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第125部分

迷失在一六二九-第125部分

小说: 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席不太服气的争辩道,但庞雨和林峰两人却互望一眼,不约而同皱起了眉头。
  果然,接下去,李教授拿出来一份厚厚文件,正是林峰派人送回去的那份经济计划书。
  “如果仅仅是粮食物资,确实不需要依靠大陆。但我们所走的发展道路,所要求的东西可远远不止这些。林峰的这份经济计划,在初期就已经把广州一带经济力都考虑进去了,后期更是涉及到江南以及北方市场,如果我们与大明王朝互相封锁,老死不相往来,光靠海南一地的经济,到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呢?”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一件惊喜
  “咱们何必一定要跟明帝国死磕呢,完全可以先去占领台湾,然后再向南发展,沿着东南亚诸岛逐渐南下,最终抵达新大陆澳洲。一路上要打仗,也主要是与荷兰,葡萄牙这些国家交手,咱们不会有心理负担——大家觉得这条路怎样?”
  凌宁对于澳洲袋鼠依然是念念不忘,这时候干脆又一次老调重提。不过,和前几次一样,支持他的人很少。
  “南海诸岛不是那么容易去的,没有金鸡纳霜和奎宁,光一个疟疾我们就难以应付。也许我们这些人的抵抗力好些,但要派本地人去那种环境……恐怕只有百分之十几的生存率。”
  老杰克难得开口,不过他若发言,那肯定是很有把握的。作为这个团体中唯一的老外,他和安德鲁等外国俘虏的交往自然最多,也从他们那边了解到许多大航海时代的实际状况。
  恐怖的瘟疫就是其中之一,这年头船上若有一个水手得了疟疾,几天之内可能把整船人统统报销。所以在大海上生病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就算不是什么大病,也可能会被紧张过度的同伴们抛入大海。
  “开发荒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就在两年前,公元1628年,郑芝龙曾经趁着闽南灾荒,大量招募漳州,泉州一带居民前往台湾拓荒。当时他开出的价码是一个人给三两白银,每三个人就给一头牛,为此几乎倾家荡产。”
  “当时招募了几万人,却仍然不能完全控制台湾——现在那边是荷兰人与郑家各占一边的局面。如果我们想要靠移民开发控制南海诸岛,没有几十万的人口根本不可能做到,更不用说澳大利亚……”
  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庞雨有些无奈的微微摇头:
  “你的建议可以作为以后的长远目标考虑,但是没有中原大陆上的人力资源支持,我们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除非我们打算使用日本人。”
  庞雨知道自己的这个好朋友最讨厌小日本,凌宁果然立即不说话了,但文德嗣却又开口:
  “明帝国的禁海令从来没能真正起到效果吧,迁界禁海那是满洲人的把戏,以明王朝的执行能力根本做不到。这年头干走私的太多了。郑家不就是靠这个发起来的?凭咱们的力量搞武装走私,肯定比他们强得多。”
  ——绕过官府搞走私似乎也是一条路子,但这次却是林峰本人在摇头:
  “按他们的经济规模,靠走私确实足够满足需要了,但我们却不同。相关渠道的建立,市场份额的占有……这些都需要明王朝对我们完全开放市场,允许我们合法进入。否则……政策风险历来都是最大风险,风险提高则意味着成本增大,走非法路线只能小打小闹,终究很难做大。”
  虽然是被否定,文德嗣却没生气,反而哈哈一笑:
  “那可难了,当年英国是打了两场鸦片战争才迫使清王朝开放市场,咱们可没这能力效仿。”
  一通商议之后,大家有些沮丧的发现,他们的所有发展计划,都还是脱离不了大陆上的资源。
  而李老教授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他的看法:
  “一直以来,我们最熟悉的历史,是这片大陆上的历史;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大都是中原王朝的将相官吏;而我们知道的矿产资源,地形地貌,也都是在那儿——中原大陆,而非什么南洋和澳洲。”
  老教授站起身来,推开窗子,望着海峡的方向,喟然一叹:
  “我们的根毕竟是在那片土地上。虽然时代变了……不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怎么想,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明知道那地方肯定是完全陌生,虽然明知道不可能有什么奇迹,但在有生之年,我还是希望能回到北京城去看一看……”
  随手拿起那份两广总督的文告又看了看,老李教授淡淡一笑:
  “虽然这份告谕很苛刻,很狂妄,但它却是一条线,一条维系着我们与大陆联系的细线。不到万不得已,我们还是不要主动切断它。”
  老教授的话让所有人陷入沉默中,其他年轻人或许体会不到老人特有的那种“落叶归根”想法,但在午夜梦回时,一种名为“回家”的淡淡思绪,也曾或多或少缠绕在他们心头。
  时间上的那个家看来是回不去了,但在这同一个空间的家呢?或者,至少,那个在未来将是自己家的位置……
  过了很久,还是敖萨扬开口,打破沉默:
  “看来与明帝国的交涉终究绕不过去啊,咱们还是商量商量怎么谈条件吧。”
  老敖举起那份总督告谕,最近几天来他天天研究,几乎快把那上面的文字给背熟了——哪怕是晦涩古文。
  “限制居住和交出船只这两条肯定是做梦啦,但第一条,我听那个锦衣卫的意思,搞不好是随便扔个人出去当替身就行——欺上瞒下官场惯例么。”
  “替身也不行,我们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宽恕。决不能在名义上承认自己是反贼,更不能对明王朝示弱,否则对方只会得寸进尺。”
  解席对这方面倒是看得很通透,态度也很坚决。
  “这份告谕上的条件我们完全不能接受,一条都不行!”
