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816部分

倾宋-第816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世杰和文天祥点了点头,率先迈步,而刘师勇和陆秀夫快步跟上去。

    御书房中所有烛火都已经点亮,将整个御书房照的灯火通明。而一副尺寸巨大的舆图就悬挂在一侧的墙壁上,此时叶应武正负手站在舆图前面,在舆图上有用红色箭头标出来的两条漫长的线。

    一条是从舆图上方,也就是大明的幽燕、河西以及西域一带延伸出来,然后向西侧蔓延,相比于大明这边详细的地名标注和对山峦河流的勾勒,向西几乎也就是只有一个轮廓。

    而另外一条则是从舆图下方,一路走南海、南洋,折而向西,在这条已经被很多人熟悉的海上丝绸之路中,伊尔汗国所在的位置被大大的圈了起来,显然这条道路想要走通,最重要的还是拿下伊尔汗国。

    “诸位卿家过来了。”叶应武并没有回头,“不用行礼,你们都来看看。”

    张世杰等人隐约揣摩出叶应武的意思,纷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叶应武拿起一侧的杆子在舆图上一指:“诸位,世界之大,远超中国九州之范围,而我大明财富之来源在于商贸,商贸之依托在于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这丝绸之路的大致走向便是如此,北侧这条道路是蒙古鞑子当年西征走过的道路,而南面这条道路诸位想必更熟悉一些······”

    “陛下的意思是?”张世杰眉毛一挑。

    叶应武轻轻一笑,转过头看向张世杰他们:“无论是巩固大明在南洋的统治也好,还是为老将军和此次远征战死的将士们报仇也罢,更或者你们理解成为大明换取更多的财富也成······伊尔汗国,我们必须要征服!”

    顿了一下,叶应武紧接着用长杆在舆图上一敲:“从伊尔汗国向北是钦察汗国,现在蒙古分崩离析,这两个汗国虽然常年相互敌对,但是在我大明面前,很有可能联起手来,因此无论是海上丝路还是陆地上丝绸之路,想要使得此间的财富和利益最大可能的落入我们手中,蒙古这两个汗国一个都不能留下。”

    “陛下此言臣无异议,但是现在之大明,刚刚经历连年恶战,并且北地还有南洋之百姓安置······”文天祥向前一步沉声说道。

    叶应武转过身,微微一笑:“朕可没有说现在就要对伊尔汗国和钦察汗国动手,我大明各主力战军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修整,朕可不想催赶着久战疲惫之师上阵厮杀,这样未免事倍功半。”

    声音微微迟钝,叶应武的笑容随时消散:“更何况······恐怕马老将军在天之灵也不想看着我们如此匆忙为他报仇,从而引起一番大战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老将军临走之前所喊的‘回来’,朕一定不会忘,不过很显然不是现在。”

    提到马塈,文天祥他们也都肃然而立。

    叶应武重新看向舆图:“千万里大好河山,还在蛮夷手中。诸位爱卿,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汉唐极盛之版图,什么时候才能为我华夏之生存壮大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诸位爱卿,任重而道远。”

    “陛下所言甚是,”文天祥点了点头,“此次北伐之战和南洋之战的抚恤奖赏以及设置学院、编选大典等诸多事宜,还需要和陛下商量。”

    叶应武大步走到桌子旁坐下,冲着文天祥他们几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事不宜迟,那便一项一项的说。”

    文天祥和陆秀夫等人对视一眼,脸上同样露出郑重神色。

    万里河山的舆图就在他们身边,虽然不知道叶应武和他们一起操控的大明这一辆巨大的马车会奔向何方,但是他们清楚,从今天开始将要踏上的,是一个崭新的征程。

    华夏走过了艰辛,也当走向富强。

    ——————————————…

    大明永乐二年十二月,朝廷追封原静江军主将马塈为“护国公”、上柱国,重赏战死将士,并赐予静江军以“镇西”军号,同时赐予北伐之主力两淮军以“镇北”军号。

    大明永乐三年正旦大朝,朝廷下达旨意,选择成都府、兴州、洛阳府、庆元府、泉州等二十三处州府为医疗护理制度建立试行地点;同时集结天下才学之士编撰《永乐大典》。

    大明永乐三年二月,大明皇帝叶应武在钟山为北伐将士、南洋战死将士举行盛大的祭祀。

    大明永乐三年四月,册封皇长子为太子。

    大明永乐四年元月,大明工部研制成功蒸汽机。

    大明永乐七年四月,大明皇帝叶应武第一次西巡,历时两年,经过荆湖、川蜀,并向南巡视大理,向西南巡视吐蕃,原本因大明之逐步派遣官员而有所抵触的大理偏远地区部落以及吐蕃为之慑服。

    ············

《倾宋》第九卷汉唐业 第六百八十八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果我的描述会让你惊讶,那么就请你惊讶的继续将这篇游记读下去。因为我敢保证,我看到的都是事实。

    这是一个黄金和白银堆砌的国度,这是一个利用宽敞而笔直的大道沟通各个城市、利用漫长而鬼斧神工的人工运河而将整个国度南北串联起来的伟大王朝。他们称呼自己为“明”,拥有太阳和月亮的王朝。当游览过这个王朝的大部分山河之后,我觉得他们非但没有夸大,反而很是谦虚了。

    沿海的码头上来往的船只,比我在欧洲任何一个码头见到的都要多、都要庞大。甚至可以换句话说,所有欧洲港口的来往商船加起来,恐怕都没有这个国家一个大港口的船只多。至于这些船只到底有多大,我想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粗略的进行比较,或许四五条欧洲地中海常见的商船加起来有其一个那么大。

