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皇上 >

第421部分

回到三国当皇上-第421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当皇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各地不断的是有县境,说是要脱离原来的州,加入到律香川这边的大家庭,律香川这边是来者不拒,把他们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派兵加以保护。

    这些州郡原来的刺史主官,对此虽有不甘,可是也无可奈何。因为民心首先不在他们这边,再者,兵力他们现在也没皇帝这边雄厚。对于律香川,他们已经惹不起了。

    所以,对于律香川这边,这些不服的人,也就只能保持沉默了。而以后律香川,大约也就没有必要,再带着人,亲自出外去征战了。

    大规模的战事,将不会有,小规模的战事,用得着律香川亲自去吗?

    “娘娘那边,也生了,是一对双胞胎,两个小子。”林素儿对律香川叙完离情,又对律香川说道。

    伏皇后的儿子,律香川的这些妻妾里面,还只有她看过。她是律香川的正妻,只有她有资格去见皇后,小眉小竹那些人,都没这个权利。

    律香川听得林素儿说这话,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他也就暂时没发表意见。

    但林素儿说过这句话之后,却又是没有再说什么话,只是沉默。律香川也就没有再问她。

    伏皇后的事,确实有些麻烦,伏皇后也曾经问过他,两人今后要怎么办,律香川当时哪有办法?

    就是现在,他也是还没有办法。伏皇后现在是他的人,而且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那他该对伏皇后怎么对待?

    弃之不顾,显然不行,孩子们长大之后,这事也难保不露馅。

    而且以老刘家的人的行事风格,这件事最终大成之后,他的下场,并不会有多么好。像他这样的人,最好的自保方式,其实是废掉献帝,自立为王。

    对律香川来说,忠孝仁义,对的可不是刘家。而且和这个时代的很多人的理解不同。

    反献帝对他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他只是在计算能不能成。

    兴平五年秋,伏皇后忽然宣布,因为天下大顺,她要入斋礼佛,为汉家天下祈福。从此青灯木鱼,直至天下太平。

    这是律香川用的缓兵之计,伏皇后现在不能再留在皇帝身边了,怀孕到生下孩子这一年多来,皇帝就已经没近过伏皇后的身,现在伏皇后又要吃长斋,他们两夫妻,就更不能行夫妻之礼了。

    现在皇帝虽然还在他的位子上,但是律香川已经不想让他再碰伏皇后了,所以给伏皇后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伏皇后生下孩子后就一直担心,怀孕时她可以推托汉皇帝,可是,生下孩子之后呢?她再没有拒绝献帝的理由了。

    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有些揪心。她已经背叛了皇帝一次,不想再在两个男人中周旋。因为那样的话,她成什么人了?

    她只想有一个确定的夫君。

    而律香川这个计策,虽然并不高明,但是也确实立即能收到成效,让她们摆除这个问题对她们的困扰。

    所以伏皇后是没有任何话说的,同意了。

    只盼律香川能快点找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然后,她就可以不用一辈子吃长斋了。

    而且,这件事情里面最迫切的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随着两位小皇子的日益长大,她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就越有可能随时爆发。

    孩子小还看不出什么,孩子大了,就极可能露馅了。那时候律香川如果还没有解决皇帝,那事情可就乐子大了。

    这事情伏皇后和律香川两个人心里,都很清楚,所以,律香川现在也是觉得,他身上,压力重重。

    ps:本书首发,请大家到来支持。谢谢!




第七百一四章 纷乱又起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自己挖的坑,哪怕烂尾,也是要填平呀!而且,他的脚步还必须要加快。

    ……

    ……

    曹操退到青州后,本意是要励精图治,以图东山再起。一开始,效果还不错,还是有很多人来投奔他的。

    可是,随后,情况就越来越差了,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少,投奔律香川的人,却越来越多。

    没办法。那边生活好,皇帝给的待遇高,而且还名正言顺。这样,能不招揽到人才吗?

    人家放着一个皇帝那边的官不当,跑到你曹操手下来干什么?

    眼看着皇帝的位子越坐越稳,荀彧第一个就坐不住了。他是有才的,当初保曹操,也正是看中了曹操的魄力,以为他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而皇帝那边又不行,皇权一天天的旁落。荀彧是感觉跟了皇帝,没有前途,这才是跟了曹操的。

    但现在看,皇帝的力量在一天天的壮大,他还跟着曹操,这就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呀!

    曹操要抢夺天下,就要跟皇帝做对,这样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实力也不一定斗得过。皇帝现在,可不再是从前在他眼中,那个没有前途的皇帝了。那么,他现在还要跟着曹操吗?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呀!

    皇帝眼看势大,越来越有重掌天下之势,这个时候,他快点投过去,或许还有一个能得高官的机会,晚了。只怕连毛都捞不着一根了。

    当然,如果保着曹操,能够最终夺取天下,他的地位,肯定也是会日隆的。

    但现在,这种可能,是越来越小了呀!

    本来他的计划,是抢到皇帝,以此号令天下的。但现在皇帝没捞着,他号令天下的计划,也就此破了产。

    没了皇帝,他们的计划就一半已经失败了,现在还要跟皇帝对着干,那不是机会更渺茫?

    算了,还是投向皇帝那边去吧!荀彧也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他的一切都行为目的,都是光耀自己的家族。

    既然跟着曹操没有跟着皇帝爽,那他为什么还要一直跟着曹操呢?

