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12部分

争-第12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浩浩荡荡十万人里青壮虽然只占着少数,三万人出头,这个青壮是方生的算法,按耿仲明和历代大明的算法,六万人都足够有,方生的概念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才能算是青壮,可即使这般苛刻,能够从建州跑到平安道的青壮还是打足有三万人,不是青壮根本翻不了那么多大山,又怎么能跑到朝鲜来。

三万人随便拉到定州,安州前排好队,那都是人头耸动,满万尚且数不清,更别说是实打实的三万人,一路上安州,定州全都老老实实交了粮食。

当然没交全部,这些朝鲜人还不傻,如今方生这帮人是打不得也安抚不得,附近几个州勉强也能凑三四万人,打得过万事大吉,打败了呢?恐怕女真人不介意让朝鲜这个属国彻底变成草场,这样比一个属国安全的多。

而且这些闹事的可都是大明人,大明会不会把火气撒在朝鲜身上?这鬼都知道,大明是个爱好脸面的庞然JU物,既然打不过金国,那趁机责难一翻曾经的属国就是理所当然了。

方生成了刺猬,女真人还没到朝鲜之前,所有人暂时都拿他没办法,大明手伸不了那么长,也不会在意这么个小人物,朝鲜人怕自己下了狠手被大明借机责难,也不敢一巴掌拍下去,剩下的只剩女真人了,偏偏现下女真人还没来,看样子女真人即使来了,这伙闹事的流民早已经走了老远了。

为此方生日后没少在半夜里笑醒。

至于岳托,他确实快到了,进了平安道他就多多少少听了这次事情的起由,耿仲明的名字他当然很熟悉,相比较朝鲜,后金正和大明交战,从草原一路贩货的晋地商户到来的消息杂七八杂八,但也很全面,这些大金国的友好朋友让岳托知道一直是大金国肉中刺,眼中钉的辽东三矿徒如今只有一个尚可喜还在蹦跶,剩下两个正在大明境内闹事。

岳托临行前还有向努尔哈赤建议过联系孔有德和耿仲明以作内应,甚至是招降以来大用,如今看来只有罢休了。

“给朝鲜国王发去文书,严厉一些,让他拦住逃走的耿仲明。”岳托扔下一句话,自然有手下的汉人书吏应声去办,没过一个时辰,信使快马加鞭向朝鲜王都汉城方向去。

岳托要朝鲜国王拦住耿仲明没那么多理由,单单一个女真额真就够了,死了一百正红旗,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岳托就要借着这一百人敲打朝鲜属国,于是耿仲明就是必须拿来祭旗,顺带还有平安道剩下的大明人,那些脑袋足够串成无数串葫芦。

岳托残忍的笑了笑,大金国诸位贝勒里见识到汉人的重要性除了皇太极,他岳托也要算一号,从随军带着汉人书吏可以看得出来,但这不代表岳托会把一般大明人的性命放在眼里。

他们看重汉人的原因仅仅是汉人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草场,更多的人丁,攻打大明更快捷方便一些,不用费那么多事。

说到底这些女真人都未褪去野性。

朝鲜国王李倧接到岳托的手令已经在五天后,后金的信使一路上走的并不舒坦,沿途的朝鲜的官府表面上恭恭敬敬,速度也没耽搁,就是忘了派出领路的向导,要么就是向导带错了地方,所以从平安道到汉城不远的距离,岳托的信使足足走了五天。

紧接着朝鲜官方草草的发了一份敷衍的例行文书,虽然口气还是恭敬,却完完全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对岳托等人也来个不闻不问。

朝鲜本来还紧张捣乱的大明人,如今看见大明人只往南边的海边走,朝鲜上下立马不担心了,既然威胁不到自己,那也不用把这些人送到女真人的狼口里了,毕竟大明还是朝鲜两百多年的上国,情分还在,而女真人不过是蛮夷而已。

孰轻孰重,朝鲜君臣心里分得清。

第十七章 逃难!大逃难!