    当然你以为这个国度、这个屹立于东方令我赞叹不已的王朝真的只有白银和黄金以及炫目珠宝、真的只有这些商船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个王朝还有更多让我想都不敢想的事物。

    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琳琅满目的商品,真不敢想象他们的船只都到过什么地方、他们的商队又到过什么地方。作为一个商人和旅行者,我可以郑重的对你们所有人说,这里商店中卖的商品,大多数我都是闻所未闻,但是它们确确实实来自这个庞大王朝的各个角落、来自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因此我只想说,我们欧洲人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世界的半数,而只是再渺小不过的一隅。

    在港口——没错还是港口——你还能见到一些造型怪异、体型不小但是只有少数几根桅杆的大船,它们依靠的是一种被称为“蒸汽机”的大型器械推动前进,依靠这些蒸汽机,这些大船可以不考虑风的影响,可以以比风帆更快的速度在大洋上劈波斩浪。虽然现在这样的船只不多,但是听这里的人说,这样的船只全国都在建造,并且是以每年上百艘的速度建造。我的上帝,我简直不敢想象当欧洲人的舢板遇上这些体内带着怪兽的庞然大物时候,会作何感想。

    而在城市的中心,你还会发现一幢功能奇特的建筑,上面飘扬的白底红龙旗,在这个国度里象征着生存的希望。在这里你可以付出极少的费用——即使是最底层、最贫苦的人也能够支付得起,甚至国家还对这些人有额外的补助——就能够治疗你身上任何的疾病。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将会给你最贴合的治疗,我曾经有幸进去包扎过小伤口,看着里面整洁的环境、整齐的队列还有来往奔跑敬职敬业的医生和护理,我想我到的可能就是天堂。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就是这个国家全部的话,那就未免太小窥它了。

    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我有幸参观了他们的军事操练。对此我不得不说一句,这个雄踞东方的王朝已经战胜了欧洲谈之色变的蒙古人,甚至生擒了蒙古人的最高首领——大汗。最初我怀疑这是真是假,但是当我看到他们的军队时候,我为自己之前的怀疑深深地羞愧。

    那些被称为“火炮”的大型火器,可以在数百米之外将一栋建筑物直接撕碎,更不要说人和车马。而那些士卒们手中拿着的“火铳”,则可以在十多米开外将人杀死。如果给我选择的话,我坚决不会站到这支军队的对立面,因为我不想自己还没有和敌人照面就已经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最让我震惊的,还是那些可以凭借热气腾空而起的热气球,这个王朝的军队可以利用这样的神奇家伙侦察敌情甚至指挥作战。整个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一支军队的弓弩能够威胁到热气球,因为他们根本突破不了这支军队的火网。

    这是一个上帝庇护的国度,不,真是不幸,这个国度并不信仰上帝。如果说他们真的有信仰,我想他们信仰的是那个在十年前带着他们从蒙古人的魔爪中杀出来并且一手开创了今日局面的大皇帝。

    他们称之为“永乐大帝”,永乐这两个字粗略解释一下就是天下万民永远安乐,这是多么美好的寓意和寄托,而事实证明这位值得尊敬、值得所有欧洲君主匍匐在地朝拜的君王,真的做到了。

    他打败了蒙古人,他开拓了海上和陆上已经荒芜的丝绸之路,他将自己的版图向南和向北拓展到比两个欧洲,不,三个欧洲还要大,他利用商船和商队汇集了天下财富,他给了整个国家的百姓以长寿的可能,他还拥有一支能够将整个世界征服在马蹄下的军队!

    而我非常荣幸,今天将会在那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拜见这位令人尊重、令人敬仰和赞叹的大皇帝,希望我从欧洲带来的微不足道的礼物以及真挚的问候能够让他有所触动。

    ——摘自《马可·波罗游记》

    大明永乐十年,南京城,正月大朝。

    新年的气氛还没有完全散去,整个南京城早早的就已经灯火通明。御道两侧禁卫军将士森然伫立,他们手中的长枪直指向天穹。

    每年的正月大朝都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在这战火已经逐渐平息的安乐盛世之中,值得百姓期待的,也就是正月大朝中新颁布下来的命令。而事实证明这位一手开创了永乐盛世的大明皇帝陛下,从来都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无论是蒸汽机的民用化还是将医疗机构从试点推向全国,每年的正月大朝都会有令人赞叹和欣喜的命令颁布出来。

    这甚至导致各地的赌场一到这个时候都纷纷开出盘口,赌今年会出台哪个方面的重要政策。因为今年相比于往年,大明各个藩属国的使者纷纷前来觐见,所以很多人都开始揣摩,已经平静了十年的大明,是不是又要对外点燃战火了?

    要知道在西洋,还有大片的土地等待着大明去征服。

    八年之前那个曾经嚣张一时的伊尔汗国虽然被大明不断的封锁和压迫已经大不如以前,但是毕竟还是存在着。只要伊尔汗国和北面苟延残喘的钦察汗国还在,蒙古这个让华夏忌惮、恐惧了足足数十年的敌人就还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所以谁都不相信对敌人从不手下留情的皇帝陛下,会允许卧榻之侧有这两个蒙古人的汗国存在。尤其是今年征召各藩属国使臣来朝,分明就是想要让各藩属国出兵协助。在陛下的眼中,藩属国的主要任务显然不是彰显天朝上国的威风,而是在大战中提供炮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