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第51部分

迷失在一六二九-第51部分

小说: 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佩服北纬的神经,这家伙即使到现在也依然是一副淡然语气,所有人中也唯有他仍然保持了正常心跳和从容思维,真不知道这份淡定是怎么练出来的。
  越来越多的明军走入伏击圈,前排甚至已经走过去了,但北纬依然保持不动。
  “我日,北纬,你没睡着吧,他们都出来了……”
  解席有些耐不住了,屁股拱啊拱的想要爬过去控制起爆器,却被旁边的大个儿杰克一把按住。
  “各司其职!解,既然交给北决定了,就信任他。”
  老杰克的汉语现在是越说越溜了,除了瞳孔肤色不同,这边已经没人当他是老外。
  “相信我,弟兄们,我盯了他们整整七天!早就想好该炸哪一部分最划算。”
  北纬终于开口解释,但他的眼光却依然死死盯着路上明军队列,仿佛一个大老饕面对大块肥美的里脊肉,却依然专心寻找最合适下口的地方。
  当喧闹声愈发嘈杂,一辆辆用驴和骡子牵引的辎重车也从山谷道路中显现出来的时候,北纬终于举手示意。
  “准备了,所有人卧倒,尽量捂住耳朵,嘴巴张开……”
  ……
  庞雨原以为会有人数三二一倒计时,结果却没有。伏在地上的身体首先感到从地面上传来的起伏震动,随后才听到轰然巨响。
  巨大的爆炸轰鸣声延绵不绝,一百多个炸药埋设点先后迸发,大地象装了弹簧般不停颤抖。即使这边距离炸点足有五六百米之遥,天上的细碎小石子也象下雨一般噼里啪啦不停落下,打在人体上依然很是疼痛。
  爆炸足足持续了一分多钟才告停止,而等天上碎石雨落完又过了十多秒。但在穿越众人心目中,这一分多钟却无比漫长。好不容易,终于等到爆炸余波彻底过去后,立即便有人迫不及待爬上山梁,探出头去查看效果。
  但他们却失望了,伏击圈那里完全是被一片烟尘笼罩,什么都看不清楚。直到这时候,烟尘中才隐约传来呻吟和惨叫之声,不过能叫出声的人似乎并不多。
  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在爆炸以后这边伏兵将一起冲出,杀对方个措手不及。不过实际上,由于爆炸扬起的烟尘在半个小时以后都没能完全散去,这边的攻击行动也只好随之延迟——他们总不能胡乱冲进烟尘中去乱开枪吧。
  多余时间被用来做最充分的准备,大家甚至有余暇去小溪边上打水把身上都浇湿,这样可以增加布料衣服的防护力,而且也可以防火——伏击圈那边,仍然隐隐约约有火光在闪动,大概是旗帜车辆什么的正在燃烧。
  又等了很长时间,当对面灰尘终于不怎么影响视线的时候,这边也已经排好作战队列,以一辆装甲车为首,一个颇为稀疏的锋锐三角形正对着明军所在位置。
  北纬在起爆时机的选择上,并没有选择埋伏圈内人数最多的时候,而是等重型装备都进了炸药攻击范围才起爆的。因此明军先头部队已经有不少人走出了定向雷的直接攻击范围,大约有好几百人,甚至可能上千——现在还看不清楚。
  当然,他们不可能毫发无伤。铺天盖地的碎石雨连隐藏在数百米之外土山后面的穿越众都难以避免,这些站立在附近的布衣明军当然会受到更多打击。
  队伍自然是早就散掉了,大部分明军都是头破血流,面容呆滞,少数灵活一些的还试图给自己包扎,或是救助战友。于是当烟尘散去,穿越众看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也同时看到了伏击者,以及他们所列出的攻击阵形。
  虽然由于距离过远,看不见那些人脸上的惊恐神色,但这边所有人都能感觉出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与悲凉——嘶哑的叫喊声,胡乱的跑动,或是毫无意义的决死冲锋,这一切都表明,这支明军已经崩溃。
  接下来的战斗其实已经没必要打——这次爆炸太完美了,即使穿越众们不做任何攻击,相信这些明军也不可能再对临高构成威胁。但考虑到今后发展,要趁着今天的机会彻底消灭明王朝在海南岛上的有生力量,一劳永逸扫除对穿越众的最大威胁,这一仗却还是非打不可。
  敲了敲旁边装甲车的外壳,唐健举起一只手向前示意:
  “全体,前进!”
