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728部分

倾宋-第728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能的,甚至就连他们都自以为早就已如止水的心境,在这一刻、在这无数重复又重复的呼喊声中,也翻腾起惊涛骇浪。

    他们以为眼前的这个大明只是前宋的延续、只是有一些好运气罢了的时候,曾几何时,这样的想法随着叶应武的到来、随着叶应武站在山坡下脱下便帽向着他的工匠们欢呼的那一刻支离破碎。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大明,是一个年轻的有些过分、却一手缔造了崭新世界的君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邓牧和周密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睛中的震惊。

    “牧心······”周密喃喃说道,目光一直没有从叶应武的背影还有那不断欢呼的工匠们身上挪开。

    伸手摘下来官帽捧在手心中,邓牧不知道什么时候满额头都是汗珠,不过他并没有着急擦拭,而是轻轻说道:“如此帝王、如此呼喊,在加上你我已经见到过的火器、已经生活了几天的将军山,还有什么好说的么。公谨兄,陛下是天下之主,又如此重用你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某还是第一次为这几天犹豫不决的想法赶到羞愧······”

    他又重新将帽子戴上,似乎刚才这个过程是为了表示将以全新的心态和全新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这个职务,目光紧紧追随着叶应武的背影,有一种说不出的坚定:“从今往后,邓某不才,唯有效死而已。”

    (作者按:公谨,周密表字,和周瑜的公瑾不是同一个字)

    周密并没有回答,显然看的已经有些痴了。

    并没有在意身后这些表情各异的臣子们,叶应武静静看着千百双手在自己的面前挥舞,看着每一个因为火焰、因为欢呼而通红的脸颊,嘴角边也终于露出一抹笑容。下面这滚滚的人潮、这震彻天地的呼喊声,是真正让他感到欣慰的东西。

    朕的工坊、朕的工匠、朕的臣民、朕的大明······

    下意识的抬头看向天空,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

    还有朕的苍穹。

    ——————————————…

    千里之外,山西楼烦。

    暴雨倾盆。

    老天爷似乎想要把一个夏天都憋着没有下下来的雨水,在这几天全都倾注在这一片盆地之中,泥泞的道路根本下不去脚,而呼啸的风一直顺着山坡卷动,似乎这天地之间、方圆千百里的风都集中在这里了。更主要的是,此时已经算不上夏天,这风中带着刺骨的寒意,再加上雨水,就更是冰冷,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天还有些闷热,恐怕谁都会以为冬天已然到来。

    天色昏暗,那乌云好像随时都能够压住远山,早就分辨不出来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了。

    雨水顺着山坡不断流淌、汇聚在盆地之中,一支勉强还能够保持队形的军队在道路上艰难的向前挺进——这道路和周围早就因为战乱荒芜的原野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兵刃尚且还能举起,迎着压下来的乌云,但是旗帜早就湿漉漉的贴在旗杆上,沉重的就算是风再大也扬不起来。

    “他娘的,谁告诉老子这是官道的?老子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就没有走过这么艰难的官道!”骂骂咧咧的声音在风雨中传来,虽然不大,但是却引起了周围犹豫艰难行军而疲惫不堪的士卒们爽朗的笑声。

    别说和大明现在正在修建的直道相比,就是大明境内继承自前宋的普通官道,质量也要比这个好不少,哪怕是江南多雨、甚至有可能十多天都阴雨连绵不断,但是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道路泥泞成这个样子、基本没有办法通行大车辆的地步。

    几名亲卫举着火把,拉起来雨棚,挡住半边天空,而他们要为之遮风挡雨的并不是身前这几个叉腿而站的自家将领,而是将领们手中拿着的那一份舆图,这可是锦衣卫的弟兄们用性命换来的舆图,因为战况紧急,一共就誊写了三四份,而这里便是其中的一份,丢了一份可就少一份,当然要最小心保护,这几个将领宁肯自己淋雨,也要把这遮雨的棚子——实际上就是两块布帘——让给这一份舆图。

    毕竟这一路艰难冒雨行军,大家身上差不多都湿透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了。

    距离舆图最近的是宣武军将军李芾,这个为大明攻下南洋的悍将,也是大明军中数一数二的儒将,此时已经洗去了刚刚从军时候的书卷气息,站在这里自有一种久经战阵的沉稳和因为年轻而流露出来的锋锐。

    在他身后不断通过,在雨幕之中行军的,正是大明的“南天利剑”宣武军。连宣武军都千里迢迢赶来支援,也是大明对此次北伐重视的体现。

    李芾的目光一直在楼烦周围游动,而他身边的搭档、宣武军督导杨霆脸上难掩着急的神情,刚才那骂声就是他出的,此时他指着舆图压低声音说道:“咱们前面撒出去的哨骑,到现在都没有人回来,根本不知道左翼的第二师和右翼的第三师到底在什么位置,单单凭借着咱们身边这第一师以及不过一千人的中军直辖卫队,遇到了蒙古鞑子主力,如何阻拦?”

    “天公不作美,道路难行,也没有办法。”和杨霆并肩作战也有好几年,李芾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个搭档的性格,他这么抱怨,绝对不是因为贪生怕死,毕竟这个悍将可是素来喜欢带队冲锋的主儿,而是因为担心这战况,原本好好的急行军,已经完全被暴雨打乱了。

    现在和宣武军第一师一起行动的李芾和杨霆,完全不知道左翼和右翼在什么位置,而断后押送辎重的第四师更是不用指望——这泥泞的道路,他们估计还在南面石州或者太原府一带盘桓呢。

    宣武军自己内部都找不到人,就不要说找到还在更东侧直接越过楼烦、向楼烦北部山区挺进的荆湖军,以及从雁门关那边压过来的天武军和神卫军了。至于明军此次围歼战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目标,蒙古鞑子的主力大军,现在更是连个毛都看不到。

    而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的哨骑,更是让李芾和杨霆担忧,到底是迷失了道路、还是天气原因实在没有办法前进?

