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皇上 >

第30部分

回到三国当皇上-第30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当皇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直奇怪的道:“但是粮食我们都已经借到了,为什么还要给他们送匾过去呢?”

    律香川笑着说道:“因为这一次送匾过去后,人家还会给我们更多的粮食。你以为皇上的题匾,是那么好接的吗?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拿出更多的粮食来。”

    柳直这才知道律香川这么做真正的目的。是呀,皇家给你们送匾,你以为你们只借给皇家几十石粮食就足够了么?肯定这次是需要给回礼的呀!

    回礼当然也不是给皇家,而是给送匾的人。皇家的嘉奖是不需要回礼的,那对皇家是大不敬。不过,送匾的差役是需要打赏的。这个跑不了。

    而律香川说要组织几百人去送,这就有点损了,这得拿人家多少打赏?柳直这时候觉得律香川这个人心可真黑。

    关键是,你还不觉得,因为他每次好像都只是取那么一点点,让人完全不觉得他在压榨你。

    温水煮青蛙,这个够狠。柳直越来越觉得律香川阴起人来,真是不动声色。

    两个人正说着,忽然就见小眉寻了过来,她道:“将军,时候不早了,将军是否是应该回去吃了饭,再来做事情?”

    律香川此时是在柳直这边看制匾,听小眉这么说,律香川看看天色,还真是不早了。

    不过他这里现在还有事,因此律香川对小眉说道:“你们两个人自己先吃吧,不用管我了,晚上我会在这边和大家一起吃。”

    就这样被律香川打发,小眉虽然有点不高兴,可是也不能说什么,只得自己回家去。

    回到院中,小竹看小眉脸色好像不是很好,她就问小眉道:“怎么了小眉姐,你这又是谁得罪你了?”

    小眉一惊,道:“没有谁得罪我呀,你怎么这么说?”

    小竹道:“看你的样子,我还以为谁又欠了你的钱呢!怎么,你没有寻见将军吗?”

    小眉说道:“寻见了呀!可是,他还在柳直他们那边忙,都不知道抽时间吃饭。”

    小竹仔细看了看小眉,忽然道:“小眉姐,你不是因为这个不高兴吧?将军吃不吃饭关你什么事,还要你操心?你不是喜欢上将军了吧?”

    被小竹这么取笑,小眉一下羞红了脸,她道:“你胡说什么,我哪里有?”

    小竹点了点头,道:“也对,前几天你都刚说将军是坏人来的,不可能这么快就会又喜欢他。不过我看将军其实并不怎么坏,而且人还有点本事。这样吧!将军怕冷,他喜欢一回来就有暖被窝,这事就由我来做吧!反正小眉姐你也怕将军,吃了饭你就回去早点歇了吧。”

    “你……”小眉忽然觉得好像中了小竹的计了,这丫头不知不觉的,就要把她排除出照顾律香川的范围之外,难道她想一个人去讨主人的欢心?

    哼,哪有那么容易。小眉很快的调整过心态来,对小竹说道:“我是将军的大丫头,将军的事情,我怎么可以撒手不管?这些事,本来就是应该我来做,倒是你,年纪还小,就先回去睡吧!”

    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争执起该由谁来替律香川暖被窝。小竹对小眉心想:你自己前些天不是还哭哭啼啼的,不愿意做这事吗?怎么才不过几天,想法就变了?真是,仗着大她一点就想排挤她。

    可是,小眉确实比她大,小竹知道自己争不过小眉,因此这事她只能服从小眉的安排。

    但是,两人的这一场明争暗斗,其实却是并没有什么毛用,因为这一晚律香川根本就没有回来,他是直接就在柳直那些人那边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律香川就把所有人都叫了起来,献帝的题匾早就做好了,他们今天要给人送匾去。

    这次的事情,律香川可是想做得声势浩大一点,因此送匾之初,律香川找来了管狐,让他派几个差役先到各家大户那里去说一声,让他们准备好接匾。

    献帝到了安邑的事,现在不但全县,邻县应该也是都知道了吧!这几天管狐他们所做的事情,可也不算完全没有功效。

    虽然乡伕还没有聚拢来多少,但消息可已是已经远近闻知了。现在有人先去通知,他们之前去借粮的那几家大户,对此当不会再有怀疑。

    除此之外,仪仗也是要有的,前次借粮,他们是默不作声,有点狼狈。此次却是要大张旗鼓,让全县都知道。这也是顺便为自己做一次宣传。

    献帝的题匾上只有“义民”两个字,整块匾都已被红绸包裹,看起来极是喜气,一大早起来,律香川就让人抬着这几块匾,又找来了乐师,一路上吹吹打打,向目的地进发。

    前次借粮,他们一共借了六家,这次送匾,当然也是要送六块。首先送匾的第一站,就是王家营。


第四十五章 接匾

    一路上唢呐声震天,一群人倒也威风,远远的有些人看到他们这阵势,颇为好奇,有些胆子大点的,也就尾随在后跟着,看他们这是要去干什么。

    到了王家营,王家堡的人因为早得了消息,已经是打开大门,由主事人王保带着一众的家人,在堡门前是跪了一地。

    皇帝派人给他们家赐匾,他哪里敢怠慢?而且这也是无尚的光荣。因此王保此时是欣喜之中,又是带着忐忑。

    早知道前几天来到他家门前借粮的人真的是皇上身边的人,他就应该多借一点的。作为一个富户,王保这点认识倒还有。

    皇家虽然势微,但是谁敢保证他们就一定起不来呢?如果今后现今的皇帝再次振兴,他王家也算是对皇家有功,怎么也会得到好处的吧!