岳托到了义州才知道事情起了变化,朝鲜人本来盼着女真人来是怕平安道的大明人闹事,借女真人的手让自己不得罪大明而已,如今既然没了这层顾虑,自然对女真人是爱理不理。

大金国人马的补给?朝鲜照例供给,女真人要什么给什么,给足份,也不多给,偏偏岳托一提起追击闹事的大明人,义州上下两手一翻,表示不知道在哪。

不知道在哪怎么去追!

岳托忍了几天,第三天终于忍不住了,追根究底女真人只是刚刚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蛮族,岳托算是女真贝勒里汉人书籍看的比较多的了,可这不代表岳托脱去了野性,大白天就带兵围了义州庶尹府,这下把朝鲜上下吓惨了,好歹想起来最得罪不起的是蛮不讲理的人,老老实实的把流民目前的地方告诉岳托。

岳托一看,就知道没指望了,这些在平安道闹事的人都流窜到江原道了,怎么追?难道追到汉城去?那可是朝鲜的王都,岳托真要带着一千人就追到汉城去,恐怕这个大金唯一的属国立马要倒到大明那边,不管怎么打都不管用。

就像盛京城里皇太极和诸位贝勒被大明围在里面一样,岳托铁定不会和大明谈和,而是像条饿狼一样咬着明军,咬死为止。

即使是贝子里有勇有谋的岳托也没胆被一群发狠的羊围起来,这些羊已经不温顺了,那就完全可以把自己咬死。

至于那些人到底是怎么跑的,岳托搞不明白,短短几天从平安道跑到江原道,而且消息还是两天前送来的,照着速度,恐怕现如今都能到庆尚道了。

岳托自认就是自己快马加鞭,一人双马夜里稍作休息都未必有这速度,这些人到底怎么跑的?

岳托不懂,耿仲明也不懂,只有方生懂,所有人都跟着他跑的,能够跑到庆尚道只有两万多人,从平安道十万人能够跟下来的只有五分之一。

至于剩下的大多数跟着跟着走散了,半路上退缩也有,方生一次都没回过头,除了一日两餐,其他时间都在跑,他知道现在自己不跑,回头就得被女真人像狗一样撵着跑,方生可不想当女真人的奴隶。

堪称一次明朝的末日大逃亡,只不过这个末日针对的只有部分大明人,耿仲明一样是跟着跑的,完全徒步的跑,他觉得自己疯了,竟然跟着一个疯子一步步进行有史最粗糙的计划,并且都快成功了。

女真人追不上了,过了平安道后地势蜿蜒,山多平地少,并不适合女真人的骑兵,女真人就算精力再多也不可能追到庆尚道来,就像方生分析的一样,女真人不会尽起大军追击区区闹事的流民。

而他出发前得到消息已经确认了这一点,皇太极只是派了镶红旗的岳托领着几千人,这些人也不可能追到庆尚道,即使是走江原道一路追过来也不可能,朝鲜毕竟还没有臣服后金,哪能允许鞑子军队在自己的境内杀到王都附近。

江原道靠京畿道太近了,女真人追到江原道,只要马头掉个方向,眨眼就能把整个朝鲜君臣给一网打尽了。

而方生等人不同,他们只是‘流民’,没有武器,不是兵卒,大明百姓而已,和朝鲜百姓没任何区别,而且只是一味的向南方的海岸跑,自然威胁不到朝鲜诸位大臣和朝鲜国王李倧的神经。

方生看似在冒险,但这一切都是基于各方关系,朝鲜和后金的,后金和大明的,大明和后金,即使真正参与其中的重要角色只有后金和朝鲜,大明最多跑了龙套,可这并不妨碍方生利用大明来给自己增加声势。

不管是先前冒用大明特使的身份,还是耿仲明,甚至是带着流民一路跑到庆尚道,披着大明子民的皮都让方生占尽了先手。

大明?大明!这到底是哪个大明?

