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侯爷 >

第134部分

唐朝小侯爷-第134部分

小说: 唐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也可看出,李道宗可不是只靠着一张嘴皮子,他行军打仗也颇有一套。

    中军大帐。

    帐内,除了李道宗跟郑天勇以外,还有刚选出来的两个先锋,一个叫冯振,一个叫冯宇,两人都是军中的老将了,年近五旬,在军中颇有声望。

    至于为什么要选这两人,李道宗当然有自己的考虑,三年前征战北漠之时,这两人便是他的属下,曾救过两人的性命,并且向李世民保举,封两人为将,所以说,李道宗是冯振跟冯宇的救命恩人,也是仕途的引路人,举荐之恩,两人也末次难忘。

    郑天勇亲自考察过两人的武艺,还算不错,真要打起来,不会低于程亮、尉迟宝林之流,在军中也算是大将之才了。

    “两位将军请坐。”

    “谢大人。”

    两人齐齐拱了拱手,找了个位置坐下。

    李道宗理所当然的坐在最上方,左手第一位坐着郑天勇,右边冯振、冯宇。两人是亲兄弟,前者为大哥,年长五岁,后者身形瘦弱,略显年轻。

    “多谢大人提携,封我兄弟二人为左右先锋,冯振感激不尽,以后大人但有所差,我兄弟二人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冯振话音刚落,冯宇也道:“李大人是我等的救命恩人,以后我们这条命就是你的了,尽管差遣。”

    李道宗哈哈一笑:“别说命不命的,哪有那么严重,都是为朝廷尽忠嘛,同僚为官,相互提携吧。”

    这些个光面子话,耳朵都听起茧子了,郑天勇不屑一顾,他现在弄不懂的是,李道宗为什么故意拖延行军速度,心里很不解。

    郑天勇问道:“大人,罗通的先锋军已经抵达界牌关了,我们还有十日路程才能赶到,末将不解,大人此举有何深意?要是被罗通等人救下了皇上,那我们该怎么办?不但没功,反而不好交代啊。”

    “有什么不好交代的?”

    李道宗冷笑道:“罗通行军快速,是因为他麾下全是京师精锐,又大多是骑兵,而我们装备略差,又押运粮草,自然要慢上一些,至于罗通能不能救下皇上,呵呵。。。你们以为他救的下吗?且不说界牌关有驻军三万,难以攻克,即使劝降了王不超,界牌关以西,还有十几座城,又如何攻打?罗通没有攻城器械,麾下只三万步兵,等他到困阳城,皇上。。。只怕凶多吉少。”

    “再则,他能不能救下皇上,跟我们并没有多大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观望!”

    郑天勇问道:“可万一真的没救下,天下不就要大乱了吗?”

    “哈哈。。。乱不了。”

    李道宗道:“难道你们忘了,我们手上还有十万大军,足以操纵全局,进可平乱定西凉,退可占长安平天下。试问诸位,如何会乱?”

    定西凉?平天下?

    待李道宗话一说完,帐内的三人便同时一惊,李道宗的心思根本没在救人上,正如他所说的,就是观望,一旦有机会,就会退攻长安,到那时。。。

    “大人的意思是。。。取而代之?”

    “有何不可?”

    看向三人,李道宗反问道。

    是啊,有什么不可以呢?反正都是姓李,谁做皇上不一样,真要有什么变故,李道宗做皇上显然比李承乾好;至少对三人来说是这样的,李道宗做了皇上,他们可就是开国功臣了。

    当然,现在想这些还太早,需要合适的时机。

    李道宗道:“我并不希望罗通能救下李世民,救下了什么都完了,我要给他制造点障碍,迟缓他的进攻锋芒;界牌关是王不超的地盘,与罗家又是亲家,我看不出五天,王不超必定会降唐,在界牌关下手是肯定不行的,只能在后面几关。。。。”

    “冯宇。”

    “末将在。”

    冯宇起身。

    李道宗道:“交给你个任务,去军中挑选数十身手矫健的士兵,乔装打扮先一步越过界牌关,然后。。。如此,哼哼,罗通想到困阳城,难如登天。”

    稀里哗啦的说了一大堆,冯宇对李道宗的言论佩服的五体投地,哈哈笑道:“大人请放心,我一定让他们半年都到不了困阳!”
………………………………

第230章 上谕

    西凉,王城。

    遥远的极西之地,有个叫金城的地方,城虽不大,但却是极其的繁华,那就是西凉的王城,西凉的每一道旨意,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今日一早,西凉王上朝时,接到属下汇报,罗通大军已经到了界牌关,先锋五万,全是长安的精锐,企图攻打界牌。

    让西凉王担忧的是,前段时间便有人向他禀报,说界牌关的守将王不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越国公府的罗毅。而现在,罗通、罗毅、连他女儿一起前来西凉,王不超会投降吗?

    一边是亲情,一边是西凉,王不超会怎样选择?