    就算皇家败了,他也不过扔掉了一些粮食而已,这买卖对他是利大于弊的呀!

    可惜律香川当时来向他借粮时,他对律香川那些人是半信半疑的,这才是只按律香川报的数目,支付了借粮。

    现在知道律香川真的是皇上身边的人,那这次,对送匾的这些人,他可就不能再怠慢了,一定要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王保是在心里打定了主意。

    看到王家堡门前跪了一地的人,骑马而来的律香川赶紧是跳下马,虽然他还不认识王保,但是,要在这些人之中认出王保来还不容易吗?

    跪在最前面的人就是了。律香川走上两步,将胖胖的王保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同时说道:“王大善人,快起来吧!皇家多亏了你们的照顾,才有今天,而皇家也不是不念旧情的人,今次,就赐封了你王家一个义民的称号。今后,你们安邑王家,可是要对皇家更加的忠心才是。都起来吧!”

    王家的人这才纷纷的都是从地上爬了起来。而皇匾已是送到,迎匾的鞭炮声也是噼里啪啦地炸响了起来。

    旁边围观的乡民纷纷是羡慕不已。有人说道:“王大善人这次被皇家嘉许,今后怕是要发达了。”

    一人应和道:“我看也是,有了这一块御笔亲题的匾额,今后就是县尊大人来了,只怕也要给王家老爷下跪。咱们这里可是沾了皇家气的。”

    又有人道:“这是肯定的。除了县尊,四乡八里,只怕也没人有王老爷这样的荣光。有了皇笔亲点,王家今后就是出几个翰林大官,都不是不可能呀!”

    又有人道:“那这么说,王家怕是从此就要独霸这一带了吧!毕竟咱们这小地方,可是从没有出过能得到皇帝亲自嘉奖的人。”

    另有人道:“那还用说,今后王老爷一句话,怕是整个安邑都是要抖三抖。皇帝都是受过王家老爷照顾的,以后谁还敢对王家老爷不敬,谁还敢向王家老爷叫板?”

    “……”

    众乡邻的一席话,听得王保是心里美滋滋的。是啊,这一次得了皇上的一块赐匾,那可不是吹,今后在安邑,他王家真的可以横着走了。

    恍惚中,王保似乎已经看到自己今后在安邑县的风光场面了。这让他如何能不兴奋莫名?

    迎了皇匾,磕头谢恩之后,王保就要请律香川等人进堡内去歇息,但是律香川哪有时间?他可是还有好几块的皇匾要去送呢!

    因此找了一个公务繁忙的理由,将王保推脱了。

    王保也知道律香川不是凡人,肯定是一个不小的官,因为陪同着他一同前来送匾的人,都对他恭恭敬敬,因此王保也就不敢强留。

    给了律香川等人五百石粮食的回赠,王家将律香川等这一行送匾的人,是恭恭敬敬的送走。

    五百石粮食打赏送匾人,那当然是有些破费了。可是皇帝的一块赐匾,你以为只值六十石粮食吗?

    上次只借六十石粮食就想接这一块皇上的题匾,谁有这个胆?王保也不敢安心接呀!所以他这次的回赠才有这么多。

    这些就权当是向皇家表明自己的心迹吧!

    而光送一块赐匾就得到这么多的回礼,一众送匾的人也是很高兴,大家心里计算了一下,这次送匾共有六块之多,那合计下来,这次所得的粮食怕不是又有好几千石。

    这买卖做得划算呀!众人心里都是在想。

    其实这时候皇家威名也真是坠了。要是在皇权高度巩固的时代,皇帝的一个封号,是只值这么多粮食的吗?

    这也是这时大家心里都是并不把皇帝看得有多高贵,所以才认为皇上的一块匾值这么多粮食很划算。这要是在太平年代,谁敢这么想?

    但这也怪不得大家,这些人可都是亲眼看到了献帝的狼狈相的。当皇帝当的如此凄惨,有谁还会对皇帝心生敬意呢?

    反倒是对能够轻轻松松,就搞到这么多粮食的人,跟随的这些人是真心觉得了不起。同样是挟皇家之威,为什么有人是只知道逃跑,有人却是能做成一定的事情呢?

    看来人跟人,还真是不一样啊!

    一天下来,律香川勉强是把六块皇上的赐匾,都是送发了出去,又换回来了三千多石的粮食。这种收获,按说也不算少。

    但是要跟他们这里的人数比起来,这些粮食却也是还不算充裕。这时他们这里的人数,已经有数千之众了,光是粮食的消耗,每天就不知要用去多少。

    所以说粮食的问题,还是律香川心里的一根刺,让他很是操心。

    但是这问题虽然让他揪心,律香川却又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想,因为接下来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律香川之前对皇上和伏后说过,等到一切安定之后,他要在安邑大搞农业生产建设,说过的话,就要作数,他现在要把所有精力都往这边转。

    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安定四民,召集民伕,加大宣传,这些事情,在他们到达安邑后的几天里,都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在展开着。

    那么接下来,他就要开始放开自己的手脚,大干一场了。

    但这件事,牵涉面又实在太广,里面的环节真是太复杂,这就使得他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哪里还有时间去想粮食的问题?

    不过就在他独自心里谋划着这件大事的时候,第二天,却是发生了另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邻县有一户简姓大户,自动自发地给他们送来了一千石的粮食。

    按他自己的说法,说是因为他知道献帝现在到了安邑,心里十分激动,所以特地收集准备了这一千石的粮食,来献给献帝,以表示对于皇上的忠心。

    柳直在给律香川报告这件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