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皇上 >

第132部分

回到三国当皇上-第132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当皇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涂。”韩融大声喝斥他道。“大胜小胜,都是胜利,只要是胜利,都能让皇家高兴。报捷不是表功,是为了让皇家高兴。皇家高兴了,自然就记住你了。记住了你,以后有什么好事,也就会有你的一份。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姜还是老的辣呀!听了韩融这话,律香川是忍不住心里感叹。道理还真是这么回事。

    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不是老板,那就要把自己的成绩给上头看看,这样才能够得到嘉奖。

    要不然,你做的再好,老板没看到,不知道,那这一切还不是都白吓了吗?

    把要往外走的脚步又收了回来,律香川嘻笑着说道:“还是韩部长老大人学识渊博,见识宽广,小子受教了。但不知这捷报,又该怎么写呢?还请老大人不吝赐教。小可一介武夫,什么都不懂。这些笔杆子上的事,还得仰仗老大人啊!”

    韩融看他神情转变如此之快,他再一次吹胡子瞪眼起来,手捋胡须,他对律香川说道:“咦,律家小子,你不是之前一直很神气吗,怎么一下就这么前倨后恭起来了呢?”

    律香川露出一副惊讶的神情,说道:“有吗?没有吧!其实我这个人向来都是认为,老人家是最值得尊重的。没有老人,哪来我们这些后辈?看到有些人对老人不尊重,我还经常感到痛心呢!尊老爱幼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真不知道这些传统美德是怎么样就失传了的。可惜可叹,可惜可叹啊!”

    他这么为了拍韩融的马屁,节操掉了一地,韩融是老大的看他不起,双眼一瞪,对他说道:“好了,小子,马屁就不用再拍了。虽然你说了这么多,我也知道你没有一句真心话。不过,谁让老夫欣赏你呢!这份捷报,老夫就替你写了。收起你这一套吧!让人看了累得慌!”

    律香川嘻嘻一笑,替韩融拿来战地马纸,伺候着他写捷报!。。。。。。

    ……

    安邑城边,管狐正在督导着民伕修葺城墙,旁边林素儿一脸郁闷地站在那里,俏脸绷得紧紧的,情绪很低落。

    小眉和小竹也陪在一边,都在看大伙儿怎么修城。

    管狐看到林素儿那副神情,自然知道她心里在气什么,自从律香川把她安置在城内起,她就是这副模样,再没有高兴过。

    “林姑娘,其实大人如此安排,是有他的道理的,大人是不想姑娘犯险。而且出兵打仗,有咱们男儿汉便好。如果最后真的是弄到女儿身都要去报效沙场,那真的是会让人笑话了。”

    别的不能说,管狐只能这样安慰林素儿。他自然知道林素儿是担心律香川的安危,气他不该把她留在城内。但律香川何尝不是如此心理?

    两个人互相担心,林素儿为什么还要生气呢!年轻人的世界,他这种老头子真的不懂。

    “哼!只有男儿汉,才能上战场,但是,我比他差么?就是打起来,我也不见得输给他。他能上战场,我就不能?危急时刻,我还能保护他呢!他凭什么小看我?”林素儿说道。

    也许她是觉得自己这回受了委屈吧!说完这些话,越想越气,竟至于是流下泪来。也许又觉得这样不妥,她用手背狠狠一抹,又把眼泪抹去了。

    唉,这真是一个任性而又好强的姑娘,管狐是在心里暗暗摇头。大人如此安排,如何是轻视于她?林素儿未必不明白律香川的心,只是她偏要和律香川沤气,那又能怎么样呢!

    看来大人这次是遇到一个好姑娘了,今后两人成亲,林素儿必定是律香川的好帮手。管狐是在心里面这样想。

    就在他这么心里面默默为两人祝福的时候,忽然,只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正是来自蒲坂县方向,这让得管狐是心里不由得吃了一惊,赶紧抬目看去。

    就见一匹黄马,如箭也般直射而来,一路上马上之人嘶声大叫:“前方战报,闲人避路!”

    众人起先都是惊异莫名,但一听此言,又都是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人道:“这是前方的战报呀!难道律将军就与贼兵开战了吗?”


第二百零二章 小竹的眼泪

    另一人道:“很有可能,毕竟贼人离我们这里,本也不远。大人引军前去,半路上碰上贼兵,那也没甚稀奇。就是不知律将军此战是胜是败!”

    又一人道:“胜败那还用说,肯定是律将军胜了。律将军可是连野人的骑兵都是大破而还了的。区区贼兵,有何可惧?”

    另又有一人道:“这可也未必。敌兵大军压境,人多势重。若是兵力相等,或相差无几,我不怀疑将军能胜。但此次敌我双方,兵力相差太过悬殊,则结果还真不一定。”

    又有人道:“。。。。。。”

    这么多人言语,各论纷纷,毫不能听出一个结果来。小眉小竹二人也是紧紧的盯住那匹马,想知道事情倒底是怎么样一回事。

    但是就这么用眼看,她们能看出什么来!急得小竹无法,只得出声询问管狐道:“管先生,将军这次是胜是败,先生现在可曾看出端倪来了么?”

    原来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管狐也手搭凉蓬,抬首细看那奔驰而来的报马。这时听得小竹问话,他也不答,只是依然凝望。

    眼看得那匹马近了,更近了,穿进城去了,管狐是猛然间把那放在额头的手,是放了下来,对着一众的民伕是大喝了一声:“各位赶紧修城,不得延误。”

    众人听得他这一声喝,俱各惊讶,遂是又纷纷忙碌了起来。小竹听得管狐这一声言,吓了她一跳,眼睛里就涌上泪水来。她对管狐说道:“什么,管先生,难道你的意思是说,将军在外面吃了败仗了么?”