如今的方生越发迷茫,那个历史上前期强盛,后期衰弱到被建奴灭国的大明的声势都尚且如此,强盛的汉唐又是如何?

有时候方生也会迷茫。

汉唐雄风?驱虏千里,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得地三千里的大汉;扩地千里,灭国无数的大唐;区区大明都有如此声势,那汉唐又是如何?

大明不应当被区区建奴灭国后斩草除根,不应当让鞑子坐了二百年的江山,也让他们骑在汉人的头上拉了二百年的屎。

总之,耿仲明是真的开始佩服方生了,什么叫算无遗策,方生给他清清楚楚描述出来,每一个漏洞都弥补的完美无缺,如果说一开始耿仲明只是被方生那个堪称冒险的计划刺激到,然后一步步执行的话,现在耿仲明算是明白什么叫厉害了,一个四处漏风的计划能够进行下去,已经足够证明一些事了。

当初方生并没有和耿仲明说过完整的想法,只说到在朝鲜和后金间添油加醋,火上浇油,引得两国大战,并没有说接下来要干什么,要是耿仲明知道方生是打算煽起风后来个大逃亡,耿仲明还未必肯答应帮忙,只是如今都走到这步了,后金的名册上他耿仲明铁定是个同党,总不能再待在义州城里等着女真人上门了,那剩下就只能跟着方生一块跑路。

大家一块跑了,从义州城出发时候是六万人,路上陆陆续续的加入使得人数达到十万人的巅峰,这是最多的时候,出了平安道就有人走散、也有人往回跑,毕竟这些人虽然知道回去十有八九会死,但人难免有个侥幸,这些大明子民在平安道安宁了十几年,不是说舍弃就能舍弃的。

跑的越快,走散的人越多,最后到了庆尚道只剩下两万出头,可这些人就是自己日后的根基,两万人虽然拖家带口,真正青壮最多五六千,其余都跑个精光,可能跟着跑到庆尚道的也就跑不回去了,只能跟着方生一条路走到黑。

一路上方生也不是只带着人跑,他让刘四简单的计算了青壮的人数后颁布了几个简单顺口的条条框框一路让人背着,类似于八大纪律之类的,这种东西远比大明‘十斩’‘五十斩’什么的管用。

人都是惯性的,惯性比让人害怕要管用的多,残暴可以带来一时的胜利,但真正的成功只会在宽严相济和恩威并施中产生,也就是俗语中大棒加胡萝卜。

两万多无家可归的人,这些人也没有分成大的氏族,而是零零散散的小户,简单的规矩并不难理解,而且朗朗上口,作用上不是一般的大。

至少耿仲明看到这一路剩下的两万余人不似开始那般杂乱无章的跟着,略微有些井然有序起来。

在出了平安道后刚进黄海道就跑了三万多人,出黄海道后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还跟随,原先最近的路是走京畿道,只是京畿道是朝鲜王都汉城所在,根本不会容许这些大明人进入,只得绕道走江原道,从江原道开始,走散的人逐步减少,于是直到庆尚道还能剩两万人。

这岂不是刘备?玄德公那般的人物?耿仲明读书不多,不过三国演义好歹是听说过评书,里面的刘皇叔败走新野的时候,城里十万百姓跟随,方生不也是?虽然这十万人多是靠蒙过来,但他散步的流言也没一句是错的,女真人铁定不会放过剩下的大明人,只不过平安道剩下的大明人就遭了殃,但这不关耿仲明的事。

耿仲明只关心自己的后路,他不是没想过去投靠女真人,至少目前最有中兴之相就是女真人的大金国,久在辽东的大明人多是各地犯罪的人发配到辽东的,他耿仲明不是被称为辽东三矿徒?身份低贱,虽然攀上了参将的名头,但大明历来文官重武将轻,耿仲明对大明的忠诚度可想而知,所以他想到了大金国,自己好歹熟门熟路,手上又握着一部分资源,如果能再搞到几艘福船那就万事大吉了,后金至少要封自己一个王侯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