    “启禀大王,属下以为,应当立即罢免王不超,让其归故里颐养天年。”

    下朝之后,西凉王的军师便跟着西凉王走到了书房,献策道。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从知道王不超跟罗家是亲家后,西凉王便一直在想,该如何妥善安排王不超。借着军师萧无良的话,西凉王仔细的想了想。

    许久后,他摆手道:“不可。”

    “王不超到底是我西凉的守关上将,多年来忠心耿耿,又立功无数,如果在这时候无故将他罢黜,那势必会引人猜忌,界牌关后方的十几座城池也将陷入危急。”

    “再则,他手上现在可有三万大军啊,要是把他逼急了,反过头来对付我们,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萧无良道:“大王不必担心,以我对王不超的了解,他断然不会背主投敌,他忠心耿耿了一辈子,岂能在这时晚节不保;退一万说,即使他投效大唐了,也万万不会与我们为敌。”

    “有道理。”

    想想王不超几十年来的忠诚,西凉王哈哈笑了起来,道:“我看他根本就不会叛我,军师,你也多虑了。”

    萧无良道:“大王,可万一他投效了大唐,界牌关以及界牌关的三万大军就都落在唐军手里了,这对我们守卫西凉极其不利啊。”

    “界牌关后方的十几城都城低矮小,兵少将寡,断难挡住唐军的锋芒,一旦得了那三万军,那罗通的气势会更甚,不出十日就能到达困阳城,到那时,我前线作战的士兵将陷入险境啊。”

    “那依你之见?”

    萧无良道:“大王,为今之计,只有罢黜王不超,另派上将驻守界牌关;待萧元帅干掉了李世民,再让他回来述职。到那时他就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我西凉大军将席卷中原。。。。”

    “报。。。。”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声高喊,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兵走了进来。

    “何事?”

    西凉王起身问道。

    那士兵说话快速,声音颤抖道:“大王。。。禀大王,小人有要事禀报。”

    “说。”

    士兵道:“小人无意间听到王老将军跟手下的谈话,老将军他。。。他要降唐!小人听到这消息,立即骑快马赶来王城,向大王禀报。”

    王老将军?指的是谁?难道是王不超?

    西凉王问道:“你是从界牌关而来?”

    “是的。”

    西凉王在早年定下了一个规矩,只要是从前线而来的,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亦或者是一个小小的百姓,如身负军事要宓,可不必通过禀报,直上大殿。

    虽然此举能更快的得到前线的消息,但无疑也有很多的缺点,报信之人的身份、真假等等,也都值得查证。

    就比如眼前的这个士兵,说是从界牌关来的,谁又能确信?

    西凉王死死的盯着士兵的眼睛,问道:“好,那我问你,王不超长的怎么样?多少岁了?身高几许?有无子女?不许犹豫,立刻就回答。”

    士兵深吸了口气,快速回道:“禀大王,王老将军鹤发童颜,迄今已九十八岁,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膝下有一女,名叫王琰,已于两月前嫁入长安越国公府。”

    “回答的好,看来你没有说谎,确实是王不超的士兵。”

    西凉王摆手道:“你胆大心细,是个可造之才,下去领赏吧。”

    “是。”

    士兵起身,转身快步走出了书房。

    西凉王看向萧无良,道:“军师,你有何话?”

    萧无良道:“禀大王,属下还是以为,当罢黜王不超,派其他将领前往驻守界牌关,以保界牌关无虞。”

    这一次西凉王没有反对了,许是刚才那士兵的话让他对王不超起了心思,不再像之前那样信任。

    西凉王道:“好,准了。”

    “我会亲自写一道命令,派人送往界牌关,至于驻守界牌关的人选嘛,就交给你了,好生思量之后,再做定夺。”

    萧无良面带微笑,拱手道:“大王英明。”

    当晚,一队轻骑出了王城,在一个小将的带领下,朝界牌关的方向奔驰而去。

    但没跑多远,刚出金城的范围,就遭到了一伙人的伏击,十几骑无一生还,全部被弓箭毙命当场,随即,从那小将领的怀中,搜出了一道西凉王亲手写的命令。

    然后,那伙人换上了死去的十几个士兵的衣服,又拿着西凉王的命令,跑向界牌关。

    整个过程非常的简单,且快速,从战斗开始到结束,只有不到半盏茶的功夫,没任何人发现,甚至在杀那十几人时,连喊声都极其的微小。

    神不知,鬼不觉。。。

    。。。。。。。。。

    界牌关。

    又过了三日,冒牌的传信骑兵终于到了界牌关,由于全都穿着西凉王亲兵的服饰,所以很容易的就进了城,直接朝王不超府邸走去。

    路上没任何人阻拦,只盏茶功夫就到了王府。

    听手下说有从王城来的信使,王不超不敢怠慢,赶紧从军营回了府邸。

    “老将军,这是大王的手谕,您是自己看呢,还是我给你念?”

    说话的是个身着将军服饰的青年,头戴金盔,腰胯长剑,很是威武,也是那十几个士兵的领头将领。

    王不超异常恭敬,拱手道:“既是上谕,臣下自当凝听。”

    “好,那我就给你念一念。”

    那将领轻笑了两声,将手上的绢帛打开,念道:“上谕,王不超私募兵马,意欲图谋不轨,特发此谕,罢黜全部官爵,押付王城受审;离开界牌关期间,由虎威将军王当担任界牌关守将,主持界牌关军政事宜。”
………………………………

第231章 破关

    “什么?罢免我?”

    王不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在两个月前就上奏过西凉王了,已将私募兵马的事说的一清二楚,而西凉王也同意了,说可以募兵,可现在怎么又旧事重提?

    那叫王当的将领道:“老将军,这还不明白吗?你女儿嫁给了侯爷,你又岂能再做界牌关的守将?大王能信你吗?”

    “我也不怕告诉你,大王差我来时已经说了,是掌握了你确切谋反的证据。。。。”

    王当话未说完,王不超气的吹胡子瞪眼,大吼道:“一派胡言!”

    “我王不超岂是那种人,一定是有小人进谗,蒙蔽大王。”

    “你说什么都晚了,上谕在此,把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