    这周围茫茫的山丘和雨幕之中、浓重的黑暗里,又有什么?

    风吹来,李芾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沉声说道:“距离楼烦还有多远?”

    “不知道,不过按照咱们计算的行军步伐,应该还有三里地,马山就要到了。”杨霆深深吸了一口气回答,他虽然有些愤怒和无奈,但是这些还都在心中记着,甚至早就翻来覆去盘算很多遍了,否则李芾问起来不可能脱口而出。

    “不能自己乱了阵脚,”李芾皱眉说道,伸手在舆图上指了一下,“现在咱们各部之间互相联络不上,蒙古鞑子吃了败仗、肯定更加混乱,所以估计还比不上我大明向前挺进之各部。不管荆湖军能不能及时赶到楼烦以北、突破蒙古鞑子的营寨、封死这最后的道路,我们宣武军也得先完成自己的目标,拿下楼烦!”

    杨霆郑重点了点头,正想要开口说话,前面突然传来呼喊声,紧接着是马蹄翻动泥泞、水花迸溅的声音。道路上默默前进的明军将士直接让开道路,而那骑兵冲到李芾和杨霆所在的位置,直接从马背上翻滚下来,如果不是马上技术高,恐怕就一头载到泥里去了。

    不过他显然并没有在意自己的狼狈,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芾面前:“启禀将军,在楼烦城东现蒙古鞑子大队,人数看不清楚,估计有两三万还要多!”

    “在哪里?!”李芾和杨霆一下子站直。经过沁水一败、马邑二败、雁门关三败以及之前几个月的不断交手,两三万绝对是蒙古鞑子的主力了。

    “属下赶来禀报的时候,距离楼烦城大约四里地,现在估计更近了!”那哨骑满身泥泞,脸上的表情在火光中和风雨里更加狰狞。

    “叔章!”杨霆叫了出来,手按在刀柄上,脸上满满都是杀意。

    周围的几名师长和旅长也都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李芾。

    蒙古鞑子距离楼烦四里地,再加上哨骑赶来禀报的这一段时间,应该和第一师距离楼烦城的距离差不多,甚至有可能更近,也就是说第一师再加上中军这近万将士,很有可能和蒙古鞑子主力同时抵达楼烦。

    “咱们差点儿晚了一步,”李芾声音之中难以掩饰激动,大家在这狂风暴雨之中艰难跋涉这么久,终于找到正主儿了,他环顾四周,笑着说道,“你们知道某现在最庆幸的是什么么?是咱们没有携带多少辎重!”

    杨霆等人顿时忍不住露出笑意。

    “走,急行军,向楼烦!”李芾朗声下令,“赶在蒙古鞑子之前占领楼烦!”

    “将军,如果咱们没有蒙古鞑子快怎么办?”一名旅长下意识问道。

    李芾回头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那就把他们赶出去!”

    暴雨倾盆,打着火把的长龙骤然加快,撕裂黑暗。

 第六百一十章 烛龙衔火飞天地 中

    按照叶应武临走时候在大战略方向上的安排以及后来张世杰和陆秀夫商量之后的决断,宣武军进攻楼烦,而先一步抵达太原府的荆湖军则截断蒙古大军从楼烦向北撤退的道路,从而达到在楼烦盆地集中的消灭蒙古军队,避免将战斗拖入岢岚水一带崎岖的河谷之中,导致蒙古军队有险可凭、很难全歼。

    陆秀夫坐镇太原府调度钱粮器械,而张世杰则前往雁门关,一来坐镇雁门关这个北地要塞,二来也能够就近指挥天武军南下,将楼烦这个巨大的口袋阵彻底封上。

    但是谁曾想到老天爷竟然在这个时候出来捣乱,这天气对于急行军的大明各部来说,虽然还不至于说是噩梦,但是也足够头疼的。当然这天气是一视同仁,还携带有大型辎重甚至包括忽必烈金帐马车的蒙古军队,相比于轻装疾进的明军,更加倒霉。

    几个月之前蒙古沁水新败,奥都赤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这么幸运,在那木罕战死沙场之后一跃成为蒙古大军里的第二人,而加上自家父汗一直卧病在床,说是第一人也不为过。毕竟在忽必烈的诸多儿子中,奥都赤应该算是比较默默无闻的一个,尤其是在之前的南北征战中,他即使是面对八剌也是屡战屡败,甚至就连自己的部落都被八剌一把火烧的干净、最心爱的小妾也被抢走,自家头上带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

    不过有的时候好运来了谁都挡不住,忽必烈率领大军南下直扑山西,身边可以调遣的就只有那木罕和奥都赤麾下的兵马了,有总比没有好,所以奥都赤稀里糊涂的成为护卫自家父汗南下的两员大将之一,而这沁水一战,为了一战破敌锋芒,那木罕率领最精锐的怯薛军强渡沁水,谁知道落入南蛮子准备好的陷阱之中,那木罕战死,几名率军渡河的将领也都死得干净,忽必烈身边可以倚重的竟然只剩下了奥都赤。

    还是有总比没有好,有奥都赤这么个儿子在这里总比没有人统领这些大军来得好,所以忽必烈就直接将手下的兵权都交给了奥都赤。

    接过兵权的奥都赤还没有得意两天,就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因为他现在要面对的战场局势未免有些太残酷了。幽燕的蒙古军队被吃的连渣都不剩,甚至就连伯颜和史天泽都被捉活的了,而留守和林的军队被突然杀出来的八剌死死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