  背负了重甲的悍马车发出低沉轰鸣,开始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慢吞吞向前挪动。这是一档所能保持的最慢速度,相当费油。但也没办法——开快了后面重装步兵跟不上,队形会脱节散乱。
  伏击者们的行动使得明军被迫作出反应,一名军官模样的明朝将领就大声呼喊着试图组织人手排列出作战阵形,但他的勇敢却立即为自己带来致命灾厄:一声清脆枪响,从这名将官头上喷出大团血浆,当即仰面朝天栽倒在地。
  ——三百到五百米,这正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最能发挥其优越弹道性能的距离。穿越众们当然不会忘记他们手中这两支从现代社会带来的杀人利器。北纬使用了一支,剩下一支枪原打算给唐健用的,但他坚持要冲锋在前,于是便交给另一个当过兵的小伙子,在部队里也曾拿过优秀射手称号。
  军官,炮手,掌旗手,以及正要射击的弓箭手或者火枪兵,这几类人正是两名狙击手重点“照顾”的对象。其中北纬还兼顾着统观全局,随时准备接替唐健担任战场指挥的重任。
  狙击位置乃是他们两个自己挑选,就连这边也看不见他们俩藏在哪儿,只是听到一声声枪响不断,对面明军阵列中凡是穿着打扮比较“高档”的,还举着旗帜的,以及大喊大叫表现过于活跃的……统统被挨个儿点名,接二连三被打倒。
  惊慌失措的明军出于本能,还是自发聚集在一起,但这却立即引来了另一种灾祸——伴随着长长的尖啸之声,一发铁壳榴弹在人堆中爆炸。四散飞溅的金属碎片将周围人群如割麦一般成片撂倒。
  这边山梁上,第一炮手马千山举着望远镜,确定了他这第一炮就取得战果之后,禁不住嘿嘿一笑。
  “六年啊,个奶奶的,老子辛辛苦苦训练了整整五年半,临到退役前都没能放上几炮。结果还是要跑明朝来才实打实跟人干上……”


第六十一章 时代的碰撞(下)
  不同时代的武装力量,如果碰撞在一起,那将是一个什么结局?
  ——屠杀,绝大多数都是一边倒的屠杀。
  无论是西班牙人初到南美,还是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或者将来火星人入侵地球……武器技术和作战思想更加先进的一方,永远都可以对落后一方形成压倒性优势,在战场上则往往体现为毫无阻碍的大屠杀。
  此时此刻,在海南岛临高与澄迈两县交界处的官道位置上,由来自二十一世纪百余年轻人所组成的临时军队与数千本地明军之间的较量,也正呈现出同样态势。
  双方的数量差距已经无关紧要,明军虽然有大好几千,但经过这场大爆炸之后,还能继续作战的人实在没剩下多少。炸点附近的部队当然是全军覆没,而就算距离一两百米之外,没被碎石直接打倒的,大部分人也都崩溃了。
  此刻唯一还能勉强保持军事编制的只有那支好几百人的先头部队,他们距离爆炸位置最远,后面同伴们非自愿的用身体为他们挡住了大部分冲击波。很多人虽然也被天上落下的碎石子儿砸得头破血流,但毕竟不是致命伤,除去心理上的打击,他们应该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但这些人绝对不会为此感到幸运,因为此刻,他们正面临着伏击者的正面冲击。
  ……
