大员岛,就在一个月之后,与其说是通报了消息,还不如说是一封战书,也许这样做荷兰人会有有所防备,克伦威尔会通知东印度公司,派遣援军,但更有可能直接放弃荷兰而逃跑,因为克伦威尔包括所有驻扎在大员的荷兰人都知道,耽罗府的士卒并不比普通的荷兰役士卒来的差,他们的士兵数量众多,武器与荷兰人一样,并且多达上百艘船,这除非是倾整个荷兰东印度公司,而这个意见没人会认同,除了他们自己!

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复台湾(二)

克伦威尔在接到耽罗府的消息后气的跳脚,至少他还是大员岛的长官,耽罗府的这份形同宣战书的书信伤了克伦威尔作为海上马车夫王国子民的自尊心,如果不是想到耽罗府的水师离这里并不远,而且此时大员岛上只有五百人的荷兰裔士兵和几千的土著,船只也只有个位数,克伦威尔几乎会立即发动反击。

方成低估了这个时代西方人的自尊心,虽然克伦威尔与耽罗府关系不错,但这仅仅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克伦威尔要求撤销大员岛的原因也是这里除了钱什么都没有,没有女人,没有豪华的住宅,没有爵位和其他生活乐趣,所以他想离开这里,而东印度公司如果派新的大员长官来,东印度公司就会发现这几年大员岛的贸易并不对等,大部分收益毫无所踪的消失,已经进了克伦威尔的腰包。

克伦威尔这几年的所得不但会被没收,而且在他任职期间卖给耽罗府大批违禁品,其中包括从英国人穿上缴获的火炮,那些火炮与其说是源于荷兰人和英国人的仇恨而打劫,还不如说是克伦威尔为了那些英国船上的货物,火炮只是附带而已,而且这些火炮还让他赚了大钱!

原因在于克伦威尔并没有东印度公司的股份,在普特斯曼在职时只是作为副官以及翻译担任与大明海盗之间的交战以及贸易往来,在普特斯曼离职后,吝啬的东印度公司也并没有给克伦威尔任何股份,只有一笔看上去高昂,但比起大员岛的收益少到可怜的薪水,这引起了克伦威尔的严重不满,如果让他为了那不多的薪水而留在遥远的东方,显然这并不划算!

所以他为了利益开始从职权中抽取大部分的利益,并且拿出了其中一部分堵住了大员岛上其他荷兰人的嘴,为此使得这几年的大员岛的收益在账面上一年比一年难看,克伦威尔的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多。

人的贪心是没有限度的,在习惯了这种利用职权获取大量银元后,克伦威尔已经并不想过回以前那种靠着薪水度日的生活,所以他才不希望有新任的荷兰长官代替了他的职务,到时候他在职期间的贪墨就会被人发现,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克伦威尔同样害怕已经到手的钱财被全部剥夺,从新过回以前那种窘迫的生活。

即使如此,克伦威尔还是让前往马六甲的荷兰商船给东印度公司带去了消息要求派遣士兵增援,东印度公司给出的回复是明年上半年新任的大员长官将会到任,到时候才会有新的人手跟随一起到达,这让克伦威尔彻底丧失了希望!

也许新任大员长官会给大员岛带来足够的援军保护这里,但他克伦威尔失去了不但是临时长官的名义,同样还有这几年贪墨了的银两所兑换的荷兰银元!

相比克伦威尔的摇摆不定,荷兰东印度公司并不想放弃大员,因为台湾占据着他们在亚洲殖民地利润中的四分之一,这个数字换算成银两每年多达上百万,克伦威尔几年之内从这之中抽取了两三成的利润用来堵住其他人的嘴,没人会跟钱过不去,不过这不代表克伦威尔会为了那些无耻的股东,而跟自己的命过不去!反正他明年也要卸任,到时候大员和他什么关系都没有!而且,也为了自己那些银元着想!所以最后克伦威尔还是有了选择。

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机会,把大员岛扔出去的机会,到时候最多是因为战败而被召回国内,和普特斯曼一样,不同的是普特斯曼那个蠢货是招惹了大明,还没来得及捞钱就被召回,而他克伦威尔则是携带数十万枚的荷兰银元回到阿姆斯特丹,那时候他就是一个大富豪!

机会不是没有,而是在于去创造。

于是一次被刻意创造的机会被摆在了面前,而此时已经是一个月后,方成已经站在了睚眦军的旗舰上向祖国的宝岛台湾出发。

睚眦水军在扩编以及整合花了正好一个月的时间,随后方成就迫不及待的让睚眦军进行实战。

七月初,倭国的德川幕府重申了锁国令,原先答应与耽罗府之间的贸易路线被倭国的船只封锁,这使得一时间庆尚港的贸易凋零,新组建的睚眦军已经开始成形,这只第一次用神兽冠名的水军被方成赋予了四个字,睚眦必报,表示这只水军的作战宗旨,就是有仇一定报。

孙元化都开始暗示方成,新组建的睚眦军可以用在疏通海道上,教训教训言而无信的德川幕府,倭国虽然有倭寇曾经肆虐大明沿岸,但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如今的倭国与大明一样闭关锁国,甚至为之更甚。

但方成只当未闻,直到一个消息从大员传来,方成才下令睚眦军向台湾岛进发。

这个消息同样由德川幕府这次所重申的锁国令造成的余波,德川幕府也一样切断了与荷兰人之间的贸易海路,开始完全的封锁海上贸易,禁止任何西夷甚至是大明的货物流入倭国本土,为此东印度公司开始与德川幕府发生冲突,并且引发了局部的水战。

由于倭国水师的人多势众,东印度公司屡战屡败,甚至他们和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组成的联合船队都无法打败德川幕府派出的数量巨大的水师,在最后克伦威尔宣称如果东印度公司不最快时间内派出援军,他将不得不离开大员岛,不然就会全军覆没,并且彻底失去大员殖民地,除非东印度公司能在短时间内派出援军,但这显然这不可能,东印度公司驻在亚洲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又要牵顾大部分马六甲海峡,那里才是最重要的,其他能够抽调出的士兵即使算上土著也只有一两千人,于事无补,所以最后东印度公司只能向荷兰国内申请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