  敖萨扬无奈摇摇头:
  “如果统统拒绝的话,和他们就没什么可谈得了。”
  “那也未必。”
  从开会以来一直保持着沉默的赵立德同志终于发言了,而且一开口就出言不凡:
  “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光盯着一份文书不放,文书是死的,怎么看也多不出字来。但那两个使者,连同他们的随从可都是大活人,稍微下点功夫,得到的信息肯定比这张纸上要多得多!”
  转头又看向解席庞雨等人,阿德毫不客气的指责道:
  “你们也是莫名其妙——既然把人关起来了,那怎么还能关在一起呢?让他们互相商量互相鼓励?连最起码的分头关押隔离侦讯都不知道?”
  阿德这番话真是不客气,但解席等人却只能眨巴眨巴眼睛,居然无言可对。过了一会儿,还是庞雨苦笑解释道:
  “当初把他们送进监狱,只是不想让那群锦衣卫在境内到处乱窜罢了。并没有想要逮捕他们,毕竟是使者的身份……”
  “迂腐!既然已经上了强制措施,还谈什么待遇啊。反正这伙人一心把我们当土匪强盗看待,我们又何必非要撑着文明人的架子?”
  一通冷嘲热讽,不过到了最后,阿德却很豪气的一挥手:
  “这事儿就交给我来处理吧,我来负责和那群使者打交道。”
  大家都没意见,有关这方面,阿德绝对是权威中的权威,他既然肯主动接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不过李教授又额外嘱咐了一句:
  “今后我们和大陆上的交流,很可能是通过他们来进行。所以你采取的方式……最好不要让他们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至少,不能伤害那两名正使。”
  “您在担心我用刑讯逼供么?尽管放心,这么没技术含量的事情,我在看守所那会儿就不用了。”
  阿德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
  “我不能保证他们不受点儿伤什么,但我可以向您保证:他们绝对怪不到咱们头上!”
  对明朝使者的商议暂时告一段落,大家一致同意:先拖一拖,看看阿德能从使者身上榨出些什么来,然后再决定对策。
  不过会议本身并没有结束,李明远教授从口袋摸出一把亮晶晶的小东西丢在桌子上,立即吸引了与会众人的注意。
  来自临高的兄弟们显然早知道那是什么,个个笑而不语。但老解等人却是头一次见到,争抢着各自拿起几枚一看,脸色马上变得极其精彩。
  那是几枚钱币,不过却并非这个时代原有的任何一种货币,而是一种全新银币。大小面值略有不同,但特征都一个样——铸造的非常精美华丽,一看就知道不是这个时代的铸造技术所能完成。
  在最大号钱币的背面,用浅浮雕技法刻印着一张丑陋的长马脸人像,头戴冲天冠,身穿圆领袍,脸上若干粒大麻子被特意突出表现,非常引人注目。明帝国任何一个士绅官僚肯定都能辨认出这张脸——正是大明王朝政府颁发的,专门用来供各地悬挂祭祀的朱元璋老爷子标准像。
  头像周边则是一圈文字,上方用明显是印刷楷体书写着:大明洪武通宝。下方则是阿拉伯数字1630字样,在最边缘还有若干龙形花纹。
  正面中间则是扁宋体“壹圆”二字,下方还有略小一点的同样字体:“折半两”,而在这些字的缝隙间,又是一个阿拉伯数字“1”纵贯钱币,真可谓中西合璧了。
  小一点的辅币则是分了三种面值,分别为伍角,贰角和壹角,伍角的背面图案就简单许多,只有一个古鼎形状;贰角也一样,是一个铲形古钱花纹;至于壹角则干脆光板,没有图案。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头”银元
  “其实在你们提出建议之前,我们早已经考虑发行货币的事情了——这就是未来打算发行的统一国币:计划采用银币形式流通,面值分为壹圆、伍角、贰角、壹角4种;直径分别为39、31。5、22。6、18。6毫米;成色分别为90。4%、78%、70%、70%;重量分别为26。6克、13。5克、5。3克、2。7克。其中壹圆为主币,其他三种为辅币。每两枚壹圆可折合明制白银一两。”
  银币是老教授拿出来的,介绍却是文德嗣在作。他应该是全程参与了钱币设计和铸造过程,介绍起来相当熟捻,如数家珍。
  听着他的介绍,庞雨却忽然皱起眉头,拍拍脑袋:
  “这批数据好像很耳熟……总记得在哪儿听说过……”
  文德嗣哈哈笑了:
  “你的知识面倒挺广——这正是仿造了1914年北洋政府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币……除了头像花纹不同,这些钱币的所有参数都和当年的‘袁大头’一模一样。”
  他随手拿起一枚壹圆银币,在嘴边吹了一下,然后放到耳朵旁边晃晃:
  “连振动声音都差不多,以后同样可以用来作为鉴定‘朱大头’真伪的方法。”
  “说起这个我就搞不懂了,这明明是咱们自己铸造的货币,可为啥要写洪武通宝?还要刻朱元璋头像?直接写穿越通宝不行么?”
  对于这些突然冒出来的货币,琼州府众人都感到挺兴奋,他们这边才刚刚提出建议呢,想不到主基地都已经把成品给做出来了。
  不过相对于两眼发光的林峰,解席却仍然感到有点美中不足,这些钱币制作的极其精致,可却偏偏都打上明朝的标记,搞得跟造假币一样,这让他感到很是不爽。
  但用不着别人开口,林峰先回头反驳了他:
  “当然要写成洪武通宝——这钱将来是要拿到大陆上去流通的,标上洪武年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