    听了她这句话,管狐猛地喝道:“你这小丫头,胡说什么,。。。。。。”

    话只说了这几个字,管狐就知道自己太冲动了。小竹姑娘可不是他能够用这种语气说话的。

    小竹和小眉这两个鬼丫头,自打进了将军府以后,越长越水灵,像两朵美丽的花儿一样,越长越娇艳。

    这就可见,律香川没把她们俩当外人,甚至,他们之间,还可能已经有了某种关系。

    就算现在没有,以后也一定会有。管狐可不相信,律香川会舍得把这两个娇滴滴的小丫头,放出府去,便宜了别人。

    所以小竹以后会是什么身份,那不是可以猜测到的吗?这样的身份,又岂是他这样一个小小县吏,所可以随便喝斥的呢?

    因此他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从而住口,转换了一种语气,他对小竹说道:“小竹姑娘,谁说我的意思,是大人在前线,吃了败仗了?”

    小眉说道:“先生不是说,让我们大家加紧修城吗?那这不是说,将军在外面吃了败仗,敌人很快就会攻到。而我们,要赶紧的把城池修起来,倚此抵抗敌兵吗?”

    她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管狐只能说,小竹这是完全想多了。因此他是说道:“小竹姑娘,刚才你看那马报,他背上的旗子,是什么颜色!”

    小竹听他如此问,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想了一想,小竹才说道:“好像是黄色吧!”

    管狐说道:“那不就结了?大人在前方,是打了大胜仗了。”

    小竹奇道:“先生如何就知道将军打了胜仗了呢?难道这和马报背上旗子的颜色有关么?”

    管狐说道:“正是。本朝规定,边关战报,黄旗为捷报,红旗为急报。刚才那马报背插黄旗。那这自然就可以断定,大人在前线,是打了胜仗了。”

    小竹听了他这话,这才是恍然大悟,不由得是心里松了一口气。她道:“我还以为先生是知道了马报的吉凶,因而是催促大家赶紧修城呢!原来不是,可吓死我了。”

    到了此时,小竹早已经是破涕为笑了。只要律香川那边没事,她便觉得天下太平。

    管狐听得她如此说,他是说道:“我是知道大人在外面打了胜仗,想起大人对我的嘱托。这才是叫家伙儿努力用功的。想想大人在前方流血流泪,保卫得我们后方平安,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加把力气,早日把这城墙修起,也免得将军操心么?”

    他这话,自然也说的在理。明白了刚刚是虚惊一场,大家又回到了修城的轨道上不提。

    献帝此刻也已经是得到了律香川大胜的确报,这让他是欢喜无限,把杨彪找来,他是对杨彪说道:“太尉大人,律卿上午出兵,下午就是奏凯,此行可是可证,律卿将很快凯旋么?”

    杨彪看献帝如此高兴,虽然不想断他的兴头,但有些事他是不得不说,于是他对献帝说道:“陛下,此事还不可轻易就下此定论。须知郭、李二逆贼,此次可是统兵七万,大举来袭,岂是如此轻易可退?律香川捷报来的快,虽然说是他打了胜仗了,但同时也说明,逆贼其实离我们也不远了。陛下还得有个心理准备才好。”

    献帝一听,一下愣了。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么回事。这么快就来捷报,可不是贼人已经快打到他们的家门口了么?

    “然则太尉大人,律卿此去,能够抵挡的贼人大兵在外么?”献帝又是有些忧心忡忡的问。

    看献帝如此不淡定,杨彪暗暗叹气,当年那个意气风发,行事果决的少年郎哪里去了?看来一连串的打击,已经把少年天子的锐气都磨尽了。

    叹息是叹息,对献帝的话他还是不得不答。杨彪说道:“律香川兵力虽少,战力却是不弱,而且我们还有徐晃。此番二人实行围魏救赵之计,定可成功,只要律香川能够阻挡得李、郭二贼几日,贼人必将退兵。陛下当可无忧。”

    献帝听了杨彪的话,喃喃地道:“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

    弋阳岭。

    律香川此刻已经是和李傕郭汜两军对峙了。营盘尚未扎稳,李傕郭汜大军就到了。

    数万大军,漫山遍野而来,旗旌遮天蔽日。一路行军,声势浩大。

    可是到了弋阳岭前,他们不得不止步。

    弋阳岭两边是危峰,中间才是一条宽道。而这条道路,现在却是被律香川人马所阻。李傕郭汜大军欲要由此通行,必先击破律香川军。


第二百零三章 攻营

    但是他们现在想要击破律香川军,谈何容易?律香川根本没想过与他们打照面。

    之前李傕郭汜在后面行军,听得前面军兵大败,两人是勃然大怒。

    他二人在之前追击献帝的过程中,虽然是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但是将献帝丢失后,两人亦是各自悔恨。

    后得杨奉通报,献帝仍在安邑,身边只有几千兵马,还有一众老弱病残,此时若引兵来袭,必如取囊中之物,二人心动,遂起兵来袭。

    杨奉之前就是李傕部下,此时被律香川杀得他只剩两千兵马。无处容身,遂仍投李傕而来。

    李傕经前次之乱后,势力亦大幅削减,此时见杨奉来投,心中欢喜,因为无论如何,这都是一股力量。因此将杨奉接纳。

    三人合兵一处,径向安邑而来,谁知才到蒲城,他们就吃了败仗,李傕心中恼怒,遂举大兵来前。欲与律香川决一死战。

    但律香川前面只是看到李傕兵少,才是纵兵与他们决战,此刻看到他们大军压上,他如何还会与对方肉搏?

    因此是深藏营寨之内,对李傕等人并不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