  狙击枪仍然在不紧不慢一声一声的响着,每一声枪响后必定有一个明军倒地。而天空中则不时传来尖锐的呼啸声——穿越众自制的铁壳开花弹体上开有四条槽口,在空中发出的呼啸声远比一般圆形炮弹或锥形炮弹更为响亮。
  伴随这种尖啸而来的,则是一个个可怕的橘红色火球,往往都在人群中炸响。如果不是因为这边只有两门火炮,射击密度也不算高,相信光是炮火的轰击就足以让明军阵列迅速崩溃。
  不过现在,很令人惊讶的,这支明朝军队居然顶住了开花炮弹的攻击,一时间倒还没有溃散的迹象。
  然而在最为宽大的正面,跟随在那辆可怕铁车之后缓步走来的进攻人群本身却是毫无声息,没有一个人提前开火,只是沉默着跟在铁车后面。
  这种可怕的沉寂反而更让人感到胆寒,明朝军队中远程火药武器装备也不算少,诸如三眼铳,鸟铳之类。在恐惧感驱使之下,许多明军还隔着两三百米就匆忙点火,把手中火器发射出去就算完事儿。
  相距这么远的距离,穿越众的进攻队列又非常疏散,飞过来的铁丸铅子儿基本都落空了。偶尔有几发打在目标最明显的装甲车体上,发出丁丁当当的撞击声,却连个小凹坑都留不下来——国产4mm冷轧钢板的质量还是相当过硬。
  突击阵形后方,庞雨斜拎着上好了箭的弩机与旁边弓弩手们也在向前走,按照要求,上了弦的弩机统统大头朝下,万一误扣扳机箭矢也只是射进地里,不会误伤。
  弓弩专家文德嗣作为这支临时弩兵队的队长,原打算让他们用远距离覆盖式射击进行辅助攻击的,不过现在看来似乎没必要,对面明军阵形已经相当稀疏破碎,用两门火炮和狙击手作为火力支援足够了,于是干脆带着弩兵队也一同进攻。
  “我总觉得这场面很熟悉的样子,好象以前在哪儿碰到过……”
  庞雨一边走一边还和旁边的凌宁唠嗑,一点都没有身在作战中的觉悟。
  “是哪部古装电影吧。”
  “不是,纯粹是一种感觉……啊,想起来了!——我以前玩帝国时代总喜欢用波斯,把弓弩兵和火枪手混编,前面用一批战象作先头部队,屁股后面再跟几门小炮……就和现在的态势一个样。”
  凌宁禁不住大笑:
  “只可惜咱们后面没有牧师帮忙恢复啊,没牧师的部队派出去基本都全灭的。”
  “愿主的光辉救我们脱离凶恶……”
  旁边陈涛的祷告声恰好于此时传过来,令得庞雨和凌宁一同大笑,前面心事重重的文德嗣很气愤回过头来:
  “严肃点,都严肃点,我们这是在打仗呢!”
  ……
  五秒钟过后,弓弩队全体大笑,其中也包括了文德嗣自己。
  双方的距离在渐渐缩短,但这边依然一枪不发,不知道唐健怎么想的,已经进入一百米射程之内了,他却示意装甲车继续向前。
  对面明军都在拼命装填火药铅子儿,疯狂朝这边打来。这么近的距离,命中率当然也有所提高。不过因为这边排布的是锥形阵列,大部分明军出于恐惧都在轰击最前面那辆装甲车,尽管那毫无效果。少数几个对人打的也都是冲着前排那些铁甲兵,打在头盔胸甲上也就能听个响儿。
  等到双方距离缩小到只有五十米之后,唐健终于停下脚步。这时候对面明军已经开始动摇。有些人开始后退逃跑;大部分人仍在拼命给快要爆膛的原始火枪装药,企图射击第三或第四轮,而另有一些明军在惊恐之下反而激发出凶性,疯狂嚎叫着向前发起冲锋,看来是打算用手中钢刀解决问题。
  唐健却不慌不忙举起一只手,同时用一名军人特有的嘹亮嗓门压倒周围所有嘈声杂音:
  “全体准备了,瞄准……”
  这边立即哗啦啦全部举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