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745部分

倾宋-第745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天祥微笑着点了点头,章鉴显然说的一点儿都不错。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浅显易懂的策略,但是在场的三个人都清楚,就是这种很简单的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够发挥出致命的作用。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家族都能尽弃前嫌和曾经的敌对家族携手,也不是每一个家族都有胆量站出来和朝廷作对,只要能够拉拢过来一小半的人,朝廷就已经赢定了。

    按照另外一个时空之中后世很真实的一句话,和国家暴力机关作对,和作死又有什么区别?

    而同样属于士人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文天祥和谢枋得,肯定是站在叶应武和朝廷这边的,现在他们还需要有一个人能够拉拢更多的家族势力过来,彻底扭转一切,而这个人选显然就是静静坐在那里的章鉴。

    “为什么是老夫?一把老骨头了还要陪着你们年轻人折腾。”章鉴忍不住苦笑一声,“莫非是你们觉得老夫好欺负?”

    谢枋得轻笑一声:“这个章相公多虑了,老相公素来为人亲和,亲朋挚友甚多,由老相公出面,自然再好不过。而且老相公觉得陛下出手,只会请动老相公一个人么,实话告诉老相公,等会儿我们两个还要去王老相公、江老相公府和陈老相公上,另外陛下派出的六扇门信使已经八百里加急前往都昌。”

    章鉴怔了一下,王老相公是王,江老相公是江万载,而陈老相公则是陈宗礼,这都是还留在京城的三朝元老,更是执天下士林牛耳者,虽然已经退出朝堂,但是他们要是站出来振臂一唿,必是山唿海应。

    而都昌更不用说,那是江家的根基所在,现在江万里和江万顷也隐居在都昌,派人去都昌显然是请这两位老相公写信或者直接出面了。如果说章鉴他们在士林之中都有一定号召力的话,那么江万里就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士林之长了,天下士林或许对于朝廷的翰林院和学士院都有所质疑,但是在江万里面前,谁不是毕恭毕敬、乖乖听话?

    且不说江老相公当初在朝堂上铮铮铁骨直面贾似道毫不退让,已经足够让人敬佩,单单是老相公在为官生涯中最重视开办学堂、桃李满天下,乃是一等一治学之人,现在士林之中,只要是个读书人,或多或少的都有师长出身于江万里开设的学堂之中,江万里是他们不折不扣的师尊甚至师祖级别的人物,就算是对江万里的号召有意见,表面上也得恭恭敬敬的,否则一顶不尊师长的帽子扣下来,足够吃的了。

    “陛下还真是下手又快又狠啊,”章鉴忍不住感慨一句,“罢了,罢了,陛下有旨意,老臣怎敢不从命?你们两个先来找老夫,想必也是看中了老夫这性子软、口无遮拦,没有想到还真是着了你们两个年轻人的套儿!你们接下来去王仲潜(王表字)那里,一说老夫已经写了,估计王仲潜掂量掂量也会答应!”

    文天祥微微一笑,拱了拱手:“老相公聪明,实际上不瞒老相公,陛下在给都昌送去的信中,直接就说京中的几位老相公都答应了,就差两位江老相公带着一起出面了。”

    “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啊!”章鉴叹了一口气,而谢枋得眼疾手快上前给老人研墨,甚是麻利,跺了跺脚,章鉴苦笑着说道,“要是我家子玉在这里,肯定让他直接把你们两个小兔崽子直接打出门去!”

    文天祥和谢枋得不敢再多说什么,毕竟章鉴虽然已经半强迫着的答应了,但是并不代表着老人现在心情很好。两个人整齐的行礼之后,麻利的走出书房,当然或许用落荒而逃比较合适。

    一直走到屋外,两人对视一眼,方才露出一抹笑意。月光洒在阶前,也洒在他们两个的身上。轻轻咳嗽一声,文天祥挺直腰杆向外走去,而谢枋得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紧紧跟上他们的步伐。

    而两人不知道,就在他们的背后,章鉴站在半掩的窗户前,静静看着两个人离开的背影,轻轻叹息一声,自己感慨一声:“和陛下、和这些人斗,当真是班门弄斧啊。”

    顺着两个人的身影,章鉴的目光不知不觉落在地上,月光洒在枝叶上,枝叶上夜间的寒霜闪动着熠熠光芒,只是在树叶的尖端,寒霜已经化为了晨露,在风中摇摆,摇摇欲坠。

    “月中霜里斗婵娟,”章鉴不由得低低吟诵一句,旋即露出一抹笑容,“这明月可不就是日月大明,寒霜融化,还真是个不错的兆头。”

    明月高悬下的南京城经了平安无事但是却暗流涌动的一夜。就算是一些平时接触不到什么上层的小官小吏,也能够多少嗅到风中带着诡异的气氛,早晨起来当值也是加倍的小心。

    有的时候卷动的风潮或许没有办法撼动当朝的大佬们,但是他们这些小官小吏说不定就什么时候被拽出去背锅,为了不会不明不白的被冤枉,他们也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经手的哪个细节或者哪一份公文之中就藏着致命的威胁。

    而忙碌了一晚上的文天祥,披着晨光走入家中后宅。大明规矩,五天一小朝,七天一大朝,所以今天文天祥只需要去政事堂上班就是。整个家中早就等着相公回来,见到身上还带着晨露、满是疲惫神色的自家夫君,欧氏急忙招唿着侍女们上来伺候文天祥更衣。