    终于,在兴平五年年底,荀彧找着一个机会,投奔了献帝这边来了。

    有这好事?律香川当然热情接待,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荀彧的到来,对曹操那边,人气的打击,也是很大的吧!

    曹操一夕间,像是老了十多岁。自己的这个队伍,看起来已经不再稳固了。

    然而,律香川对他,依然没有罢手,兴平五年十一月,律香川一纸调令,要他派兵,入荆州击刘表。

    出兵的话,他的力量就会进一步被削弱。不出兵,律香川又会亲自派兵,来削弱他的力量。皇帝的调令不听,你这不是要谋反吗?

    皇帝现在再也不是那个说话没人听的皇帝了。律香川的话,有时候就是圣旨。

    曹操忽然发现,律香川现在做的这件事,其实就是他当初想做的。他当初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没成功。而律香川做成了。而且比他更名正言顺。

    小贼,我与你拼了。曹操暗暗发狠。他知道自己不反,最后肯定会被律香川玩死,所以不如反了,这样还有机会。

    可是,现实却是,这并不是他的机会。如果他不反,或者还能够平安到老。一反,寿终正寝的机会都没有了。

    兴平六年七月,在起兵七个多月后,曹操兵败,被律香徐晃军队,一举歼灭,曹操本人被解往安邑,明令正法。

    曹操一死,手下作鸟兽散。乐进自分必死,整日惶惶不可终日。但律香川最后颁布命令,却是对他们这些曹操旧部,全都概不追究。

    这让乐进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谁都知道律香川这是在收买民心,但是谁都喜欢律香川这样收买民心。没有大的杀戮,国家在走上正轨。这样不好吗?

    曹操手下于禁李典张辽等辈,纷纷又投了律香川。只有许褚,一直是声言要替曹操保仇。

    兴平六年九月,许褚在安新拉起人马,声言叛乱。律香川令乐进李典等人,领兵击之。十二月间,许褚被平,李典战死。乐进等人立了大功,将升一品。

    从此曹操余党,全部平灭。豫青之地,全归献帝。

    七年,献帝又让刘表到安邑述职,刘表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不去又是不行。不听命,全家都得死。听命,还可能保得住家人。

    遂于二月间,起身去了安邑。但见过皇帝之后的结果,却是他并没有出事,反而是依然是荆州刺史。

    只是兵权要夺了,荆州兵要尽归圣上。

    能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刘表当然大喜。回来后就交了兵权。只留下五千人的亲卫部队。

    这就可见刘表对皇帝,仍有戒心。律香川对他,也不煎迫,就让他保有了这五千卫军。

    荆州兵就有十万,他都不怕,何论只剩下五千?再过得一阵,削掉他的所有兵权,易如反掌。

    四月间,律香川又要对冀州的袁绍动手,袁绍在律香川剪除曹操,刘表等辈时,一直犹豫不决,这时看到律香川终于还是向他动手了,他这才是决定要起兵了。

    袁绍的实力,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个时候,律香川这边的实力,却是比他不知是强了多少。

    荆州豫州青州之兵,尽入其手,甘宁黄祖,乐进于禁,这些原来各地手下的有名武将,都是到了他的麾下。

    如此兵强马壮,后勤保障充足,用了七个多月,终于是又击破袁绍,平定了河北。

    将这天下最大的几家势力,各个击破之后,律香川就是暂时休兵养马,不再征战了。这些大的州境,都已经被平定了,其他各州,也就不一定要再用武力了吧!

    但是就在这天下已经快要平定之时,兴平七年十二月初一日,律香川带兵入宫,胁迫献帝让位。

    此举当然是让天下一片大哗,声讨之声,甚嚣尘上。异常的激烈。

    律香川也毫不手软,对于反对的人,纷纷是给予了高强的镇压。杨彪韩融,董承胡邈等辈,纷纷下狱。

    而一班武将,却是反对的声音渺茫。其中林异柳直何才等人,自不必说,于禁乐进,黄祖甘宁陈洪,此皆收服于律香川之手,不反也就算了。

    徐晃是之前就跟随于献帝的,当律香川谋反之时,亦是并不发一言,这就替律香也背了很大的骂名。

    ps:本书首发,请大家到来支持。谢谢!




第七百一六章 新 元年

    但是任世人如何笑骂,徐晃此时,却就是没有做任何的动作,让律香川是如此轻松容易地,就把皇帝给废除去了。

    其实想想,这事也不难理解。徐晃从来就不是皇家真正的亲信。虽然他从来都不曾从属于律香川,但是他能够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倾一时,这里面也还多亏了有律香川。

    帮皇帝,他未必还能再往上升多少。和律香川作对,里面还有很多不可测的风险。

    真正了解了律香川的为人后,徐晃可是不会愿意和律香川去作对的。还是合作对他来说更有利。

    徐晃不愿意动,这时候天下英雄,还有何人呢?刘备在外面,还在四处流浪!

    想到荆州徐州各地混饭吃,拉起队伍,打出反对律香川的旗号,人家知道他的意图,都没人愿意搭理他,也已经没有人再愿意,把地盘主动出让给他了。

    历史已经改变了,各地都得了律香川的好处,怕失去。得罪不起。

    律香川的粮种,早在两年多以前,就暴露出问题来了,莫名其妙地,粮食就会减产。

    之前那些和律香川置换土地的豪族们,这一回也是又吃了一个大亏,被律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