    “怎么样?”欧氏紧张的问道,她作为文天祥的正妻,虽然这些年跟着文天祥也已经见到了不少风浪,早就已经看淡了功名利禄,但是她也明白一个道理,站得越高摔得越狠,之前文天祥在前宋的时候,考中了状元,承蒙皇帝赐字,正是最风光和前途无限的时候,却从高处狠狠的摔了下来,如果不是叶应武带着他前去兴**,恐怕文天祥到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赋闲,而如今文天祥更是贵为大明左丞相,已经远远不是当时一个状元能够相比的了,如果此次出了问题,说不定会摔得更惨。

    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文天祥点了点头:“放心吧,有你夫君出马,又有谢君直攘助,自然很是顺利。那些老相公们也不是傻子,这江山是他们的子孙用血汗打下来的,他们就算不为了别的,为了自己的儿子,也得在这个时候伸手攘助。有他们出面,陛下自然稳操胜券。”

    “这就好,”欧氏虽然早就猜测到了这个结果否则自家夫君就不是回家而是直接入宫去了但还是下意识的伸手轻轻拍了拍胸口,松一口气,“换好衣服吃点儿东西吧,奔波了一晚上,休息休息。”

    文天祥微笑着跟上欧氏,而几个孩子已经安安静静坐在餐桌旁边,见父母走过来,同时站起来:“孩儿见过爹爹、娘亲。”

    “都坐下吧。”文天祥摆了摆手,家庭的温馨让他在一刹那间觉得自己浑身的疲惫都消散殆尽,夜里奔波的辛苦不是只为了大明的,更是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守护这个家。

    无论是谁,总有一些想要守护的东西,从而寄托自己的希望和期待,对于文天祥来说,自然便是这个国和这个家。

    “夫君你还记不记得,之前陛下曾经夸奖过道生,现在道生也是个半大小伙子了,陛下一直想要给皇长子物色伴读,你觉得道生怎么样?”欧氏没有着急落座,而是压低声音说道,目光之中带着期待的神情。叶应武对文道生的褒奖那是整个文家的光荣,欧氏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也想着让儿子在年幼的时候就能够站到更高的地方。

    文天祥神情一动,有些调侃的看向自己的结发妻子说道:“怎么,你也开始为儿子图谋富贵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五章 月中霜里斗婵娟 下

    p:在此哀悼黄易大师,从其作品中受益颇多,大师远去,感慨万千,好在大师前无古人,却后有来者

    听到自家夫君似笑非笑的提问,欧氏本来还想解释,后来干脆学着文天祥——实际上文天祥也是从叶应武那里学来的——一贯的动作,耸了耸肩膀:“毕竟是咱们的孩子,怎么能不考虑?”

    文天祥也没有想到自家娘子竟然直截了当的承认了,怔了一下方才苦笑一声:“你还真是越来越不要脸皮了。”

    “父母之心,不过如此,”欧氏轻轻叹息一声,“又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大家还不都是一样,包括陛下在内,不也是想要给皇长子找一个品学兼优的伴读陪着皇长子成长?现在是伴读,以后是什么身份,大家谁不是心知肚明?所以现在各家后宅之中,多少人的眼睛都看着呢,若是咱家没有一点儿觊觎之心,恐怕才会有问题啊!”

    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文天祥点了点头。皇长子只是因为年幼所以还是皇长子罢了,以后肯定是要册封太子的,而太子的伴读,出将入相自然不在话下。要说大家对这个位置没有一点儿觊觎之心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文天祥一直不考虑、不关心这个问题,反而会被包括叶应武在内的君臣们怀疑。连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打算“近水楼台先得月”,莫非你文天祥心中还有其余见不得人的打算?

    人言可畏,文天祥虽然算起来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经历过大起大落,自然也明白官场上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你问心无愧,可不就代表别人不会怀疑你,不想当丞相的官吏不是好官吏,整个官场都是想要将你取而代之的人,就算是文天祥自知叶应武对自己的信任,也不敢放肆大意。

    “如履薄冰、如涉大川啊!”文天祥不由得感慨一声,突兀间发现自己有时候确实忽略了一些官场上的基本道理,缓缓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某会和陛下提起的,娘子放心便是。而且陛下平息了这一次的风潮之后,肯定也不会继续强行打压士农阶级,而除了举行殿试之外,开设学院、为皇长子选择伴读以及少傅等等,都是必然,之前陛下忙于战事,现在终于稳定下来,自然会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大明之前一直维持着战争状态,甚至叶应武本人也时常不在京城,所以这些和战争没有太大关系的问题自然而然的都被留在了后面,但是现在中原的战事已经平息,南洋和草原上的战事不会动摇大明的根基和国本,所以也就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培养皇长子,都是关乎到大明未来的重中之重,叶应武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看来接下来有的忙了。

    “你呀!”欧氏扯了扯文天祥的袖子,“一说到公务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再这么自言自语下去,孩子们都要等急了,而这饭也要凉了!”

    文天祥怔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一边坐下,一边看向自家几个孩子:“是爹爹考虑不周,都吃饭,都吃饭!”

    看着孩子们匆忙的动作,欧氏和文天祥相视一笑。

    ————————————……

    “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起床?”絮娘没好气的掐着腰,“我的夫君大人,继续睡的话太阳都要晒屁股了!婉娘姊姊不在,你怎么能这么嚣张呢?信不信我们姊妹敢直接告诉陈御史?”

    “婉娘就算是在,又能管得着某么?”叶应武舒服的翻了一个身,嘟囔道,“更不要说陈御史,陈宜中管天管地,难道能管得到某抱着老婆睡觉?还真是不怕管的事多!”

    伸手推了推叶应武,赵云舒有些无奈的说道:“夫君,还是起来吧,就算是你不起来,也不能把妾身困在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